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中国不同景观条件下采集的154件土壤组合样的准确测试为基础,参考已发表的资料,综合提出了我国土壤79种元素和成分的丰度,初步研究了原岩和表生地球化学条件对土壤化学成分的影响。
通常利用异常规模或线金属量衬度确定地球化学异常水平分带序列,由此得出的序列,主要反映不同指示元素异常强度的大小,并非是异常中心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因此不完全反映元素的相对活动性。应用重心法计算的水平分带序列,不仅反映成矿成晕作用下不同指示元素的异常中心相对于矿化中心的空间变化规律,而且也能够有效地刻划成矿成晕过程中元素的相对活动性。重心法的数学意义和地球化学意义明确,同时适用于垂直分带序列的计算。
本文介绍了陆上极小偏移距高频(宽频)弹性波反射连续剖面法(简称陆地声纳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的方法,并介绍了它在浅层高分辨率探查方面、探查岩溶及其它洞穴方面、在隧道掌子面上做前方不良地质预报探测方面、在探查极薄层方面的成功实例。此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可避开许多干扰波、反射波能量高、探查岩溶和洞穴有好效果、图像简单易辨等优点。
地震方法是调查深埋断层的主要手段,在闹市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人文活动的频繁性,使得地震方法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在适当的工作时间,采用相关和水平叠加技术、使用较高频率的检波器和滤波器,并采取一些其它的数据采集技术和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有利于压制强背景干扰,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获取高质量的地震时间剖面。
本文在简要介绍由B.A.柯马罗夫近年提出的“用固定点源测深资料作地电断面图”的定量解释方法(相对强度法、积分参数法和微分参数法)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球体、板状体及组合板状体上用计算机对其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视极化率测深曲线进行定量解释(确定埋藏体中心深度、产状、上界面位置及轮廓)的效果。并以一个野外试验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根据航磁、重力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对伊犁盆地中部基底结构及起伏变化、构造特征提出了一些看法,并从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阐述,尤其对盆地西部二叠系的厚度及分布范围进行了确定,这对今后以此为目的层进行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同时根据盆地的演化,对盖层的发育特点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安徽省铜陵地区凤凰山岩体25个采样点302件岩石样品的磁性分析,认为研究区内所得的岩石磁组构能代表岩浆侵位时的流动型磁组构,它受岩浆形成之后的构造活动的影响较小;岩浆侵位过程是准静态过程,岩浆流动性较弱、分异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强烈;岩浆侵位过程的早期可能受北北东方向的最大主压应力的控制,后期受西南方向最大主压应力场的控制;凤凰山岩体的西南部(药园山矿床所在地段)是岩体的上盘,北东部(仙人冲矿床所在地)是岩体的下盘,即凤凰山岩体向西南方向倾伏;凤凰山岩体的西南部附近地区(如来龙山等地),可能有与凤凰山岩体侵位同时期形成的小岩株,是找矿的远景区段。
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角函数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及转换的三个基本类型(纯位场型、重力场型和磁力场型)以及四个重要的技术措施(坐标平面旋转技术、归一化处理技术)。编制了相应方法软件,并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检验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关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该套方法软件具有适应性强、计算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
本文以疏勒河断裂带中段遥感地质特征及甚低频电磁异常特征为基础,通过测定断裂带上部地表的氡射气浓度,对疏勒河断裂带中段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疏勒河断裂带中段是一条较为稳定的断裂。
航空物探数据具有较高的保存开发价值,由于磁带保存的有效年限较短,航空物探勘查所获资料存在着丢失的危险。航空物探数据光盘转录将解决这些难题,为航空物探资料的二次开发和利用创造条件。本光盘数据从任一与RICOHRS-5060E型光盘机兼容的光盘机上均可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