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及有机碳评价方法
王攀, 梁明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作者简介: 王攀(1991-),男,在读硕士研究生,地质工程(物探方向)专业。E-mail:wangpan328@yahoo.com

摘要

烃源岩是油气勘探研究的基础,正确的评价烃源岩、划分有利勘探区是做出下一步勘探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对于烃源岩的研究仍以地球化学手段为主,通过对岩心样品的分析虽然可以提供准确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但是往往会受到样品数量以及实验分析费用的限制,很难得到单井上连续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此外,烃源岩具有非均值性,简单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的均值化处理将导致优质烃源岩信息受到压制,难以满足勘探精度。测井信息具有纵向分辨率高且数据连续、准确的特点,加之烃源岩在测井曲线上的特殊响应特征,利用测井信息评价烃源岩为烃源岩的正确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煤系烃源岩岩性差异明显,按照有机质丰度可划分为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岩,它们在测井曲线上有着各自的响应特征。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充分调研,基于煤系烃源岩在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时差、中子、密度等测井信息上的响应特征,开展煤系烃源岩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分别对煤系烃源岩的定性识别和有机碳的定量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将有机碳的定量计算方法应用到具体实例中,获得了煤系烃源岩TOC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后续煤系烃源岩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煤系; 测井响应特征; Δlog R; 定性识别; 定量评价; 勘探精度
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6)01-0197-06 doi: 10.11720/wtyht.2016.1.35
The log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 coal measures
WANG Pan, LIANG Ming-X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and Safe Min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s the foundation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research. Proper evaluation of source rocks and divided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cision making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At present, geochemical method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ore samples it can provide accurate geochemical indicators about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still the main means for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studies, which is hard to obtain a continuous data on a single well owing to the limited samples and experimental fees. In addition, source rocks have a non-mean, and by making the data from geochemical analysis simply mean treatment will lead to the information from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to be suppressed, which leads to the exploration precision is difficult to meet. Logging information has a high vertical resolution and the data continuously, accurately the logging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coal measures all which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in the correct evaluation for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Coal source rock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can be divided into shale, carbonaceous shale and coal, they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response on the logs. Making full investigation for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which created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based on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ource rocks in the natural gamma, resistivity, acoustic time, neutron, density logging information, to carry out a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coal measures were introduced, such as crossplots method, Δlog R method and the like. Received the data of tatal oxygen carbon by using the methods above,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Keyword: coal measures; logging response features; Δlog R method;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烃源岩的正确评价是油气勘探研究的基础, 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评价烃源岩是无数研究者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 国内外学者在烃源岩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得到了一定的成果, 为烃源岩的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常规的烃源岩评价是通过采集的烃源岩样品进行试验分析, 利用一系列试验分析所得到的地球化学参数对烃源岩的类型、丰度及成熟度进行评价[1, 2]。随着对烃源岩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者们发现, 烃源岩具有非均质性特征, 纰漏出了传统烃源岩评价方法的缺陷。地球化学手段受钻井取心及实验分析费用的限制, 有限的分析数据不可能获得单井上连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 往往是将样品数据做均值化处理来代表整段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 这将导致优质烃源岩层段的信息被平均值所掩盖, 进而不能真实地反映总有机碳值的分布情况, 最终得到的烃源岩评价结果会偏离真实情况, 误导勘探决策, 阻碍油气勘探[3]。因此, 急需寻找其他的方法作为补充。

测井可以间接反映出地层的岩性及其流体性质, 在岩性识别和储层评价方面应用已相当成熟。烃源岩特殊的测井响应特征以及测井信息具有的纵向分辨率高且连续的优点, 是将测井与烃源岩评价联系到一起的理论依据。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学者意识到这一点, 并开始尝试烃源岩的测井识别, 此后, 烃源岩与测井资料间的关系研究受到诸多学者的青睐, 提出了许多定性、定量评价烃源岩的方法, 促进着烃源岩测井评价的发展[4, 5]。将测井信息与烃源岩定量参数相结合, 可以建立相应的模型计算出烃源岩的TOC含量, 且获得的TOC参数具有纵向连续、准确的特点, 这正是传统地球化学分析不能满足的。所以, 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是经济、可行的, 在实际应用中也获得了较好效果。笔者对烃源岩测井评价相关资料进行调研, 阐述了煤系烃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 介绍了煤系烃源岩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尝试将测井评价方法应用到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上, 以期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1 煤系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

有机质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导致烃源岩与非烃源岩在测井曲线上产生差异响应, 这也是测井评价烃源岩的物性基础。煤系烃源岩是主要的烃源岩之一, 按照有机质丰度由低到高又可分为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岩, 它们的测井信息存在一定差异。煤层在测井上表现为“ 三高三低” 的特点, 即高中子、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和低密度、低自然电位、低自然伽马[6, 7]; 碳质泥岩和泥岩则表现为高中子、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高自然伽马、高铀含量以及低密度的测井响应特征[8]。也正是由于煤系烃源岩这些独特的测井响应特征, 才使其易于和围岩区分。为了更直观地看到煤系烃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 特选取了煤系烃源岩典型的测井曲线制作示意图(图1)。

图1 煤系烃源岩典型测井曲线示意

煤系烃源岩岩性特征明显, 具有其独特的测井响应特征。钻探结果显示, 吐哈盆地侏罗系地层中中下侏罗系水西沟群河流相、滨浅湖相以及湖沼相的地层比较发育, 已经发现的盆地油气藏主力烃源岩层即为水西沟群的煤系烃源岩, 岩性分别为煤岩、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为了利用测井信息评价煤系烃源岩, 选取了吐哈盆地房1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 意在了解煤系烃源岩TOC含量与测井信息的相关关系, 为后续煤系烃源岩的测井评价提供依据。

1.1 自然伽马测井特征

由于煤系烃源岩的颗粒小、比面大, 且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可以吸附放射性较强的铀、钾等元素, 因而在自然伽马测井上表现为高值异常, 易区别于围岩。但是随着有机碳的不断富集, 源岩中腐殖质含量降低, 吸附性逐渐变弱, 放射性元素的吸附量递减, 自然伽马测井数值上呈现递减规律(图2a), 自然伽马测井值与TOC含量成负相关关系。

图2 房1井测井参数与TOC相关性

1.2 声波时差测井特征

煤系烃源岩中所含的有机质属于高声波时差的物质, 致使声波时差测井值明显升高, 远高于围岩。源岩中所含有机碳越多, 在声波测井上表现为越高的高值异常, 声波时差测井值与TOC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图2b)。

1.3 电阻率测井特征

有机质属于不导电物质, 且有机质属极性分子, 其正电荷控制了黏土对其他正离子的吸附, 从而减小了泥质岩石的导电能力, 电阻率增高。此外, 当烃源岩成熟时, 生成的油气储存在孔隙裂隙中, 也将导致电阻率增高。所以, 煤系烃源岩电阻率将随着有机质的富集变得越高, 电阻率测井值与TOC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图2c)。

1.4 密度测井特征

源岩中的有机碳具有轻质性的特点, 因而使密度测井值降低。煤系烃源岩中煤岩的有机碳含量最高, 所以煤的密度最低, 其次是碳质泥岩, 泥岩的密度相对最高, 但是都低于围岩值。有机碳越富集, 密度测井曲线值越小, 且密度测井数值上与TOC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图2d)。

1.5 中子测井特征

煤系烃源岩中含富氢的显微组分, 使得中子测井值升高。有机质中就含有富氢的显微组分, 所以, 有机碳含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中子测井值的高低, 源岩中的有机碳含量越大, 在中子测井上表现越强的高值异常, 中子测井值与TOC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图3)。

图3 中子测井值与TOC的关系

2 煤系烃源岩测井定性识别方法
2.1 曲线特征法

根据烃源岩典型测井曲线特征, 开展烃源岩定性识别。烃源岩富含有机质, 吸附放射性物质呈现出高自然伽马; 有机质轻质性(低密度)导致烃源岩层段密度低、声波时差增高; 烃源岩层段氢元素相对富集, 在中子孔隙度上表现为高值; 导电性差的干酪根或油气置换部分导电性好的泥质骨架和地层水使得电阻率升高。以这些煤系烃源岩的测井特征为依据, 可以大致区分烃源岩与非烃源岩。

2.2 交会图法

根据以上对煤系烃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可知, 典型的测井信息代表着其岩性特征, 可以选择对煤系烃源岩响应敏感的两条或多条测井曲线做交会图, 通过交会图中数据点的分布特征来识别烃源岩[9]。这里选择了声波时差、电阻率及密度测井曲线做交会图(图4), 从图中可以看到, 阴影区识别的点的特征表现为: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低密度。结合以上煤系烃源岩的测井特征分析, 可以判定这些测井点所对应的层段为有机碳含量较高的烃源岩段, 且源岩中的TOC值越大, 在交会图中所对应的点的特征分布越明显。换句话说, TOC值越大的煤系烃源岩段, 在测井信息交会图上分布特征越显著, 越易于和非烃源岩区分; 通过该交会图分析, 还可以说明一点, 源岩中TOC值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交会图识别法的识别可靠程度, 即随着煤系烃源岩中TOC值的波动, 该方法的识别可靠性也会不断变化, 方法对于煤和碳质泥岩的识别可信度较高, 对于低TOC含量的泥岩则不是那么可靠。

图4 Rt— Δ t测井信息的交会

3 煤系烃源岩TOC测井定量评价方法
3.1 单因素法

煤系烃源岩在测井上具有特殊的响应, 以上对其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 可知自然伽马、声波时差、电阻率、密度及中子测井信息与TOC的相关性较好[10], 可以分别用这些测井信息获得TOC的测井关系式, 进而进行整个单井的TOC计算, 最终得到TOC纵向上的连续分布值, 为煤系烃源岩的评价提供TOC这一重要参数。但是, 这样的计算结果只是一个粗略数据, 从拟合优度可以看出, 数据间相关度都不是特别高, 用这样的拟合关系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值还是相差很大的。

3.2 多参数法

单参数的计算结果比较粗糙, 这是因为只利用了一种测井信息进行计算。为了使统计法对TOC的计算精度提高, 可以选择多条对TOC敏感的测井信息进行拟合。对以上五种敏感测井信息作遍历分析, 运用各种搭配组合分别进行计算, 最后比较计算精度, 从而筛选出一组最优的回归关系式计算出连续、准确的煤系烃源岩TOC值, 为后续的煤系烃源岩正确评价提供重要参数。

3.3 Δ logR

Δ logR是Exxon和Esso公司于1979年开发的一种测井预测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技术, 可以反算出TOC的连续分布值[11, 12, 13]。上述对煤系烃源岩的电阻率和孔隙度测井特征分析是曲线叠合法提出的理论依据, 即源岩中有机质含量越高, 测井信息上声波时差值、电阻率值就越大。在该方法的实际建立时, 选择对有机质响应敏感的测井曲线进行叠合, 例如声波时差曲线和电阻率曲线叠合, 但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应关系)进行。

这两条测井曲线叠合时, 遵循的原则是:两条曲线的坐标轴方向相反; 电阻率曲线选用对数坐标, 而声波时差曲线则选用算术坐标; 二者的坐标轴刻度比例尺关系为电阻率曲线每个数量级(如1~10 Ω · m)对应着声波时差间隔为100 μ s/m(如150~250 μ s/m)。依据伽马测井曲线特征, 可以划分渗透性、非渗透性岩层, 将电阻率曲线按照水平方向移动, 当电阻率和声波时差这两条曲线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的非渗透性地层重叠或者平行时, 即定义为基线, 基线所对应的井层段为非烃源岩层段[14, 15, 16]。在基线的选取时, 应当参照地层的变化情况和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段叠合, 一口井也许会有多条基线。确定基线之后, 就可以依据两条曲线之间的间距来识别煤系烃源岩, 两条曲线间的间距被定义为Δ logR(图5)。

图5 Δ logR曲线叠合

Δ logR与TOC具有线性关系, 可以得到TOC关于Δ logR的计算关系式。利用电阻率、声波时差曲线叠加建立的Δ logR模型计算公式为

ΔlogR=lg(R/Rbaseline)+KΔt-Δtbaseline), (1)

式中:Δ logR为电阻率和声波时差曲线叠合后的间距; R为测井曲线上实测的电阻率(Ω · m); Δ t为测井曲线上实测的声波时差(μ s· m-1); Rbaseline为基线上对应的电阻率值(Ω · m); Δ tbaseline为基线上对应的声波时差值(μ s· m-1); K为叠合系数。

Passey等经过大量的实验统计分析之后, 得到了一个经验公式

w(TOC)=Δ log102.297-0.1688LOM+w(TOC)背景, (2)

利用式(2)就可以计算出TOC的连续分布值, 其中LOM为热变指数; TOC背景值可以通过对非烃源岩实测TOC数据进行统计获得; LOM可以通过Δ logR— TOC图版法确定。

4 实际应用

结合吐哈盆地煤系地层的测井资料, 把以上的评价方法进行运用。首先, 对单井的煤系烃源岩TOC值进行计算, 分别使用了单因素法、二元回归法以及Δ logR曲线叠合法计算房1井的TOC值(图6)。图中可以看到, 这三种方法都获得了纵向连续的TOC数据, 相比较而言, 单因素的计算结果比较粗略, 从之前的煤系烃源岩测井信息与TOC的相关性分析就可以知道, 单一测井曲线与TOC的拟合优度是主要原因。为了获得研究区煤系烃源岩TOC的区域分布情况, 分别对红台1井、红台3井、红台8井、红台9井、房1井和大步2井作了单井分析, 计算得到每口井的TOC纵向累计值, 最后通过连井分析得到煤系烃源岩TOC的区域等值线分布(图7), 图中显示的暖色代表区域TOC值高, 冷色表明区域TOC值低。红台1井和大步2井及其周边区域的TOC值较高, 圈定为有利勘探区, 可作为该区域油气勘探的主力区; 房1井和红台9井TOC值较低, 圈定为次要勘探区。

图6 测井计算TOC在房1井上的应用

图7 TOC区域等值线分布

5 结论

1) 对煤系烃源岩响应敏感的测井曲线有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中子、电阻率和密度测井, 这些测井信息是煤系烃源岩测井评价的基础。

2) 目前烃源岩的定性识别方法有多种, 如曲线特征法和交会图法, 曲线特征法所用的的是单一的测井信息, 识别误差较大; 相对而言,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测井曲线交会图法对煤系烃源岩的拾取比较可靠, 前提是所选择的测井信息和TOC相关性较好。

3) 测井对有机碳含量的计算是正确评价烃源岩的一种新方法, Δ logR法是最实用, 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TOC计算方法, 它不需要太多的实测数据; 而统计法虽然在计算精度上有很大的优势, 但前提是有一些实测TOC数据。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刘俊榜, 刘震, 景晓凤, . 利用测井曲线反演计算烃源岩有机碳质量分数——以准噶尔盆地东部为例[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 35(4): 28-32, 5. [本文引用:1]
[2] 袁东山, 王国斌, 汤泽宁, . 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方法及其进展[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4): 192-194. [本文引用:1]
[3] 高阳. 利用测井信息评价盐湖相烃源岩[J]. 沉积学报, 2013, 31(4): 730-737. [本文引用:1]
[4] 雷涛, 周文, 杨艺,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海相烃源岩测井评价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4): 89-94, 99. [本文引用:1]
[5] 张立鹏, 边瑞雪, 杨双彦, . 用测井资料识别烃源岩[J]. 测井技术, 2001, 25(2): 146-152, 161. [本文引用:1]
[6] 于翔涛. 测井技术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技版, 2009, 6(2): 198-200. [本文引用:1]
[7] 金涛, 高日胜, 高彩霞, . 从烃源岩测井评价结果看冀中坳陷饶阳凹陷勘探前景[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3): 406-412. [本文引用:1]
[8] 杨涛涛, 范国章, 吕福亮, . 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评价方法[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2): 414-422. [本文引用:1]
[9] Schmoker J W, Heater T C. Organic carbon in Bakken formation, united states portion of Williston basin[J]. AAPG bulletin, 1983, 67: 3165-3174. [本文引用:1]
[10] Meyer B L, Nederlof M H. Identification of source rocks on wire line logs by density/resistivity and sonic transit time/resistivity cross-plots[J]. AAPG, 1984, 68(2): 121-129. [本文引用:1]
[11] Passey Q R, Creaney S, Kulla J B, et al. A practical model for organic richness from porosity and resistivity logs[J]. AAPG, 1990, 74(12): 1777-1794. [本文引用:1]
[12] Bakhtiar H A, Telmadarreie A, Shaye M. Estimating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source rock evaluation, applying ΔlogR and neural network methods: ahwaz and marun oilfields, SW of Iran[J].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29: 1691-1704. [本文引用:1]
[13] Kamalia M R, Mirshady A A.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determined from well logs using ΔlogR and Neuro Fuzzy techniques[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4, 45: 141-148. [本文引用:1]
[14] 王贵文, 朱振宇, 朱广宇. 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29(4): 50-52. [本文引用:1]
[15] 杨少春, 王娜, 李明瑞, . 鄂尔多斯盆地崇信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测井评价[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3): 470-476. [本文引用:1]
[16] 王宗礼, 李君, 罗强, . 利用测井资料精细评价冀中坳陷廊固凹陷烃源岩[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3): 430-43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