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电联合勘探与三维地质建模在某填埋场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
宋涛, 包怡, 赵松, 吴建峰, 许元顺, 涂海峰
|
Application of logging-resistivity joint exploration to 3D geological modeling for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certain landfill site
|
SONG Tao, BAO Yi, ZHAO Song, WU Jian-Feng, XU Yuan-Shun, TU Hai-Feng
|
|
表2 探测方法适用性分析
|
Table 2 Applicability analysis of detection methods
|
|
方法 | 解决环境地质问题 | 探测效果与工作建议 | 钻探(参数井) | ①建立岩土及填埋物标准地质分层,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提供定量约束参数; ②获取土工样品,提供密度、含水率等关键环境地质参数; ③概略了解基底起伏和空间填埋特征。 | ①探测效果:单点勘探结果可靠性高,平面控制精度取决于网度,受地形限制较多,勘探效率较低。 ②工作建议:基于地质勘查多期勘探的思路,部署多尺度测网,以常规区域规则网控制,重点区、初勘异常区加密控制为原则。 | 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 | ①采集填埋物及基底的视电阻率数据; ②抽取过井视电阻率测深曲线,结合钻孔数据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③提供填埋场二维电阻率断面,实现钻井、断面的点线结合,通过解释获取各填埋层、基底的基本分布特征。 | ①探测效果:横向分辨率主要取决于点距(一般为点距的二分之一),纵向分辨率与地质体电性差异和空间展布密切相关。 ②工作建议:建议垃圾填埋场的电法勘探网度点距5~10 m、线距5~20 m,首选规则网部署和三维采集;部署过井测点或测线。 | 井—电联合处理解释与三维建模 | ①建立高分辨率的填埋场三维地质模型; ②弱异常的薄填埋层和基底构造的细节提取; ③渗滤液模糊边界的提取; ④各填埋层的空间分布数据和体积参数。 | ①探测效果:井—电联合处理解释可提高成果可靠性,并且可以获取弱异常薄层及渗滤液的空间信息;三维地质模型可有效反映填埋场各地质体空间分布特征,提高勘探的整体可靠性。 ②工作建议:数据处理解释遵循异常由强到弱、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三维建模的基础分层数据优先权依次为钻孔分层、解释成果、电法提取、插值数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