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秦巴地区金元素找矿预测区划分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100
Division of gold element prospecting area in Qinba region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it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ino Shaanxi Nuclear Industry Group Geological Survey Co.,Ltd., Xi'an 710100, China
责任编辑: 蒋实
收稿日期: 2017-12-8 修回日期: 2018-04-9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8-05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17-12-8 Revised: 2018-04-9 Online: 2018-08-05
Fund supported: |
|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樊会民(1963-),男,陕西大荔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球化学找矿与研究工作。Email
近年来陕西省秦巴地区金矿找矿难度增大,笔者在研究金的富集规律、建立区域不同类型金的典型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式的基础上,遵循相似地质条件和相似异常特征有可能找到相似矿床的经验规律,从Au异常分布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及地质背景研究入手,结合目前的金矿勘查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异常分类、筛选,将陕西省秦巴地区划分为12个金找矿预测区,并指出了各预测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条件、主要的找矿区域及矿产类型,为该区下步金找矿工作部署,找矿方向提供了方向及借鉴。
关键词:
In recent years, exploration of gold ore deposits in the Qinba region of Shaanxi Provin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Based on the study of gold enrichment patterns and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model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this area and following the rules of finding the similar deposits with similar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imilar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Start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 anomaly distribution,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exploration results for gold ore deposits, and based on analysis, comparison, classification and screening of anomalies, the authors divided the Qinba region in Shaanxi Province into 12 gold prospecting are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y, geochemistry, ore-controlling conditions, major ore-prone areas and mineral types of each prospecting area were also figured out. In addition, the direction for the prospecting deployment in this region were pointed out for reference.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樊会民, 安兴, 张嘉声, 柏千惠.
FAN Hui-Min, AN Xing, ZHANG Jia-Sheng, BAI Qian-Hui.
0 引言
陕西省秦巴地区是我国的金矿集中分布区之一,通过多年的地质找矿工作,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金矿产地,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不可否认,近年来陕西省秦巴地区金矿找矿难度增大,工作有所停滞。笔者试图从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金矿分布特征及金矿的主要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入手,指出秦巴地区下一步找矿工作部署的方向,为省内金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1 金的富集因素
从空间分布上看,陕西省秦巴地区Au的富集(异常)区往往跨越地层、岩体及地质构造单元,沿断裂带及不同地层接合部位分布,其串珠状,岛链状排列的定向性特别明显(图1),说明了Au的富集与断裂构造的热液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其次,区域内岩浆期后热液富集,特别是燕山期酸性小岩体Au的后期叠加程度特强,说明Au的富集与岩浆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再次,Au的富集还与地层同沉积富集有关,如太华群,寒武奥陶系及小秦岭区元古代地层等。
图1
以上Au的富集因素以断裂—热液富集为主,各地表现不一,有时为综合因素引起,有时为单一因素引起。这与Au在各种地质作用下都极易活化,易被迁移、聚集的特征密不可分,因此Au在绝大多数地层及燕山期酸性小岩体中均具有较好的成矿地球化学条件[1]。
2 找矿预测区划分原则及结果
研究区金的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以金的地球化学异常及其综合异常的平面分布、元素组合、成因类型等为依据;
表1 陕西省秦巴地区金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预测区名称 | 预测区分布的综合异常 |
---|---|
潼关桐峪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4甲、61-11-HS5甲 |
蓝田湘子岔—洛南架鹿葫芦沟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6甲、61-11-HS7乙、61-11-HS8甲 |
凤县八卦庙—太白双王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11乙、61-11-HS12甲61-11-HS13甲、61-11-HS14甲、61-11-HS15乙 |
周至马鞍桥—户县纸坊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17甲、61-11-HS18甲、61-11-HS19乙 |
宁陕广货街—商州秦王山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22甲、61-11-HS23乙、61-11-HS24丙、61-11-HS29乙 |
柞水—山阳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26乙、61-11-HS27乙、61-11-HS28乙、61-11-HS30乙、61-11-HS31乙、61-11-HS32乙 |
丹凤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33乙、61-11-HS34乙 |
镇安云盖寺—金龙山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39甲、61-11-HS40乙、61-11-HS41甲 |
宁陕小罐子—大河镇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55乙、61-11-HS56乙、61-11-HS57乙、61-11-HS61甲、61-11-HS62乙 |
山阳夏家店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42甲 |
旬阳惠家沟—蜀河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63甲、61-11-HS64乙 |
略阳铧厂沟—勉县李家沟—宁强青木川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 | 61-11-HS44甲、61-11-HS45甲、61-11-HS46乙、61-11-HS47甲、61-11-HS48甲、61-11-HS66甲、61-11-HS67乙、61-11-HS68乙 |
图2
3 找矿预测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 潼关桐峪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1)
预测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峪岭片麻岩套、翁岔片麻岩套和太华岩群。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14]。预测区与小秦岭金矿矿集区分布范围一致,金矿产分布丰富。该区以寻找大脉(石英脉)型金矿为主;含矿建造为太华群。
预测区位于太华台拱太古宙—燕山期Au-U-Pb-Fe-W-石墨蛭石成矿亚带,处于华山—车善峪Au、Ag、Pb地球化学亚区。
预测区面积448.62 km2,Au最大值达600.00×10-9,平均值为26.72×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极不均匀,变化系数达4.75,受后期叠加改造极强,叠加系数达334.11。区内分布有两个综合异常,以Au、Pb、Zn、Ag组合为特征。主成矿元素Au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极值分别达600×10-9和525.83×10-9,为整个陕西秦巴地区之最。该异常浓度分带清晰,内带面积大,基本包含了已知矿床分布范围,且异常浓集中心突出,矿致异常特征明显。各项指标显示,预测区Au局部富集成矿性极大。
表2 陕西省秦巴预测区金的地球化学参数
预测区编号 | 面积/km2 | Au最大值 | Au均值 | 变差系数 | 后期叠加系数 |
---|---|---|---|---|---|
Au-1 | 448.62 | 600.00 | 26.72 | 4.75 | 334.11 |
Au-2 | 890.79 | 75.00 | 4.51 | 1.80 | 14.31 |
Au-3 | 2432.30 | 153.08 | 4.01 | 2.49 | 26.12 |
Au-4 | 2029.48 | 316.67 | 7.18 | 3.39 | 35.18 |
Au-5 | 1324.15 | 166.67 | 3.29 | 3.72 | 36.81 |
Au-6 | 1929.84 | 151.67 | 2.66 | 3.72 | 25.16 |
Au-7 | 731.70 | 19.75 | 2.15 | 0.91 | 3.18 |
Au-8 | 1334.63 | 154.17 | 3.16 | 3.47 | 29.86 |
Au-9 | 1451.55 | 316.67 | 3.65 | 6.13 | 76.24 |
Au-10 | 448.75 | 17.29 | 2.69 | 0.92 | 4.26 |
Au-11 | 1296.36 | 53.33 | 3.09 | 1.73 | 11.42 |
Au-12 | 2636.59 | 166.67 | 4.27 | 2.64 | 33.36 |
注:Au含量单位为10-9
2) 蓝田湘子岔—洛南架鹿葫芦沟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2)
预测区分布于老牛山岩体东南侧,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和高山河群,太华岩群和寒武系地层在边部也有少量分布。区内NNW—NW向、NWW向—近EW向、NE向断裂发育,岩浆活动较为频繁[14]。区内有洛南驾鹿乡葫芦沟、蓝田湘子岔等多个金矿床分布。该区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同时应注意石英脉型,含矿建造主要为太华群、熊耳群。
预测区位于太华台拱太古宙—燕山期Au-U-Pb-Fe-W-石墨锆石成矿亚带与金堆城元古—早古生代上叠盆地燕山期Mo-Fe-Cu-Pb-黄铁矿成矿亚带结合部,处于洛源—金堆城Mo、Cu、W、Au、Pb、Ag、Fe多金属地球化学亚区之西边部。
预测区面积890.79 km2,Au最大值为75.00×10-9,平均值为4.51×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极不均匀,变化系数达1.80,属极强叠加型,叠加系数达14.31。区内分布有3个综合异常,异常以Au异常为主,伴有Sb、Hg、Pb、Zn、Ag等异常。主成矿元素Au异常规模大,强度较高,极值分别达75.0×10-9、60.0×10-9和30.42×10-9。异常浓度分带较清晰,浓集中心较突出,矿致异常特征较为明显。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局部富集成矿性较大。
3) 凤县八卦庙—太白双王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3)
预测区位于商丹蛇绿混杂岩带南侧,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上泥盆统砂岩、灰岩等。区内北西向断裂发育,岩浆活动较弱[14]。区内分布有太白八卦庙金矿、双王金矿等。该区以寻找微细侵染型和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含矿建造为泥盆系。
预测区位于凤县—太白华力西—燕山期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亚带,处于铅铜山—王家楞—黄柏源Pb、Zn、Au、Ag地球化学亚区。
预测区面积2 432.30 km2,Au最大值为150.00×10-9,平均值为4.01×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极不均匀,变化系数达2.49,属极强叠加型,叠加系数达26.12。区内分布有5个综合异常,多以Au、As、Sb、Hg组合为特征,其次为Au、Ag、Cu、Pb、Zn组合。主成矿元素Au异常总体西小、弱,东大、强;东部3个异常规模分别达2 947、2 547和559,极值分别达89.17×10-9、69.0×10-9和 153.08×10-9。异常浓度分带较清晰,均有较大面积内带出现,浓集中心突出,矿致异常特征明显。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局部富集成矿性大。
4) 周至马鞍桥—户县纸坊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4)
预测区位于商丹蛇绿混杂岩带及其两侧,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秦岭群片麻岩、中新元古界宽坪群片岩及泥盆系砂岩、板岩、灰岩等。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岩浆活动极为频繁,从酸性到基性多有侵入[14]。区内分布有周至县金牛坪金矿、涝峪乡永明金洞沟金矿、马鞍桥金矿和松花坪金矿。该区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含矿建造主要为秦岭群。
预测区主要位于王家河—丰北河Au成矿亚带,处于东流水—灰池子Au、W、Mo、Cu、Cr、Ni地球化学亚区与板房子—旬阳坝—山阳Au、Ag、Cu、Fe多金属地球化学亚区西端复合部。
预测区面积2 029.48 km2,Au最大值为316.67×10-9,平均值为7.18×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极不均匀,变化系数达3.39,属极强叠加型,叠加系数达35.18。区内分布有3个综合异常,以Au、As、Sb、Hg为特征元素组合,同时不同程度有Cu、Pb、Zn、Ag、W、Sn、Bi等异常相伴。主成矿元素Au异常规模分别达5 963、5 217和2 567,极值分别达316.67×10-9、245.9×10-9和224.83×10-9,异常浓度分带较清晰,均有较大面积内带出现,浓集中心突出,矿致异常特征明显。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局部富集成矿性很大。
5) 宁陕广货街—商州秦王山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5)
预测区处于商丹蛇绿混杂岩带中部及其两侧,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秦岭群、中新元古界杨斜混合片麻岩和松树沟岩组、古生界丹凤岩组和罗汉岩组、上泥盆统等。预测区近EW向断裂及NE、NW向次级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14]。区内仅有两个金矿点分布。根据区域典型矿床对比,该区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含矿建造主要为秦岭群及泥盆系。
预测区位于南北秦岭结合部王家河—丰北河Au成矿亚带,处于东流水—灰池子Au、W、Mo、Cu、Cr、Ni地球化学亚区与东江口—曹坪街Au、W、Mo、U、Th、Nb地球化学亚区结合部。
预测区面积1 324.15 km2,Au最大值为166.67×10-9,平均值为3.29×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极不均匀,变化系数达3.72,属极强叠加型,叠加系数达36.81。区内分布有4个综合异常分布,异常以Au单元素异常为主,异常规模较大,异常强度高弱相间,其中强度较高的两个异常Au极值分别达166.67×10-9和138.33×10-9,且异常浓度分带清晰,浓集中心较突出。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局部富集成矿性较大。
6) 柞水—山阳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6)
预测区出露主要地层为泥盆系砂岩、粉砂岩、灰岩、板岩等。区内近NE向、NW向、近SN向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14]。区内西部仅有镇安双龙岩小型金矿分布,但铜、铅锌、银矿床分布较为丰富。该区应注意寻找与铜、铅锌、银矿床伴生的金矿;含矿建造主要为泥盆系。
预测区位于山阳—柞水华力西、燕山期Fe-Ag-Cu-Pb-Zn-金红石成矿亚带,处于板房子—旬阳坝—山阳Au、Ag、Cu、Fe多金属地球化学亚区。
预测区面积1 929.84 km2,Au最大值为151.67×10-9,平均值为2.66×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极不均匀,变化系数达3.72,属极强叠加型,叠加系数达25.16。区内分布有6个综合异常,异常以Au、As、Sb、Hg特征组合,不同程度伴有Cu、Pb、Zn、Ag等异常。主成矿元素Au异常规模有大有小,强度有高有弱,其中有两个异常极值分别达151.67×10-9和150.0×10-9,异常浓度分带较清晰,不同程度有中、内带出现,浓集中心较突出。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局部富集成矿性较大。
7) 丹凤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7)
预测区分布于商丹蛇绿混杂岩带及其两侧,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罗汉岩组、丹凤岩组和泥盆系。北西向断裂极发育,岩浆侵入较频繁[14]。该区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含矿建造主要为古生界地层。
预测区位于南北秦岭结合部王家河—丰北河Au成矿亚带,主要处于东流水—灰池子Au、W、Mo、Cu、Cr、Ni地球化学亚区。
预测区面积731.70 km2,Au最大值为19.75×10-9,平均值为2.15×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不均匀,变化系数为0.91,叠加系数仅为3.18,属改造型。预测区分布有两个综合异常,以Au异常为主,异常规模较小,强度较弱,浓度分带性较差。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具有一定富集成矿的可能。
8) 镇安云盖寺—金龙山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8)
预测区出露地层中北部以泥盆系、志留系为主,南部以二叠系、三叠系和石炭系为主,区内断裂构造极发育,但目前尚未见岩浆活动[14]。区内有金龙山金矿和古道沟金矿点分布,以寻找微细侵染型金矿为主,含矿建造主要为泥盆系。
预测区位于山阳—柞水华力西、燕山期Fe-Ag-Cu-Pb-Zn-金红石成矿亚带,处于板房子—旬阳坝—山阳Au、Ag、Cu、Fe多金属地球化学亚区。
预测区面积1 334.63 km2,Au最大值为154.17×10-9,平均值为3.16×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极不均匀,变化系数达3.47,属极强叠加型,叠加系数达29.86。预测区分布有3个综合异常,元素组合较为简单,其中西部两异常主成矿元素Au异常规模较大,极值分别达154.17×10-9和94.17×10-9,异常浓度分带清晰,浓集中心明显;另一个综合异常虽Au异常显示微弱,但根据金龙山金矿成矿模式,金矿处于锑矿之下,Sb、Hg异常是其很好的找矿标志。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局部富集成矿性较大。
9) 宁陕小罐子—大河镇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9)
预测区出露地层主要以下—中志留统梅子垭组、上奥陶—下志留统斑鸠关组为主,边部有震旦系、泥盆系地层分布。区内NW向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较弱[14]。区内有汉阴黄龙金矿和毛亚子、金斗坡、汤家沟金矿床(点)分布。该区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含矿建造主要为志留系。
预测区位于南秦岭Au-Pb-Zn-Fe-Hg-Sb-RM-REE-V- 蓝石棉—重晶石成矿亚带,处于绕峰—安康Au、Hg、Cu、Fe地球化学亚区。
预测区面积1 451.55 km2,Au最大值为316.67×10-9,平均值为3.65×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极不均匀,变化系数达6.13,叠加系数达 76.24,属极强叠加型。区内分布有5个综合异常。异常呈北西向带状展布,受地层和断裂控制明显。异常以Au、As、Sb组合为主,不同程度伴有Cu、Pb、Zn、Ag异常。主成矿元素Au东南部2个异常规模大,分别达4 713和1 544;强度高,Au极值分别达316.67×10-9、295.97×10-9;异常浓度分带清晰,有大面积内带出现,浓集中心较明显,富集成矿可能性较大。西北部3个异常相对规模较小,强度较弱,浓度分带较清晰。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局部富集成矿性很大。
10) 山阳夏家店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10)
预测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寒武系,其次在西、北边部有志留系和泥盆系分布。区内近EW、NW、NE向断裂极为发育,目前尚未发现有岩浆活动[14]。区内有山阳夏家店金矿、老林沟—崖屋金矿分布。该区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含矿建造主要为寒武系。
预测区位于南秦岭Au-Pb-Zn-Fe-Hg-Sb-RM-REE-V-蓝石棉—重晶石成矿亚带。处于漫川关—耀岭河Au、Hg、Sb地球化学亚区。
预测区面积448.75 km2,Au最大值为17.29×10-9,平均值为2.69×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不均匀,变化系数为0.92,叠加系数仅为4.26,属弱叠加型。预测区分布有一个综合异常,异常以Au、As、Sb、Hg为特征组合,伴有Cu、Pb、Zn、Ag等异常。主成矿Au异常规模为877.06,极值17.29×10-9,浓度分带较清晰,浓集中心较明显。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局部具有一定富集成矿的可能。
11) 旬阳惠家沟—蜀河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11)
预测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砾岩、含砾砂岩、砂砾岩、灰岩等。区内北西向断裂较为发育,目前未发现有岩浆活动[14]。区内有旬阳惠家沟金矿分布。该区以寻找微细侵染型金矿为主,含矿建造主要为泥盆系。
预测区位于山阳—柞水华力西、燕山期Fe-Ag-Cu-Pb-Zn-金红石成矿亚带,处于青铜关—汞馆—白河Au、Hg、Sb多金属地球化学亚区。
预测区面积1 296.36 km2,Au最大值为53.33×10-9,平均值为3.09×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极不均匀,变化系数达1.73,叠加系数11.42,属强叠加型。区内分布有两个综合异常,异常总体呈NW向展布,受地层和断裂控制明显,以Au、As、Sb、Hg或Au、Cu、Pb、Zn为特征组合。主成矿元素Au异常规模大,分别达1 623.82和 1 504.61,强度中等,极值分别为53.33×10-9和 48.96×10-9,异常浓度分带清晰,浓集中心突出。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局部富集成矿性一般。
12) 略阳铧厂沟—勉县李家沟—宁强青木川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Au-12)
预测区出露地层主要有新太古界鱼洞子岩群,中元古界乔子沟岩组(阳坝岩组),新元古界南华系和震旦系等。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北部主要为近NWW向断裂,东南部主要为NE向断裂。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从超基性到酸性多有侵入[14]。区内北部分布有略阳铧厂沟金矿、煎茶岭金矿、东沟坝金矿和勉县李家沟金矿等,南部分布有宁强青木川金矿、广坪金矿。该区金矿类型复杂,北部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型和海相火山岩型为主,南部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等为主,其次还有磁铁石英岩型、绿片岩型、蚀变岩型等;含矿建造以阳坝岩组、震旦系、泥盆系为主。
预测区位于勉略海西—印支蛇绿杂岩Mn-P-Cr-Ni-Au成矿亚带和摩天岭隆起太古宙—元古宙Fe-Au-Ag-Pb-Zn-Cu-S-石棉成矿亚带,处于略阳—天台山Au、Mo、Cd、Cr、Ni地球化学亚区与玉泉坝—东沟坝Au、Ag、Cu、Fe、Cr、Ni、Co、V、Mn地球化学亚区。
预测区面积2 636.59 km2,Au最大值为166.67×10-9,平均值为3.29×10-9(表2)。Au在预测区内分布极不均匀,变化系数达4.27,叠加系数为33.36,属极强叠加型。预测区分布有8个综合异常,异常受勉略宁边部区域断裂带控制明显,其中北部4个综合异常以Au、As、Sb、Hg为特征组合,不同程度伴有Cu、Zn、Ag、W、Mo等异常,组合复杂;南部4个异常仅出现Au单元素异常。主成矿元素Au异常规模均较大,最高达2 215,异常强度较高,极值多在50×10-9以上,最大达166.67×10-9,异常浓度分带清晰,浓集中心较突出,多矿致异常特征明显。各项指标显示,该预测区Au局部富集成矿性大。
4 结论
陕西省秦巴地区金元素的富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区内所发现的金矿多为金异常集中分布区,且多具规模大、强度高、浓度分带清晰的地球化学特征。金矿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受一定含矿建造控制的特征,主要的含矿建造包括太华岩群、秦岭岩群、泥盆系地层、志留系地层及震旦—寒武系、南华系、阳坝岩组等。矿田、矿体的就位主要受深大断裂侧旁次级断裂构造的控制。岩浆活动对于金矿的富集具有一定的贡献度。
后期找矿部署工作重点应该放在预测区内异常分布区,同时注意相关的含矿建造、岩浆活动,具体找矿工作应注意区内断裂构造。
参考文献
内蒙古陈家杖子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J].
DOI:10.3969/j.issn.1671-1947.2007.03.001
URL
[本文引用: 1]
根据对内蒙古赤峰陈家杖子金多金属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提出陈家杖子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可作为该地区寻找类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该矿床东部还有形成多金属矿的潜力.该区今后的工作中应注意工作方法的选择,土壤测量在该区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
焦家、玲珑和大尹各庄金矿田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C]//焦家、大尹各庄和玲珑金矿田位于胶西北隆起区的核心部位。前两者属于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后者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根据三个矿田的主要微量元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编制出矿田元素异常浓度分带图,并建立了矿田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该结果可为判断金矿田展布范围和金矿床(体)的剥蚀程度以及找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东坪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及找矿预测
[J].
DOI:10.3969/j.issn.0495-5331.2002.01.008
URL
[本文引用: 1]
通过对东坪金矿床 1- 70号脉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 ,建立东坪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归纳矿体、矿化体和非矿化体的判别标志 ,在矿山找矿预测工作中效益显著。
陕西省矿床成矿系列的初步划分
[J].
DOI:10.3969/j.issn.1001-6996.2003.02.001
URL
[本文引用: 1]
通过系统总结,首次将陕西省主要矿床初步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系列 组合,22个成矿系列类型,42个成矿系列和若干亚系列.其中省内金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燕山期与变质-岩浆热液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略勉板内结 合带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金矿成矿系列、商丹板块对接带与变质热液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现代河流中的冲-洪积砂金矿床成矿系列、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金矿床 成矿系列及活动区造山带与碱性碳酸盐类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类型,银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复理式建造中的菱铁矿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铜矿床的主要成矿系 列为与元古代中-酸性岩有关的铁铜矿床成矿系列、加里东-印支期与中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铜金钨萤石矿床成矿系列、与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 成矿系列、前寒武系变质火山岩中的铜锌黄铁矿床成矿系列,钼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与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小岩体(斑岩)有关的钼铁铜矿床成矿系列,铅锌矿床 的主要成矿系列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汞锑矿床的主 要成矿系列为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汞锑矿床成矿系列,重晶石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寒武系-奥陶系中的钒钼重晶石磷块岩黄铁矿石煤矿床成矿系列、下志留统中 的重晶石铀石煤矿床成矿系列,煤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大型内陆盆地中的煤油页岩成矿系列及与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有关的煤铝黄铁矿粘土高岭土矿床成矿系列类 型,岩盐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产于奥陶系中的岩盐(钠盐)矿床成矿系列.
陕西省成矿区(带)的划分
[J].
DOI:10.3969/j.issn.1009-6248.2004.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通过系统总结,将陕西省成矿区(带)进行了统一划分,该省与4个Ⅰ级成矿区(带)、4个Ⅱ级成矿区(带)和7个Ⅲ级成矿区(带)有关;在Ⅲ级成矿区(带)中,共划分出19个Ⅳ级成矿区(带);在Ⅳ级成矿区(带)中,共划分出44个Ⅴ级成矿区(带).
内蒙古铜地球化学异常研究与成矿预测区的划分
[J].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球化学景观条件虽较为复杂,1∶20万区化扫面的找矿效果较好并发现了大批有价值的铜异常.系统地研究全区铜单元素及其综合异常的分布规 律,进而划分出铜成矿预测区,对于实现该地区铜资源量的定量预测并取得找矿突破,具有十分重刎要的意义.
辽宁省鸡冠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预测
[J].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辽宁省鸡冠山地区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进行了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辽东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优选了3处金银铅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西藏康雄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金矿找矿远景预测
[J].本文利用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研究了西藏康雄地区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选择了主要成矿元素Au进行讨论,研究Au元素的分散富集规律,为区域矿床地球化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提出Ⅰ级找矿远景区1个,Ⅱ级远景区1个,作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的远景区。
黑龙江富克山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预测
[J].
DOI:10.11720/wtyht.2013.1.04
URL
[本文引用: 1]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富克山地区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寻找Au、Pb、Cu、Sb矿床或矿化体的潜力较大。通过元素异常特征,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及已知矿点信息,认为该区的成矿类型主要有两类,即与花岗岩内石英脉有关的金矿和与兴华渡口群变质岩、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Cu、Pb、Sb多金属矿,进而划分出富克山、富克山河西、大林河金成矿远景区和霍洛台河、霍洛台赤库河、霍洛台山铜铅(锑)等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小秦岭地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找矿预测
[J].
DOI:10.3969/j.issn.1001-1749.2012.01.014
URL
[本文引用: 1]
小秦岭地区具备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是盛产多金属矿产的地区。利用沟系次生晕化探资料对测区进行异常统计及分析,总结出异常分布规律及元素含量特征,并结合地质条件根据金元素剩余异常分量提出六个找矿预测区,为下一步圈定有利成矿远景区提供了方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