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梁鹏飞(1985-),男,河北石家庄人,工程师,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球化学勘查工作。
采用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研究了云南金平燕子岩地区Pb、Zn、Ag、Cd、Hg、Sb、Cu、Cr等的异常分布及组合特征,结合测区成矿地质背景,圈定了找矿靶区。通过异常查证,发现了Pb、Zn达工业品位的矿化,并通过靶区资源量预测,铅、锌矿潜力达中—大型,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In Yanziyan target area of Jinping district in Yunnan Province, 1:25 000 soil survey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many element anomalies, including Pb, Zn, Ag, Cd, Hg, Sb, Cu, Cr. According to the ore-forming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survey area, the authors delineated the target area. By anomaly inspection, the authors found industrial-grade lead and zinc mineralization. Based on prognosis of target area's mineral reserves,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target area may be a medium to large lead-zinc deposit with considerable ore-prospecting potential.
云南金平燕子岩找矿靶区地处哀牢山山脉南段西侧, 李仙江支河藤条河中上游地区, 海拔高度 1 860~2 600 m, 相对高差300~500 m, 属中低山深切割山地。靶区处于杨子成矿区哀牢山成矿带南段的滕条河铜金多金属矿集区。云南省三年找矿行动计划在滕条河地区安排了1:2.5万土壤测量348 km2, 于滕条河铜金多金属矿集区中北部圈定出了燕子岩铅锌综合异常(Ht022)。通过岩石剖面测量查证, 证实Pb、Zn异常为矿致异常; 通过靶区资源量预测, 该区具有寻找中— 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
燕子岩找矿靶区位于兰坪— 思茅坳陷金平陆缘坳陷南段与绿春陆缘弧带的结合部[1]。哀牢山断裂以东出露元古宇哀牢山群的一套高绿片岩相— 角闪岩相的深变质岩系; 以西发育古生界一套巨厚的含炭质、火山物质的碎屑岩、硅质岩及碳酸盐岩浅变质岩系[2]。区内构造线呈北西— 南东向展布, 断层以北西— 南东向的哀牢山断裂、甘沟断裂、藤条河断裂为主体, 具多期和长期活动特征, 沿断裂带中发育挤压破碎带、糜棱岩化带, 且塑性变形强烈。岩浆活动从加里东期至喜山期均有超基性— 酸性岩浆岩喷发与侵入, 具活动频繁、岩类丰富的特征, 构成哀牢山构造— 变质— 岩浆杂岩带, 形成了与构造、岩浆及变质热液等活动相关的金、铜多金属矿成矿带[3, 4, 5, 6, 7, 8, 9, 10, 11, 12]。
燕子岩铅锌综合异常区处于甘河断裂与藤条河断裂夹持部位, 主要出露泥盆系上统干沟组(D3gg) 白云岩、灰岩和石炭系尖山营组 (Cj) 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状生物碎屑灰岩。异常区为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 断层有北西向的甘沟断裂、藤条河断裂, 并有后期北东向新安里断层交汇。异常中部有热液型银厂后山铅锌矿化点出露, 铅锌矿呈细脉状赋存于干沟组灰岩的北西向层间裂隙和北东向构造裂隙中[13]。
1:2.5万土壤测量测网采用规则的矩形网, 线距250 m, 点距50 m。测量线方向为北东50° , 大致垂直地层走向和主要构造线方向布置。在点周围 5~10 m范围内, 采用一点多坑法, 由3~5点组合成一个样。样品一般采集在距地表20~50 cm深处的土壤B层(淋积层)或C层(母质层)中的细粒级物质。重复样占原始采样点的7%。
样品测试由国土资源部成都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承担。测试项目为W、Mo、Cu、Pb、Zn、As、Hg、Au、Ag、Sn、Ni、Bi、Cd、Sb、Cr等l5种元素。样品分析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为主, 发射光谱法、无火焰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为辅, 各元素的报出率均在99%以上, 各元素的重复分析合格率均高于90%, 野外重复样分析合格率90.90%~96.93%。分析质量可靠。
在单元素特征值, 包括样本数(N)、面积(S)、算术平均值(x)、标准离差(So)、变异系数(Cv)、逐步剔除平均值加(减)3倍标准离差后的算术平均值(xo)、几何平均值(xg)、中位数以及最大值(Xmax)、最小值(Xmin)计算统计的基础上, 采用背景值加2倍标准离差为元素的异常下限, 分别计算对数和算术异常下限的统计值, 其次根据累计频率统计结果的95%或以上的数值作为异常下限值的参数, 再依据地球化学场的分布分配特征进行综合考量确定异常下限值[14、15]。测区主要元素背景值及异常下限见表1。
![]() | 表1 燕子岩靶区土壤测量主要元素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统计 |
测区Pb、Zn、Ag等主成矿元素在各地层单元中的平均含量均大于地球克拉克值[16], 其中Ag在石炭系、泥盆系和下奥陶统相对较高, 最高在尖山营组(Cj)中, 达0.21× 10-6; Pb在石炭系、泥盆系和上奥陶统相对较高, 最高在干沟组(D3gg)中, 达374.64× 10-6; Zn在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富集, 最高在尖山营组(Cj), 达575.00× 10-6。各类侵入岩中, Pb、Zn、Ag在辉绿岩相对较高, 分别达191.52× 10-6、218.10× 10-6和0.21× 10-6。
依据表1中确定的异常下限, 在燕子岩靶区共圈定Pb、Zn、Cu、Ag、Cd、Sb、Hg、Cr等异常18个, 其中Pb异常1个、Zn异常2个、Cu异常5个、Ag异常3个、Cd异常2个、Sb异常1个、Hg异常2个、Cr异常2个。
![]() | 表2 燕子岩靶区主要异常特征值统计 |
靶区元素异常以规模大、浓度含量高、组合复杂为特点。除Pb、Zn主成矿元素异常外, 尚有Cu、Ag、Cd、Sb、Hg、Cr等异常。Pb异常面积3.74 km2, 平均值785.91× 10-6, 最大值6 182.00× 10-6, NAP达11.76, 在异常中心部位有一条长约2 km的北东向展布的中带、内带浓度Pb异常, 异常浓度都在1 000× 10-6以上, 4个高值点(6 182.00× 10-6、5 120.00× 10-6、4 939.00× 10-6、3 018.00× 10-6)达到或超过铅矿的边界品位; Zn异常由Zn01、Zn02两个分散的异常组成, 面积1.95 km2, 平均值分别为1 239.11× 10-6、1 754.72× 10-6, 最大值分别为7 682.00× 10-6和6 453× 10-6, 达到或超过锌矿的边界品位, NAP为4.02。Zn高值异常分布与Pb异常中带、内带分布一致。
燕子岩铅锌异常地处北西向甘河断裂与北东向新安里断层交汇部位。异常区出露上泥盆统干沟组(D3gg)和石炭系尖山营组 (Cj) 白云岩、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等碳酸盐岩, 次级北西向层间裂隙和北东向构造裂隙发育。异常中部有热液型银厂后山铅锌矿化点出露, 铅锌矿呈细脉状赋存于各类构造裂隙中, 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
从异常组合特征分析, 异常是由中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化所引起。该异常内己发现铅锌矿(化)体, 证明为矿致异常。铅锌中、内带异常展布与铅锌矿化层间破碎带分布一致, 规模达2 km以上, 且作为Pb、Zn异常伴生的前缘晕Cd异常规模达2.18 km2, 预示地表出露的铅锌矿(化)仅为矿床的头部, 矿床的主体部分可能尚在深部, 预示异常区有较大找矿远景
在异常区进行了地球化学综合剖面查证, 大致垂直构造线和异常长轴方向布置了YP01、YP02、YP03、YP04、YP05共5条实测综合剖面(图2)。查证剖面与前期1:2.5万土壤测量剖面一致, 点距10 m, 主要采集岩石样。
1) YP01地球化学剖面:1:2.5万土壤测量异常在该剖面通过地段, Zn异常最大值2 650.00× 10-6, Pb异常最大值1 496.00× 10-6。异常检查时, 该剖面上Pb、Zn异常主要出现在北东段, Pb、Zn异常最高值同点, 分别为5 059.00× 10-6和3 927.00× 10-6, 达铅、锌矿边界品位要求。异常点岩性为灰岩, 且旁侧200 m处有断裂破碎带存在, 地层、构造条件利于成矿。
2) YP02地球化学剖面: 1:2.5万土壤测量异常在该剖面通过地段, Zn异常最大值3 141.00× 10-6、Pb异常最大值3 018.00× 10-6。异常检查时, 该剖面上Pb、Zn异常主要出现在南西段, 其中H02号岩石样Pb异常最大值2 300.00× 10-6, Zn异常最大值1 300.00× 10-6; H05号土壤样Pb异常最大值2 000.00× 10-6, Zn异常最大值1 530.00× 10-6。
3) YP03地球化学剖面: 1:2.5万土壤测量异常在该剖面通过地段, Zn异常最大值6 453.00× 10-6, Pb含量小于1 000.00× 10-6。异常检查时, 该剖面Zn异常最大值6 408.00× 10-6, Pb最大值 2 938.00× 10-6。其中H09~H12连续4个点Pb、Zn异常值达到或接近铅锌矿边界品位。异常位于断裂破碎带及上盘的灰岩层中。
4) YP04地球化学剖面: 1:2.5万土壤测量异常在该剖面通过地段, Zn异常最大值3 797.00× 10-6, Pb异常最大值5 120.00× 10-6。异常检查时, 该剖面Zn异常最大值2 227.00× 10-6, Pb异常最大值3 120.00× 10-6, 相对1:2.5万土壤测量浓度略低, 但在采样点H10~H13之间Pb、Zn异常仍然明显。
5) YP05地球化学剖面:1:2.5万土壤测量异常在该剖面通过地段, Zn异常最大值7 682.00× 10-6, Pb异常最大值6 182.00× 10-6。异常检查时, 该剖面H07点Zn异常最大值高达80 704. 00× 10-6, Pb异常最大值7 579.00× 10-6, 均达铅锌矿最低工业品位以上。此外, 该点Cd浓度达1 816.00× 10-6, 达铅锌矿伴生组分综合评价一般要求的18倍。
5条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均证实有铅锌异常存在, 且Pn、Zn异常强度较高, 部分岩样达到或超过铅锌矿边界品位或工业品位要求, 异常处于成矿有利部位, 岩性、构造条件利了成矿, 推断上述剖面异常为铅锌矿引起的矿致异常。
运用丰度法对靶区资源量进行预测
各主要异常资源量预测结果见表3。
![]() | 表3 燕子岩靶区资源量预测结果 |
本次土壤测量在靶区新发现了具有重要找矿意义的燕子岩(Ht022)铅锌综合异常, 面积6.50 km2, Zn最大值7 682.00× 10-6, Pb最大值6 182.00× 10-6, Cd 最大值1 816.00× 10-6。在异常的中心部位有一条呈北东向展布的长约2 km的中带、内带浓度Pb、Zn异常。地球化学剖面检查证实Pb、Zn异常存在, 部分岩样达到或超过铅锌硫化矿石边界品位或工业品位要求。异常区处于北西向深大断裂旁侧与北东向断裂的交汇部位, 出露测铅锌资源量达37.44万吨, 具有中— 大型铅锌矿的潜力, 建议在该靶区开展以铅锌矿为主的地质找矿工作。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