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磁场资料对罗布泊及周围地区的磁场特征、基底性质、深部地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塔里木盆地中央纬向升高异常带向东延至罗布泊地区,均为下元古或太古代强磁性结晶杂岩构成基底,因而认为罗布泊地区属于塔里木地台的一部分,并明确指出,塔里木地台的东部边界至90°30'附近,向东不再延伸.文中还指出了库鲁克塔格隆起深部地质结构与南天山是一致的,而与塔里木地台存在较大差异,在元古代或下古生代主要处于台相沉积环境,但是,海西期的构造运动使它又被卷入天山构造带之中,其最终归属还应进一步探讨.文中介绍利用航磁首次圈定了罗布泊坳陷,并对罗布泊地区含油气地质、构造条件与邻区进行了对比及基本远景评价.
地震地质方法历来是寻找油气藏的主要手段,但技术复杂、成本高、成功率较低.用α卡测量在多个已知油田上作了试验,证明了222Rn可以作为油气藏的探途元素,其方法简单,成本甚低.异常特点是低强度的样品点与岩性无关并落在含油区的外围及构造上方,如果不考虑构造断层的影响,则油田边界反映出较高的222Rn异常.本文就异常的形成机理,模型和α卡测量的物理前提作了探讨.
应用氡气所测量,特别是静电α卡法,找寻基岩地下水和地热,解决工程地质有关问题,在我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研究的静电α卡法是一种累积测氡技术,它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能在浮土覆盖厚,电磁干扰及噪声干扰严重,地形起伏大的山区、城镇工作,为开展水工物探、城市物探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物探方法.自82年以来,应用静电α卡法曾在我国廿多个省市,上百个地点进行过找水、找矿、找石油、解决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地质填图、考古等试验.结果表明,静电α卡法等测氡技术具有良好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依据重力资料讨论了柴达木盆地中卤水钾矿床的空间展布规律,预测了盆地含钾卤水中的氯化钾总资源量.柴达木盆地的钾盐矿床以卤水钾矿为主,卤水钾矿受第四纪凹陷的严格控制,并与重力负异常相对应,第四纪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又与柴达木地块的基底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重、磁异常推断表明:柴达木盆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从西部到东部成盐时间由早变晚,盐层由厚变薄.含钾卤水层厚度与重力负异常强度呈线性正相关.我们以此为基础在上述盆地西部50000km2的范围内进行了钾资源总量预测.
本文主要论述土壤热释CO2测量法在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上的试验效果,实测结果表明,该法是有效的.文章还对CO2法找钻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关取样技术、样品加工和分析测定方法也作了概述.最后认为土壤热释CO2 测量法可成为一种找铀的新方法.
我们对江苏南部中、下泥盆统茅山砂岩进行了古地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杨子地块早、中泥盆世时期处于赤道附近;(2)在晚侏罗一早白垩世期间,宁镇山脉相对于无锡地区顺时针水平旋转了37.5°,茅山山脉在晚白垩世相对无锡地区逆时针水平旋转了30.7°,(3)宁镇和茅山地区茅山砂岩的层位,似应上升到无锡地区茅山砂岩的上段中、下部.
为了定量地探讨激发极化法在水平地层上出现的激电负效应和超正(或峰值增强)效应,本文以三层断面为例,采用“临界电阻率法”和“稀释系数法”对其产生条件、作用范围、作用强度等内容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给出了有意义的判断准则和若干有价值的规律.为了证明激电负效应的客观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文中还给出了有关模型实验结果.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频率测深资料解释问题,本文提出了数字解释技术.首先实现了频率测深曲线的数字滤波正演计算,较数值积分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而完成了广义逆矩阵方法的自动反演解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球体上ρs与ηs异常及观测信号的理论计算,阐明了“双极-偶极”装置的异常特征以及“双极- 偶极”较“偶极-偶极”装置在增大观测信号、节约电源方面的主要优点.并由计算提出“临界AB/MN值”的概念,为实际工作中双极距AB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