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算法在一维大地电磁反演中的应用
黄卫航1,2, 金维浚1, 张文辉1,2
1.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作者简介: 黄卫航(1992-),男,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电法勘探。

摘要

总结了大地电磁法(MT)中常用的各种反演算法,并指出其局限性。对邻近算法(NA)加以概述,并将其引入MT反演中。对一维MT合成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得到的最大似然模型十分接近理论模型。虽然NA与遗传算法(GA)抗陷入局部极小值的能力大体相等,但NA算法生成的采样点分布密度与误差函数大体一致,因此NA更有利于应用基于积分的参数估值方法。本研究表明,NA收敛速度比GA更快。这说明在一维MT反演中,NA算法比GA算法更具优势。

关键词: 大地电磁; 邻近算法; 遗传算法; 反演; 收敛速度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6)05-0974-06 doi: 10.11720/wtyht.2016.5.21
Neighbourhood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1D magnetotelluric data inversion
HUANG Wei-Hang1,2, JIN Wei-Jun1, ZHANG Wen-Hui1,2
1.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Magnetotelluric method (MT) is applied so widely that improving the method of inversi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MT data become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different inversion algorithms and points out their limitations. Then an overview is given on neighborhood algorithm (NA)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MT inversion. The maximum likelihood model from NA is very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model. Although NA and genetic algorithm (GA) have the same capability for resisting the local minimum value, NA algorithm shows better similarity between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points and the error function, so NA is more conducive to inversion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l parameter appraisal method.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found that NA converges much faster than GA, whereas NA algorithm is more advantageous than GA algorithm in 1D MT inversion.

Keyword: magnetotelluric; neighborhood algorithm; genetic algorithm; inversion; convergence velocity

大地电磁法(MT)是利用天然电磁场作为场源来研究地球内部电性结构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同时也是唯一能探测地表至上地幔电性结构的方法[1], 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油气资源普查、地热资源勘查、地球深部构造研究等多个领域。对MT数据的反演直接影响其解释的准确度。目前, 常用的MT反演方法主要有博斯蒂克反演法[2]、拟地震解释法[3]、高斯牛顿法、马奎特法、奥克姆法[4]、共轭梯度法[5]、自适应正则化反演算法[6]等。上述方法除博斯蒂克法和拟地震解释法外, 大部分都为迭代反演方法。由于数据和模型之间往往存在高度的非线性, 迭代法严重依赖于初始模型的选取并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研究表明, 利用不同的初始模型进行反演, 反演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7]

从20世纪90年代起, 全局优化方法开始兴起。目前常用的有蒙特卡罗法(MC)[8]、模拟退火法(SA)[9]、人工神经网络法(ANN)[10]、遗传算法(GA)[11]、粒子群算法(PSO)[12]、邻近算法(NA)[13]等。与其他直接反演方法相比, NA方法具有概念简单、自适应强、控制参数少等特点, 因此十分适合进行全局反演。笔者采用NA法对一维MT合成数据进行反演分析, 对NA与GA进行多次重复反演, 比较和分析抗陷入局部极小值的能力, 并分析均匀分布的蒙特卡罗算法(UMC)、GA和NA的收敛速度。

1 NA算法

由于SA和GA产生的随机点有可能被摒弃, 因此大大降低了计算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Sambridge[13]在1999年提出NA算法, 并将其应用于地球物理反演中。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将参数空间构造为一个个小的Voronoi单元[14], 并对最邻近的区域定义合适的距离(通常取L2范数)。Voronoi单元的公式定义如下:假设P={m1, …, mnp}为d维空间中互不重复的点集, 其中2≤ np, 则点mi对应的Voronoi单元为

V(mi)=xx-mix-mj; i, j=1, , np, ij

图1显示了平面上分别由10、100、1 000个不规则分布的点集所形成的Voronoi单元集。

图1 不同Voronoi单元数所生成的Voronoi[13]
a— 10个均匀随机分布点的初始模型; b— 由Gibbs采样后100个Voronoi单元所结成的空间; c— 1000个Voronoi单元所结成的空间; d— 实际目标函数的等值图

由于所有采样点的误差函数值已知, 可直接将整个Voronoi单元的误差函数近似为该单元内对应采样点的误差值(邻域近似)。因此, 为寻找极小值, 只需要在误差函数相对较小的邻域内按给定算法产生新的采样点即可。Sambridge[13]指出将Voronoi单元应用于SA和GA中, 可以大大减少正演的次数, 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NA算法在单元内部采用概率为均匀分布的随机行走的方式来产生新的采样点。该算法主要步骤如下:

1) 在参数空间中均匀随机产生ns个初始模型;

2) 在最近产生的ns个模型中选择误差函数最小的nr个模型;

3) 在所选定的nr个模型所在Voronoi单元中运用均匀同分布随机行走生成ns个模型(例如:每个单元产生ns/nr个模型);

4) 返回步骤2。

如图2所示, 单元内部均匀分布的随机行走可由吉布斯采样得到。设当前模型mA对应的单元Vki个分量方向上与邻近单元VjVl交点分别为mjml, 对应的i分量为xjxl, 边界为(li, ui)。利用在(xj, xl)内采用均匀概率分布产生的值替换mA中的i分量值, 从而产生新的点mB。之后以mB为起点, 对i+1个分量进行类似操作。经过所有d个坐标轴的循环, 产生新的模型, 该模型满足在单元内部为概率均匀分布。从图1中可以看出, 随着采样点的增加, 它越来越接近原来多维空间中的误差函数。

图2 在Voronoi单元内进行均匀分布的随机行走[13]
(在单元Vk外条件概率密度设为0, 内部为均匀分布)

2 一维MT模型与误差函数的选取

当某些物理参数(如温度、密度等)只可能取正值时, 它们的非信息概率密度分布常为对数均匀概率密度分布, 这些参数称为Jeffreys参数。ρ d这两个参数可以看作Jeffreys参数, 并且为了能使参数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 在NA反演时参数选取为 m=(logρ1, logρ2, , logρn, logd1, , logdn-1); 式中ρ i为第i层的电阻率, di为第i层的深度, n为层数。一般岩石电阻率为10-1~105 Ω · m, 因此不失一般性, 将参数m的范围限定为[0, 5]。

测深曲线可以表示在对数坐标系中, 曲线形态反应的是视电阻率对数随频率的变化, 而不是视电阻率本身, 这样可以更明显地反映电阻率随频率的变化。为了充分利用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 误差函数应该为两者的联合。参照Jones和Hutton[15], 研究选取的误差函数为

式中:ρ mφ m为在给定参数m下理论视电阻率和相位, ρ sφ s为观测得到的视电阻率和相位, f为选取的频率, k为采样频率的个数。

3 模型数据的生成与反演

采用三层地电模型m=[log(ρ 1), log(ρ 2), log(ρ 3), log(d1), log(d2)], 理论模型为K型, 参数取为m* =(1.5, 3.0, 2.5, 2.0, 3.5), 即从第一层到第三层电阻率分别为31.6、1 000.0、316.2 Ω · m, 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深度分别为100.0、3 162.3 m。采用一维正演公式计算了从10-4~104 Hz成对数分布等间距的20个频率点f所对位的视电阻率ρ s和视相位φ s, 生成的数据无噪声(图3)。

图3 模型m* 所计算得到的视电阻率曲线(a)和视相位曲线(b)

之后, 采用NA方法计算误差函数ϕ (m), 其中参数设置为ns=50, nr=20, 经过20次迭代后, 得到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 反演后 ϕ (m)的最小值(简称最大似然值)为 3.44× 10-13, 其对应的模型(最大似然模型)为m=(1.52.02, 3.42), 即第一层到第三层电阻率分别为32.4、1 148.2、316.2 Ω · m, 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深度分别为104.7、2 630.3 m, 与理论模型m* 符合得很好。

图4 NA反演生成的点在各个变量上的投影
“ +” 表示最大似然点的位置; “ × ” 表示理论模型值

4 NA与GA最大似然值分布的比较与分析

为了对比NA与GA反演两种方法的收敛效果, 进行了400次NA反演, 反演条件除迭代次数改为100次之外, 与图4所设参数一致, 每次取其最大似然模型, 最后得到图5。这里将迭代次数设为100主要是为了保证最后得出的最大似然点充分收敛至局部极小值。之后又进行了400次GA反演。这里GA的初代种群数目与子代种群数目均取50, 迭代次数同样也为100次, 每次取其最大似然值(图6)。

图5 400次NA反演所得最大似然值所成的散点
“ × ” 表示理论模型值

图6 400次GA反演所得最大似然值所成的散点
“ × ” 表示理论模型值

图5、图6表明NA与GA的最大似然值分布十分相似, 只不过相比图6b, 图5b右下方有散点分布, 这是与NA参数nr与GA相应“ 选择、交叉、变异” 相关参数设置有关。总体来说, 这两种方法抗陷入局部极小值的能力大体相当。不失一般性, 接下来只分析NA的最大似然值分布情况。从图5中可以看出, NA反演并不总是收敛于理论模型m* , 同样也有可能陷入局部极小值, 这主要反应的是一维MT模型的高度非线性, 同时与采样频率的选取也有一定的关系。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采样数据对m3有很强的约束, 对m1也有一定的约束, 而对其他参数约束不强, 从而造成图5a、5c均呈直线分布。图5b倾斜的线段与水平线段分别反应了S等值和H等值这两大特性。图4中采样点密度与图5大致相同, 这也说明NA算法生成的点图分布也与误差函数一致, 而GA反演却不具有这种性质。因此, 在NA生成的采样点的基础上利用在贝叶斯框架下的蒙特卡罗积分(MCB)[8]或邻近算法下的积分(NAB)[16], 可以得到比GA法更好的模型参数中心估计值及其协方差矩阵。

5 NA与UMC、GA的收敛速度分析

对于全局算法而言, 收敛速度越快, 其所需的正演次数就越小, 这样能够大大减少正演的计算量。在收敛速度分析过程中, 利用UMC算法直接生成不同的模型, 在NA和GA反演时初始参数不变, 反演过程中保证其收敛到理论值的情况下不断改变其迭代次数, 增加反演点, 并计算其最大似然值对应的 ϕ (m), 如图7所示。从图7中可以看到在UMC法的ϕ (m)值始终比NA和GA要大。在生成1 000个点以前NA要比GA的ϕ (m)值要小, 之后两者的ϕ (m)相接近。这说明NA的收敛速度在较小迭代次数下比GA更快。

图7 正演次数与误差函数的关系

6 总结

大地电磁法在地质构造探测和矿产勘查等领域应用广泛, 这也对反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见的反演方法多为迭代法, 十分依赖初始模型的选择, 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而像UMC、SA、GA法等这类全局优化的算法, 虽然不易陷入局部极小值, 但计算量大且对参数设置极为敏感, 收敛较慢。笔者采用的NA算法只需要两个参数nsnr, 概念简单、适用范围广且收敛快。通过对K型三层地电模型的分析, 可以看出NA在一维MT反演的结果与初始结果几乎相同。与GA的最大似然值分布比较表明NA与GA抗陷入局部极小值的能力大致相同, 主要受一维MT模型与采样数据的影响; 同时还表明NA生成的点图分布密度与误差函数ϕ (m)的大小一致, 便于利用贝叶斯估计方法。相比UMC和GA算法, NA的收敛速度更快。在今后的研究中, 有望将NA法推广到更高维的MT反演中。

致谢:感谢Malcolm Sambridge教授提供的NA反演程序,并对审稿专家为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谨致谢意!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Bedrosian P A. MT+, integrating magnetotellurics to determine earth structure, physical state, and processes[J]. Surveys in Geophysics, 2007, 28(2-3): 121-167. [本文引用:1]
[2] Bostick F X. A simple almost exact method of MT analysis[C]//Workshop on electrical methods in geothermal exploration. 1977: 175-177. [本文引用:1]
[3] 王家映, LevyS O D. 大地电磁测深的拟地震解释法[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1): 66-79. [本文引用:1]
[4] Constable S C, Parker R L, Constable C G. Occam's inversion: A practical algorithm for generating smooth models from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 data[J]. Geophysics, 1987, 52(3): 289-300. [本文引用:1]
[5] Mackie R L, Madden T R. Conjugate direction relaxation solutions for 3-D magnetotelluric modeling[J]. Geophysics, 1993, 58(7): 1052-1057. [本文引用:1]
[6] 陈小斌, 赵国泽, 汤吉, . 大地电磁自适应正则化反演算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4): 937-946. [本文引用:1]
[7] 陈孝雄, 王友胜. 利用初始模型提高 MT 反演分辨率[J]. 江汉石油科技, 2009, 16(4): 19-22. [本文引用:1]
[8] Hammersley J M, Hand scomb D C. The General Nature of Monte Carlo Methods[M]. Springer Netherland s, 1964. [本文引用:2]
[9] Rothman D H. Nonlinear inversion,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residual statics estimation[J]. Geophysics, 1985, 50(12): 2784-2796. [本文引用:1]
[10] Spichak V, Popova I.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version of magnetotelluric data in terms of three-dimensional earth macroparameters[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00, 142(1): 15-26. [本文引用:1]
[11] Stoffa P L, Sen M K. Nonlinear multiparameter optimiza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Inversion of plane-wave seismograms[J]. Geophysics, 1991, 56(11): 1794-1810. [本文引用:1]
[12] Shaw R, Srivastava 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 new tool to invert geophysical data[J]. Geophysics, 2007, 72(2): F75-F83. [本文引用:1]
[13] Sambridge M. Geophysical inversion with a neighbourhood algorithm-I. Searching a parameter space[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999, 138(2): 479-494. [本文引用:3]
[14] Voronoï G. Nouvelles applications des paramètres continus à la théorie des formes quadratiques. Deuxième mémoire. Recherches sur les parallélloèdres primitifs[J]. Journal für die reine und angewand te Mathematik, 1908, 134: 198-287. [本文引用:1]
[15] Jones A G, Hutton R. A multi-station magnetotelluric study in southern Scotland -II. Monte-Carlo inversion of the data and its geophysical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979, 56(2): 351-368. [本文引用:1]
[16] Sambridge M. Geophysical inversion with a neighbourhood algorithm-II. Appraising the ensemble[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999, 138(3): 727-74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