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Alert Rss
 

物探与化探, 2018, 42(3): 491-498 doi: 10.11720/wtyht.2018.1198

地质调查·资源勘查

青海循化地区高精度磁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王美丁1, 马见青,2

1. 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8

2.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The high-precision magnetic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forecast in Xunhua region of Qinghai

WANG Mei-Ding1, MA Jian-Qing,2

1.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Corporation, Bureau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or Nonferrous Metals in Northwest China, Xi'an 710068,China

2. School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Surveying,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54,China

责任编辑: 王萌, 叶佩

收稿日期: 2017-05-12   修回日期: 2017-12-21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6-05

基金资助: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12120114018219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310826161008

Corresponding authors:

马见青(1984-),男,2012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博士),现为长安大学地球物理系讲师。主要从事地震信号多尺度处理,地调、地质填图综合地球物理处理与解释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majianqing1984@126.com

Received: 2017-05-12   Revised: 2017-12-21   Online: 2018-06-05

Fund supported: .  12120114018219
.  310826161008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王美丁(1984-),女,物探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学士),现主要从事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工作。Email:meiding1984@163.com

摘要

青海循化地区位于祁连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接合部,为揭示区内的构造形态,确定重点成矿远景区,开展了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测线方位北东向30°,采集岩(矿)石磁性标本391块。通过磁性参数分析、磁异常特征分析和解释可知,区内宗务隆—天水断裂逆冲断裂F1的空间走向为NW50°,重点成矿远景区主要分布于测区东北部,由加里东期的积石山超基性闪长岩和雷积山基性花岗岩侵入岩体引起,矿物含量高。研究表明,高精度磁法测量是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中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为调查区下一步的矿产调查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关键词: 青海循化地区 ; 高精度磁测 ; 磁异常 ; 磁性参数 ; 成矿远景区

Abstract

Xunhua region of Qinghai is located in the joints of the Qilian orogenic belt and the west Qinling orogenic bel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tructural feature, and determine the key metallogenic prospect areas, the 150 000 high precision magnetic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selected area. The azimuth of survey lines is north east to 30°, 391 pieces rock (mineral) magnetic specimens were cellect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gnetic parameters,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magnetic anomaly, the ZongWuLong-tianshui thrust fault F1 towards NW50°. The key metallogenic prospect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surveyed area, by caledonian period intrusive mass of JiShiShan ultrabasic diorite and LeiJiShan basite granite, and have high mineral content. This work shows that the high-precision magnetic surve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methods in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and mineral survey, provides geophysical basis for the next step of mineral survey in the investigated area.

Keywords: Xunhua region of Qinghai ; high precision magnetic survey ; magnetic anomaly ; magnetic parameters ; metallogenic prospect areas

PDF (808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王美丁, 马见青. 青海循化地区高精度磁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物探与化探[J], 2018, 42(3): 491-498 doi:10.11720/wtyht.2018.1198

WANG Mei-Ding, MA Jian-Qing. The high-precision magnetic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forecast in Xunhua region of Qinghai.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J], 2018, 42(3): 491-498 doi:10.11720/wtyht.2018.1198

0 引言

调查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势总体上南东高北西低,属于祁连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接合部,古特提斯构造域北侧,祁连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以宗务隆山—尖扎—宝鸡断裂为界[1,2]。随着人们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研究的深入, 也有大量学者研究循化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 并通过盆地的发育来探讨其对青藏高原新生代增生过程[3,4,5,6,7]。调查区内地层物质组成和地壳结构复杂,中北部属于祁连造山带化隆古老地块,东北部属于拉脊山构造带向东延展的部分,南部则属于西秦岭西段北缘同德—泽库早印支期构造带的一部分。调查区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经历了复杂、多期的构造—岩浆—沉积作用,为多种金属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及成矿环境,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矿种和多类型的特点。U、Cu为主元素的化探异常明显,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汞、砷、铜、金、镍、钴的成矿远景区。

高精度磁法测量具有操作简便、物理意义明确、施工条件要求低及经济成本低等优势,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探查有利成矿带等方面已经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8,9,10,11,12,13,14,15,16]。此次,为了查明调查区的磁场特征,筛选有望找矿的磁异常,实施1∶5万地面高磁测量,并对磁异常进行地质解释和异常评价,给出该地区的重点成矿区。

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上,循化地区大致以文都大寺—贺龙堡一线为界,划分为两个地层分区,东北部为祁连地层分区,化隆地层小区,西南部为西秦岭地层分区,兴海—同仁地层小区。调查区地层分区属于秦祁昆地层区南祁连山小区和宗务隆山—泽库分区[17,18],以发育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化隆岩群、上寒武系六道沟组、石炭—二叠系甘家组、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群、下白垩统河口组、上新统临夏组和第四系为主[19,20](图1)。

图1

图1   青海省循化县道帏地区地质略图

1—全新统冲洪积层;2—上更新统冲积-洪积层;3—上新统临夏组;4—下白垩统河口组;5—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群3段;6—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群2段;7—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群1段;8—石炭-二叠系甘家组;9—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化隆岩群;10—八里寺二长花岗岩;11—达里加北似斑状二长花岗岩;12—达里加措似斑状二长花岗岩;13—古夷闪长岩体;14—央拉闪长岩体;15—措而更措辉长岩体;16—张沙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17—雷积山二长花岗岩;18—雷积山斑状二长花岗岩体;19—积石山变闪长岩体;20—积石山超基性岩;21—石英脉;22—花岗岩脉;23—闪长岩脉;24—闪长玢岩脉;25—细晶岩脉;26—伟晶岩脉;27—产状;28—水平产状;29—断层;30—地质界线;31—角度不整合;32—角岩化;33—硅化;34—绿泥石化;35—矽卡岩化;36—航磁异常点;37—钼矿点;38—铜矿点;39—水晶矿点;40—铀矿点;41—河流及湖泊;42—泉眼


区内古老变质基底在测区出露较少,仅分布于孟达天池—水磨沟及卡时大地区。在水磨沟一带,太古—古元古界化隆岩群的变质地层可以划分为两套填图单位:南部为一套斜长角闪(片)岩夹变粒岩及黑云石英片岩组合,区域地层对比应属于化隆岩群;北侧为一套浅变质火山岩,岩石类型为变中酸性火山岩夹变玄武岩,经区域地层对比应归属于上寒武统六道沟组。

火山岩地层主要集中在白庄幅北侧水磨沟—大墩峡一带,化隆岩群中识别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基性火山岩组合。该套火山岩变质级别较低,原岩特征仍较好保留,野外易于识别。该套火山岩组合归属于区域上寒武统六道沟组。

沉积地层在工作区出露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道帏幅和白庄幅起台沟以西地区。出露的沉积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石炭—二叠系甘家组、中下三叠统隆务河组、下白垩统河口组、新近系临夏组及第四系不同成因类型松散堆积物。

调查区岩浆活动比较强烈,经历了自古元古代—新生代多期不同构造层次与变形体制的构造变形,记录了祁连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印支期最终拼合碰撞的历史,主要出露于祁连岩浆岩带与西秦岭北缘岩浆岩带。中北部属于祁连造山带化隆古陆块,发育有早古生代牙木寺闪长质片麻岩(变质侵入体)、早古生代积石山中基性杂岩体、雷积山花岗岩体。南部属于西秦岭西段北缘同德—泽库早印支期造山亚带或构造带的一部分[8],其间NWW向的宗务隆—天水断裂逆冲断裂(测区称之为“达力加山垭口断裂”)分隔了北侧的化隆地块化隆岩群变质地层和南侧的西秦岭北缘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组沉积地层。

2 岩(矿)石磁性特征分析

为了研究调查区岩(矿)石磁性特征,对出露的岩(矿)石进行了标本采集。共采集各类典型磁标本391块。其中砂岩分布的区域最广,数量最多,其次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角闪岩。

标本测定选用两台GSM-19T质子磁力仪,选取“高斯第二位置”进行标本磁性测定,每块标本测定26组数据。工区岩(矿)石标本磁化率及剩余磁化强度的测定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调查区岩(矿)石磁参数测定统计结果

岩矿石名称测定块数κ/(4π×10-5SI)Mr/(10-3A/m)
变化范围平均值变化范围平均值
变粒岩948.85~2655.12987.945.94~473.15138.13
变玄武岩779.58~1440.55576.4917.18~149.7256.4
变英安岩5105.78~525.08228.0423.58~289.5189.81
玢岩217.07~109.9263.535.44~44.3239.88
大理岩234.86~49.8242.349.14~40.0824.61
二长花岗岩1221.14~320.1190.6921.07~330.8956.7
粉砂质板岩1222.64~212.1897.459.03~91.5437.09
灰岩1829.04~230.7581.267.77~201.8740.89
花岗闪长岩487.59~1230.3187.732.99~505.9388.66
辉绿岩792.55~7450.871863.4148.26~540.67160.85
辉石岩1322.54~7028.251597.277.22~1110.1285.27
辉长闪长岩1472.6~5184.951721.6912.22~7905.131528.57
辉长岩1741.0~3506.9856.9516.12~4183.18387.94
钾长花岗岩1019.94~178.2181.275.87~89.8828.05
砾岩427.38~44.751.39.04~18.2914.11
砂岩9110.12~4417.4136.171.68~265.933.64
闪长岩516.34~3214.76684.0310.07~7965.5346.34
石英砂岩821.38~166.955.7910.39~325.4558.47
石英闪长岩1277.53~1839.16487.1635.5~663.64235.46
似斑状二长花岗岩827.37~99.7658.249.24~20.917
斜长角闪岩3620.37~1531.5199.627~1871.9692.4
长石石英砂岩336.33~101.0361.758.3~35.6221.06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对于磁化率的变化,最大者是辉绿岩,达1 863.41×4π×10-5SI,其次是辉长闪长岩和辉石岩。对于剩余磁化强度Mr,最大者是辉长闪长岩,达1 528.57×10-3A/m,其次是辉长岩、闪长岩,最小的是砾岩(14.11×10-3A/m)。大理岩、花岗岩、粉砂质板岩、灰岩、砾岩、石英砂岩的平均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均很低,可视为无磁性或弱磁性介质。变玄武岩、变英安岩、花岗闪长岩、花岗伟晶岩、斜长角闪岩可视为中磁性介质。辉绿岩、辉长(闪长)岩、辉石岩、石英闪长岩等侵入岩体则为强磁性介质。调查区内岩石磁性差异明显,表明高精度磁测具备了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地球物理前提。

3 高精度磁异常特征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布置1∶5万磁测810 km2、75条测线,测线方位为NE30°,线距500 m,点距100 m。仪器采用加拿大GEM公司生产的GSM-19T质子磁力仪。

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地磁场总场强度T,处理采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的RGIS2012软件,经日变改正、正常场改正和基点改正后得到工作区测点的磁异常ΔT,并绘制出磁异常ΔT平面等值线及综合推断解释图,如图2所示。

图2

图2   青海循化地区磁异常(ΔT)平面等值线及综合推断解释


测区磁异常形态特征的分区性明显,磁异常强度与区域地层和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北西向线性磁异常梯级带为界,北边沿起台沟—白庄—道帷—贺隆堡—起台堡一线为宽缓的负异常区,发育一些局部孤立磁异常,幅度约-350~-50 nT,异常形态总体呈北西向条带状;东北部广大地区表现为比较密集正异常和部分正负相间的梯级带,形态呈串珠状,走向多呈北西向,磁场强度峰值变化达-500~+1 900 nT。西南部的古夷一带表现为近圆形的由正负异常体构成的磁异常区域,磁场强度峰值变化达-500~+650 nT。宁巴村—比隆—宁巴沟—古夷卡一代有一北西向展布的低缓正磁异常区,磁场强度峰值变化0~+1 500 nT。渣子沟—达里加垭口存在一规模较小的正异常区,最大异常幅度达+1 100 nT。测区最南部为大面积分布的低缓的正负异常区,表现为东西向水平展布,磁场强度峰值变化-150~+100 nT。

磁异常在平面上呈带状或块状分布,延伸方向与地层和岩浆岩展布及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大部分地区磁异常值幅值较低,几处磁力高值异常区与超基性—基性侵入岩有关。本区铜矿石标本表现为强磁性,磁化率的变化范围很大,理论上应能引起一定规模的磁异常,但铜矿化体往往因规模小、埋深大等因素,不易引起足够规模的磁异常。从成矿规律方面,测区内金属矿产与火山岩侵入岩的发育程度关系密切,1∶5万地面磁测发现的磁异常群(如划分的4个磁性火山岩体),可作为地质找矿工作的间接指示。

综合磁异常平面特征分析,在本区存在6个磁异常区域、8个局部磁异常体,幅值变化范围-1 000~+1 950 nT。测区内中古生代积石山、雷积山侵入岩分布范围内,磁场强度高;早中生代古夷侵入岩体也引起一定规模的局部等轴状磁异常;金属矿体、矿化蚀变带的磁性特征与围岩的磁性特征有所差别,能引起一定的弱异常,但不能作为单独判定致矿的依据。

地磁异常平面等值线图上,主要以不同特征磁场区的分界线,磁异常的梯度带、密集带,串珠状、带状或雁行状排列的异常带,在化极后的异常极值附近或水平导数零线附近位置,线性异常带,磁场分布性质的突变带,包括异常走向的突变带(错动)、异常强度和宽度发生突然变化等特征进行断裂(带)划分。据此,划分出一组由含磁性岩矿石控制的断裂,走向为NW50°,是宗务隆—天水断裂逆冲断裂(本区称之为达里加垭口基底大断裂F1)[ 3]的综合表现。另外还划分了位于C4、C5异常区之间的北东向走滑断层F2和宗务隆—天水断裂逆冲北缘断裂F3

4 异常查证及重点成矿区预测

4.1 重点磁异常查证

致矿异常或在已知矿体上的异常为甲类异常,进一步有新矿体的发现或在已知矿体上扩大了储量远景的为甲1类;反映了已知矿床,在矿床发现和评价中未起显著作用的异常为甲2类。对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有意义的异常为乙类异常。反映了已知矿化、矿点的为乙1类;反映了基性—超基性岩的为乙2类;反映了某一特定地质体,据以对地质问题做出了某种程度的推断解释的异常为乙3类。由于工作程度不够或其他原因,尚难以解释的性质不明的异常为丙类。

根据以上分类原则,结合本区磁异常的特征和成因,将磁异常进行分类,划分乙1类异常2个(C1-2、C1-3),乙2类异常2个(C3和C5),乙3类异常4个(C1-1、C2、C4和C6)[ 4]。其中,C2异常区地表出露下古生界化隆群变质岩体,岩石类型为辉石岩、辉长岩、闪长岩,主体为基性—中基性岩,推断由地表浅源的岩体引起。C4异常区的北部负异常区地表出露第四系及新近系物质,南部的弱正异常区地表出露三叠系中下统砂岩、砾岩,磁性总体很低,推断由花岗岩脉所引起。C5异常区地表出露印支期侵入岩,岩体为达里加岩体,包括浅肉红色中细粒块状二长花岗岩。该异常南北两侧地表均出露为三叠系中下统的隆务河组板岩夹中厚层砂岩,磁性很低,而断裂带北侧则为加里东期的花岗岩侵入岩,磁性很高。异常体南北两侧的岩体差异很大,岩性差异表明,该磁异常主要是埋深较浅的局部花岗岩岩体引起。C6异常区地表出露大面积的早中生代的达里加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属于西秦岭西段北缘构造带,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较为发育。中下三叠统隆务河群是本异常区地层的主体,为一套典型的大陆斜坡深水沉积组合,推断主要是由区内的二长花岗岩体、钾长岩体所引起。

针对乙1类C1-3异常,NE向布设剖面PM15,长度10.68 km,方位角30°,贯穿了C1-3磁异常的主体部分。图3为PM15号1∶1万地质综合剖面反演结果。异常曲线总体可分为两段异常:第一段在660~940点之间,幅值在-600~1 600 nT之间,异常总体为正异常,零值异常是临夏组泥岩及砂砾岩沉积和第四系覆盖区的反映,呈锯齿状跳跃变化的高值异常为雷积山花岗岩侵入岩体所导致。第二段在940~1 168点之间,为幅值在-780~680 nT之间的正负异常。结合地质资料,推测为花岗岩侵入岩体引起。

图3

图3   PM15线1∶1万地质综合剖面反演结果


针对乙2类C3磁异常,正南北向布设剖面PM12,长度8.16 km,贯穿了C3磁异常的主体部分。图4为PM12号1∶1万地质综合剖面反演结果,磁异常曲线总体可分为两段:第一段290~510点,幅值在-800~1 200 nT之间,异常总体为正异常。第二段510~820点,为幅值在-800~600 nT之间的正负异常,且以负异常为主。结合地质资料,主要为高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的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辉长闪长岩等基性或超基性高磁性岩体,推测为印支期早中生代古夷岩侵入岩体引起。

图4

图4   PM12线1∶1万地质综合剖面反演结果


4.2 重点成矿远景区划分

成矿远景区是以1∶5万地质资料为基础,以本次工作获得的1∶5万物探异常、异常查证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条件进行划分。

调查区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岩浆—沉积及成矿作用,为区内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矿种和多类型的特点。多期次表现为加里东期及印支期均有成矿作用的发生。根据已知的矿点,调查区及邻区富含有色金属矿产,产出矿床类型丰富多样,规模不尽相同,且在各构造单元内分布不均一,具有集中成带分布的特点。岩浆熔离型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南祁连化隆地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大量分布于西秦岭西段北缘印支构造带内,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仅分布于西秦岭西段北缘印支构造带。另外,在区内及邻区还有一些放射性铀矿、稀有元素矿产和非金属矿床,均系花岗伟晶岩型矿床,但矿化规模小,矿石品位低,系一般矿(化)点。

根据不同构造单元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磁场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对比已知矿产的异常特征,划分出2个找矿远景区(见图2),其特征如下:

4.2.1 积石山—五台山—聂木隆洼地区找矿远景区

位于白庄幅东部的积石山、五台山和道帏幅东北侧的聂木隆洼一带,呈北西向展布,向东及北部未封闭,区内面积约168.9 km2。区内磁异常区C1的3个局部磁异常区C1-1、C1-2、C1-3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均处于南祁连化隆微地块,夹持于拉脊山构造带和西秦岭造山带之间,受过强烈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频繁,发育有一条楔形基性—超基性岩带。C1磁异常区属于加里东期造山带,经历了前寒武纪古陆形成、早古生代裂谷—俯冲—碰撞造山、华力西—印支早期后造山和中—新生代叠复造山等 4个重要旋回。空间分布于祁连造山带一致,是古亚洲成矿域与特提斯成矿域交汇而成的秦祁昆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C1磁异常区地表出露为加里东早期的闪长岩侵入岩和花岗岩侵入岩,主要岩石为积石山超基性深灰色粒块状辉长岩和灰色—深灰色细粒块状闪长岩、钾长闪长岩体等中基性岩体;雷积山花岗岩体,包括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少量钾长花岗岩。为全区最大正磁异常区,该类岩体中有多数黄铁矿、黄铜矿、铅锌及赤铁矿化点,矿物含量变化较大,表现为岩体成分、结构构造不均匀,为一重点成矿异常带。

结合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测定,该成矿带表现出与俯冲相关的地球化学特征,岩体均属于钙碱性系列。化隆微地块内成矿作用的发生与俯冲阶段产生的弧岩浆作用相关,可能是岩浆遭受俯冲物质的交代作用而表现出的弧岩浆岩的特征。化隆微地块处于俯冲后的碰撞造山阶段,且于此过程中形成基性—超基性含矿岩浆,在主碰撞期后的局部伸展薄弱部位上侵形成了化隆基性—超基性岩带。

4.2.2 古夷地区找矿远景区

位于道帏幅西北部古夷—采石场一带,面积约38.6 km2。区内C3磁异常侵位于甘家组和隆务河组沉积地层中,平面形态呈椭圆状。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地表出露印支期早中生代侵入岩,岩体为古夷岩体,包括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岩体呈岩枝产出,产于岗察复式岩体中,其中闪长岩类与铜、金矿体的形成关系密切。区内岩脉发育,分布于岩体和围岩的接触带附近,岩体内部亦有少量分布,时间上晚于岩体。以中性为主,主要有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碳酸盐脉。

矿区内围岩蚀变强烈,主要发育有矽卡岩化、硅化及碳酸盐化。早期以矽卡岩化为主,形成石榴石、透辉石、绿泥石、绿帘石等矽卡岩矿物,矽卡岩产生在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此阶段矿化较弱。后期热液灌入岩体及围岩中的构造裂隙中,发育有石英脉、石英—方解石脉,对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进行交代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与矿化密切。区内化探异常显示Au、As、Ag、Pb、Pb、Sb、W,其中Au、As异常面积较大,且异常套合较好。

根据上述高磁异常、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围岩特征、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成分、围岩蚀变及矿化类型,综合判断,该矿床应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

5 分析与结论

综上分析,磁异常在平面上的延伸方向与地层和岩浆岩展布及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磁力高值异常区与超基性—基性侵入岩有关。从成矿规律方面,测区内金属矿产与火山岩侵入岩的发育程度关系密切,1∶5万地面磁测发现的磁异常群,可作为地质找矿工作的间接指示。结合地质资料可以看出,测区的地质背景较为简单,磁异常集中,异常源明确。测区的磁异常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和中部,其中,东北部的C1磁异常带主要是由加里东期的闪长岩侵入岩,主要岩石为积石山超基性辉长岩和闪长岩、雷积山花岗岩体。该类岩体中有多数黄铁矿、黄铜矿、铅锌及赤铁矿化点。另外C3磁异常区以古夷岩闪长岩体为主,围岩角岩化蚀变明显,多金属元素的分布面积较大,套合关系较好。因此,推断C1、C3为重点成矿异常带。下一步可针对重点成矿异常部署激电和槽探,验证异常分布规模。

参考文献

裴先治, 丁仨平, 李佐臣 , .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及其构造演化

[J]. 地质学报, 2009,83(11):1547-1564.

Magsci     [本文引用: 1]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地区,主要由寒武纪关子镇 武山蛇绿岩带、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李子园群浅变质活动陆缘沉积 火山岩系、奥陶纪草滩沟群岛弧型火山 沉积岩系以及加里东期岛弧型深成侵入岩体、俯冲 碰撞型花岗岩体等组成。关子镇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N MORB型玄武岩,武山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E MORB型玄武岩,是洋脊型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时代大致在534~489Ma之间的寒武纪。李子园群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岛弧或与岛弧相关的弧前盆地构造环境,草滩沟群火山岩形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关子镇流水沟和百花中基性岩浆杂岩总体形成于中晚奥陶世(471~440Ma)古岛弧构造环境,同时发育加里东期俯冲型(450~456Ma)花岗岩类和碰撞型(438~400Ma)花岗岩类岩浆活动。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古洋陆构造格局经历了从洋盆形成 洋壳俯冲消减直至陆 陆碰撞造山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总体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晚寒武世古洋盆初始形成阶段;②早奥陶世洋盆初始俯冲阶段;③中晚奥陶世洋壳大规模俯冲与古岛弧发育阶段;④志留纪陆 陆或陆 弧碰撞造山阶段。

徐学义, 李婷, 陈隽璐 , .

西秦岭西段花岗岩浆作用与成矿

[J]. 西北地质, 2012,45(4):76-83.

DOI:10.3969/j.issn.1009-6248.2012.04.008      URL     [本文引用: 1]

对西秦岭北部花岗质岩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岩体的 岩性主体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属高钾钙碱系列,少数为钙碱系列;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其形成时代介于216~264Ma,为中二叠 世末至晚三叠世.江里沟、阿夷山和中川岩体属弱过铝质花岗岩(ACNK>1.05),温泉岩体和德乌鲁岩体属准铝和弱过铝质花岗岩 (ACNK=0.95~1.05);花岗岩具有埃达克岩(Sr>400×10-6,Yb<2×10-6)或喜马拉雅型花岗岩 (Sr<400×10-6,Yb>2×10-6)的地球化学特征,或两者兼而有之.其中,江里沟、德乌鲁和中川岩体具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点,阿 夷山岩体具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点,温泉岩体是两者兼而有之.花岗岩浆起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源岩最有可能是古老的玄武质岩石.西秦岭北部存在埃达克岩 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说明三叠纪时期存在陆-陆碰撞或陆-陆俯冲导致的地壳加厚,加厚的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以及部分熔融发生深度的不同,形成本区具有埃达克 或喜马拉雅型地球化学特点的花岗岩侵入体.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对寻找金铜矿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邓中林, 侯元才, 古凤宝 .

青海东北部第三纪西宁—贵德—化隆盆地充填特征、孢粉组合方式与古气候演变

[J]. 青海地质, 2000,9(1):43-53.

URL     [本文引用: 2]

根据盆地孢粉组合、主要组分和盆地充填物质的颜色、性质、结构及原生沉积构造,对第三纪西宁-民和、贵德-化隆盆地进行沉积环境、植物群落分析,揭示出自古新世-上新世不同地质植被面貌及其所代表的古气侯特点,将盆地古植被、古气侯 化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并初步探讨植被演化与高原隆升关系。

谷祖纲, 白生海, 张显庭 , .

青海省贵德、化隆两盆地新第三系的划分与对比

[J]. 地层学杂志, 1992,16(2):96-104.

URL     [本文引用: 2]

正 贵德和化隆两盆地跨贵德、尖扎、化隆、湟中、贵南五县,平均海拔高度约2500—3000m,海拔4600m的扎马山将两盆地分隔为二,两盆地内新第三纪陆相地层十分发育,分布广,厚度大。1885年,Loczy,(即Nehring)将盆地内红层命名为“贵德系”或“贵德建造”,记述了化石Myospalax arvicolinus,时代为上新世。Bohlin(1938)、路兆洽(1948),杜恒俭(1948)等分别对盆地内红层提出不同的时代划分意见。解放后,青海地质局、郑绍芬等(1984)先后进行古生物地层工作。本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继

刘梦儒 .

西宁—民和盆地上第三系层序及所含化石

[J]. 青海地质, 1992,1(2):1-18.

[本文引用: 1]

刘少峰, 张国伟 .

循化—贵德地区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其对高原增生的指示

[J]. 中国科学:D辑, 2007,37(1):235-248.

[本文引用: 1]

骆满生, 吕欣蕾, 张克信 , .

青海循化盆地中新世中期—上新世早期介形类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0,27(2):125-134.

URL     [本文引用: 1]

通过对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羊圈贡拜村-西沟中新统-上新统实测剖面中介形类动物群的研究,在其中的35个层位样品中发现含介形类化石7属32种,并建立了两个组合:(1)Candona-Candoniella组合;(2)Ilyocypris-Candoniella-Candona组合。依据介形类组合带,将咸水河组上部时代厘定为中新世中期,而临夏组时代厘定为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自下而上建立5个生态组合:(1)Candona-Can-doniella生态组合;(2)Ilyocypris errabundis-Ilyocypris dunschanensis生态组合;(3)Candona-Candoniella生态组合;(4)Ilyocypris biplicata-Candoniella生态组合;(5)Candonaoppressa-Candona exti ma生态组合。通过对介形类生态组合进行详细的生态特征分析,结合磁性年代学数据,将循化盆地14.6-5Ma的古气候划分为5个阶段:(1)14.6-9.5Ma为凉干期;(2)9.5-9.38Ma为热干期;(3)9.38-6.88Ma为冷干期;(4)6.88-6.83Ma为温干期;(5)6.83-5Ma为凉干期。

陈靖, 王万银, 李增涛 , .

高精度磁测技术在甘肃西成铅锌矿勘探中的应用

[J]. 地质与勘探, 2014,50(5):976-983.

URL     [本文引用: 2]

甘肃西成铅锌矿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都非常著名的铅锌矿田.近年来,西成矿田迎来了新一轮找矿热潮,陆续在原矿区周边和外延地区有了很多突破.利用高精度磁法测量在西成矿带外延某处获取磁法资料,利用化极磁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和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推断出区内5处地质体边界和4条断裂.根据该区地质和矿产分布特征,推测矿体主要分布于黑云母石英片岩向大理岩的接触或过渡地带,对应中泥盆统安家岔组厂坝层D2a1条带状大理岩.根据地质化极磁异常和该区构造情况,结合化探、地质成果圈定出与成矿有关的4个靶区,该靶区与Pb、Zn化探异常对应,可见若干矿化点.选取靶区内一磁测剖面进行反演,反演结果说明矿体向北西倾斜.经钻孔验证,已在不同深度见矿,证明了靶区的有效性.

屈栓柱, 胡华伟, 潘德仁 .

高精度磁测在尼勒克县穹库尔铁矿中的应用分析

[J]. 物探与化探, 2016,40(5):910-915.

DOI:10.11720/wtyht.2016.5.11      Magsci     [本文引用: 1]

<p>为扩大新疆尼勒克县松湖铁矿后备储量资源,对尼勒克县松湖铁矿东南1∶5万化探异常进行了地面磁测工作,通过对磁测数据进行化极、延拓等处理,进一步了解了圈定的3处高磁异常体的空间分布及产状特征,利用二度半人机交互反演,拟合出矿体的埋深和形态,通过钻探验证发现了穹库尔铁矿。后期依据磁测反演成果在主矿段西侧植被覆盖区内发现了一定规模的隐伏矿体,为矿床勘探及资源量扩大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p>

赖月荣, 韩磊, 杨树生 .

高精度磁测在阿勒泰冰碛物覆盖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J]. 物探与化探, 2014,38(6):1181-1185.

DOI:10.11720/wtyht.2014.6.15      Magsci     [本文引用: 1]

在阿尔泰高纬度冰碛物等覆盖区,通过分析岩石磁性资料,调查区岩石磁性差异明显,初步建立地质体磁异常识别标志,磁场划分为三大区,Ⅰ-1高平稳场区与黑云花岗岩体对应,Ⅰ-2高跳跃场区反映了志留纪深变质岩区的分布,Ⅱ中等平稳场区对应二云母花岗岩,Ⅲ低磁场区是震旦系—下寒武统弱—无磁的浅变质岩的反应;推断北西、北东向两组隐伏断裂构造8条,为本区构造格架的建立提供了物探依据,地面高精度磁测在覆盖区辅助地质填图效果良好,在实际地质填图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柳建新, 郭振威, 童孝忠 , .

地面高精度磁法在新疆哈密地区磁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J]. 地质与勘探, 2011,47(3):432-438.

[本文引用: 1]

齐文秀 .

地面高精度磁测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1995,26(2):153-156.

[本文引用: 1]

王建新, 夏训银, 王身龙 , .

高精度磁测在山西孤山隐伏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J]. 矿产与地质, 2014,28(3):361-364.

DOI:10.3969/j.issn.1001-5663.2014.03.018      URL     [本文引用: 1]

山西孤山铁矿是被长城系高于庄 组白云岩和第四系覆盖的全隐伏矿床。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取了磁异常数据,圈定了磁异常范围,磁异常总体呈NE走向,长约4000m,平均宽约 800m。通过化极、不同高度的延拓处理和拟合反演,根据异常特征结合地质资料分析,确定了隐伏磁铁矿的分布和空间特征,为矿床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地 球物理依据。

武斌, 曹俊兴, 唐玉强 , .

红格地区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找矿的探讨

[J]. 地质与勘探, 2012,48(1):140-147.

[本文引用: 1]

许东青, 白大明, 李荣光 .

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测在卡休他他铁(金、钴)矿生产中的应用

[J]. 地质与勘探, 2006,42(3):76-80.

DOI:10.3969/j.issn.0495-5331.2006.03.015      URL     [本文引用: 1]

卡休他他铁矿床是20世纪70年代由甘肃省地质六队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发现的一处中型磁铁矿床,并伴生有钴和金。该矿床由南北2个矿带组成,已由内蒙古庆华集团开采多年。目前正面临资源短缺的局面,为扩大矿山潜在资源,在矿区开展了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测,突出异常细节,可弥补矿床勘探阶段工作比例尺偏小之不足,对提高矿山生产效益,扩大潜在资源量意义重大。文章着重介绍了野外观测技术和室内数据处理方法(磁异常化极、化极向下延拓和交互式二维剖面反演),探讨了地质解释成果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朱朝吉, 周肇武, 刘天佑 , .

高精度磁测找矿效果:以青海尕林格矿区为例

[J]. 地质与勘探, 2011,47(2):277-283.

URL     [本文引用: 1]

青海尕林格铁矿区由于地表有近200m覆盖层,磁法勘探是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覆盖层厚,矿体埋深大,造成磁异常形态简单,难以进一步分析深部是否存在盲矿体。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小波多尺度方法分析了该区的平面磁异常,发现小波5阶细节(场源似深度600m)为矿异常特征,推断了该区深度500m以下可能存在磁铁矿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二度半任意截面水平柱体人机交互反演进一步解释证实了深部有隐伏铁矿体存在。小波分析与人机交互反演方法等方法技术为扩大尕林格矿区远景储量提供了新思路。

许生武 .

青海循化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D]. 西安:长安大学, 2015.

[本文引用: 1]

张雪亭, 杨生德 .

青海省板块构造研究1∶100万青海省大地构造图说明书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7.

[本文引用: 1]

张楗钰, 张克信, 季军良 , .

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盆地渐新世—上新世沉积相分析与沉积演化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35(5):774-788.

[本文引用: 1]

张远泽, 王国灿, 王岸 , .

循化—化隆盆地晚白垩世以来盆山耦合过程:来自物源与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的证据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38(4):725-744.

DOI:10.3799/dqkx.2013.071      URL     [本文引用: 1]

循化-化隆盆地新生代沉积及盆地基底和周缘山系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 缘晚白垩世以来经历过3期隆升剥露事件:(1)盆地基底及拉脊山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普遍记录了晚白垩世一始新世中期相对快速的区域 性的隆升剥露事件,西秦岭北缘快速抬升的起始时间为84Ma,受控于向北的逆冲抬升;向北到循化一化隆盆地中部的拉目峡抬升的起始时间为69Ma更北的拉 脊山-带快速抬升期主要为40-50Ma,从而反映晚白垩世一始新世中期的快速抬升由南向北逐渐扩展.这一期构造隆升事件导致循化-化隆盆地和临夏盆地缺 失了北部西宁一民和盆地古近纪所具有的西宁群沉积.隆升剥露结束于31Ma左右,此时化隆一循化盆地向东与同时期的临夏盆地相连为一个统一的大型西秦岭山 前盆地,两者具有相同的构造、沉积演化史,因此循化-化隆盆地他拉组底部地层年龄最老不会超过临夏盆地最老地层的古地磁年龄,即29Ma.(2)渐新世晚 期约26Ma拉脊山开始双向逆冲隆升,并可能延续到中新世早期约21Ma,隆升作用使循化-化隆盆地成为挟持于拉脊山逆冲带和西秦岭构造带之间的山前挤压 型前陆盆地,循化-化隆盆地开始大规模沉积巨厚的他拉组冲积扇相粗碎屑岩.(3)通过循化-化隆盆地咸水河组和临夏组的沉积相分析、古流方向和砾石成分分 析,揭示出拉脊山构造带在中新世8Ma左右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双向逆冲隆升事件,这次事件直接导致循化-化隆盆地由前陆挤压盆地转变为山间盆地,形成现今青 藏高原东北缘的盆山地貌基本格局.

/

京ICP备05055290号-3
版权所有 © 2021《物探与化探》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航遥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060192;62060193 E-mail:wht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