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省连云港市对开发规划的紧迫要求,1985年进行了航空遥感和航空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地面电测深面积测量、微地震台网监视和井下土体横波速度测定。本文根据以上取得的实际资料并收集了历史地震资料,对连云港市地区地质构造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综合遥感和物探资料,将连云港约2000km2市区划分为四种地基类型,指出五个洪积层分区为工程宜地区,广泛分布的淤泥层区弱抗剪并有较大沉降率,淤泥层区当中的古河道和沙层区则有易沙土液化的潜在危险。对经济开发区按场地基水平加速度谱进行场地基和地震烈度小区划,指出I和II类地区具有优良工程地质条伯。本文还采用统计方法预测50年和100年五级地震发生概率。
本文通过1:100万构造航磁测量结果分析,对阿拉善地区的地质特征提出了新的见解,特别是新发现了一些中新生代沉积坳陷,为进一步开展石油普查提供了依据。文中对该区的区域构造划分和沉积坳陷油气远景也作了一些讨论。
本文首先扼要地介绍了氡及其子体的十几种最新测量方法。其次,在氡的迁移机制方面,作者提出了“地球化学晕综合模式”,强高了氡迁移的综合性和阶段性作用,并同时介绍了当前世界上对氡迁移的若干解释,其中主要的有扩散作用、对流作用、抽吸作用和搬运作用等。最后,作者以实例的形式介绍了氡测量用于勘查,特别是放射性矿产的有效性。
本文对水平地层电阻率测深中出现的似非而是现象,用线性数字滤波法的计算结果肯定了它的存在,明确了该现象只在具有低阻导电基底的断面上才能产生,并对其物理实质作了定性解释。文中重点研究了临界极距及视电阻率的最在离差与表层电阻率和厚度的定量关系,并对具有低阻导电基底的三层断面,当第一层局部加厚时,用边界元数值方法计算了大于临界极距的对称四极视电阻率剖面曲线,所得结果有力地说明了似非而是现象在资料解释中的实际意义。
1988年8月1日至3日,地矿部物化探局在北京召开了“建立在Dufvl-68000机上的电法勘探应用软件包”研究成果评审会。评审委员会审查和听取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探系研究小组提交的成果报告,并观看了程序运行演示。经过认真的讨论和评审,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本文讨论了电磁频率测深转换相位法的主要原理,并在PC1500机上实现,它可以弥补不能实测相位的不足,因而有较强的实用性。计算结果表明:转换相位曲线与理论相位曲线形态一致.并且有分层明显、反映大深度基底能力强的特点,它同实测相位曲线一样,能够真实地反映地电信息和断面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相位和振幅进行频率测深综合解释的解释方法。使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绥滨测区频率测深的解释结果与钻孔和资料相比效果较为满意。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高精度航磁测量中,气压测高方法研究成果。首先介绍1241M小型气压高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定。根据试验提出,气压高度日变测量的必要性及建站的最佳控制范围。从几个方面探讨影响气压测高精度的问题。利用国家已知高程点来验证1241M系统测高方法的难确度。根据55个点的对比结果,其准确度优于±5m。在机场本场理相条件下,与263、265及ALT-55等无线电测高仪不同飞行高度对比,其一致性很好。全面地研究出一套适于我国高精度航磁测量的气压测高方法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1985、1987两年生产实践,都达到了优于±10m的高粘度。证实该方法可行,技术先进,精度高,结果可靠。
本文描述了内蒙古某干旱荒漠区旱季和雨季期间地下地球化学异常的特征。根据19切们年旱季和雨季两次区域性地下水地球化学采样结果。发现地下水中主要指示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雨季期间水地球化学异常的峰值与旱季比较沿剖面向较低部位移动,已知矿带上方或其附近的主要指示元素的水地球化学异常几乎消失,异常的浓集中心向远离矿带处位移。文中详细探讨了本区降雨和蒸发一浓集作用对水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及运移的影响。
在广泛收集和充分研究AQ铜矿三号矿体地表及钻孔岩石地球化学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对该矿体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作了详细描述。矿体周围原生晕发育,由Pb、Zn、Ba、Mn、Co、Mo、Cn组成,元素垂直分带明显,通过分带指数计算,元素自地表至深处排列顺序依次为:Pb-Zn-Ba-Mn-Co-Mo-Cu。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地球化学找矿指标,对在矿体边部发现的地球化学异常及邻区两矿化点异常作了解释和评价,均具有实际找矿意义。
象湖东大断裂是位于南昌地区象湖东侧的一条北北西向断裂。1972年石油重力普查时首次发现,其后在地震工作时得到证实。由于它穿过南昌市西区,因此引起了地质界及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根据我队近两年来在该区进行的部分物探工作对象湖东大断裂的某些问题提出新的看法。
一、岩石磁性与含铀的关系铀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相当广泛,地壳中铀的平均丰度为2.6ppm。据资料分析表明,在地壳中,岩石磁性与含铀丰度宏观来看有一定的规律(见图1):地壳中岩性由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沉积岩时,其磁化几率由高达8000(SI)多的高值急剧下降,到中性岩后开始平缓降低,至沉积岩逐渐趋于零值;而其含铀丰度却正好相反,由零值急剧上升,至酸性岩时达到最大值,然后缓缓略有下降第趋于沉积岩.
为配合区域化探全国扫面和化探勘查找金的需要,1984年物化探所制备了GAu1-7痕量金标样系列,经过全国29个单位近两年时间的各种方法分析,已于1985年8月通过了地矿部物化探局组织的
聚类分析方法是根据多个变量进行数字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近年来在地质学中有许多成功的应用,如对岩石,矿物、矿床、化探异常的分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