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层序 | 厚度/m | 标志性岩性 | 系 | 统 | 组 | 代号 | 第四系 | | | | 0~143 | 黏土与砂层、砂砾层,盆地北部有近代玄武岩喷发 | 新近系 | | 泰康组 | N2t | 0~165 | 上部灰黄-灰绿色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下部灰黄色砂砾层 | 大安组 | N1d | 0~123 | 上部灰色泥岩、页岩夹砂岩,下部砂砾层 | 古近系 | | 依安组 | E3y | 0~250 | 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时夹薄层褐煤,底部砂砾岩 | 白垩系 | 上统 | 明水组 | K2m | 0~624 | 上段为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绿色砂岩互层;下段灰黑、灰色泥页岩,灰绿、灰色泥质粉砂岩、砂岩、砂砾岩 | 四方台组 | K2s | 0~413 | 棕红、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棕红色砂岩、砂砾岩 | 嫩江组 | K2n | 157~1237 | 共分五段,主要岩性为砂岩、粉砂岩与泥岩等 | 姚家组 | K2y | 60~230 | 共分为三段,主要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盆地中部有灰黑色泥岩、薄层油页岩。盆地边缘为厚层砂砾岩 | 青山口组 | K2qn | 78~716 | 共分为三段,盆地中部、东南部为灰黑色泥岩夹薄层粉砂岩,底部夹油页岩。盆地边缘为厚砂层砂砾岩 | 下统 | 泉头组 | K1q | 0~2154 | 共分为四段,主要岩性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等,第三段和第四段夹灰色、黑褐色含油粉砂岩 | 登娄库组 | K1d | 0~1739 | 分为四段,主要岩性为泥岩、细砂岩、砂岩,底部见砾岩 | 二叠系 | 上统 | 林西组 | P3l | | 灰黑色砂泥质板岩、板岩,黑色板状千枚岩、变余粉砂岩、变质粉砂岩 | 中统 | 哲斯组 | P2z | | 黑色泥板岩、变余砂砾岩、泥灰岩、石灰岩夹强碳酸盐化流纹岩互层及夹有安山岩 | 下统 | 大石寨组 | P1d | | 上部以中性熔岩及凝灰岩为主,夹泥板岩、凝灰质砂岩等;下部以中酸性熔岩及凝灰岩为主 | 寿山沟组 | P1ss | | 粉砂岩、凝灰质砂岩、千枚岩 | 石炭系 | 上统 | 阿木山组 | C2a | | 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层,中部和下部夹有少量砂岩、粉砂岩及泥岩 | 本巴图组 | C2b | | 以砂岩为主夹灰岩及火山岩组合 | | 色日巴彦 敖包组 | D3-C1 | | 下部为紫灰色中细粒杂砂岩与钙质粉砂岩互层;上部为黄褐-紫灰色中细粒钙质长石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 | 前古生界 | | | AnPz | | 花岗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片岩类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