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双复杂地区多种页岩气勘探方法效果对比
杨松霖1, 袁博2, 李帝铨2
1.国投重庆页岩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重庆 400043
2.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作者简介: 杨松霖(1982-),男,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要从事页岩气物探方法研究。

摘要

大巴山地区是我国南方少数地表勘探条件复杂和地下地质构造复杂的高陡双复杂地区。在该区开展了新一轮的页岩气勘探工作,部署多个测井点位,以及1条地震勘探试验线和一条广域电磁法勘探试验线。探测结果表明:测井具有分辨率高、精细测量的特点,但由于同时具有“一孔之见”的特点受到限制;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不能提供准确的地层岩性、断裂等信息,在高陡双复杂地区进行地震勘探难度很高;广域电磁法在该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具有适用性和准确性,可以查明测线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断裂特征,提供电性分布特征,并预测油气前景,为下一步的三维勘探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页岩气; 广域电磁法; 高陡双复杂地区; 电磁法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6)05-0941-06 doi: 10.11720/wtyht.2016.5.16
An analysis of some different exploration methods in complex terrain area
YANG Song-Lin1, YUAN Bo2, LI Di-Quan2
1. SDIC Chongqing Shale Gas Development & Utilization Co., Ltd., Chongqing 400043, China
2. School of Geosciences and Info-Physic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The Chengkou arc fault in the Daba Mountain is one of the focus areas in the domestic geological resear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energy exploration work, especially shale gas exploration work, in recent years, a new round of exploration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area. Because of the close folds and the dense faults, this area is an area with complex surface exploration condition and complex underground geological structure. The authors deployed some points of log, a test line of seismic survey and a test line of WFEM (Wide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n this area. Some conclusions have been reached: logg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esolution and precise measurement, but due to its limited "a peephole view",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seismic data is low and hence fails to provide accurate information of lithology and fracture; therefore, in the areas of complex surface exploration condition and complex underground geological structure,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use seismic exploration; nevertheless, WFEM is applicable and effective in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as shown by an example. WFEM can be used to find th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structure and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it can provide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 the prospect of oil gas, th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of 3D exploration.

Keyword: shale gas; wide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 complex surface exploration condition and complex underground geological structure; electromagnetic method

页岩气勘探是当今世界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课题。非常规能源包括:煤层气、油页岩、油砂、页岩气、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等。美国首先在页岩气方面的成功, 带动了其他国家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1, 2, 3]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已经成为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寻找“ 甜点” 必不可少的手段, 其中, 地震勘探特别是三维地震勘探, 由于信息量丰富, 分辨能力高, 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 但是如何在复杂地形地貌和复杂地质构造区域采集到高信噪比的数据及如何处理解释低信噪比的数据, 仍然是地震勘探在页岩气开发应用中的难题所在[4, 5, 6]。电磁勘探由于更适合目前国内许多页岩气勘探区的山地地形条件, 作为地震勘探的重要补充, 在页岩气勘探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7, 8, 9]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一直是我国南北大陆沿中央造山带多期碰撞造山研究的焦点地区之一, 而由于其前陆地区油气勘探方面的突破, 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研究兴趣。近年来, 国内非常规能源页岩气勘探工作的升温, 南方地区成为页岩气勘查工作的攻关地区, 大巴山地区也展开了新一轮的勘探工作。在取得该工区探矿权之后, 先后采用测井、地震、广域电磁法等方法, 查明工区内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断裂特征, 并整体评价重庆城口地区页岩气有利区带和目标, 优选该区页岩气勘探突破口, 预测油气前景。

1 测区概况

大巴山弧形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 呈北西— 南东向延伸, 并向南西突出, 由主断裂城口断裂分为南、北两大构造单元, 具有不同岩性地层单元等特征。断裂带由一系列西北— 东西走向的雁列式褶皱和冲断层组成, 褶皱紧密, 断层密集, 地层在地区内大范围呈不连续状断片式形态的空间展布, 是我国南方地表勘探条件与地下地质构造同样复杂的高陡双复杂地区之一[10]

城口工区位于大巴山弧形断裂带之内(图1), 勘探难度很高。该地区地表出露复杂, 整体上看, 南西部的出露地层向较新, 北东部出露地层较老, 青白口系— 三叠系地层广泛出露。该地区的主要页岩气储气层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 在部分地方有出露, 测井就选择在这些位置。

图1 大巴山城口弧形断裂特征[10]

2 地震勘探结果

地震勘探主要利用的是介质之间的波阻抗差异。一般而言, 页岩层中的含气量越高, 其速度和密度就越低。地震勘探, 尤其是三维地震勘探, 信息量丰富, 分辨率高, 是页岩气勘探中的主要方法, 但对于复杂地下构造的地区, 难以满足水平层状介质的假设。

城口工区前期在重点区域部署一条二维地震攻关试验线, 试验线过CD1井, 最大炮检距7 200 m, 最大覆盖次数360~420次, 单炮双线接收。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 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低, 尽管在后期通过多家单位进行处理解释工作(图2、图3), 仍不能提供准确的地层岩性、断裂等信息, 给储层压裂选层、方案制定、施工设计等带来了不确定性。

图2 多家单位的地震叠后时间偏移处理成果示意

图3 某单位的最终处理成果示意

3 电磁法理论基础

测井是对地下地质情况的直接反映, 具有分辨率高、精细测量的特点, 但属于“ 一孔之见” , 特别是在本工区内, 高陡双复杂的地质情况使相距仅200 m的两个测井的勘探结果完全不同, 加上测井的成本相对较高, 无法根据测井资料预测整个工区的油气前景。因此, 本工区内的测井工作主要用来获取准确的地层物性资料, 并对地震、广域电磁法的解释工作进行检验, 辅助地层标定工作等。

CT1井位于地震与广域电磁的试验线上, 井位处水井沱组地层已出露, 井深2 727 m, 其中2 666 m以浅为水井沱组地层, 2 666 m以深为震旦系地层, 通过测井资料中的深侧向电阻率测井和浅侧向电阻率测井可以获得地区内的地层电性参数(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 测区的岩石电阻率:黑色泥页岩最低, 约100~200 Ω · m, 硅质岩与硅质泥岩次之, 约700 Ω · m, 白云岩约1 000 Ω · m, 灰岩更高; 其中黑色泥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 页岩气含气量较高。这是电磁勘探方法的应用基础。

表1 不同岩性地层物性参数统计
4 电磁法有效性分析

针对地区内地层大范围呈不连续状断片式形态空间展布的特征, 有必要在野外勘探工作进行之前构造简单模型, 以研究电磁法在理论上是否具备分辨能力。根据地质模型(图4a), 简化设计二维地电模型(图4b), 背景空间为电阻率1 000 Ω · m的带地形均匀半空间, 内部在大量断层的切割下不连续分布电阻率100 Ω · m的异常体(模拟富有机质页岩)。

图4 地质模型、地电模型和理论模拟结果

根据图4c可以看出, 在地层呈不连续状断片式形态空间展布的地区, 广域电磁法可以在整体上准确有效地识别出低阻区的存在, 但对小规模地质体的识别能力有限。

5 勘探成果分析

广域电磁法是何继善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测深法, 采用人工场源解决了MT天然场源信号微弱的问题。采用广域视电阻率, 在同等条件下最大勘探深度可以达到7 km, 使用伪随机信号, 使频率域电磁法的野外观测效率大大提高[11, 12, 13, 14], 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多次被应用于页岩气的勘探, 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15]。为此, 部署一条广域电磁法试验线, 并与地震试验线重合, 以试验广域电磁法在大巴山弧形断裂带内的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 是否能够查明测线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断裂特征, 提供电性分布特征, 并预测油气前景。

广域电磁法试验线长14.2 km, 野外测量中供电端采用1.5 km的场源长度, 12 km的收发距, 供电频率为0.0117~8 192 Hz, 供电电流为110 A; 接收端极距为100 m, 点距为100 m, 靠近测井的测段加密为50 m。资料处理采用 “ 重磁电三维反演成像解释一体化系统” GME_3DI(V4.2)中的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模块[15]。由于试验线附近的地震勘探采集数据质量较差, 作为约束反演条件用于电磁反演效果较差, 因此主要依靠测井数据对电磁反演进行约束, 以减少体积效应对分辨能力的影响, 提高反演结果的准确度。

本次资料处理基本采用以下步骤:首先对广域电磁法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工作, 主要进行滤波去噪等工作; 然后进行一维连续介质反演成像工作, 得到对试验线的初步认识; 接着以一维结果为基础, 结合已知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等资料进行约束, 进行二维层状介质反演成像; 最后基于二维反演结果, 进行地质推断解释。

通过对二维反演结果(图5b)的分析可以作出推断, 成规模的富有机质泥页岩应主要集中于位置①处, 该处低阻区范围较大, 规模较大, 埋深适中, 附近没有较大的断裂带, 盖层保存条件较好, 认为是测线上的首选有利区。测线大号点方向的低阻区域, 低阻区域范围较小, 电阻率相对略高, 附近有断裂带发育, 而且由于只有单条测线的原因, 无法确定低阻区域是否在测线正下方, 故认为是测线上的次级有利区。测线近地表的低阻区域, 电阻率虽然较低, 但低阻区域范围较小, 附近有断裂带发育, 且埋深较浅, 不利于页岩气储气层发育, 故认为是测线上的三级有利区。

图5 广域电磁法试验线勘探结果

6 结论

1) 通过测井资料得出大巴山地区不同地层, 尤其是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的岩性和多种物性参数。

2) 高陡双复杂地区, 地震勘探的应用前提难以满足, 原始资料的信噪比较低, 不能提供准确的地层岩性、断裂等信息, 给储层压裂选层、方案制定、施工设计等带来了不确定性。

3) 通过理论计算证明广域电磁法可以在整体上获得成规模页岩气层的准确信息, 试验线的反演结果与测井资料吻合程度较高, 证明广域电磁法在地下断裂极其发育、地层破碎严重地区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4) 本次试验工作为该地区下一步的三维勘探工作奠定基础。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Hill D G, Nelson C R.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the UpperCretaceous Lewis Shale, a new natural gas play in the San JuanBasin[J]. AAPG Bulletin, 2000, 84(8): 1240. [本文引用:1]
[2] Bowker K A. Barnett shale gas production, Fort Worth Basin: Issues and discussion[J]. AAPG Bulletin, 2007, 91(4) : 523-533. [本文引用:1]
[3] 滕吉文, 刘有山. 中国油气页岩分布与存储潜能和前景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3): 1083-1108. [本文引用:1]
[4] 刘振武, 撒利明, 杨晓, . 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1, 46(5): 810-818. [本文引用:1]
[5] 袁桂琴, 孙跃, 高卫东, . 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J]. 地质与勘探, 2013, 49(5): 0945-0950. [本文引用:1]
[6] 滕龙, 徐振宇, 黄正清, . 页岩气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方法综述及展望[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4, 35(1): 61-66. [本文引用:1]
[7] 闵刚, 王绪本, 张兵, . AMT法在黔东北岑巩地区的页岩气勘探试验[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4): 815-824. [本文引用:1]
[8] 张春贺, 刘雪军, 何兰芳, . 基于时频电磁法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勘探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9): 3173-3183. [本文引用:1]
[9] 唐新功, 胡文宝, 苏朱刘, . 我国南方地区页岩气电磁勘探技术初探[J]. 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8(11): 33-36. [本文引用:1]
[10] 邓宾, 李智武, 刘树根, . 大巴山城口弧形断裂带右旋走滑构造特征及其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13, 43(5): 1501-1516. [本文引用:1]
[11] 何继善, 编译.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1990. [本文引用:1]
[12] 何继善. 广域电磁法和伪随机信号电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本文引用:1]
[13] 汤井田, 何继善.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及其应用[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5. [本文引用:1]
[14] He J S. Wide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s[J]. SEG Technical Program Expand ed Abstracts, 2015: 1006-1011. doi: DOI:10.1190/segam2015-5835894.1. [本文引用:1]
[15] 何继善, 李帝铨, 戴世坤. 广域电磁法在湘西北页岩气探测中的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1006-1012.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