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Rss
 
在线办公
新闻公告
《物探与化探》继续入选《中文核心...
《物探与化探》2020年第1期纸...
《物探与化探》2020年第1期已...
《物探与化探》2019年第4期稿...
《物探与化探》加入OSID开放科...
《物探与化探》入编《中文核心期刊...
《物探与化探》2018年第6期稿...
更多>>
期刊信息
双月刊,1979年创刊
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主编:熊盛青
编辑:《物探与化探》编辑部
出版:地质出版社(北京学院路31号)
ISSN 1000-8918
CN 11-1906/P
国外发行代号:BM5551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航遥中心
电话:010-62060192
Email:whtbjb@sina.com
友情链接
乌鲁木齐金维图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
廊坊市立福地质勘查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佳明航电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更多>>
  •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9-02-24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论文
    重力梯度测量的现状及复兴
    曾华霖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1-6.  
    摘要   HTML   PDF (474KB)

    评述重力梯度测量的发展史,介绍重力梯度的各种应用,预测重力梯度测量的前景.由于重力梯度值或重力高次导数具有比重力本身高的分辨率,特别适合于探测或研究局部的小地质体及其细节;由于美国海军秘密重力梯度仪技术的公开,并投入工业应用,以及多种新型重力梯度仪正在加速研究,重力梯度测量在石油、金属矿勘探和小地质体探测以及研究方面必将起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剖面分类与浅层三种波的层位对比
    张学强, 包军强, 刘江平, 周鸿秋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7-13.  
    摘要   HTML   PDF (727KB)

    3种波指的是反射纵波,折射纵波,瑞雷面波.层位对比指的是3种波波场特征对比和它们各自反演所得的波速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剖面中形成3种波的地层及其层位,为3种波交叉渗透的联合反演奠定基础.本文所述内容是同时应用3种波,进行多波勘探方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这种新型多波勘探的正、反演,文中首先以剖面中层数和相邻层之间波速大小关系为依据,介绍剖面分类与命名的方法,而后针对本文主题,论述利用3种波的波场特征和波速关系,进行层位对比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岭造山带泥盆系(陕西段)主要金矿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王瑞廷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14-20.  
    摘要   HTML   PDF (307KB)

    以构造控矿和热液喷流沉积加后期改造的成矿观点,对秦岭造山带泥盆系(陕西段)主要层控金矿床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总结,从矿床地质分析入手,在充分认识泥盆系金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该类金矿床的综合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球化学测汞方法应用讨论
    卫敬生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21-27.  
    摘要   HTML   PDF (626KB)

    对多年来国内外测汞方法应用提出了新的看法,为测汞方法指出发展方向.认为汞气主要来源于构造断裂带,汞异常与各种类型矿体(汞矿体除外)并不一定有直接联系,矿体产生的汞异常只占无矿构造断裂带产生的汞异常的极少部分.认为测汞能够应用于地质工作中所有与构造断裂有关的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灰岩地区的应用研究
    葛如冰, 黄伟义, 张玉明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28-32,37.  
    摘要   HTML   PDF (282KB)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灰岩地区的应用基础、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体内元素吸收积累初步研究
    孔牧, 任天祥, 孔令韶, 马茂华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33-37.  
    摘要   HTML   PDF (376KB)

    利用较新的思路,对植物吸收、积累元素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对营养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吸收、积累方式不同,对营养元素植物是主动吸收并积累在生长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对有毒元素和过量营养元素是被动吸收并积累在对其生长影响最小的部位.而且,植物普遍存在抗元素浓集的“生理─生物化学障”,它主要存在于根部.最终建立了植物对元素的吸收积累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盆地罗渡溪构造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方法
    罗仁泽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38-45.  
    摘要   HTML   PDF (431KB)

    针对1991年高分辨率勘探所得雷-1地震剖面反射波连续性差、能量弱的特点,为了用地震勘探方法解决四川盆地油气储层薄、孔隙度低、油气产出能力与裂缝发育程度关系这3个地质问题,1997年在四川盆地罗渡溪构造开展了以查明雷-1构造形态、断层展布为地质目标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试验,得到了一套关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装备配置及野外施工的方法.用该方法可得到良好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为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拓宽了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中的问题
    蔡越虹, 蔡宗熹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46-50.  
    摘要   HTML   PDF (225KB)

    重力归一化总梯度GH(z)的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归一化总梯度方法本身无完整的数学理论作为基础,二维和三维情况都只能探索其实验性的规律.弄清楚GH(z)有无物理、数学的理论依据很有益处,这使人们在使用GH(z)方法时不得不采取谨慎的探索态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确定桩端土的极限承载力
    郭生浦, 刘永翔, 杜聿麟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51-53.  
    摘要   HTML   PDF (144KB)

    应用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确定桩端土的极限承载力是动力触探领域中的一种好方法.运用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可以获得桩在打入过程中的每一锤击下的桩端阻力,即桩端土对桩的端承力.用该力除以桩端的横截面积,即可求得桩端土的极限承载力.结合每一锤的贯入度(或每一锤时桩的入土深度),还可获得桩端土承载力随深度连续变化的测试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壳元素分布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周国华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54-59,63.  
    摘要   HTML   PDF (305KB)

    地球演化引起物质分异加上人类活动使元素在地表的分布很不均匀.从局部到全球,地球化学异常分布具有谱系模式.元素不仅是生物的基本组成物质,而且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平衡是生物演化和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谱系分布模式对应着相应的生物作用和生态效应.本文初步探讨了不同级次地球化学异常的生态环境效应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小波数据压缩技术在地震勘探领域的联合应用
    张绍红, 樊佳芳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60-63.  
    摘要   HTML   PDF (216KB)

    分析目前三维地震勘探中产生的数据量庞大、采集处理周转时间延长及勘探成本增加等问题,指出高速网络通讯技术和小波数据压缩技术的利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介绍这种方法的经济效益,并进行了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不极化电极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陆阳泉, 梁子斌, 刘建毅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64-65,71.  
    摘要   HTML   PDF (413KB)

    介绍固体不极化电极的技术指标、性能及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和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省级航磁数据库》航磁模拟资料数字化方法
    蒋春艳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66-71.  
    摘要   HTML   PDF (260KB)

    建立“省级航磁数据库”是地调局下达的项目,为保证提供合格的建库数据,针对大量存在的航磁模拟资料,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通过试验总结,提出了在航磁ΔT剖面厘米底图上,采用数字化仪进行数字化的方法、流程和质量检查要求,完成了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拥有的138个测区的航磁模拟资料数字化工作,取得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入库航磁数据.同时该方法已向有关地勘单位推广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物理勘查模式
    刘沈衡
    物探与化探. 1999, 23 (1): 72-78,80.  
    摘要   HTML   PDF (401KB)

    根据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系统阐述了矿床的成因模式、矿床标志模式、找矿方法技术系列模式.这3种模式构成了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查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ICP备05055290号-3
版权所有 © 2021《物探与化探》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航遥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060192;62060193 E-mail:whtb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