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地震采集参数的选择——以潮水盆地HW勘查区为例
孙海川, 刘永亮, 李健
甘肃煤炭地质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作者简介: 孙海川(1985-),男,宁夏银川人,工程师,硕士,现主要从事煤田地质勘查工作。E-mail:774617824@qq.com

摘要

HW勘查区位于潮水盆地南部,地貌形态为山前冲洪积倾斜戈壁平原和低矮丘陵,表浅层坚硬、疏松的砂砾石层给该区煤层地震勘探有效探测带来极大困难,选择有效的采集参数是保障该区地震勘探效果的关键。参考邻区地震勘探经验,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得出了针对不同地段采取不同井深、药量、井组合及井间距的激发参数,结合勘查区地质特点,选择多个检波器线性组合和高覆盖次数观测系统。所选择的采集参数经过精细施工,取得了较好的地震效果,为今后类似地区进行煤田地震勘探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和实例。

关键词: 潮水盆地; 地震勘探; 理论分析; 试验; 采集参数
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6)06-1144-07 doi: 10.11720/wtyht.2016.6.14
2D seismic acquisition parameter selection:A case study of HW exploration area in Chaoshui basin
SUN Hai-Chuan, LIU Yong-Liang, LI Jian
Gansu Coa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stitute,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

HW exploration are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Chaoshui basin,its topography shows piedmont alluvial tilt gobi plain and low hills,and the hard and loose sand gravels cause serious impact on the effective detection in coal seismic exploration.How to choose effective gathering parameters is the key to guarantee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eismic exploration in the area.Based on seismic exploration experience obtained in adjacent regions,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the authors obtained the excitation parameters of well depth,power charge,well combination and well spacing of different areas.Combined with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exploration area,the authors selected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linear detectors and built the multifold observation system.The choice of acquisition parameters was carefully constructed and good effect was achieved.The results provide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examples for coalfield seismic exploration in similar regions in the future.

Keyword: Chaoshui basin; seismic explora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test; acquisition parameters

潮水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东缘, 是截止目前在河西走廊发现的煤炭资源最为集中的一块。潮水盆地为内陆断— 拗叠合盆地, 主要发育侏罗系含煤岩系, 中侏罗统青土井群为主要含煤地层, 煤层厚度大但不稳定[1]。HW勘查区位于潮水盆地南部金昌坳陷窖南凹陷西部, 成煤地质条件较好, 具有较好的勘查前景。

地震勘探作为找煤勘查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在潮水盆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 HW勘查区属典型的山前冲洪积倾斜戈壁平原和低矮丘陵区, 地表条件复杂, 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砂砾岩掩盖, 仅在勘查区南部边缘龙首山一带出露侏罗系及寒武系老地层, 部分地段覆盖层较厚, 给地震勘探激发和接收带来困难。选择合理的激发接收参数是获得该区高品质地震资料的关键。笔者以HW区块煤田地震勘探为例, 介绍了确定该区煤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

1 勘查区概况

勘查区地处龙首山北侧, 地貌形态为山前冲洪积倾斜戈壁平原和低矮丘陵。区内地形平坦而略显西南高、东北低之势, 海拔一般在1 700~2 020 m左右。

勘查区属陆相沉积地层, 整体构造形态为受南部龙首山北缘断裂影响呈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 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震旦系上统韩母山组、侏罗系中上统、新近系上新统临夏组和第四系等, 缺失古生界及白垩系地层。中侏罗统青土井群为含煤地层, 震旦系上统韩母山组为基底地层。

2 采集难点分析
2.1 较差的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

勘查区戈壁平原地表骆驼刺茂密, 低矮丘陵局部地段沟深坡陡, 区内发育近西南— 东北向的小冲沟切割测线, 复杂多变的地表条件, 使得车辆无法顺利通行, 造成地震施工效率降低。

勘查区浅层第四系分布广泛, 主要为砂岩及砂砾岩, 疏松易坍塌, 地下潜水位较深, 地震波在该介质中传播能量急剧衰减, 不利于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局部地段坚硬的砾石层增加了检波器的埋置难度, 使得检波器与地表的耦合变差, 影响地震波的接收。

2.2 复杂的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目的层煤层位于侏罗系中统青土井群, 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灰色砾岩, 灰黄色中粗砂岩、灰黑色粉砂岩、砂质页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煤。根据勘查区南部资料, 地层厚度为500 m, 与下伏震旦系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含煤三层, 煤1层厚0~2 m, 平均1 m; 煤2层厚0~3 m, 平均1 m; 煤3层厚1.6~30 m, 平均10.2 m。煤1、煤2为极不稳定煤层, 煤3为厚度变化幅度大的不稳定煤层。煤层与其围岩存在一定的波阻抗差异, 能够形成一定能量的反射波。

但该区目的层埋藏较深(700~1 200 m), 表浅层存在的松散砂砾石层, 使得地震波在该介质中很难激发出高频信号和较强的能量。而地震勘探要求激发的地震波下传能量足够而且性能稳定, 又要求激发有效频率向高频端扩展[2]

3 技术思路

针对该区影响地震勘探的不利条件, 在正式施工前, 通过参考邻区地震采集参数, 理论分析及试验, 确定最终的采集参数。

3.1 邻区地震采集参数

邻区位于本区东南部约40 km左右, 两区地质特征及地形地貌类似, 其施工方法可以为本区所借鉴。

邻区已完成预查阶段的地震施工, 所获得的原始地震资料信噪比高, 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成果。其地震施工采用的参数为:144~192道接收, 36次以上叠加, 道距10 m, 炮点距20 m, 偏移距40 m, 中点激发; 3井组合激发, 井深1~3 m, 单井炸药量 1 kg; 5个60 Hz检波器串联纵向线性组合埋置, 组内距5 m。

3.2 理论分析

勘查区主要目的层为中侏罗统青土井群, 其上覆地层为上侏罗统沙枣河组, 地层倾角约10° , 层速度1 800 m/s, 地震反射波主频40 Hz。

3.2.1 道距选择

1)满足最高无混叠频率法则, 道距计算的经验公式[3, 4]:

Δx=v/(4×fmax×sinØ)

式中:Δ x为道距, v为上一层层速度; f为最高无混叠频率, Ø 为地层倾角。计算得出Δ x=60 m, 因此, 道距应小于60 m。

2)满足横向分辨率的要求, 道距计算的经验公式[5, 6]:

Δx=v/(2×fdom)

式中:Δ x为道距, v为上一层层速度, fdom为视主频。计算得出Δ x=20 m。为保证目的层段的地震资料品质, 并参考邻区地震勘探经验, 道距选择10 m。

3.2.2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7, 8, 9]:

1) 目的埋深及远道能量。勘查区主要目的层中侏罗统青土井群底界埋深在700~1 200 m,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一般应不大于该深度。

2) 浅层的反射特征要稳定, 避免因炮检距过大而引起波形畸变和浅层折射的干扰。勘查区浅层新生界深度在100~250 m之间, 炮检距过大使得浅层反射受到干扰, 不利于了解勘查区地层的赋存情况。

3) 考虑多次波的压制效果。由多次叠加的理论可知, 随着炮检距的增加, 能更好地压制与一次波速度相近的多次波。勘查区多次波发育, 为较好地压制多次波, 最大炮检距应该有足够的长度。

结合邻区资料, 本区地震接收排列不宜太小。

3.2.3 覆盖次数的选择

覆盖次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单炮记录的信噪比, 该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 从单炮记录上很难看清反射波的影子, 结合邻区地震资料品质, 勘查区覆盖次数不应低于30次。

3.2.4 组合井间距的选择

根据组合井间距经验公式[10, 11]:

d=2r=3q13

式中:d为组合井距, r为起爆时形成的塑性带半径, q为药量(单井)。组合井间距的选择不仅要参考塑性带半径、单井药量, 还要综合各种因素并结合试验确定。

3.3 试验

本次试验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及邻区采集参数, 在本区代表性地段主要进行了单井与多井、井深、药量、井间距的激发参数试验。

3.3.1 单井与多井试验

勘查区几乎被第四系覆盖, 浅部主要为砂岩、含砾砂岩, 松散干燥, 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强烈。当采用小药量激发时, 能量释放在浅部地层, 对于该区深部地层来说, 很难取得能量较强的有效波, 因此需要大药量激发, 但由于该区激发岩层疏松, 抗压能力低, 当药量较大时易发生永久性形变, 使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浅部岩层中, 且造成表层各干扰波能量的增强, 综合考虑, 该区宜采用多井组合, 单井小药量, 总体多井大药量的组合井激发或单井深井大药量激发两种方式[12]

本次试验首先进行单井深井大药量激发和多井组合小药量激发试验, 通过单炮记录质量对比, 确定该区的激发方式。在确定激发方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对井深、药量、井间距进行试验[13, 14, 15]。图1为单井深井大药量激发与3井组合小药量激发单炮记录对比, 三幅图所用的井数、井深及药量经折合计算均可看作是每米井深用药量为0.5 kg, 即0.5 kg/m。可以看出, 随着井深和药量的加大, 单井激发从浅层到深层并没有明显的反射波, 而3井组合激发单炮记录上反射波层状特征清晰, 且深层(0.5~0.6 s)有明显的反射波(图中红色虚线所示)。

图1 单井与多井试验单炮记录对比

3.3.2 井深试验

勘查区地貌特征为倾斜戈壁及低山丘陵, 试验时要根据不同的地表特征选择合适的激发井深。因此, 井深试验主要在戈壁及低山丘陵地段进行。在3井组合激发, 井间距10 m, 单井药量4 kg的基础上, 在戈壁及低山丘陵地段分别进行井深(6、8 m)试验。图2 为戈壁地段井深试验单炮记录对比与信噪比、能量及频谱分析图。可以看出, 在测线桩号5 830~7 030之间, 井深6、8 m的单炮记录面貌上浅层没有明显区别, 深层均有反射波(图中红色虚线所示)。井深6 m和8 m信噪比相当, 但6 m井深能量更强、频谱更宽, 高频成分衰减慢。

图2 戈壁地段井深试验单炮记录对比(上)与信噪比、能量分析图(中)及频谱分析(下)

图3为低山丘陵地段井深试验单炮记录对比与信噪比、能量及频谱分析。可以看出, 井深8 m的单炮记录从浅层到深层能够看到明显的反射波(图中红色虚线所示), 而6 m井深的单炮记录反射波特征不明显。8 m井深能量强、信噪比高, 好于6 m井深。

图3 低山丘陵地段井深试验单炮记录对比(上)与信噪比、能量分析图(中)及频谱分析(下)

3.3.3 药量试验

在3井组合激发, 井间距10 m, 井深6 m的基础上, 对药量(3、4 kg)进行试验。图4为不同药量的单炮记录对比与信噪比、能量及频谱分析。可以看出, 在测线桩号5 830~7 030之间, 药量3、4 kg 的单炮记录上, 在目的层段0.6 s附近均可见反射波(图中红色虚线所示), 但从信噪比、能量及频谱分析, 单井药量3、4 kg单炮记录信噪比相当, 单井药量4 kg低频能量强, 高频能量增长慢, 主频向低频方向移动, 即4 kg药量激发能量更强[11]

图4 药量试验单炮记录对比(上)与信噪比、能量分析图(中)及频谱分析(下)

勘查区浅层松散干燥, 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极为强烈, 小药量激发时直接导致地震波的穿透能力下降, 深层反射信息不清晰, 因此需要大药量激发。

3.3.4 井间距试验

在3井组合激发, 井深 6m, 药量4 kg的基础上, 对井间距(5、10 m)进行试验。根据井间距的经验公式, 当单井药量为4 kg时, 井间距为5 m。采用 5 m 井间距激发时, 单炮记录上反射波不明显。分析认为勘查区表浅层为坚硬的砂砾石, 形成了较大的塑性带爆炸半径, 5 m井间距激发时, 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相互干涉, 使得部分能量相互抵消, 导致地震记录一致性变差[16]。因此, 勘查区组合激发时需要加大井间距。图5为井间距5 m和10 m的单炮记录对比与信噪比、能量及频谱分析。在测线桩号5 830~7 030之间, 单炮记录上由浅层至深层 10 m 井间距相对于5 m井间距反射波同相轴更明显、连续。井间距5 m和10 m单炮记录信噪比相当, 10 m井间距能量更强、频谱更宽。

图5 井间距试验单炮记录对比(上)与信噪比、能量分析图(中)频谱分析(下)

4 采集参数确定

通过理论分析、邻区地震资料对比及试验资料研究后, 采用以下采集参数:

1) 激发:3井组合, 井深6 m或8 m(戈壁地段6 m, 低矮丘陵地段8 m)单井药量4 kg, 井间距10 m。

2) 接收:5个60 Hz检波器串联纵向线性组合埋置, 组内距5 m。

3) 仪器:采样间隔1 ms, 记录长度2 s, 全波段接收。

4) 观测系统:144~192道接收, 36次以上叠加, 道距10 m, 炮点距20 m, 偏移距40 m, 中点激发两端对称接收。

利用以上地震采集参数, 通过精细施工, 获得的时间剖面波组特征明显(图6), 取得了较好的地震成果, 为后续的钻孔布置提供了依据。测线上主要发育4组反射波, 由浅至深依次命名为T1波、T2波、T3波、T4波。T1~T3波以2个正相位, 1个负相位的形式出现, 振幅强、连续性好。其中, T1波位于时间剖面0.25~0.45 s之间, T2波位于时间剖面0.4~0.5 s之间, T3波位于时间剖面0.5~0.7 s之间, 分析认为T1波为新近系底界面反射波, T2波为上侏罗统内部反射波, T3波为目的层段中侏罗统青土井群内部反射波或煤层反射波。T4波位于时间剖面0.7~0.9 s之间, 有1~2个强相位, 能量横向变化大, 连续性差, 全线基本可追踪识别, 分析认为T4是基底岩浆岩侵入和变质砂岩的综合响应, 为基底顶界面反射波。

图6 HW勘查区地震时间剖面

5 结论及建议

1) 针对本区多变的地貌特征, 试验时应在不同地段分别进行, 保证采集参数的合理性。

2) 表、浅层砂砾岩松散地段, 宜采用多井组合小药量激发, 有利于提高地震波的下传能量, 压制干扰, 提高资料信噪比。

3) 施工过程中根据单炮记录面貌及远道能量, 合理调整接收道数, 保证单炮记录信噪比。

4) 激发参数的选取应在对比单炮记录的基础上结合能量、信噪比及频谱分析等手段综合确定。

5) 检波器耦合对原始记录质量影响较大。针对本区表层坚硬的砂砾石, 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检波器插准、插实。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杨敏芳. 潮水盆地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1. [本文引用:1]
[2] 闫世信, 吕其鹏. 黄土塬地震勘探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23. [本文引用:1]
[3] 牟永光, 陈小宏, 李国发, .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 38. [本文引用:1]
[4] 程明道, 王栋承, 李刚. 塔里木盆地深层二维地震采集技术方法[J]. 海洋地质动态, 2009, 25(9): 38-39. [本文引用:1]
[5] 徐永清. 页岩气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参数选择的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4, 26(7): 65-66. [本文引用:1]
[6] 和少伟, 张林科, 周运波, . 高密度二维地震采集技术在S西部应用研究[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1, 8(6): 669-670. [本文引用:1]
[7] 陆基孟, 王永刚. 地震勘探原理[M]. 东营: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9: 409. [本文引用:1]
[8] 刘文峰. 彭水地区页岩层二维地震采集技术[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 4(6): 67-68. [本文引用:1]
[9] 罗肇, 曾朝润. 土哈盆地前侏罗系二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J]. 石油物探, 2003, 42(4): 508-509. [本文引用:1]
[10] 王钧雍. 组合激发在黄土塬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 低渗透油气田, 2012, 3: 59-60. [本文引用:1]
[11] 赵邵广. 复杂地区地震勘探的激发条件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3: 1-34. [本文引用:2]
[12] 吕公河, 张庆淮, 段卫星, . 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采集技术[J]. 石油物探, 2001, 40(2): 87-88. [本文引用:1]
[13] 田忠斌, 申有义, 王建青. 非常规气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沁水煤田中东部煤系为例[J]. 物探与化探, 2016, 40(1): 169-171. [本文引用:1]
[14] 李忠雄, 廖建河, 程明道, . 羌塘盆地托拉木—笙根地区地震采集技术试验[J]. 石油物探, 2013, 52(5): 504-507. [本文引用:1]
[15] 戴朝强, 汪瑞良, 刘军, . 中浅层高分辨率二维地震技术在惠州地区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 33(11): 63-67. [本文引用:1]
[16] 查文锋. 复杂山区地震勘探激发参数问题研究[D].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3: 13-14.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