芨岭岩体北部地区革命沟断裂地电结构特征
刘波1, 宋振涛1, 李霄2, 李茂1
1.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中核集团公司铀资源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02
2.河北地质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1
通讯作者: 李茂(1963-),男,物探工程师, 1985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物探系,公开发表论文十几篇。

作者简介: 刘波(1981-),男,物探工程师, 2005年毕业于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查技术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地震与电法工作。

摘要

通过对芨岭岩体北部地区G01与G02线AMT资料反演得出的电性结构模型进行研究,结合区内地质情况以及89号勘探线地质剖面资料,基本厘清了革命沟断裂上下盘的地电结构特征,推断了该断裂的位置、产状以及深部延伸情况等信息。研究结果表明,AMT成果能客观地反映剖面地下半空间地质体的电性分布规律,揭示了控矿构造:革命沟断裂的上盘反映为向深部延伸的舌状低阻破碎带,而紧靠断裂下盘发育的硅质大理岩、角砾岩则反映为上窄下宽的楔形高阻体,严格控制了含矿硅质大理岩、角砾岩的走向及其分布形态。

关键词: AMT; 革命沟断裂; 地电特征; Bostick一维反演; 控矿构造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6)05-0876-04 doi: 10.11720/wtyht.2016.5.05
Geo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minggou fracture in northern Jiling rock mass
LIU Bo1, SONG Zhen-Tao1, LI Xiao2, LI Mao1
1.Airborne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of Nuclear Industry, CNNC Key Laboratory for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Uranium Resource, Shijiazhuang 050002, China
2.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electrical structure model of AMT inversion for G01 and G02 line in northern Jiling rock mass, combined with regional geology and geological profile data of No. 89 prospecting line, the authors basically clarified the electric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hanging and lower walls of Geminggou fracture, and then inferred its location, attitude, deep extension and some other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T can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geological body in the underground half-space of the section, and it can also reveal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i.e., the Geminggou fracture. The hanging wall is reflected as tongue-like low resistance band that extends to the depth, while the siliceous marble and breccias developed close to the lower might reflect a wedge-shaped high resistance body that is narrow at the top and wide at the bottom, This can strictly control the strik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ore-bearing siliceous marble and breccia.

Keyword: AMT; geminggou fracture; geo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Bostick one-dimensional inversion;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革命沟断裂为龙首山成矿带芨岭岩体北部地区一条重要的控矿构造, 沿该断裂的走向一带分布有大量的岩体外接触带硅质脉型铀矿化点、带, 如革命沟矿床(7201矿床)与101、628等矿化点, 其中革命沟铀矿床最为著名, 该矿床严格受革命沟断裂控制, 铀矿化主要赋存于紧靠断裂下盘发育的硅质大理岩、角砾岩中[1, 2, 3, 4, 5]

革命沟断裂与铀成矿关系密切, 前人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经济水平的限制, 工作主要集中于地表, 而对于其产状、深部延伸情况以及上下盘的地电结构特征还存在认识上的明显不足, 难以指导区内现阶段的深部铀矿找矿工作。此次通过在该地区进行的音频大地电磁测量(AMT), 推断了该断裂的位置、产状以及深部延伸情况等信息, 为区内铀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1 研究区概况
1.1 地质特征

研究区位于芨岭岩体北部革命沟断裂的东段(图1), 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墩子沟群(Pt2dz)、新元古界震旦系韩母山群(Z2hm)、第四系[6, 7]。中元古界墩子沟群分布于区内北部革命沟断裂(F1)与北部断裂(F2)的夹持部位, 岩性主要为硅质条带大理岩、硅质角砾岩与千枚岩。硅质角砾岩沿革命沟断裂发育, 紧靠断裂的下盘[1]; 新元古界韩母山群主要分布于区内的北部与东部, 岩性为千枚岩、浅变质砂岩、砂砾岩; 第四系主要为冲积物。

图1 研究区地质及测线布置

侵入岩主要为加里东早期侵入的中细粒闪长岩( δ31-2)以及晚期侵入的中粗粒斑状花岗岩( γ33-2)。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 但与成矿相关的构造主要为革命沟断裂[1]。该断裂走向北西, 倾向南西, 倾角70° ~80 ° , 长25 km, 为该地段主干构造, 对成矿起主导作用, 具多次活动特点, 主活动期为加里东期, 形成宽数米至几十米的硅质角砾岩、糜棱岩、碎裂岩等构造岩带。

1.2 岩石电阻率特征

龙首山地区是我国西部内陆著名的多金属成矿带, 地矿、冶金、有色、核工业等地质部门都进行过物化探测量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基础地质及地球物理参数等资料, 为了解区内岩石电阻率特征提供了参考。

表1为区内岩石电阻率参数统计整理结果。由表可见, 第四系冲积物、千枚岩电阻率值相对较低, 均表现为低阻特征; 硅质角砾岩与大理岩电阻率值最高, 花岗岩其次, 均表现为相对高阻[3]

表1 岩石电阻率测量统计Ω · m

另外, 由于区域应力场的挤压作用, 断裂构造带上的岩石一般较为破碎, 结构松散, 易于充填地下水或其他低阻介质, 常常形成与围岩存在明显电性差异的低阻异常带、舌状低阻带; 另一方面, 断裂构造的切割影响, 造成岩石结构遭受破坏, 使其电性结构发生明显的畸变, 在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上常表现为等值线密集带分布[8, 9, 10, 11]。因此, 低阻带、舌状低阻带、中高阻与低阻分界线、反演电阻率等值线密集带等, 常常指示了断裂构造的位置。

由以上分析可见, 区内地质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电阻率值差异, 为AMT解决区内地质问题提供了有利的物性条件。

2 测线布置

根据《甘肃省龙首山成矿带革命沟— 绿草沟地区铀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要求, 此次工作目的为重点查明革命沟控矿断裂的地电结构特征, 推断其位置、产状以及深部延伸特征等信息, 以指导本区的钻探工作布置。为此, 结合区内地质体的走向与分布特征, 垂直革命沟断裂走向, 布置2条NE28° 方向的探测剖面G01、G02(图1), 剖面长度均为800 m, 间距500 m, 点距20 m, 测点共82个。

3 数据反演处理

数据反演处理中, 根据本地区以往的数据处理工作经验[6, 7], 采用了EMAGEM(EH-4连续电导率仪随机携带分析软件)软件中的Bostick一维反演方法进行处理。

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基本保持了数据的原始特性, 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反演拟合的真实结果。从本次数据的最终反演结果分析, 反演后的电性结构模型客观地反映了剖面沿线地下半空间地质体的电性分布规律, 特别是革命沟断裂的电性结构特征明显, 说明采用的反演方法适宜。

4 地电结构特征
4.1 G01线

G01线位于革命沟矿床西部, 与89号勘探线[2]相距约120 m, 沿线分布的地质体分别为肉红色中粗粒斑状花岗岩( γ33-2)、革命沟断裂(F1)、中元古界墩子沟群(Pt2dz)、北部断裂(F2)与震旦系韩母山群(Z2hm)。为分析革命沟断裂的地电结构特征, 根据G01线AMT数据反演得到的电性结构模型, 结合89号勘探线地质剖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图2)。

图2 G01线AMT成果与89号勘探线地质剖面资料对比

由图2b可见, 革命沟矿床地段为一不完整的倒转背斜构造, 核部主要由中元古界墩子沟群条带状硅质大理岩、硅质角砾岩和千枚岩组成, 背斜南翼被革命沟断裂切割及芨岭岩体破坏, 北翼被北部断裂 (F2)切割。

由图2a可见, 革命沟断裂上盘平距0~240 m处, 除浅层受风化层影响表现为中低阻外, 中深部均反映为高阻特征, 说明岩石较为完整, 基本上与中粗粒斑状花岗岩相对应; 平距240~340 m处, 受革命沟断裂的作用影响, 斑状花岗岩结构发生了变化, 出现了碎裂、破碎特征, 反演电阻率反映为向南西陡倾的舌状低阻破碎带, 平距320 m为断裂的地表通过位置, 断裂倾角约75° , 下延深度超过890 m, 反映了革命沟断裂的位置、产状及深部延伸特征。

革命沟断裂下盘平距340~460 m处, 反演电阻率反映为醒目的上窄下宽楔形高阻体, 基本与断裂下盘发育的条带状硅质大理岩、硅质角砾岩相对应。

平距520 m反演电阻率等值线出现倾向北东、下延深度超过920 m的密集带, 基本反映了北部断裂的位置、产状及深部延伸情况; 平距520~800 m低阻层, 基本与北部断裂上盘发育的震旦系韩母山群千枚岩相对应。

4.2 G02线

G02线位于G01线的东部, 两剖面相距500 m, 沿线分布的地质体分别为肉红色中粗粒斑状花岗岩( γ33-2)、革命沟断裂(F1)、中元古界墩子沟群(Pt2dz)、北部断裂(F2)与震旦系韩母山群(Z2hm)。根据G01线断面地质体的电性特征, 结合地质资料, 对G02线反演电阻率断面(图3)进行分析[2]

图3 G02线反演电阻率断面

由图可见, 浅层风化层低阻体除外, 革命沟断裂上盘平距0~260 m、标高1 670 m以上的中阻体可解释为斑状花岗岩; 平距260~370 m, 反演电阻率反映为向西南倾的低阻带, 解释为革命沟断裂上盘断裂破碎带; 平距370 m处为革命沟断裂地表通过位置, 该断裂倾向西南, 倾角约75° , 切割深度超过850 m; 平距370~580 m处标高1 550 m以上的上窄下宽楔形高阻体, 解释为革命沟断裂下盘发育的硅质大理岩、角砾岩; 平距580 m处, 反演电阻率等值线出现倾向北东并向深部延伸的密集带, 解释为北部断裂地表通过部位, 该断裂倾向北东, 倾角约80° , 切割深度超过870 m; 平距580~800 m处、标高1 550 m以上的低阻电性层, 解释为震旦系韩母山群千枚岩。

由以上分析可见, G01线与G02线的电性结构特征基本一致, 均较好地反映了控矿构造, 即革命沟断裂的构造形迹, 指示了该断裂的位置、产状及深部延伸等信息, 为区内钻探工作的布置提供了依据。

5 结论

1) 革命沟断裂走向北西, 倾向南西, 倾角约75° , 切割深度大于850 m, 其上盘主要反映为向深部延伸的舌状低阻破碎带, 而紧靠断裂下盘发育的硅质大理岩、角砾岩则反映为上窄下宽的楔形高阻体, 基本控制了含矿硅质大理岩、角砾岩的走向及分布。

2) AMT成果能客观地反映剖面地下半空间地质体的电性分布规律, 揭示控矿构造, 即革命沟断裂的构造形迹, 查明该断裂的地电结构特征, 推断其位置、产状及深部延伸特征, 为区内铀资源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黄净白, 黄世杰. 中国铀成矿带概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5. [本文引用:3]
[2] 陈云杰. 甘肃省龙首山成矿带革命沟—绿草沟地区铀资源调查评价总体设计报告[R]. 核工业203研究所, 2015. [本文引用:3]
[3] 贺建国. 甘肃省龙首山成矿带火石岭地区物探测量[R]. 核工业203研究所, 2010. [本文引用:2]
[4] 王青山. 龙首山钠交代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控矿因素[J]. 甘肃地质, 2008. [本文引用:1]
[5] 柴保民. 龙首山花岗岩与铀矿化的关系[J]. 地质科技, 1987. [本文引用:1]
[6] 李茂, 陈志财. 甘肃省龙首山成矿带火石岭—新水井地区物探测量报告[R].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2014. [本文引用:2]
[7] 李茂, 宋振涛. 甘肃省龙首山成矿带革命沟—绿草沟地区物探测量报告[R].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2015. [本文引用:2]
[8] 张振宇, 王绪本, 方慧. 龙门山构造带中段大地电磁测深研究[J]. 物探与化探, 2012, 36(3): 377-381. DOI: DOI:10.11720/wtyht.2012.3.10 [本文引用:1]
[9] 铀矿地质物化探勘查技术论文集[R]. 铀矿地质物化探勘查技术论文集[R]. 核工业地矿事业部, 2015. [本文引用:1]
[10] 谢成良, 叶高峰, 魏文博, . 藏北高原主要断裂带电性结构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12): 3991-4002. [本文引用:1]
[11] 李茂, 山科社, 李晓绿, . 连山关—祁家堡子地区岩体接触带AMT与土壤氡测量物探异常特征[J]. 铀矿地质, 2014, 30(2): 100-10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