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的地物化成果各坐标系统向CGCS2000坐标转换研究
1.
2.
3.
A study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from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results coordinate to CGCS2000 coordinate in ArcGIS
1.
2.
3.
收稿日期: 2017-12-1 修回日期: 2018-01-19 网络出版日期: 2018-10-05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17-12-1 Revised: 2018-01-19 Online: 2018-10-0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杜辉(1987-),男,工程师,学士,从事物探测量工作。Email:296772098@qq.com 。
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已有的地质、物化探成果的坐标系统基本为WGS84、BJ54或Xi’an80系统,而根据国家测绘局关于全面使用CGCS2000坐标的要求,今后取得的各类成果的坐标系统应为CGCS2000坐标,这为已有成果的利用和综合研究的工作带来不便。ArcGIS作为一款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在简要介绍了ArcGIS内置坐标系统的同时,研究并推导了ArcGIS软件中莫洛金斯基坐标转换方法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不同椭球之间转换参数的求取及转换精度评定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坐标系统在ArcGIS软件中向CGCS2000转换的具体思路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 the present coordinate systems of the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results are basically WGS84, BJ54 or XA80 systems; nevertheless, according to the NASG requirements on the overall use of CGCS2000 coordinates, in the future the coordinates for all kinds of results should be CGCS2000 coordinates, which causes inconvenient situation in using the results and in comprehensive research work. As a profes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ArcGIS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walk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ArcGIS built-in coordinate system, studied and deduce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MOLODENSKY coordinate conversion method in ArcGIS, put forward the method to get the conversion and precision evaluation of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between different ellipsoids, and cited practical examples for verification. On such a basis, the specific ideas and points for attention were analyzed for each coordinate system in the conversion of ArcGIS software to CGCS2000.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杜辉, 耿涛, 刘生荣, 白运.
DU Hui, GENG Tao, LIU Sheng-Rong, BAI Yun.
0 引言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08年6月18日发布公告: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10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7年3月10日发布《关于加快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30号)》,明确规定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系统各类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2018年7月1日起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届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停止提供非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测绘成果。
1 ArcGIS坐标系统及坐标转换
1.1 ArcGIS中的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使用的坐标系统有BJ54坐标系、Xi’an80坐标系以及随着GPS系统的兴起,广泛使用的WGS84坐标系和我国最新建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CGCS2000坐标系。除了CGCS2000坐标系刚刚开始推广,其余坐标系统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上述坐标系统在坐标系类型、定向、椭球参数、参考历元上均有显著不同(见表1),这就导致了各参考椭球之间需要进行严格的转换计算,方能保证点的坐标在不同的坐标系统下正确地显示。
表1 坐标系参数对照
坐标系统 | BJ54 | Xian80 | WGS84 | CGCS2000 |
---|---|---|---|---|
坐标系类型 | 参心 | 参心 | 地心 | 地心 |
定向 | 普尔科沃 | 1968极原点 | BIH1984.0定义的协议极原点 | 2000.0的地球参考极方向 |
椭球基准 | Krasovsky_1940 | IAG75 | WGS84 | CGCS2000 |
长半轴/m | 6378245 | 6378140 | 6378137 | 6378137 |
扁率 | 1/298.3 | 1/298.257 | 1/298.257223563 | 1/298.257222101 |
参考历元 | —— | —— | G1674(2012) | 2000.0 |
参考框架 | —— | —— | ITRF08 | ITRF97 |
在ArcGIS中,定义坐标系统时,将平面和高程的坐标系统分别定义,即XY坐标系和Z坐标系,这表示在坐标系变换前后,Z值保持不变。根据坐标类型,XY坐标又分为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两类,地理坐标系是以经纬度表示点位置的坐标形式,投影坐标系则是以采用投影计算后的直角坐标值表示点位置的坐标形式,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大于1∶5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投影,1∶5万及以下比例尺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
1.2 ArcGIS中的坐标转换
ArcGIS中可以实现同一椭球内地理坐标系与高斯投影坐标系之间以及不同椭球之间任意坐标系的相互转换,只需准确选择待转数据转换前后的坐标系统即可。同一椭球坐标系之间的坐标类型转换有严密的数学公式,计算过程中不需要输入转换参数,而不同椭球坐标系之间的椭球变换需要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坐标转换参数应根据实际采用的转换模型利用数据范围内有两套坐标系的公共点坐标计算得出,不同工区、不同模型计算的坐标转换参数不能混用。
同椭球之间的地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之间的变换,采用高斯正反算公式直接计算。同一组坐标数据,ArcGIS中进行同椭球之间的坐标变换得出的结果与常见的其他软件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针对不同椭球之间的坐标转换,ArcGIS软件提供的坐标转换模型较多,包含了我国常用的坐标转换模型,如“COORDINATE_FRAME”和“MOLODENSKY”,即布尔莎七参数模型和莫洛金斯基三参数模型。七参数模型的公式推导过程和三参数的相类似,下面以莫洛金斯基模型(MOLODENSKY)为例,推导该模型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过程。
考虑到ArcGIS中不能定义空间直角坐标系,那么根据广义大地坐标微分公式[15]:
将式(1)全微分:
其中:J和C均为系数矩阵,略去旋转参数项和尺度变化项,并整理得:
以从BJ54坐标系向CGCS2000坐标系转换为例,式(3)右侧矩阵中的大地纬度B、大地经度L、大地高H、子午圈曲率半径M、卯酉圈曲率半径N、第一偏心率平方e2、长半轴A、扁率F均为BJ54坐标及其对应的椭球参数;ΔA和ΔF为BJ54对应椭球(Krasovsky_1940)和CGCS2000坐标对应椭球的长轴差和扁率差。
式(4)中的B1、L1、H1为公共点的BJ54地理坐标,B2、L2、H2为CGCS2000地理坐标,B和L的单位为度,H的单位为m。一般情况下,BJ54坐标以高斯坐标的形式给出,那么所对应的B和L可以根据高斯反算公式计算得出。考虑到ArcGIS坐标转换前后高程保持不变的特点,BJ54坐标的大地高H可以利用该点的正常高h代替。
根据需要转换的数据范围内3个公共点的两套坐标值,可以列出9个式(3)的方程,采用矩阵运算即可求得其中的3个平移参数ΔX、ΔY、ΔZ;若有多个公共点的坐标值,则利用间接平差原理[16],将BJ54坐标系下的坐标视为观测值,设WGS84坐标系下的坐标为无误差,由于各点的坐标可视为同精度独立观测值,因此观测值的权P=1,根据式(3)列出误差方程的矩阵形式:
利用最小二乘准则求解误差方程的待定参数X,得:
最终,根据式(6)即可求解得出有多个公共点的坐标值时的坐标转换三参数。
将X代入式(5),求的坐标改正数V,利用改正数进行坐标转换的精度评定:
其中:n为总观测个数,t为必要观测数。
1.3 ArcGIS中各坐标系向CGCS2000转换
ArcGIS软件的坐标转换菜单均集合在Arctoolbox的“投影和变换”工具中。按待转换文件的类型分为栅格文件和矢量文件,栅格文件的坐标变换主要涉及“平移”和“投影栅格”两类,“平移”对Z值无影响,而“投影栅格”需要对Z值进行重采样;矢量文件的坐标变换主要指“投影”。不同椭球之间转换时需预先创建自定义地理(坐标)变换方法,即选择地理坐标变换模型。ArcGIS软件中的各坐标系向CGCS2000坐标系转换的流程如图1。
图1
已有资料中,若是手持式GPS测量所得的点类成果,该类成果坐标系统属于WGS84,若精度要求较低时,可以认为WGS84坐标与CGCS2000坐标一致;若对精度要求较高时,首先需要确定两套坐标之间的北、东坐标位移量,对栅格数据可以采用“平移”工具向CGCS2000转换,矢量数据则投影为高斯直角坐标系后直接加减计算就得出相应的CGCS2000坐标。
在ArcGIS中进行BJ54或Xi’an80坐标向CGCS2000转换时,应利用数据范围内具有两套坐标的公共点坐标值,根据式(6)计算得出该区内的坐标转换三参数,若区内有转换参数,则首先应查清转换参数是何种模型计算得出,与ArcGIS软件采用的模型相一致时方可使用。在ArcGIS中创建自定义地理坐标变换方法,将转换参数输入,利用“投影和变换”工具,就可将BJ54或Xi’an80成果准确的转换为CGCS2000成果。
2 应用实例
笔者采用2016年青海东昆仑地区实施的某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开展1∶5万重力调查工作时获得的测量坐标成果,在ArcGIS软件中进行坐标转换计算,对上述的转换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及验证转换效果。
1∶5万重力调查方法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很高[18],经规范、系统的联测工作区内的控制点,同时利用国家B级控制点的CGCS2000坐标,约束平差得出其余控制点的CGCS2000坐标,经统计控制网中误差为平面±0.013 m,高程±0.017 m,工区内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由于重力勘探中,为方便与已有的资料融合拼接,布格重力异常求取过程中参与各项改正的测点坐标数据都一般采用为BJ54坐标、正常高程系统,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利用该区内CGCS2000向BJ54坐标转换参数,得出控制点的BJ54坐标,进而在GPS-RTK测量时,将这些控制点的BJ54坐标作为基准站坐标值,即测得所有重力测点的BJ54坐标,精度统计采用同精度检查的方式进行,经统计测点平面位置中误差±0.118m,高程中误差±0.047m。为了进行转换后坐标值对比,同时利用控制点的CGCS2000坐标作为基准站坐标值,测得部分测点的CGCS2000坐标。
图2
表2 测点的ArcGIS转换坐标值与实测坐标值较差
点数 | x较差/m | y较差/m | |||||||||
---|---|---|---|---|---|---|---|---|---|---|---|
最大 | 最小 | 中误差 | 最大 | 最小 | 中误差 | ||||||
100 | 0.203 | -0.178 | 0.103 | 0.196 | -0.184 | 0.076 |
1) ArcGIS的转换误差完全满足我们的工作需求;
2) 较差呈现随机误差的特征,是转换参数精度和测量精度的综合反映,而转换参数的精度取决于计算参数的控制点个数及在工区的分布情况。
3 结语
笔者主要探讨了ArcGIS软件的坐标系统管理、投影方式设置及坐标转换方法等内容,特别是针对不同椭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通过理论公式的推导,得出ArcGIS软件中参数的计算方式及参数的精度评定方法,在ArcGIS软件中实现了不同坐标系向CGCS2000坐标系地精确转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已有地质、物化探成果各类坐标向CGCS2000坐标转换的解决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同时,希望这些方法能够为需要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坐标转换的其他领域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及其与WGS84的比较
[J].阐述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定义和实现及其与WGS84的比较。CGCS2000是地心大地坐标系,采用GRS80椭球,由2000国家GPS大地网的点在历元2000.0的坐标和速度实现。CGCS2000与ITRF一致,同WGS84相容。
WGS84和CGCS2000坐标转换研究
[J].
DOI:10.14075/j.jgg.2015.02.010
Magsci
[本文引用: 1]
<p>为实现WGS84和CGCS2000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首先通过七参数法将WGS84坐标转换到ITRF坐标,然后再通过框架转换法转换到CGCS2000坐标,并进行实例计算和分析。</p>
常见平面坐标系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研究——以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平面坐标相互转换为例
[J].
ArcGIS在东昆仑西段铁矿资源综合信息矿产预测中的应用——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例
[J].内容摘要:结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元找矿信息,通过对多元信息的发现、提取、转换和关联,并利用信息综合技术建立区域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模型,进行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是目前矿产资源勘查领域信息找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研究区的地质背景和已知的7个沉积变质型铁矿(点)出发,结合野外验证分析,建立成矿模型与有利区提取模型,基于ArcGIS平台,建立研究区的空间数据库,通过对多元资料的综合分析,并对各控矿因素进行综合评定,提取3个主要方面的预测因素:(1)沉积地层;(2)有利地球化学异常(Fe元素);(3)有利地球物理异常(原平面),根据这3个证据图层与已知铁矿(化)点的叠加合成空间相关性分析,运用证据权模型和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成矿有利度评价,结合遥感蚀变信息缩小找矿范围,圈定3个沉积变质型铁矿预测区,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西段地区具有较好找矿前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