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地区铅锌多金属矿的航磁异常特征分析与研究
蔡文军1,2, 冯春圆1,2, 倪卫冲1,2, 沈正新1,2, 房江奇1,2, 邱崇涛1,2, 杨金政1,2, 祁程1,2
1.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2
2.中核集团公司 铀资源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02

作者简介: 蔡文军(1984- ),男,甘肃省秦安县人,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学士学位,一直从事航空物探及地质矿产勘查工作。E-mail:caiwenjun1010@163.com

摘要

由于伊春地区连年开采,矿山的保有储量愈来愈少。为加快伊春地区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笔者在系统分析已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等基础上,对相关矿床的航磁异常做了适当的转换处理和分析,归纳并提取了矿床的航磁标志,再结合相关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可快速识别具有找矿前景的航磁异常。通过两个航磁异常的查证,均发现了较好的物、化探异常,槽探揭露的矿化带(体)进一步表明,该航磁标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作为伊春地区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一条找矿线索。

关键词: 航磁异常; 铅锌多金属矿; 找矿线索; 伊春地区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6)05-0869-07 doi: 10.11720/wtyht.2016.5.04
Analysis and study of aeromagnetic anomalous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Yichun area
CAI Wen-Jun1,2, FENG Chun-Yuan1,2, NI Wei-Chong1,2, SHEN Zheng-Xin1,2, FANG Jiang-Qi1,2, QIU Chong-Tao1,2, YANG Jin-Zheng1,2, QI Cheng1,2
1.Airborne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of Nuclear Industry,Shijiazhuang 050002, China
2.CNNC Key Laboratory for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Uranium Resource,Shijiazhuang 050002, China
Abstract

Owing to mining in the past successive years,the reserves have become less and less in Yichuan area.In order to speed up exploration of lead-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s,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ore-controlling conditions of known deposits in Yichuan area,conducted proper conversion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the aeromagnetic data of the related deposits,and inferred and extracted aeromagnetic indicators of the deposits.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the aeromagnetic anomalies with prospecting potential could be quickly identified.With two examples of aeromagnetic anomaly inspection,the better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nomaly features were found.The mineralization belt (body) exposed by trenching shows that the aeromagnetic indicators have high practicality and can be adopted as clues in search for the same type of lead-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Yichuan area.

Keyword: aeromagnetic anomalies; lead 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 prospecting clues; Yichun area

黑龙江省伊春— 延寿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1, 2, 3], 该带西侧是小兴安岭— 松嫩地块, 东侧为佳木斯地块, 两地块在加里东中期相撞, 造就了伊春— 延寿优地槽褶皱系成矿系列构造— 岩浆演化史。目前, 在伊春地区已发现有十多个不同规模的铅锌多金属矿床[1], 如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小西林铅锌矿、二股铅锌多金属矿、徐老九沟铅锌矿等。近年来, 由于伊春地区连年开采, 矿山保有储量愈来愈少, 急需可行的接替资源。因此, 在本区寻找新的铅锌多金属矿迫在眉睫。

笔者利用“ 黑龙江小兴安岭成矿带1:5万航空物探调查” 项目采集的高精度航磁数据, 选取伊春至铁力一带作为研究区, 对区内已知铅锌多金属矿床的航磁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区内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以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为主, 并与古生代海相沉积建造关系密切, 具原始矿源层[3]; 晚二叠世、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酸性侵入岩与铅锌多金属矿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尤其是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等, 与铅锌多金属成矿极为密切。通过对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二股铅锌矿床的航磁特征分析, 总结了铅锌多金属矿床的航磁标志。经航磁异常的地面查证, 表明该航磁标志可作为伊春地区寻找同类型铅锌多金属矿的一条找矿线索,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1.1 地层

研究区结晶基底为一套含金铁硅质的古元古界东风山群变质岩系, 已被后期岩浆构造活动肢解破坏[5]。古生界缺失下、上奥陶统以及志留系, 其余地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其中, 中奥陶统为泥质岩、硅质岩和中基性火山岩; 泥盆系以砾岩、砂、板岩及碳酸盐岩沉积为主; 石炭— 二叠系由灰岩夹砂岩和板岩、火山岩的海相沉积建造变为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和细砂岩组成的陆相沉积建造。中生界分布广泛, 岩性由陆相正常碎屑沉积和陆相火山沉积组成。

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层位以下寒武统为主, 是一套细晶灰岩— 浅变质碎屑沉积和浅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夹少量变基性岩的火山、沉积岩系(具有原始含矿层位)。其中, 铅山组、五星镇组为富含镁铁质的碳酸盐岩建造, 是本区形成大— 中型热液型铅锌矿床、小型矽卡岩型铁矿床、白云石大理岩矿床的主要成矿围岩。

1.2 岩浆岩

区内岩浆侵入活动频繁, 且分布广泛, 岩石类型复杂, 从基性到酸性均有分布。岩浆活动大致划分为4个期次[2], 分别是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加里东期侵入岩围绕小兴安岭— 松嫩地块、佳木斯地块边缘分布, 呈地块增生的特征; 华力西期岩浆侵入活动微弱, 仅在局部地区呈岩株或岩基状分布; 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岩浆侵入活动达到了高潮, 形成的侵入岩构成了小兴安岭— 张广才岭岩浆岩带的主体, 岩石组合为二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 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岩浆的喷发活动, 形成一系列的北北东向— 北东向的火山喷发— 沉积盆地, 并伴有浅成— 超浅成岩浆侵入活动。

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岩浆侵入活动为本区铅锌多金属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热液, 且后期岩浆侵入活动与叠加成矿关系密切。

1.3 构造

研究区属伊春优地槽褶皱系, 由3个南北向展布的次极构造单元组成[1](图1)。中部为五星— 关松镇中间隆起带, 西部为茂林— 木兰地槽褶皱带, 东部为丰茂— 亚布力地槽褶皱带。

图1 区域地质和矿床分布示意
Q— 第四系; N— 新近系; K— 白垩系; ∈ 1— 下寒武统; Pt— 元古宇; ①— 嘉荫— 依兰— 牡丹江断裂; ②— 佳木斯— 伊舒断裂; ③— 逊河— 尚志断裂; 1— 燕山期花岗岩; 2— 印支期花岗岩; 3— 加里东期花岗岩; 4— 新元古代花岗岩; 5— 矿床

区内的断裂构造以近南北、北东、北西向断裂为主。如近南北向逊克— 尚志、嘉荫— 依兰— 牡丹江岩石圈断裂; 北东向汤原— 依兰断裂、南岔断裂等, 主要控制着后期的岩浆侵入和白垩系、新近系的分布; 北西向依兰— 铁力、丰茂— 伊春断裂以及多条平行的次级断裂, 控制了早白垩世部分火山喷发活动。本区的赋矿构造多为与区域性大断裂交汇或夹持的次级断裂, 走向近南北、北东、北西向。

1.4 铅锌多金属矿床特征

伊春— 延寿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已探明的铅储量约占全省的100%, 锌储量占98%, 成矿类型以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为主, 部分为岩浆热液型和斑岩型成矿[5]。可见, 研究区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 现以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和二股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例, 介绍其矿床特征。

1) 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

该矿床位于五星— 关松镇隆起带次级乌敏河断陷北端[6, 7](图2)。矿区侵入岩广泛发育, 尤以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岩浆侵入活动最为强烈, 岩性以正长花岗岩为主, 次为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等。出露地层有下寒武统西林群铅山组, 由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组成, 呈残留体分布在侵入岩中。其中, 碎裂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与铅锌矿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图2所示, 除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外, 翠宏山一带已探明矿床有库南铅锌铜钨矿、库滨锡铅锌银矿、翠北铁矿、库源铁矿等, 成矿类型均为矽卡岩型。

图2 翠宏山一带地质
1— 全新统; 2— 更新统; 3— 下白垩统宁远村组; 4— 下白垩统板子房组; 5— 上二叠— 下三叠统五道岭组; 6— 中二叠统哲斯组; 7— 泥盆系福兴屯组; 8— 下寒武统铅山组; 9— 燕山晚期碱长花岗岩; 10— 燕山晚期花岗斑岩; 11— 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 12— 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碱加里东中期花岗岩; 13— 晚奥陶世花岗闪长岩; 14— 晚奥陶世花岗岩; 15— 新元古代花岗岩; 16— 矿床、矿点; 17— 航磁异常及编号(图中已将原编号“ 黑C-2010-” 简化为“ C10-” )

截止目前, 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已发现106个矿体, 均沿碱长花岗岩侵入接触带展布[2], 除铁、铅锌矿外, 尚赋存有钨、钼、铜等多种矿产。铅锌多金属矿化多期且相互叠加, 按矿物形成的先后次序及共生组合, 成矿期分为二期:早期为氧化物成矿期, 形成于矽卡岩晚期的透闪石绿帘石矽卡岩阶段, 以白钨矿化、磁铁矿化为主, 伴生锡石及黄铁矿化; 晚期为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期, 以叶片状辉钼矿、闪锌矿、黄铜矿、铅矿等多金属硫化物为主, 伴生磁黄铁矿、黄铁矿及毒砂等。总之, 磁性矿物多集中形成于早期阶段, 是铁及铁多金属矿床引起磁异常的主要磁源体, 而晚期多金属矿化阶段仅伴生有少量弱磁性矿物。

2) 二股铅锌多金属矿床

二股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五星— 关松镇隆起的西南缘, 翠兰— 铁力复式褶皱带南段徐老九沟— 二股背斜核部[8, 9]。如图3所示, 二股一带侵入岩广泛发育, 尤以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中酸性、酸性侵入岩分布最广, 岩性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等; 地层为下寒武统铅山组, 呈残留体状分布在侵入岩中, 岩性为白云质大理岩、变质碎屑岩和变质基性— 酸性火山岩等。区内的主构造方向呈近南北向, 发育在花岗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 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同时断裂两侧岩石发生强烈的碎裂、片理化作用, 局部地段已糜棱岩化[9, 10]。现已发现6个铁及铅锌多金属矿, 呈北东向分布, 同时铅锌多金属矿均伴生有铁矿, 这也是二股一带铅锌多金属成矿的一个特点。

图3 二股一带地质
1— 全新统; 2— 更新统; 3— 上三叠统冷山组; 4— 下泥盆统黑龙宫组; 5— 下寒武统铅山组; 6— 燕山晚期碱长花岗岩; 7— 燕山晚期花岗斑岩; 8— 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 9— 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 10— 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碱长花岗岩; 11— 华力西晚期— 印支早期二长花岗岩; 12— 已知矿床、矿点; 13— 航磁局部异常及编号(图中已将原编号“ 黑C-2011-” 简化为“ C11-” )

二股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当酸性侵入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发生接触交代作用, 并形成强烈的热液蚀变及矿化。蚀变以矽卡岩化为主, 次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等蚀变; 在接触带的褶曲部位金属矿物富集成矿, 靠近接触带以铁、钼矿为主, 远离接触带以铅锌多金属矿为主。

1.5 岩石磁性特征

与铅锌多金属有关的成矿围岩主要有下寒武统铅山组、五星镇组以及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通过表1可以看出, 此类岩石磁化率一般在(12~62)× 10-5SI, 几乎无磁性。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和燕山晚期花岗斑岩、五道岭组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等具有弱磁性, 磁化率一般在(104~605)× 10-5SI。

表1 研究区主要岩矿石磁参数统计
2 已知矿床的航磁异常分析与研究

已知矿床的航磁异常分析包括背景场和航磁异常特征分析。背景场从区域磁场特征入手, 分析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的磁场特征; 航磁异常特征分析主要针对与矿床、成矿有关的地质体的航磁特征。同时, 针对铅锌多金属矿的弱磁性, 利用航磁解析信号进行了弱磁异常信息提取。航磁解析信号转换是计算3方向(xyz方向)导数平方和的平方根。利用了不同方向的磁位场导数能够在多维空间有效压制区域背景、突出局部异常、分离叠加磁性体等特性, 最大限度地消弱了磁化方向和正常场选择等带来的影响, 突显弱磁异常信息。为了更好地分析区域背景场特征, 利用航磁资料进行了断裂构造推断解释, 主要依据不同磁场区的分界线、串珠状异常带、线性梯度变化带、异常突变带、异常错动或扭曲变异带、放射状的异常带等[11, 12, 13, 14, 15]

2.1 已知矿床的航磁异常分析

1) 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

翠宏山一带总体呈波动变化的弱磁场(图4), 主要反映的是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酸性侵入岩与古生界的磁场特征。通过区域磁场分析及航磁推断断裂构造的依据, 推断了多组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图4), 多呈北北东向、北东向和北西向, 部分断裂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该区的磁场空间展布。

图4 翠宏山一带航磁Δ T剖面平面

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对应的航磁异常为C10-00067号异常, 位于近南北向展布的异常带中段, 峰型尖锐, 幅值较高, 最大值达3 966.9 nT。与之类似的航磁异常有C10-01617、C10-00069、C10-00068、C10-01892号航磁异常, 均为已知铁矿或铁多金属矿床的磁场反映, 其中, C10-01617号航磁异常(翠北铁矿)受铁矿体的埋深和规模较小影响, 幅值较低, 但峰型仍显尖锐; 其余异常均表现为峰型尖锐, 幅值较高, 一般在800~2 500 nT之间。在解析信号等值图中(图5), 多呈弱背景场中的孤立异常, 幅值一般在1~10 nT/m。通过岩石磁性特征以及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特征推断, 该类异常只能由铁磁性矿体或铁多金属矿体引起。

图5 解析信号等值线

C10-01935号航磁异常(库滨锡铅锌银矿床), 位于C10-00068和C10-00069异常中间, 在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 最大值95.52 nT。由于异常强度和规模较小, 在磁场中难以发现而被忽略, 通过解析信号转换处理, 特征明显增强(图5), 幅值可达1~2n T/m。结合矿床资料可知, 矿石以锡、铅锌多金属等无磁性为主, 推断引起异常的原因只能与构造接触带、蚀变叠加或多金属矿化(含铁磁性矿物)等有关。

2) 二股铅锌多金属矿床

二股一带总体呈波动变化的弱正磁场, 反映了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燕山晚期花岗岩以及铅山组的综合磁场特征。通过区域磁场分析, 二股一带铅锌多金属矿床均位于北东向大断裂的夹持部位(图6), 北西向北安— 林口深大断裂自该异常南部穿过, 北东向、近南北向次级断裂穿过矿区, 为矿区的成矿、赋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

图6 二股一带航磁Δ T剖面平面

该区的局部异常多呈不规则椭圆状或条带状, 北东向展布, 剖面图中多呈峰型尖锐或宽缓单峰状。通过与已知矿床的对比分析可知, 铁及铁多金属矿床的航磁异常呈尖峰状(如C11-00008、C11-00009、C11-01723、C11-01727、C11-01728等), 幅值一般在550~1 100 nT之间, 部分异常可达数千nT(C11-00009为8 486.57 nT), 且异常峰型、强弱等与铁、铁多金属矿体的埋深、规模以及矿石类型等关系密切。

同时, 多个航磁异常组合形成两条异常带, 西南段呈北东向, 北东段呈近南北向展布, 均止于北西向断裂构造南部; 解析信号等值图中呈弱背景场中孤立异常(图7), 多个异常组合呈串柱状异常带, 幅值一般在1~5 nT/m, 部分达20 nT/m。这种有规律的带状异常分布以及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航磁特征也是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的一个典型特征。

图7 二股一带航磁Δ T解析信号等值线平面

从已知矿床资料分析, 二股一带铅锌矿均与铁矿伴生。受伴生铁矿的影响, 铅锌多金属矿床的航磁异常峰型尖锐, 幅值较高。通过岩石磁性特征推断, 异常主要由伴生铁矿、多金属矿化(含弱磁性矿物)叠加引起; 异常的强弱以及规模与矿体的规模大小直接相关, 亦与铁磁性矿物的含量多少相关。

2.2 铅锌多金属矿的航磁标志

通过综合分析翠宏山、二股一带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机理和航磁异常特征的关系, 认为研究区内的铅锌多金属矿多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 尤其是与铁矿伴生较为普遍。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铅锌多金属矿的航磁标志如下:

1) 以平缓变化的弱磁场(低缓正、负或正负变化磁场)为背景场, 通常反映的是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碳酸盐岩和酸性、中酸性侵入岩);

2) 通常分布在强磁异常(可能为铁矿、铁多金属矿引起)周围或附近, 且与强磁异常空间展布方向一致, 反映的是铅锌多金属矿多与铁矿伴生, 或在其附近分布的特点;

3) 铁多金属矿的航磁异常幅值相对较高, 一般在550~2 500 nT, 部分更高; 铅锌多金属矿的航磁异常多呈条带状或孤立点状单峰异常(带), 峰型低缓, 幅值多在100 nT左右;

4) 解析信号多呈弱背景场的孤立异常(带), 幅值一般在1~2 nT/m, 伴生铁矿时可达数十nT/m。

3 航磁异常地面查证与分析

根据上述航磁标志在研究区及周边筛选部分航磁异常, 通过地质、物化探综合测量手段进行地面异常查证, 并对找矿潜力较大的异常点进行了槽探揭露。现重点介绍黑C-2010-02243和黑C-2010-00086两个航磁异常。

1) 黑C-2010-02243号航磁异常

异常位于伊春— 延寿地槽褶皱系, 红星— 关松镇隆起带北部。异常区西南部出露下寒武统西林群五星镇组, 岩性为碳质板岩和大理岩, 呈残留体漂浮在岩体中; 侵入岩以印支期碎裂、混染斜长花岗岩为主, 东部发育有华力西中期二长花岗岩和闪长岩脉。

异常区呈平缓变化的弱磁场, 沿北东向分布有一条强磁异常带(图8)。北东部呈椭圆状尖峰异常, 近南北向展布, 编号为黑C-2010-00087; 西南部呈北北西向展布的条带状异常, 编号为黑C-2010-02243, 最大值分别为2 162.95 nT、703.32 nT, 解析信号值分别为8.55 nT/m、4.42 nT/m。异常区位于北东向断裂与北西向、北北西向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 次级断裂发育, 地质成矿条件优越, 推断均与铁及铁多金属矿有关。

图8 黑C-2010-02243号航磁异常一带Δ T剖面平面

查证显示, 黑C-2010-02243号航磁异常地面磁测最大值为2 447.57 nT, 峰型较宽缓, 位于侵入岩与板岩接触带靠板岩侧, 呈等轴状展布, 宽约450 m; 异常中心西侧显示“ 低阻高极化” 激电异常特征, 并沿接触带展布; 接触带及两侧存在Au、Ag、As、Sb、Bi、W、Mo、Cu、Pb、Zn等多种元素的明显富集, 形成多处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浓集较好的Cu、Pb、Zn组合异常可作为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一项找矿标志[16]

综合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分析推断, 该异常必定由强磁性源所引起, 但查证中仅见下寒武统五星镇组碳质板岩和大理岩以及晚三叠世碱长花岗岩, 均为弱磁性或无磁性岩石, 无法引起该异常(2 447.57 nT)。因此, 推断其下有隐伏磁性体, 位于接触带右侧。激电异常位于花岗岩与五星镇组的接触带西侧, 且充电率高达332.57 mv/v, 是最小值16.25 mv/v的20倍。从充电率异常的强度和空间位置判断, 该充电率异常与接触带关系密切, 可能由接触带附近发生的热液蚀变、矽卡岩化和多金属矿物富集所引起。土壤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异常区多金属呈明显富集, 且部分元素的浓集中心与接触带关系密切, 空间上部分与激电异常套合, 部分与航磁异常对应。

综上所述, 沿接触带必然发生了强烈的热液蚀变和矽卡岩化, 形成矽卡岩型矿床的潜力较大。接触带以西多金属元素富集程度较好, 接触带以东铁磁性矿物富集为主, 形成铁磁性矿体的潜力较大。综合推断该航磁异常为矿致异常, 对寻找铁、铅锌多金属矿产具有一定的前景。

经探槽揭露, 在异常中心圈定了7条Zn矿化带, 单条矿化带Zn最高含量0.72%, 平均含量 0.2%。

黑C-2010-00087号航磁异常与黑C-2010-02243号航磁异常相似, 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对寻找铁及铅锌多金属矿产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2) 黑C-2010-00086号航磁异常

异常位于伊春— 延寿地槽褶皱系, 五星— 关松镇隆起带北部, 异常区出露有下寒武统西林群五星镇组, 岩性以条带状泥质、炭质大理岩、砂岩、板岩夹石英片岩等为主, 西侧发育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岩组。

该异常呈负背景场中尖峰异常, 北西向展布, 最大值为572.13 nT(图9), 解析信号呈孤立点状异常, 最大值为5.3 nT/m。结合区域地质、磁场特征分析, 异常处于北东、北北东与南北向断裂构造夹持部位, 且次级断裂发育, 对形成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

图9 黑C-2010-00086号航磁异常Δ T剖面平面

查证显示, 地面磁测最大值为4 314.5 nT, 叠加多峰异常, 宽约200 m; 异常中心存在Au、Ag、Pb、Zn、Mo、Sn、W、Cu、Co、Ni、Fe、Bi等的明显富集, 其中Au、Ag、Pb、Zn异常套合较好, 形成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查证中未见强磁性岩石, 结合岩石磁性参数推断, 异常必定由深部铁磁性体引起, 且与Au、Ag、Pb、Zn等的浓集关系密切, 综合推断为矿致异常, 对寻找铁、铅锌多金属矿产具有一定的前景。

经槽探初步揭露, 在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发现2条锌矿(化)体, Zn平均含量达0.568%, 矿体呈近南北向展布。

4 结论

笔者系统的分析了伊春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背景以及成矿特征, 在此基础之上, 提取并分析了铅锌多金属矿床的航磁特征, 建立了航磁标志。通过两个航磁异常查证验证, 无论物、化探异常特征还是槽探揭露结果, 均不同程度的显示了较好的成矿前景, 说明在伊春地区针对铅锌多金属矿床建立的航磁标志可靠、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可作为本区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一条找矿线索; 也为有效地利用航磁资料寻找铅锌多金属矿产提供了依据。

通过前述分析可知, 铅锌多金属矿航磁异常较弱, 因此该航磁标志不宜用于强磁背景场, 并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铅锌多金属矿亦未必适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韩世清, 吴国学, 张明海, . 伊春铅锌(银)成矿带构造演化与找矿方向[J]. 吉林地质, 2005, 24(4)32-36: . [本文引用:3]
[2] 邵军, 赵山. 黑龙江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铅锌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R].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2006. [本文引用:3]
[3] 张振庭. 黑龙江省伊春地区铅锌多金属矿产预测[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0. [本文引用:2]
[4] 刘红霞. 黑龙江省伊春—延寿成矿带成矿系统分析与成矿预测[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7. [本文引用:1]
[5] 常兴国. 黑龙江伊春—延寿成矿带成矿预测[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本文引用:2]
[6] 冯晓曦, 王旭, 段明. 黑龙江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模式[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3, 36(1): 39-46. [本文引用:1]
[7] 刘志宏. 黑龙江省翠宏山钨钼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9. [本文引用:1]
[8] 梁本胜. 黑龙江省二股铁多金属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4. [本文引用:1]
[9] 刘亚洲. 黑龙江省铁力—二股地区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本文引用:2]
[10] 梁福来. 黑龙江省二股—翠宏山地区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1. [本文引用:1]
[11] 范正国, 黄旭钊, 熊胜青, . 磁测资料应用技术要求[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0. [本文引用:1]
[12] 崔志强, 孟庆敏, 廖桂香, . 高精度航磁在大兴安岭中段新一轮找矿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12, 36(2): 192-197. [本文引用:1]
[13] 余学中, 郑广如, 薛春纪, . 高精度航磁资料在新疆西天山地区金属找矿中的应用[J]. 地质与勘探, 2011, 47(6): 1141-1152. [本文引用:1]
[14] 高玲举. 航磁异常特征分析方法研究[D]. 西安: 长安大学, 2014. [本文引用:1]
[15] 李宏录, 卫岗, 曾宪刚, . 应用航磁资料在野马泉地区寻找以铁为主多金属矿产[J]. 物探与化探, 2009, 33(2): 117-122. [本文引用:1]
[16] 田茂生, 贾伟, 金川, . 黑龙江省某地区钼、铅锌多金属矿(化)点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吉林地质, 2010, 29(4): 48-5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