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Rss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物探与化探
1983
,
Vol. 7
Issue (5)
:
306-310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井中激电在豫西某硫铁矿区地质效果
李治时
河南省第一地质调查队物探分队
摘要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Metrics
全文:
PDF
(388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该矿区地处豫西,是中原地区的一个大型硫铁矿床。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关键词
:
成因模式
,
标志模式
,
找矿方法技术系列模式
,
铅锌多金属矿床
,
栖霞山
Key words
:
genetic model
indicator model
ore-prospecting technical model
lead 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
Qixiashan
出版日期:
1983-10-24
引用本文:
李治时. 井中激电在豫西某硫铁矿区地质效果[J]. 物探与化探, 1983, 7(5): 306-310.
链接本文:
https://www.wutanyuhuatan.com/CN/Y1983/V7/I5/306
d:\PDF\.pdf
[1]
张伟, 张高强, 窦磊, 文俊.
广东省典型铅锌多金属矿床镉的分布特征
[J]. 物探与化探, 2012, 36(4): 529-533.
[2]
王启, 蒋永建, 于海涛, 刘国春, 刘永利.
浙西南南弄铅锌多金属矿床原生晕特征与隐伏矿预测
[J]. 物探与化探, 2011, 35(2): 170-175.
[3]
刘沈衡.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物理勘查模式
[J]. 物探与化探, 1999, 23(1): 72-78,80.
[4]
吴璐苹, 石昆法.
松山地下热水勘探及成因模式探讨
[J]. 物探与化探, 1996, 20(4): 309-31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京ICP备05055290号-3
版权所有 © 2021《物探与化探》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航遥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060192;62060193 E-mail:whtbjb@sina.com , wht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