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研究滁州—六合地区断裂构造
张翔1,2, 江民忠1,2, 汪远志1,2, 李晓禄1,2, 刘建军1,2, 陈昊1,2
1.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2
2.中核集团 铀资源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02

作者简介: 张翔(1986-),男,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地球物理系,现为东华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航空物探数据处理及资料解释工作。

摘要

利用最新的1:2.5万高精度航磁资料,辅以1:20万重力资料,对滁州—六合地区断裂构造进行了重新厘定和推断。结果显示,区内基本构造格架由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3组断裂构成,它们是区内主要的控岩、控盆、控矿断裂。中部郯庐断裂带(苏皖段)与黄—破深断裂与两侧的构造形迹具有明显差异,形成了类似中部“树干”、两侧“树枝”的独特结构特征。笔者还简要讨论了近东西向、北北东向次级断裂对蚌埠隆起东段矿产的控制作用,以及郯庐断裂带(苏皖段)与合肥盆地东北部演化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 高精度航磁; 断裂构造; 滁州—六合地区; 郯庐断裂带(苏皖段)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7)02-0231-11
Researches on the faults of Chuzhou-Liuhe area by using precision aeromagnetic data
ZHANG Xiang1,2, JIANG Min-Zhong1,2, WANG Yuan-Zhi1,2, LI Xiao-Lu1,2, LIU Jian-Jun1,2, CHEN Hao1,2
1.Airborne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of Nuclear Industry,Shijiazhuang 050002,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Uranium Resources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China Nuclear Industry Group Company,Shijiazhuang 050002,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high precision 1:25 000 aeromagnetic data with the aid of 1:200 000 gravity data, the authors reinvestigated the faults in Chuzhou-Liuhe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area consists of NNE, NE, NW trending faults which are the main rock-controlling, basin-controlling and mineral-controlling faults. The structural traces of Tanlu fault (Jiangsu and Anhui section) and Huang-Po deep fault at the center are different from things on both sides, forming unique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trunk" at the center and "branches" on both sides. The authors also discussed the controlling action of the EW, NNE secondary faults on the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east Bengbu uplift, and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 between Tanlu fault (Jiangsu and Anhui Section) and northeast part of Hefei basin.

Keyword: precision aeromagnetic survey; faults; Chuzhou-Liuhe area; Tanlu fault (Jiangsu and Anhui section)
0 引言

研究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部位, 主体位于安徽东部, 向东跨入江苏省西北部。区内经历了板块碰撞及俯冲运动、陆— 陆俯冲及折返、地幔上隆、裂谷体制演化等构造运动, 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岩浆热液等作用, 尤其是研究区中部的郯庐断裂带和苏鲁高压— 超高压变质岩带吸引了全球地学家研究, 并取得了诸多成果[1, 2, 3]。区内矿产丰富, 成矿类型多样, 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但以往航测资料主要为1974~1992年开展的大比例尺低精度测量工作, 对区内断裂构造位置的划定精度较低[4, 5, 6]。因此, 利用最新 1:2.5 万高精度航磁资料对区内的断裂构造进行重新研究十分必要, 对指导深部找矿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华北陆块东南部的胶辽陆块、秦祁昆造山系东部的大别— 苏鲁地块、以及扬子陆块东北部的下扬子陆块3大二级构造单元的交汇对接地带[7], 包括蚌埠隆起(区内为其东段)、泰山岩浆弧后盆地、合肥盆地、张八岭隆起、苏皖前陆盆地等三级构造单元[8](图1)。

研究区涉及华北、扬子两大地层区, 地层总体发育较全, 但缺失志留— 二叠系, 且受第四系广泛覆盖影响, 地层出露较差(图2)。

图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示意

图2 研究区地质概况
断裂名称:①— 利辛断裂; ②— 怀远断裂; ③— a五河-合肥断裂; ③— b石门山断裂; ③— c池河-界牌集断裂; ③— d泗洪-庐江断裂; ④— 淮阴-响水口断裂; ⑤— 黄-破断裂; ⑥— 鱼钩-桂五断裂; ⑦— 全椒-天长断裂; ⑧— 六合-江浦断裂

太古界:主要为新太古界五河群。五河群属华北地层区, 亦称五河杂岩, 为一套由变形变质侵入岩及变质表壳岩构成的变质铁镁质岩系, 是研究区西部主要的赋矿层位。

元古界:属扬子地层区, 主要为古元古界张八岭群及震旦系。张八岭群下部可能属复理式建造, 上部则为细碧— 石英角斑岩建造, 岩石均遭绿片岩相区域动力变质而成为千枚岩— 片岩系; 震旦系主体为一套碳酸盐岩建造。

古生界:研究区缺失志留系— 二叠系。在张八岭隆起东翼出露寒武系及奥陶系, 属扬子地层区, 为一套碳酸盐岩建造。

中、新生界:主体为一套陆相沉积建造。其中, 白垩系浦口组、新近系下草湾组、桂五组、方山组基性火山岩十分发育。

研究区岩浆侵入活动主要有蚌埠期(古太古代)、凤阳期(古元古代)、霍丘期(晚震旦世)、燕山期(早侏罗世— 晚白垩世)4个期次。蚌埠期侵入岩体多赋存于蚌埠隆起核部或南翼, 为区域性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的混合花岗岩类; 凤阳期仅见于区内西北部五河县南部一带出露, 为中细粒蛇纹岩; 霍丘期岩体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张八岭隆起一带, 岩性为中细粒辉绿岩; 燕山期岩体分布最为广泛, 岩性多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石英闪长岩等。研究区火山岩分布广泛, 主要发育在晚震旦世和中新生代两个时期, 前者属地槽型, 岩石均已变质, 原岩面貌不清; 后者属大陆边缘活动带型, 岩石类型以中性和中酸性岩类为主。

研究区断裂以北北东向、北东向为主, 其次为东西向。北北东向断裂以郯庐断裂带(苏皖段)为代表。北东向断裂主要有黄— 破深断裂、六合— 江浦深断裂、全椒— 天长大断裂。东西向断裂集中分布于蚌埠隆起东延一带, 有利辛断裂和怀远断裂, 在区内延伸较短。

2 断裂构造解释
2.1 航磁解释标志

以航磁Δ T化极图件为基础, 结合航磁Δ T转换场图件及1:20万重力资料, 对断裂进行了推断。推断依据主要为重、磁场的特征线(不同重、磁场分界线、线性异常带、串珠状异常带、异常错动带、异常梯度带、异常变异带等)[9]。近年来, 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一些新的位场边界识别的方法, 如二维小波断裂分析[22]、斜导数[23]、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技术(NVDR_THDR)[24]等, 这些方法结合上述传统识别标志及常规转换处理(方向导数、垂向导数、解析延拓等), 可以实现对断裂构造更为精细的厘定。

2.2 断裂构造分级原则

根据断裂构造规模、切割深度以及对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控制作用, 划分为深断裂、大断裂和一般断裂3类。深断裂指延伸长、规模大, 切割深达岩石圈(硅镁层)的断裂, 对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具有控制性作用, 向上延拓3 km时仍有较明显的异常显示的断裂; 大断裂指切割深至结晶基底, 对基底断块升降(凸起、凹陷)起控制作用的断裂, 向上延拓 1 km 时仍有较明显的异常显示的断裂; 一般断裂指规模小, 延伸较短的断裂。

2.3 断裂构造位置厘定及特征分析

推断结果显示(表1图3、4), 区内构造格架主要由北北东向、北东向及北西向3组断裂构成。从构造形迹的展布特征上看, 中部郯庐断裂带(苏皖段)、黄— 破深断裂(F6)为10° ~45° 方向, 与其两侧的构造行迹具有明显的角度差, 西侧以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为主, 东侧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为主, 形成了类似中部“ 树干” 、两侧“ 树枝” 的独特结构特征。

1)北北东向断裂

北北东向断裂以郯庐深断裂带(苏皖段)为代表。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巨型的左行压扭性断裂带, 切割深度可达到上地幔, 其形成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晚三叠世, 经历了侏罗世— 白垩世的强烈活动期, 至新生代后逐步进入消亡期 1, 1012。它在区内主要由4条深断裂组成, 自西向东分别为五河— 合肥深断裂(F1)、石门山深断裂(F2)、池河— 界牌集深断裂(F3)及泗洪— 庐江深断裂(F4)。

五河— 合肥深断裂(F1)为胶辽陆块与大别— 苏鲁地块的分界线。断裂出露较差, 总体倾向南东, 沿线断续出露有五河杂岩及古太古代混合花岗岩类, 断裂带内糜棱岩带十分发育, 有晚期脆性断层叠加, 断面发育擦痕、阶步, 表现出明显的两期运动特征, 即早期表现为伸展正断, 晚期为逆冲性质[12]

F10断裂为本次新发现的深断裂, 为F1深断裂的“ 分支” 断裂, 与F1深断裂共同控制蚌埠隆起东缘。两条断裂总体表现为不同磁场分区的界线, 特别是它们的北段与巨大的磁场错动带和重力梯度带对应。在五河— 小溪河一带, 断裂东西两侧分别叠加一处强磁异常区, 二者的异常特征相近, 均表现为紧密排列的线状、短带状, 区别在于西侧异常以东西向展布为主, 而东侧异常北向有明显的位移, 且异常轴往往向北东方向扭转, 表明两条断裂具有左行走滑性质, 受其切错、牵引, 以致异常轴向发生扭转, 且断裂西侧主压力方向主要为东西向(亦为蚌埠隆起走向), 东侧主压力方向主要为北北东向。前人利用天然地震资料研究结果显示, 郯庐断裂带(苏皖段)两侧从西到东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有一个逆时针偏转的趋势, 西侧最大主压力方向更接近东西向, 东侧更接近北东向, 郯庐断裂带(苏皖段)处于之间的过渡地带[25], 这与以上航磁的结果是吻合的(图5)。

表1 研究区推断主要断裂特征

图3 研究区推断深、大断裂在航磁、布格重力异常图上的反映
a— 航磁Δ T化极异常等值线平面; b— 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

图4 研究区推断深、大断裂在3阶小波对角细节异常及水平90° 方向导数图上的反映
a— 3阶小波对角细节异常; b— 水平90° 方向导数

图5 F1~F4、F10深断裂航磁、重力特征及应力方位
a— 航磁Δ T剖面平面图; b— 航磁Δ T化极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c— 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d— 断裂带及两侧应力方位示意图(据文献[25]改编)

池河— 界牌集深断裂(F3)、泗洪— 庐江深断裂(F4)共同构成了张八岭隆起与合肥盆地的分界线。F3断裂在三河集以南航磁表现为突出的线性异常带, F4断裂表现为“ 西低东高” 的磁场分界线, 异常的线性特征也十分明显(图6), 表明两条断裂产状陡立, 正磁异常主要是元古界张八岭群浅变质基底、沿断裂侵入的燕山期各类侵入岩的反映。F3断裂北段因受第四系覆盖较厚影响, 异常的线性特征受到一定压制。区域地质资料显示, 该断裂北至池河镇[13], 但结合水平方向导数处理结果, 推断该断裂向北仍有约80 km的延伸。前人认为该断裂为泗洪— 庐江深断裂(F4)的西支断裂[11], 但从两条断裂航磁异常特征分析, 其构造行迹呈平行展布, 并没有在局部“ 相交” , 因此两条断裂应是独立存在的深断裂。此外, 由深反射地震及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可知(图7), 两条断裂东侧电性总体表现为高阻, 地震反

图6 F3、F4断裂南段航磁特征
a— 航磁Δ T剖面平面; b— 航磁Δ T化极异常等值线平面

图7 F3、F4断裂地震、大地电磁综合解译剖面(据文献[26]改编)
a—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剖面; b— 二维地震剖面

射较弱, 连续性差, 难以对比和追踪; 西侧电性总体为低阻, 地震反射特征清晰, 连续性好, 反射同相轴到F3断裂截然而止, 反映了郯庐断裂东侧张八岭隆起变质岩类与西侧合肥盆地湖相沉积岩类所迥然不同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解释认为, 两条断裂表现为压扭性走滑断裂[26], 根据Harding等人的模拟实验, 压扭性走滑断裂的断面产状近于直立的插入于基底之中[27], 这与航磁解释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2)北东向断裂

北东向断裂大多处于隐伏或半隐伏状态, 本次重新厘定了原黄— 破深断裂(F6)、六合— 江浦深断裂(F8)、淮阴— 响水口大断裂(F11)、全椒— 天长大断裂(F27)的位置, 新推断的深断裂有F5、F7断裂。这些断裂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东部苏皖前陆盆地内或盆缘地段(张八岭隆起), 与北西向深、大断裂, 共同控制了盆内前寒武系基底的隆坳和张八岭隆起强烈的构造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

黄— 破深断裂(F6)(亦称黄栗树— 破凉亭断裂)整体为北北东— 北东走向, 是一条盆缘深断裂, 对张八岭隆起和苏皖前陆盆地的演化起决定性控制作用。该断裂在航磁上表现为不同面貌磁场区的分界线, 断裂以西为NNE— NE向升高磁场区, 主要为张八岭隆起前元古界变质结晶基底的反映, 以东主体为平稳负背景场, 为盆地震旦系碳酸盐岩褶皱基底及上覆沉积盖层的反映, 中北部蒋坝— 自来桥一带叠加的强磁异常主要为隐伏、半隐伏燕山期强磁性侵入岩, 以及中、新生代火山岩引起。上延3 000 m后, 断裂两侧“ 西高东低” 的磁场特征仍表现的十分显著; 重力图上, 断裂总体与布格重力异常的梯度带对应较好, 在涧溪镇一带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发生北西向的折曲, 表明该处可能发育NW向深断裂。

淮阴— 响水口大断裂(F11)位于测区西北部, 由于第四系覆盖, 对于该断裂有无及其确切位置存在一定争议[16]。通过本次高精度航磁资料判定了该断裂的存在, 其对应于磁异常梯度带, 在重力图上也有清晰的反映。F12断裂为本次新发现的大断裂, 与F11断裂的构造行迹几乎平行, 也表现为磁异常梯度带(图3)。这两条断裂均受郯庐断裂带(F3、F4)的切错, 说明其发育时间应早于郯庐断裂带。

3)北西向断裂

以往的地质资料显示, 区内北西向断裂总体不发育[13, 14], 但经本次航磁测量推断有多条断裂, 主要为隐伏、半隐伏状态。其中, 深断裂有F9一条, 大断裂以F15、F16、F18、F20、F22、F24等断裂较为典型。

F9深断裂横贯研究区南部, 呈北西向展布, 被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切割成多段, 平面上呈折线状。该断裂西段(凤阳— 张八岭南一线)表现为不同面貌磁场区的界线, 以北为北北东向强磁场区, 以南以低缓区域异常为主。但东段(张八岭— 全椒一线)主要处于盆地内, 断裂的航磁特征不明显。位场信号中的奇异性或突变部分往往反映了地下物体不连续或存在断裂的情况, 小波具有良好的奇异性检测能力, 可以有效提取厚覆盖下的弱异常信息, 利用二维小波模极大值连线或线性异常带划定断裂[22]。为消除浅地表干扰的影响, 对化极异常进行了500 m的上延, 再利用小波二维分析方法进行了处理。经对比, 3阶小波对角细节异常反映效果较好(图4a), F9深断裂东段的异常特征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出来, 并与重力梯度带对应较好。

关于北西向深、大断裂其形成的动力学原因可能为:受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南北向挤压作用及之后大别— 苏鲁地体的向北俯冲, 构造方向为近东西向, 在后期侏罗世— 白垩世(即郯庐断裂形成的主要时期)时期扬子板块发生顺时针旋转产生剪切力, 以致构造方向由近东西向变为北西向[2-3、15]。从航磁及重力反映的信息来看, 沿北西向延伸的带状异常的轴线往往在局部反生向北北东向或北东向的突变, 表明北西向断裂发育时间早于北北东向、北东向断裂,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推测。

3 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

研究区以铁、金、铜为优势矿种, 成矿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沉积变质— 热液改造型、构造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从图8可以看出, 区内主要矿集区基本位于深、大断裂附近或其夹持区域内, 说明深、大断裂是深源矿物、岩浆上涌的通道, 为区域矿产的形成提供了充要条件。另一方面, 一般断裂往往是某一具体矿床的控矿、容矿和导矿构造。这种特征在研究区西北部的五河— 小溪河金及多金属矿集区有突出的体现, 简述如下。

该区位于研究区西北部, 基本与蚌埠隆起东段对应, 夹持于F9深断裂西北段与怀远断裂(F19)之间, 东以郯庐断裂带(F1、F10)为界。航磁推断结果显示(图9)区内近东西向次级断裂十分发育, 总体延伸较短, 航磁上多表现为带状、线状强磁异常和磁场梯度带。受郯庐断裂带的牵引、改造, 近东西向断裂多被后期北北东向断裂切错成多段, 体现在近东西向异常或梯度带往往发生北北东向的变异。

区内产有毛山金矿、中家山铅锌矿、江山— 大王府铅锌矿及十余个金矿点, 以五河杂岩为主要的富矿层。矿产基本分布于近东西向与北北东向次级断裂带上或其交汇部位, 前者与区域变质、岩浆活化等热力作用共同促使金、多金属矿物从五河杂岩中析出、运移, 后者进一步促进热液叠加矿化, 形成张性裂隙及糜棱面理, 加富了原有的矿化, 并使矿液在其中充填定位。

4 郯庐断裂对合肥盆地东北部演化的控制作用

合肥盆地在研究区内以五河杂岩为基底, 是一具有“ 早期压扭、后期张扭” 的复合型叠加盆地[16]。郯庐断裂对该盆地东部的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前人的研究 1721, 将合肥盆地东部演化过程概述为:自早白垩世开始, 郯庐断裂带为西倾的大型伸展正断层, 发生左行走滑平移, 使张八岭隆起处于抬升状态, 其剥蚀的产物不断为盆地东部断陷沉积区提供着物源; 至古近纪, 郯庐断裂转换为倾向东南的逆冲断层, 致使盆地东部近东西向逆冲断层在郯庐断裂旁侧明显增多, 并且发生了左旋的牵引弯曲, 伴随着强烈的逆冲、剥蚀作用致使古生界缺失严重; 新近纪以来, 随着区域动力作用减弱, 盆地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大地电磁测深结果也显示(图10)合肥盆地东缘的郯庐断裂曾发生平移、伸展, 及之后的逆冲运动。伸展活动, 控制了断裂西侧浅部5 000 m以上断陷盆地的形成, 逆冲活动, 使得张八岭隆起带上的变质基底向西逆冲在盆地中、新生界之上[28]

图8 研究区矿产及推断主要断裂分布

图9 五河小溪河金及多金属矿集区推断断裂分布
a— 航磁Δ T剖面平面; b— 航磁Δ T化极异常等值线平面

图10 郯庐断裂带(苏皖段)大地电磁测深二维连续介质反演剖面(据文献[28]简化)

本次航磁测量结果对以上研究成果有一定的佐证, 体现在位于永康— 吴圩— 张桥一线的北西西— 东西向展布的巨大带状正异常(图3a), 其磁场轴向在F1、F2断裂带处(仓镇— 三河集镇一带)发生北北东向改变, 表明初始为北西西— 东西向分布的五河杂岩基底, 后期受郯庐断裂“ 左旋牵引弯曲” 作用的改造, 已发生向北北东向明显的扭转; 利用欧拉反褶积法对区内磁性基底埋深进行了推算, 反演结果显示在张桥镇一带出现超过4 000 m的沉降中心(图11), 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所在的张八岭隆起对盆地东部的沉积具有显著控制作用。

图11 合肥盆地东北部基底最小埋深

5 结论与讨论

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测量反映的异常信息更为丰富, 对断裂构造位置的推断更为准确。通过对研究区断裂构造的厘定, 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研究区深、大断裂主要为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3组, 它们构成了区内基本构造格架。五河— 合肥深断裂(F1)北段两侧的叠加强磁异常, 其走向自西向东由东西向扭转为北东向, 说明郯庐断裂带(苏皖段)最大主压力应力方向由东西向转变为北东向, 这与天然地震研究结果是相符的。该断裂西侧新推断一条分支断裂(F10), 它们共同构成了蚌埠隆起东界; 池河— 界牌集深断裂(F3)与泗洪— 庐江深断裂(F4)为两条“ 独立” 的断裂, 不存在“ 主次” 关系, 且前者并未消失于池河镇一带, 而是继续向北有80 km左右的延伸, 航磁推断两条断裂产状陡立, 与前人深反射地震及大地电磁测量结果吻合; 研究区内北西向深、大断裂广泛发育, 新推断深断裂有F9一条。它们形成的动力学原因可能与扬子板块在侏罗— 白垩世发生顺时针旋转产生的巨大剪切力有关。

2)航磁推断的深、大断裂是深源矿物、岩浆上涌的通道, 为区域矿产的形成提供了充要条件, 而一般断裂往往控制某一成矿地段的矿产分布。在蚌埠隆起东段, 航磁推断多条近东西向、北北东向一般断裂, 它们是该区域的控矿、容矿和导矿构造。

3)合肥盆地东部的演化随着郯庐断裂性质的转变, 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表现为早白垩世, 郯庐断裂为大型西倾正断层, 使盆地处于沉积阶段, 至古近纪郯庐断裂转换为倾向东南的逆冲断层, 并发生左旋的牵引弯曲作用, 使盆地遭受剥蚀导致古生界基本缺失, 至新近纪, 随着郯庐断裂活动大幅减弱, 盆地也再次进入相对稳定的沉积阶段。本次航磁显示位于盆内永康— 吴圩— 张桥一带的巨大带状异常, 其轴向由北西西向北北东向转变, 表明曾存在上述“ 左旋牵引” 作用, 基底埋深计算结果也表明, 位于F1深断裂西侧(张桥镇一带)存在超过4 000 m的沉积中心,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以上结果。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吴根耀, 梁兴, 陈焕疆. 试论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其性质[J]. 地质科学, 2007, 42(1): 160-175. [本文引用:1]
[2] 杨文采, 余长青.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演化的运动学及动力学[J].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44(3): 346-360. [本文引用:1]
[3] 许志琴. 深冲和折返动力学: 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及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制约[J]. 岩石学报, 2007, 23(12): 3041-3053. [本文引用:1]
[4] 地矿部物化探所航空物探室. 1987年度安徽省蚌埠—五河地区航空物探(电/磁)综合测量成果报告[R]. 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 1989. [本文引用:1]
[5] 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 安徽滁州—江庐地区航空探(电/磁)综合测量成果报告[R]. 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1992. [本文引用:1]
[6] 冶金部航空物探大队. 安徽省嘉山—巢县地区航空磁测工作报告[R]. 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 1992. [本文引用:1]
[7] 潘桂棠, 肖庆辉, 陆松年, .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J]. 中国地质, 2009, 36(1): 1-28. [本文引用:1]
[8] 张翔, 汪远志, 刘建军, . 江苏六合—安徽滁州地区1: 2. 5万航磁调查成果报告[R].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2015. [本文引用:1]
[9] 范正国, 黄旭钊, 熊盛青, . 磁测资料应用技术要求[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0: 86-90. [本文引用:1]
[10] 张凤旭, 张凤琴, 刘财, . 断裂构造精细解释技术—三方向小子域滤波[J].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50(10): 1543-1550. [本文引用:1]
[11] 王想, 李桐林. Tilt梯度及其水平导数提取重磁源边界位置[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19(3): 625-630. [本文引用:1]
[12] 王万银, 张瑾爱, 刘莹, . 利用重磁资料研究莺—琼盆地构造分界及其两侧断裂特征[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3): 1575-1583. [本文引用:1]
[13] 林宗满. 郯城—庐江断裂基本特征及其控盆作用[J]. 地质力学学报, 2011, 17(4): 322-337. [本文引用:2]
[14] 汤加富, 李怀坤, 娄清. 郯庐断裂南段研究进展与断裂性质讨论[J]. 地质通报, 2003, 22(6): 426-436. [本文引用:1]
[15] 陈皓龙, 刘国生. 郯庐断裂带(五河段)演化特征于矿化关系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 37(11): 1353-1360. [本文引用:1]
[16] 孙业君, 黄耘, 江昊琳, .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构造应力场及分段特征研究[J]. 地震, 2015, 35(3): 66-75. [本文引用:2]
[17]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 安徽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7. [本文引用:1]
[18]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 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4. [本文引用:1]
[19] 张交东. 郯庐断裂带南段走滑和伸展断裂的深部结构和位置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4): 864-873. [本文引用:1]
[20] Harding T P.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of negative flower and structures, positive flower structure positive structural inversion[J]. AAPG, 1985, 63: 1016-1058. [本文引用:1]
[21] 王清晨, 从柏林, 马力. 大别山造山带与合肥盆地的构造耦合[J]. 科学通报, 1997, 42(6): 575-580. [本文引用:1]
[22] 许志琴, 戚学样, 杨经绥, . 苏鲁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地体的陆一陆碰撞深俯冲剥蚀模式[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6, 31(4): 427-436. [本文引用:2]
[23] 毛德民. 合肥坳陷构造形成机制分析[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24(2): 33-34. [本文引用:1]
[24] 赵宗举, 杨树锋, 周进高, . 合肥盆地逆掩冲断带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及其大地构造属性[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b, 27(2): 151-157. [本文引用:1]
[25] 丁丽荣, 柳忠泉, 雷敏, . 合肥盆地演化及构造样式[J].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24(3): 204-208. [本文引用:1]
[26] 鲁国明, 朱光, 王道轩, . 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及勘探对策[J].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24(3): 216-222. [本文引用:1]
[27] 刘国生, 朱光, 王道轩, .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走滑运动与合肥盆地的沉积响应[J]. 沉积学报, 2002, 20(2): 267-273. [本文引用:1]
[28] 宋国齐.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与地壳结构[J]. 油气地质, 2006, 13(6): 1-4.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