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磁秤法测量岩、矿磁性参数。本文根据该方法的原理、实际应用情况,对存在的各种误差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误差值进行了估算,供野外工作者参考。
在研究地球深部构造的区域地球物理探测工作中,大地磁测深法是一种最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方法,它已用于世界的很多地方,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苏联、英国、日本、印度、南非、肯尼亚、冰岛、北大西洋等地。根据大地磁测深资料可以求出地球内部不同电性层的深度和电导率,从而可以进一步推断地下物质成分、构造和温度的变化。
关于三度体位场频谱与二度体位场频谱之间关系的理论问题,已由杨文采,熊光楚等作了详细的讨论[1][2]。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还为三度体位场谱的解释开辟了途径,有一定实际价值。上述论文给出了三度体谱在坐标轴u、v取值(以下我们又称之为轴向谱)与二度体谱等价的条件,讨论了利用该原理解释三度体谱的若干问题。
磁测解释结果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性测定中磁参数统计值(K,Jr)的可靠性。对磁参数的统计有许多方法,例如,有求几何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众数、绘制频率曲线取其极大值所对应的磁参数等等。采用何种计算方法取决于假定磁参数的测定值符合何种分布这一前提,如满足正态分布,则取算术平均值;满足对数正态分布,则取几何平均值。但是磁
通常作重力正反演问题理论研究时,总是将地下岩石密度考虑呈均匀分布的。实际上,由于沉积岩受到上覆岩层或其本身长期地质静压力的作用,总的趋势是岩石孔隙度随深度而增加,而对于老的变质结晶岩石,这种变化就非常小,甚至可以出现“基底”相当。
甚低频电磁法(VLF-EM法)是一种被动源电磁法,利用超长波通讯电台所发射的电磁波作为场源。全世界有许多甚低频发射台,其发射功率在n·10~1000千瓦之间,频率约为15~25KHz(参见表1)。在地球上任何一点至少可以收到其中的一个电台,因为这种电台功率大而辐射只限于在地球和电离层组成的波导中传播。
井眼及井径的变化,对电测井、核测井和声测井的测量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作中,我们不仅在划分煤(岩)层、计算岩层产状和分析煤质时需要井径曲线,在解释含水层、计算孔隙度和给水度及井内流量时也必须有真实的井径资料。
井液电阻率法(扩散法、注入法、提捞法)是以测量井内液体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专门水文测井方法,是直接找水的有效测井方法之一。为了提高方法的工作效率和水文地质效果,我们作了一些革新,其中包括改革盐化方式、扩散法与提捞法配合使用、注入法的变种——追踪法等,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六月二日至六日,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第一届学术交流会,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