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Rss
 
在线办公
新闻公告
《物探与化探》继续入选《中文核心...
《物探与化探》2020年第1期纸...
《物探与化探》2020年第1期已...
《物探与化探》2019年第4期稿...
《物探与化探》加入OSID开放科...
《物探与化探》2018年第6期稿...
《物探与化探》2018年第5期稿...
更多>>
期刊信息
双月刊,1979年创刊
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主编:熊盛青
编辑:《物探与化探》编辑部
出版:地质出版社(北京学院路31号)
ISSN 1000-8918
CN 11-1906/P
国外发行代号:BM5551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航遥中心
电话:010-62060192
Email:whtbjb@sina.com
友情链接
乌鲁木齐金维图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
廊坊市立福地质勘查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佳明航电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更多>>
  •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综述
    含油气盆地甲烷微渗漏及其油气勘探意义研究进展
    邹雨, 王国建, 杨帆, 陈媛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11.   DOI: 10.11720/wtyht.2022.1150
    摘要   HTML ( 2886 )   PDF (1474KB)

    21世纪以来,地表微渗漏表现特征的形成机理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含油气盆地微渗漏气体是以甲烷为主,在地下从烃源岩或储层出发,近于垂向微运移,而在地表造成的化学、物理及生物变化特征是地下油气藏的近似映射,它是客观存在的,是“石油渗漏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替代宏观渗漏成为地表追踪地下油气藏最有效的“窗口”。甲烷微渗漏监测可以在地表、水体及大气中直接进行,测试获得的含甲烷烃类气体组分浓度及同位素组成是地下油气评价的第一手重要资料。甲烷微渗漏间接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地表微生物、植被、矿物、放射性及磁性等,与直接获得的化探数据相似,这些不同的地表异常监测数据都可区别于远离油气藏地表的背景值,其异常分布区将成为有利勘探区的靶向。进入综合勘探时代,甲烷微渗漏机理的深入认识,单一监测方法及其片面认识的避免,地表综合监测方法的思路转变,以及数理分析新体系的建立,必将在未来油气勘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在南极调查中的应用
    李筱, 佟晶, 张婉, 姚国涛, 张玄杰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2-21.   DOI: 10.11720/wtyht.2022.1076
    摘要   HTML ( 247 )   PDF (2664KB)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是认识极地区域构造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回顾和分析南极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在南极地区取得的主要成果。归纳出南极地壳结构研究、南极古大陆重建与恢复、南极火山与岩浆作用调查和南极冰架与地质相互作用研究等4方面典型实例,航空地球物理勘探为南极地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目前,南极部分区域仍为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的空白区,可将成功的经验应用于下一步的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将航空重、磁方法与航空冰雷达探测方法相结合,已成为解决南极冰层与基岩相互作用问题的未来趋势,也为我国南极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提供了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综述
    陈秀娟, 刘之的, 刘宇羲, 柴慧强, 王勇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22-31.   DOI: 10.11720/wtyht.2022.1190
    摘要   HTML ( 146 )   PDF (3536KB)

    国家对油气资源需求日益剧增的背景下,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主战场由常规转向非常规领域,致密油气成为当今及未来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重点。我国致密储层多为陆相沉积,横向连续性差、纵向非均质性强、岩性复杂、物性变化大,致使致密储层的孔隙结构难以有效表征。储层孔隙结构不仅影响油气赋存,还严重制约着油气渗流和高效开采。为有针对性地分析致密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系统调研了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手段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半渗透隔板等间接测定法、铸体薄片等直接观测法、数字岩心法之后,剖析了致密储层孔隙结构测井评价方法,并探讨了各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而基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质调查·资源勘查
    地表土壤微细粒测量中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对福建罗卜岭隐伏铜钼矿床的示踪与判别
    李建亭, 刘雪敏, 王学求, 韩志轩, 江瑶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32-45.   DOI: 10.11720/wtyht.2022.2585
    摘要   HTML ( 75 )   PDF (4571KB)

    在已知隐伏矿——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上方采集了表层土壤以及典型钻孔中的矿石和围岩样品,分析了6个微量元素(Cu、Mo、Ba、Pb、Zn、V)的含量变化以及硫、铅同位素的组成特征,来验证土壤金属活动态测量技术、微细粒级土壤全量测量技术在隐伏矿区的找矿效果,并根据铅、硫同位素的组成特征来识别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的来源。研究表明:微细粒级土壤全量测量技术对该矿区深部矿体的指示效果最好,其中Cu、Ba、Mo的含量高值区与深部隐伏矿体的展布相关性较强。土壤金属活动态、微细粒级土壤全量均显示出14、15号采样点下方极有可能存在着隐伏矿体,同时两种测量方法均可以根据V、Pb、Zn的含量变化较为准确地圈定出接近地表矿化岩体的范围。由于异常区土壤全量的硫同位素组成大多数信息继承自非赋矿围岩,掩盖了来自深部矿体的贡献,故在本矿区用硫同位素指示地表土壤中的异常来源效果较差,建议测量土壤金属活动态中的硫同位素组成应更为合理。异常区土壤全量的铅同位素继承了来自深部矿体铅同位素的特征,直接为微细粒级土壤全量测量技术在覆盖区的矿产勘查提供了证据,同时206Pb/204Pb在地表微细粒级土壤全量中的变化与下伏隐伏矿体的展布相关性较强,可以有效指示深部隐伏矿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北地区稀土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赵泽霖, 李俊建, 张彤, 倪振平, 彭翼, 宋立军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46-57.   DOI: 10.11720/wtyht.2022.1040
    摘要   HTML ( 291 )   PDF (1069KB)

    在系统收集华北地区稀土矿床资料基础上,分析了华北地区稀土资源现状及稀土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华北地区稀土矿床成矿类型主要包括沉积变质型、火成碳酸岩浆型、岩浆热液型、伟晶岩型和离子吸附型。根据华北地区稀土矿床构造位置及控矿特征,认为华北地区古老变质基底、太古宙—古元古代陆块边缘裂谷带、中元古代陆缘裂谷带、燕山期滨西太平洋活动陆缘均是稀土矿床成矿的有利地球动力学背景。区域深大断裂、地槽发育初期的火山—沉积事件及碱性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类岩浆活动,是寻找各类稀土矿床的有利构造—沉积—岩浆条件,降雨量高、冲积平原、棕壤—褐土分布区则提供良好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尔吉斯斯坦Au、Cu、Pb、Zn、W、Sn矿床潜力评价——基于1∶100万地球化学数据
    王斌, 罗彦军, 孟广路, 张晶, 张海迪, 陈博, 何子鑫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58-69.   DOI: 10.11720/wtyht.2022.2594
    摘要   HTML ( 117 )   PDF (2234KB)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天山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种类齐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尺度(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覆盖了吉尔吉斯斯坦全境约19万km2,分析测试了69种元素,填补了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空白,为吉尔吉斯斯坦基础地质、矿产开发、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研究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数据支撑。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地球化学背景,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构造地球化学分区。结合地质背景,通过对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统计分析认为:吉尔吉斯斯坦是Au、Cu、Pb、Sb、Sn、W、Ag等元素的有利成矿区。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明显,北天山Au、Cu、Pb、Zn、Ag、Be、As等元素异常强度高; 中天山以费尔干纳断裂为界,西部富集Au、Cu、Cr、Mo、Co,东部富集Au、W、Sn、Co、Cr、Ni;南天山西段集中分布Cu、Co、Cr、Ni、Au、As、Sb、Hg等元素,东段则以W、Sn、Bi元素组合分布为特点。分析成矿显著度,认为吉尔吉斯斯坦最具有找矿潜力的地区为中天山恰特卡尔地区,该区寻找铜、铅、金、钨的潜力巨大。其次,南天山东段撒雷贾兹地区也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该区是寻找金、铜、钨、锡十分有利的地区。南天山西段和塔拉斯—纳伦地区找矿潜力也较好,是金、铜、铅、锌等多金属矿的有利找矿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在深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以胶东金矿集区为例
    陈大磊, 王润生, 贺春艳, 王珣, 尹召凯, 于嘉宾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70-77.   DOI: 10.11720/wtyht.2022.1102
    摘要   HTML ( 314 )   PDF (2056KB)

    胶东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黄金产区,“攻深找盲”成为该区深部找矿重点研究方向。在“深部金矿资源评价理论、方法与预测”的工作基础之上,通过对莱州市金城镇—海阳市二十里店镇一带金矿集区开展高精度重力、高精度磁法、大地电磁测深综合物探剖面测量,综合前期已有成果对获取的重、磁、电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对区内太古宙至中生代侵入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胶莱盆地地层的深部空间分布特征、相互关系及主要控矿构造的深部形态及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后期深部金矿的找矿预测以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目标和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研究·信息处理·仪器研制
    基于多级次流动单元的砂砾岩储层分类渗透率评价方法——以陆丰油田古近系文昌组W53油藏为例
    石磊, 管耀, 冯进, 高慧, 邱欣卫, 阙晓铭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78-86.   DOI: 10.11720/wtyht.2022.1071
    摘要   HTML ( 51 )   PDF (5518KB)

    中国南海东部海域陆丰油田古近系文昌组砂砾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孔隙度低、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较强等特征。不同类型储层渗流特征差异明显,传统的孔渗模型精度难以满足生产开发需要。流动单元能有效刻画储层内部渗流特征,但单纯依据流动单元指标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就会出现错划的现象。文昌组储层非均质性由宏观到微观具有层次性,综合地质、测井、岩心资料建立多层次流动单元判别法:首先基于沉积相划分第一级流动单元,然后以岩心和成像测井标定常规测井,识别岩性并划分第二级流动单元,最后基于孔隙结构,以流动单元指标FZI为依据划分第三级流动单元,由此形成了基于沉积微相—岩性—孔隙结构的三级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流动单元划分不准确的现象,提高渗透率计算精度,对寻找优质产层、实现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属性融合定量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以廊固凹陷杨税务潜山为例
    王成泉, 王孟华, 周佳宜, 王盛亮, 杨洲鹏, 刘慧, 张红文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87-95.   DOI: 10.11720/wtyht.2022.2371
    摘要   HTML ( 43 )   PDF (5111KB)

    杨税务潜山位于廊固凹陷北部,裂缝孔隙型储层发育,地质综合研究表明该区处于油气运聚的有利方向,但由于其储层埋藏深,地震资料成像精度低,常规属性预测有效储层难度大,多解性强。本文在充分分析已钻井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优选了对有效储层响应敏感的3个属性——平均振幅、方差属性、弧长属性,并计算有效储层厚度与优选属性之间的相关系数,依据相关系数大小确定属性融合权重,最终得到反映有效储层厚度的融合属性,该融合属性有效降低了单属性预测的多解性,同时实现了有效储层的定量预测。实践证明,多属性融合技术有效实用,并在杨税务潜山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层地震技术在济南地下空间探测中的应用
    肖关华, 张伟, 陈恒春, 卓武, 王艳君, 任丽莹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96-103.   DOI: 10.11720/wtyht.2022.2375
    摘要   HTML ( 209 )   PDF (9157KB)

    浅层地震作为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其勘探效果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如激发、接收因素、采集参数以及处理方法等,因此需要根据地质任务进行系统科学的论证、选取。笔者以济南地下空间探测项目为例,探讨提高浅层地震勘探分辨率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的资料建立合理的地震地质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地震采集参数波动方程正演分析与照明分析,获得高密度二维地震观测方案;通过对叠前去噪、反褶积和速度场优化等针对性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获取高分辨率的反射成像。项目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效果,为济南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物探资料参考,对今后该地区浅层地震勘探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航空电磁技术在冻土调查中的探测能力分析
    孙思源, 余学中, 谢汝宽, 何怡原, 单希鹏, 李诗珺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04-113.   DOI: 10.11720/wtyht.2022.2480
    摘要   HTML ( 94 )   PDF (4295KB)

    准确评估冻土三维分布和阶段性变化对我国气候、水资源、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多年冻土大多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地面物探确定多年冻土厚度具有效率低、成本高、交通不便等问题,而依据电阻率差异的航空电磁技术具有较大优势。根据青海祁连地区冻土厚度、电阻率等信息构建地电模型,并针对AeroTEM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和Impulse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通过模拟冻土电阻率、厚度、冻土下低阻层、飞行高度和线圈角度变化,分析不同条件下时间域和频率域航空系统一维正演电磁响应差异,进而确定航空电磁技术对冻土顶、底界面的探测能力。模拟结果表明,在较低噪声水平下,Impulse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可以根据融化冻土厚度确定沼泽、湿地及湿润草甸覆盖下的冻土顶界面;AeroTEM时间域系统可以确定冻土底界面,且当冻土下存在低阻层时,确定的底界面准确性将大幅提高。因此,在调查冻土厚度时,可综合利用频率域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共同确定多年冻土的顶、底界面。本文研究成果将为航空电磁技术服务于我国冻土调查提供理论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曲波稀疏变换的拉伸校正方法
    刘仕友, 张明林, 宋维琪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14-122.   DOI: 10.11720/wtyht.2022.1328
    摘要   HTML ( 64 )   PDF (8528KB)

    动校正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步骤,但它在校正过程中会产生子波拉伸畸变效应,随着偏移距的增大,会出现主频降低、振幅扩大的现象。由于存在拉伸畸变,同相轴未被拉平,导致非同相叠加,会引起水平叠加剖面的频率失真和分辨率下降,因此,拉伸校正是提高水平叠加剖面分辨率的关键。子波拉伸畸变在曲波稀疏域中是不相干的,可以将拉伸校正视为是一个非线性优化过程。通过度量稀疏域中数据的稀疏性,使用一种快速有效的算法,来优化子波拉伸畸变生成的非线性问题,最终实现消除子波拉伸畸变的目的。曲波稀疏变换拉伸校正方法能够消除由动校正带来的子波拉伸畸变,恢复远偏移距处的高频信息,校平同相轴。综合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处理,曲波稀疏拉伸校正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水平叠加剖面的分辨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力异常曲化平的改进插值—迭代法
    杨婧, 郭良辉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23-129.   DOI: 10.11720/wtyht.2022.1403
    摘要   HTML ( 68 )   PDF (1920KB)

    重力异常曲化平即将起伏观测面上的重力异常延拓到平面上,从而为频率域处理和反演提供平坦观测面的重力异常数据。本文在常规插值—迭代法基础上,给出重力异常曲化平的改进插值—迭代法,即在异常迭代修正过程中引入起伏观测面修正因子,加快曲化平迭代收敛,促进曲化平效果提升。理论模型试验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观测面起伏较大、延拓跨度大的复杂条件下的稳定、有效曲化平,效果优于常规插值—迭代法。川滇地区实际重力异常数据试验表明本文曲化平方法有效增强了异常信号和细节特征,为后续处理和解释提供可靠数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界面反演增强的位场边缘识别方法
    冯旭亮, 魏泽坤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30-140.   DOI: 10.11720/wtyht.2022.1116
    摘要   HTML ( 127 )   PDF (11443KB)

    准确识别含油气构造及控矿断裂与岩体等地质边界是能源和资源勘查的重要任务之一,重、磁位场边缘识别方法在研究地质边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已成为能源和资源勘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为增强位场边缘识别方法对深部小规模构造的识别能力,本文将界面反演与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_THDR)位场边缘识别技术结合起来,首先利用密度界面反演技术处理重力异常,使结果能突出小规模地质构造特征,之后将NVDR_THDR作为边界提取和增强的技术处理反演的界面深度。裂陷盆地模型试验及孤立形体组合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明显的边缘增强效果,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深部和浅部异常。最后将该方法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重力资料处理之中,结果也表明了本文方法可以更好地识别盆地基底小规模断裂,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拟退火法的磁共振测深多源谐波噪声压制方法
    陈亮, 付立恒, 蔡冻, 李凡, 李振宇, 鲁恺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41-149.   DOI: 10.11720/wtyht.2022.1158
    摘要   HTML ( 68 )   PDF (4080KB)

    磁共振测深找水方法在高电磁噪声环境下应用时,往往会因为电磁噪声的干扰导致实测数据信噪比降低,反演结果难以准确地确定实际地下水体的分布状况,降低方法的应用效果。针对磁共振测深找水方法在实际野外数据采集工作中常面临的多源谐波噪声干扰问题,在模型去噪的基础上推导出网格搜索同步删除法,进一步提出了效率更高的模拟退火同步删除法。仿真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有效压制多源谐波噪声,而模拟退火同步删除法能够更快速地搜索谐波基频值,相较网格搜索同步删除法在双基频谐波情况下工作效率提高2.35倍,大大降低了去噪流程的时间成本,且对多源谐波噪声也能取得较好的去噪效果。将该去噪算法应用于实例中,反演结果和钻孔资料的对比表明,模拟退火同步删除法可以有效压制磁共振测深方法实测数据中的多源谐波噪声,显著提高磁共振测深方法的应用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阻页岩电阻率主控因素研究
    崔瑞康, 孙建孟, 刘行军, 文晓峰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50-159.   DOI: 10.11720/wtyht.2022.1123
    摘要   HTML ( 60 )   PDF (7367KB)

    龙马溪组页岩是现阶段国内勘探的主要层位之一。川南扬子地区下古生界的龙马溪组气层存在低电阻率特征,仅从测井响应上很难与水层区别。为此,在现有常规测井、钻井取心、生产动态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量铸体薄片、QEMSCAN和X全岩衍射等岩心分析实验,对该地区低阻气层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川南扬子地区下古生界的龙马溪组低阻气层的主控因素有3个: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过成熟有机质完全石墨化和有机质纹层分布形式。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低阻气层的成因为发育的有机质纹层和有机质部分石墨化,即页岩气储层表现为低阻往往都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相互影响造成的,在分析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分析相应地质、测井和岩心资料,并且需要利用上下层段对比和邻井对比等方法判断储层低阻的主控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凝土内部裂缝对电磁波传输特性参数的影响
    丁骁, 莫思特, 李碧雄, 黄华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60-168.   DOI: 10.11720/wtyht.2022.1248
    摘要   HTML ( 61 )   PDF (5248KB)

    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健康状况越来越被重视。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发展特征是混凝土健康状况的重要表征参数。钢筋是混凝土固有结构,针对混凝土内部的裂缝,提出一种应用钢筋天线的裂缝监测方法,设置内嵌于混凝土中的发射、接收钢筋天线对,通过天线对S21参数的幅值来检测混凝土内裂缝。构建CST Studio Suite软件仿真模型,利用CST Studio Suite软件计算钢筋天线对S21参数幅值,分析S21参数幅值与裂缝状态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的裂缝状态会对S21参数幅值产生明显的影响,根据S21参数幅值的特征可以实现裂缝检测。对无裂缝模型和有裂缝模型的S21参数幅值进行求比值处理,其比值超过某个阈值即认为能辨识裂缝,并将该段能辨识裂缝的频带定义为特征频带。仿真结果发现,不同裂缝厚度、不同裂缝角度、不同裂缝位置时的S21参数幅值均有显著变化,证明了在混凝土内设置钢筋发射、接收天线对,测量电磁波传播的S21参数,通过S21参数幅值可以判断混凝土裂缝及裂缝特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拉伸率的3DVSP道集切除技术及应用
    张洁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69-174.   DOI: 10.11720/wtyht.2022.2325
    摘要   HTML ( 59 )   PDF (8319KB)

    常规处理后的3DVSP共检波点道集在不同偏移距处产生不同拉伸畸变效应,尤其是浅层和大偏移距尤为明显,影响叠加剖面成像质量。为此,分析了拉伸效应原因,推导了拉伸率公式,提出了基于拉伸率的道集切除方法:逐点计算共检波点道集中每一点拉伸率,确定有效拉伸率范围,对拉伸率过大的点进行切除。模型分析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显示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上地震勘探斜缆采集中鬼波产生机理及压制效果分析
    马德志, 王炜, 金明霞, 王海昆, 张明强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75-181.   DOI: 10.11720/wtyht.2022.2337
    摘要   HTML ( 56 )   PDF (3050KB)

    在海洋油气勘探中,为了准确获取勘探目的层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反射信息,实现更加细腻的成像,海洋地震宽频采集及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和发展。本文研究了海洋地震勘探中鬼波的产生机理、鬼波的分类和特性及其在实际地震资料中的表现形式。采用频率域高精度斜缆Radon变换作为主要处理方法,对某直斜缆宽频数据进行了鬼波的衰减,经过鬼波压制处理后,地震资料的震源鬼波和电缆鬼波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衰减,陷波点能量显著增强。鬼波压制处理既拓宽了地震资料的低频成分,也拓宽了地震资料的高频成分,尤其低频成分能量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该方法在实际海洋地震资料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msh的起伏地形下井—地直流电法正演模拟
    张宇哲, 孟麟, 王智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82-190.   DOI: 10.11720/wtyht.2022.1232
    摘要   HTML ( 55 )   PDF (6358KB)

    采用Gmsh软件对起伏地形下的异常体模型进行建模和不规则网格剖分,将剖分网格数据应用到2.5D有限元正演程序中,并使用井—地联合观测方法对正演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规则网格剖分拟合起伏地形和使用井—地联合观测方法来进行起伏地形下的地质情况勘探能得到较好的结果,同时还研究了使用不同观测装置时山谷地形对下方异常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实际勘探工作有借鉴意义。研究证明了有限元软件Gmsh在地球物理有限单元法正演建模和网格剖分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矿老窑采空区地—井TEM响应特征
    张建智, 胡富杭, 刘海啸, 邢国章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91-197.   DOI: 10.11720/wtyht.2022.1243
    摘要   HTML ( 70 )   PDF (5314KB)

    瞬变电磁法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煤田水文地质勘探和采空区调查,但由于方法本身的特点,地面装置纵向分辨率低,无法实现采空区精细探测。在山西某煤矿采空区探查项目中,通过岩心、测井曲线,结合以往电法勘探经验,建立了简单的煤系地层采空区模型,数值模拟了均匀半空间采空区含水、不含水时的地面瞬变电磁响应和三维水平薄板的地—井瞬变电磁响应,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采空区的地面、地—井瞬变电磁特征,证实了地—井瞬变电磁法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为采空区精细探查提供了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伪随机信号的磁电法渗漏模型试验
    张化鹏, 钱卫, 刘瑾, 武立林, 宋泽卓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198-205.   DOI: 10.11720/wtyht.2022.1259
    摘要   HTML ( 70 )   PDF (3629KB)

    磁电法是近些年在国内兴起的一种电磁勘探方法,该方法在探测地下渗流等长走向的良导地质体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但是其抗干扰能力差,易受外部噪声影响,一直未能推广。近年来,伪随机信号在物探领域开始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对冲激响应及阶跃响应进行卷积运算来达到降噪目的,可极大地提升抗干扰能力,因此,本文结合磁电法的勘探原理及伪随机辨识系统的辨识原理,提出将伪随机信号应用于磁电法中来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并通过渗漏模型试验来对其抗干扰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模拟计算结果验证其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噪能力显著,可基本消除外部磁场干扰,在渗漏通道上方峰值处其相对误差小于3%,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为今后相关探测仪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机航磁测量在荒漠戈壁地区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猛, 刘媛媛, 王大勇, 董根旺, 田亮, 黄金辉, 林曼曼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206-213.   DOI: 10.11720/wtyht.2022.1224
    摘要   HTML ( 1231 )   PDF (3000KB)

    随着无人机航磁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不同地貌景观区的应用空间得到了逐步拓展。为验证无人机航磁测量在我国戈壁荒漠地区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结合戈壁荒漠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开展了机型适用性试验,从抗风能力、地形跟随能力、续航能力与工作效率、数据采集质量等几个方面,对多旋翼型、垂直起降固定翼型无人机在戈壁荒漠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无人机航磁与已有地面磁测成果的定性、定量对比分析,衡量了无人机航磁测量在我国西部戈壁荒漠地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认为无人机航磁相对于地磁测量具有采集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势,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基于差分接收的电磁感应阵列探头的设计与实现
    吴燕民, 彭正辉, 元勇虎, 朱今祥, 刘闯, 葛薇, 凌国平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214-220.   DOI: 10.11720/wtyht.2022.1036
    摘要   HTML ( 54 )   PDF (3070KB)

    为了有效提升车载或无人平台电磁感应探测系统的综合性能,针对国内现有阵列探头技术存在土壤适应性差、定位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差分接收的阵列式电磁感应阵列探头设计方案。该方案总体采用单发射线圈内部水平排列多个接收线圈的结构形式,接收线圈采用双D形平衡式线圈实现差分接收,使系统在土壤适应性、定位精度及抗干扰能力等性能方面得到提升,从而有效提高未爆弹的探测效率。模拟雷场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阵列探头可实现对未爆弹的探测和定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线性放电法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设计
    周能, 邓可晴, 庄文英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221-228.   DOI: 10.11720/wtyht.2022.1210
    摘要   HTML ( 68 )   PDF (766KB)

    多道伽马能谱仪是天然、人工放射性核素测定的必备设备,多道脉冲幅度分析是多道伽马能谱仪的核心,它决定了对核素的分辨能力和分析精度。本文从线性放电法入手,首先介绍了基于线性放电法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分析脉冲幅度和获取能谱道址的方法;其次围绕分析器的8个重要组成部分,详细描述了设计方法,给出了设计依据、设计思路和可实施的方案;最后系统地介绍了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的工作过程,详细地给出了分析器工作的逻辑时序图,为读者开展此类设计奠定了基础。读者可基于文中给出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工作逻辑时序图等,再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就可以研制出道宽均匀度好、微分非线性出色、分辨核素能力更强的现代新型多道脉冲分析器,获得能量分辨率更好、测量精度更高的伽马能谱数据,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地质调查
    石嘴山地区碱性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有效性
    王志强, 杨建锋, 魏丽馨, 石天池, 曹园园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229-237.   DOI: 10.11720/wtyht.2022.1166
    摘要   HTML ( 61 )   PDF (1211KB)

    以石嘴山地区碱性土壤为研究对象,全面采集了石嘴山地区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硒及有效硒等地球化学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的主要来源为贺兰山区黑色岩系,其次为引黄灌溉淤积;研究区硒的生物有效性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硒富集及以上的区域占全区的79.2%,面积约为777.2 km2;硒不同形态含量依次为残渣态>强有机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离子交换态≈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全硒含量有限但水溶态硒含量较高;土壤全氮及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全硒及有效态硒的含量越高;随着研究区土壤含盐量升高,硒活化度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 pH值在7.5~9之间的灌淤土及潮土全硒含量适中,有效硒含量较高,是种植富硒农产品的优质选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邻水县华蓥山—西槽土壤Cu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健康
    赵筱媛, 杨忠芳, 程惠怡, 马旭东, 王珏, 李志坤, 王琛, 李明辉, 雷风华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238-249.   DOI: 10.11720/wtyht.2022.1317
    摘要   HTML ( 181 )   PDF (5910KB)

    铜(Cu)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我国还没有农作物Cu含量的推荐值,更缺少开发富Cu土地资源的土壤Cu含量标准。本文以四川省邻水县华蓥山—西槽耕地区为研究区,根据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表层土壤、农作物及根系土中Cu含量数据调查结果,研究了土壤与农作物中Cu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了玉米籽实Cu生物富集系数(BAF)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玉米籽实Cu的BAF预测模型,提出了开发富Cu玉米和富Cu土地资源的Cu含量最佳赋值范围。研究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表层土壤Cu含量范围为(3.33~173)×10-6,平均值、中位值分别为26.85×10-6、25.60×10-6。土壤Cu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邻水县华蓥山玄武岩、碳酸盐岩与炭质页岩为成土母岩的地区,土壤Cu低值区分布在西槽侏罗系砂页岩为成土母岩的地区。②研究区玉米籽实Cu含量范围为(0.80~2.71)×10-6,平均值为1.76×10-6,中位值为1.82×10-6。③为保证人体摄入Cu安全,研究区玉米籽实中Cu含量最佳范围为(0.756~10.080)×10-6,土壤中Cu含量最佳范围为(12.67~169.00)×10-6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黔西北地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背景及管理目标值
    孟伟, 莫春虎, 刘应忠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250-257.   DOI: 10.11720/wtyht.2022.1077
    摘要   HTML ( 181 )   PDF (1851KB)

    基于贵州省毕节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1 308件深层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数据,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其地球化学背景特征,与全国土壤比较,黔西北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背景值显著高于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但是,与我国西南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接近。黔西北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地质背景关系密切,不同地质单元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石炭系地层发育的土壤呈Pb、Zn地球化学高背景,二叠系中统风化形成的土壤呈Cd、Hg地球化学高背景,黔西北地区不仅存在土法炼锌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高背景也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因素。统计表明,黔西北地区二叠系中统风化土壤Cd管理目标值高于我国农用地土壤Cd风险管制值(2.0×10-6),认为在确定黔西北地区土壤重金属管理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质单元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背景值差异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勘查
    综合利用多道瞬态面波和微动探测分析斜坡内部结构
    李巧灵, 张辉, 雷晓东, 李晨, 房浩, 关伟, 韩宇达, 赵旭辰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258-267.   DOI: 10.11720/wtyht.2022.2498
    摘要   HTML ( 330 )   PDF (4589KB)

    针对杭州部分地区残坡积层厚度薄、地形条件较差的特点,在余杭区鸬鸟镇典型斜坡段,开展了多道瞬态面波和微动探测工作,对这二项技术在斜坡内部结构调查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分别基于频率—波数(F-K)和空间自相关(SPAC)法提取频散曲线,计算得到速度剖面,进而对表层含角砾粉质黏土、全风化凝灰岩、强风化凝灰岩及中—微风化凝灰岩之间的界面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面波勘探具有很好的分层性,能有效区分残坡积层覆盖斜坡内部结构;多道瞬态面波和微动探测计算得到的瑞利波相速度变化趋势一致,表层含角砾粉质黏土对应瑞利波相速度小于300 m/s,全风化凝灰岩对应瑞利波相速度为300~400 m/s,强风化凝灰岩对应瑞利波相速度为400~600 m/s,与钻孔资料基本吻合。数据分析还表明,频率小于15 Hz时,微动探测空间自相关函数与第一类零阶贝塞尔函数具有很好的拟合关系,高于15 Hz时,拟合精度有所降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SP在高地温—高地应力隧道地质预报中的问题及改进
    范占锋, 蔡建华, 赵伟
    物探与化探. 2022, 46 (1): 268-274.   DOI: 10.11720/wtyht.2022.1167
    摘要   HTML ( 157 )   PDF (2566KB)

    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有大量隧道具有高地温、高地应力特征,如何提高高地温—高地应力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精度是工程建设面临的一大难点。以TSP法超前地质预报为例,分析该方法在高地温—高地应力隧道探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采用乳化炸药和塑料导爆管在高岩温炮孔中激震时易发生拒爆、哑炮及瞎炮,影响数据采集;另一方面是数据处理未考虑高地应力隧道已开挖区和未开挖区的波速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六点改进措施,即:研制绝热保温袋起爆药包、建立基于多元地质信息的智能工程评价体系、改变TSP的激震方式、推广超前地质预报新技术新方法、研发适用于TBM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改善地质预报组织管理。这些措施可为高地温—高地应力地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高效探测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ICP备05055290号-3
版权所有 © 2021《物探与化探》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航遥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060192;62060193 E-mail:wht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