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断裂名称 | 地质构造特征 | 磁场特征 | 小震分布特征 | 解释结果 | F2 | 磨盘山 | 断裂两侧地质构造环境不同, 控制古元古界和中元古界, 以及不同时代岩浆岩分布 | 磁场分界线、磁异常 梯度带串珠状 异常带 | 断裂中、南段地震震中 分布较密集 | 走向近SN,长度131 km,一级断裂,断裂 活动强烈 | F3 | 安宁河 | 对元古宇地层、沉积地层和 岩浆岩分布有明显控制作用 | 磁场分界线、串珠 状异常带 | 断裂局部段有地震 震中分布 | 走向近SN,长度131 km,一级断裂,活动 断裂 | F29 | 麻坪子东 | 位于上三叠统宝顶组 | 磁异常梯度带 | 地震震中分布较密集 | 走向NNW,长度9 km,三级断裂,活动断裂 | F32 | 长田 | 位于下侏罗统冯家河组 | | 地震震中分布较密集 | 走向NW,长度8 km,三级断裂,活动断裂 | F34 | 班庄 | 位于二叠纪石英闪长岩南部 | 磁异常错动线 | 地震震中分布密集 | 走向NW,长度14 km,三级断裂,活动断裂 | F35 | 下板桥 | 位于二叠纪石英闪长岩中部 | 磁异常梯度带 | 北段地震震中分布密集 | 走向SN,长度23 km,三级断裂,活动断裂 | F36 | 矮郎河 | 位于三叠纪中酸性侵入岩与 上三叠统白果湾组交界处 | 磁异常梯度带 | 地震震中分布密集 | 走向NE,长度29 km,三级断裂,活动断裂 | F37 | 马脖子 | 位于震旦系观音崖组、灯影组 | 磁异常梯度带 | 地震震中分布密集 | 走向SN,长度8 km,三级断裂,活动断裂 | F38 | 龙河西南 | 位于下白垩统小坝组 | 串珠状异常带 | 地震震中分布密集 | 走向SN,长度7 km,三级断裂,活动断裂 | F40 | 酸水河南 | 位于中元古界会理群 | 磁异常梯度带 | 地震震中分布密集 | 走向NW,长度7 km,三级断裂,活动断裂 | F41 | 发展村 | 位于中元古界会理群 | 磁异常梯度带 | 沿断裂有地震震中分布 | 走向近SN,长度30 km,三级断裂,活动断裂 | F42 | 热水塘 | 位于上三叠统舍资组 | | 地震震中分布密集 | 走向NNW,长度10 km,三级断裂,活动断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