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新余式铁矿地面和井中磁测资料综合处理解释
王赛昕1,2, 颜廷杰1,2, 周栋良3
1.中国地质调查局 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2.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 100120
3.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赣西地质调查大队,江西 南昌 330201

作者简介: 王赛昕(1991-),女,助理工程师,硕士,现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解释工作。

摘要

江西赣中铁矿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围岩均不具有磁性,具备磁法勘探找矿的物性基础。赣中铁矿矿体具有薄且深的特点,以往对矿区磁法勘探的资料解释工作未取得较好效果,勘探工作多以地质勘查和钻探为主。在充分了解研究区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杨家桥矿区磁异常进行了多尺度分解,提取了深部场并加以解释;将重磁异常边界识别技术应用到磁测资料的解释中,划分了深部找矿远景区;最后,应用井中三分量磁测资料解释技术对松山工区62勘探线进行了精细反演解释,提供了定量解释结果,指出井中三分量磁测是寻找深部矿的有效方法,为赣中铁矿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赣中铁矿; 小波多尺度分解; 边界识别; 井中磁测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5)03-0478-07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rface and borehole magnetic data in the Ganzhong iron deposit, Jiangxi
WANG Sai-Xin1,2, YAN Ting-Jie1,2, ZHOU Dong-Liang3
1.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37, China
2. Technical Guidance Center for Mineral Resources of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Beijing 100120, China
3. Ganxi Geological Survey Party, Jiangx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Nanchang 330201,China.
Abstract

Located in Xinyu City, Jiangxi Province, the Ganzhong iron deposit is a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iron deposit. As the country rock in this area is non-magnetic, we have the base of physical properties to implement magnetic survey. The iron formation is thin and deep in this area. So fa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gnetic data has not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e previous work w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drill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first studied the status of the geological work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n used the wavelet 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extract the deep field anomaly. The method of tilt-angle and the Theta Map was also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boundary of the iron formation and, as a result, five prospecting areas were delineated which have good metallogenic potential. In addition, the authors applied meticulous inversion and interpretation along No. 62 exploration line of Songshan area based on the borehole data of ZK6209 and provided a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resul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ree-component borehole magnetic surve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find the deep iron form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new ideas for the deep and peripheral prospecting in the Ganzhong iron deposit.

Keyword: Ganzhong iron deposit; wavelet 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borehole magnetic survey

江西赣中铁矿位于江西省新余市, 属沉积变质型铁矿, 受区域构造神山倒转背斜控制, 地表出露矿体呈半环状展布, 东西长度达60 km, 南北宽25 km, 总面积1 500 km2, 区内发现大、中、小型铁矿20余处, 累计探明资源储量8.3亿t[1]。自20世纪50年代航磁测量发现半环状异常以来, 矿田内开展了多次地质、地球物理工作, 完成了1∶ 20万、1∶ 5万航空磁测和部分地区1∶ 2.5万、1∶ 1万地面磁测, 部分钻孔完成了井中三分量磁测。

研究区内物探工作以磁法为主, 但以往对磁测资料的解释不够深入, 以对磁异常的定性解释为主, 并未应用数据处理方法提取地质信息。笔者将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小波多尺度分解、重磁异常边界识别技术应用到赣中铁矿杨家桥工区地面磁测资料的解释中, 划分了深部找矿远景区, 并应用井中三分量磁测资料解释技术对松山工区62勘探线进行了精细解释, 为赣中铁矿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1 地球物理特征

本次研究涉及杨家桥工区、松山工区, 主要出露南华系地层, 零星分布第四系地层, 铁矿层赋存于南华系上统下坊组, 层位稳定[2, 3](图1)。除磁铁石英岩外, 沉积围岩均不具有磁性, 具备磁法勘探找矿的物性基础。

图1 江西省赣中铁矿田新余式铁矿田区域地质[2]

表1 赣中铁矿区各类岩、矿石磁参数统计

据赣西地质队提供资料, 统计了矿区内各类岩、矿石的磁性参数(表1)。矿区内主要磁性岩石为磁铁石英岩, 即目标铁矿层, 磁化率为(33 100~41 700)× 4π × 10-6SI, 围岩无磁性, 是除干扰外产生磁异常的主要岩层, 磁法工作具有较好的物性前提, 为矿致异常。

2 杨家桥工区地面磁测资料处理解释

杨家桥工区位于安福县城北东23.5 km, 处于新余市铁矿田南西部, 已累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1.978 亿t, 具大型规模。2013年测得矿区Δ T磁异常呈V形狭长的条带状分布(图2), 与地表出露铁矿层相对应, 从图中可见, 地表磁性体产生的磁异常强且尖锐, 压制了深部隐伏铁矿层的异常特征。

图2 杨家桥工区Δ T磁异常

2.1 小波多尺度分解

小波分析是近年数据处理的新方法, 为了滤除浅部磁性体的强干扰, 突出深部隐伏铁矿层的磁异常特征, 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Δ T磁异常进行处理。快速Mallat算法从空间概念上形象说明了小波的多分辨率特性, 是一种构造正交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 近年来在物探数据处理与解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9

该算法首先对离散序列信号f(t)∈ L2(R)进行小波变换, 若考虑进行J阶分解, 那么可得到J个正交子空间, 另Aj代表j阶逼近, Dj代表j阶细节, 可将信号分解为:

通过小波分析, 把Δ T磁异常分解为不同阶的细节与逼近部分, 低阶细节是浅部磁性体的反映, 而不同阶的逼近则是中、深部铁矿层的反映。以将异常Δ T分解到三阶为例, 有:

Δ TT三阶逼近T三阶细节T二阶细节T一阶细节

对杨家桥工区磁异常进行了小波三阶分解, 得到各阶细节和逼近(图3)。图中可见小波一阶细节D1为高频细节的反映, 异常杂乱无章, 代表了地表及浅部的磁性体干扰; 二阶细节D2、三阶细节D3和三阶逼近A3均为更低频的反映,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部的地质信息 1011

做功率谱分析得到磁异常二阶细节场D2源似深度为160 m, 可知, 一、二阶细节为干扰和浅部矿体的综合反映, 而小波二阶逼近反映较深的磁性体异常(图4), 更清晰地呈现出了磁异常形态。从图中可以看出, 磁异常形态低缓, 是深部铁矿层的反映, 异常正负伴生于浅表出露的铁矿体两侧。根据正负伴生趋势可判断, 杨家桥北西向矿带深部矿体向南西延伸, 而北东向矿带深部矿体向南东延伸, 这与目前已知钻孔见矿情况相符。

2.2 边界识别

由该区岩矿石磁性特征可知, 产生磁异常的因素单一, 主要由目标铁矿层磁铁石英岩引起, 因此可以根据磁异常分布, 应用边界识别方法分析铁矿层的分布范围。地质体边界是指断裂、接触带、地质界线等线性特征, 在具有一定密度或磁性差异的地质体边界附近, 重、磁异常变化率较大, 边界识别方法就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Miller和Singh将解析信号相位的概念引入边界识别 1215, 称倾斜角(tilt-angle), 倾斜角的计算公式为

Tdr=arctan VdrThdr

VdrThdr分别是异常的垂向导数和总水平导数。对于平面磁异常f(x, y, 0), 上式可改为

Tdr(x, y, 0)=arctan f(x, y, 0)z/

f(x, y, 0)x2+f(x, y, 0)y2

倾斜角实质上是计算垂向导数和总水平导数的比值。由于倾斜角为一阶导数的比值, 所以能很好地平衡高幅值异常和低幅值异常, 起到边界增强的效果。

图3 杨家桥工区小波多尺度分解结果

图4 杨家桥Δ T磁异常小波2阶逼近

此外, Wijns等在2005年首次提出了θ 图 (Theta map)法[16], 该法利用解析信号振幅对总水平导数进行归一化, 同样具有边界增强的效果, 其计算公式为:

cosθ = ThdrA= f(x, y, 0)x2+f(x, y, 0)y2/f(x, y, 0)x2+f(x, y, 0)y2+f(x, y, 0)z2

图5是对杨家桥工区小波二阶逼近进行边界识别的结果, 分别应用了倾斜角法和θ 图方法。根据该结果并结合矿区磁异常形态, 将杨家桥工区分为以下5个远景区(图6)。

图5 杨家桥工区小波二阶逼近边界识别结果

图6 根据磁异常划分的远景区

A区位于DZW铁矿区, 磁异常正负伴生于地表出露铁矿层两侧, 走向稳定延续, 说明该区内铁矿层稳定向下延伸, 且矿层较厚, 异常局部褶曲是矿层增厚引起。区内勘探线132线和112线(位置见图4)上由已知钻孔控制的矿体稳定延伸至600 m以下, 该区可采矿量在50~60万t。

B区位于MZQ预查区, 磁异常正负伴生于出露矿层两侧, 正异常部分面积大, 向西南方向延伸, 未见其端, 说明该区深部成矿远景较好。区内存在一局部磁异常对应着矿层增厚的褶曲段, 且该区16勘探线已知矿体稳定下延至400 m。根据MZQ16线磁异常特征(图7), 其剖面西南端0~600 m有150 nT的低缓异常。由图6还可进一步看出, 该局部磁异常可能向东延伸与C远景区相连, 是否会受多期构造挤压形成类似D远景区应进一步查证。

图7 MZQ16线磁异常曲线

C区位于CK铁矿与YQX(RX)采区交汇处, 异常呈东西走向, 靠近于杨家桥— 长溪褶皱转折带。其中, RX铁矿是年采矿量超100万t的4家矿山之一。

D区含YP铁矿和YY铁矿, 位于杨家桥— 长溪褶皱转折带, 磁异常分布范围最广, 幅值高且连续性强, 说明该区深部成矿远景好。D区内矿层受构造影响扭曲, 铁矿层十分复杂, 厚度增大, 区内YP铁矿和YY铁矿均是年可采矿量超100万t的4家矿山之一。

E区位于CX(GM)-SDG-JX矿区 。E区磁异常呈北东向条带, 正负异常连续, 正异常宽缓, 说明深部铁矿层向南东下延远景较好。该区的GM铁矿是年采矿量超100万t的4家矿山之一, E-2远景区位于JX详查区, 是进一步开展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的重要区域。

3 松山62线反演解释

松山矿区62线测线方位角为57° 41'24″, 与铁矿层走向垂直, 钻孔控制的已知矿体最深在ZK6209钻孔, 深度为731~735 m(图8), 62线地面Δ Z磁异常形态(图9), Δ Z磁异常在x=900~1 200 m 位置与矿体主异常对应良好, 但由于矿层薄, 深度在700 m以下的矿体在地表产生的异常太弱, 因此仅根据地面异常无法判断矿体是否穿过ZK6209下延。

井中磁测可以避免受浅层干扰的影响, 且纵向分辨率高, 是深部找矿中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 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 1720。Δ Z曲线在井深600~800 m可明显看到反“ S” 形, 曲线在井深730 m左右(见矿处)由正值变为负值, 井深730 m以下的Δ T矢量图呈向上发散状, 根据各分量异常形态推测该剖面矿脉穿过井后仍然下延 2123

图8 松山62线勘探剖面

图9 ZK6209井中三分量曲线

为了证实深部铁矿层下延, 作了如图10所示的正演模型, 模型磁化强度为40 000× 10-3 A/m, 总磁化倾角42° , 测线方位57.7° , 添加Fe1、Fe2和Fe3模拟矿脉不断下延。对比图11中b和c可知, 矿体下延深度可根据井底端的Δ T矢量发散方向判断, 将ZK6209 Δ T矢量图与正演曲线进行对比, 进一步证实了矿体穿过ZK6209继续下延。

图11是62线井地磁测联合反演结果, 在二度半反演拟合过程中, 分别将矿体模型下延至不同深度, 若矿体仅延伸至ZK6209位置(即高程-540 m左右), 则井中Δ Z曲线反“ S” 形异常无法拟合; 下延至高程-600 m, Δ Z曲线仍然存在剩余异常; 下延至高程-800 m, 则基本拟合Δ Z反“ S” 形曲线; 若将铁矿层下延至高程-1 000 m, Δ Z反“ S” 形曲线也能拟合。说明钻孔已无法控制离钻孔太远的铁矿层, 估计62勘探线铁矿层可延伸至高程-800 m 以下。

图10 正演模型矢量线

图11 松山62勘探线井地磁测联合反演

4 结论

赣中铁矿矿体薄, 向下延伸较深, 在地面产生的磁异常弱且人文干扰大, 利用常规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识别深部矿体产生的弱磁异常, 必须采用新方法技术进行精细反演解释。本文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边界识别、井地磁测联合反演方法, 将研究区划分了5个深部找矿远景区, 并以62勘探线为例进行了精细定量解释, 在赣中铁矿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的矿产勘查工作处于攻深找盲阶段, 新方法技术可以帮助找到新的工作思路, 提供更为丰富的地质信息, 应当得到重视和应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曾广华, 王霁晴, 郑学文, . 赣中铁矿田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山地质环境评价[J]. 现代建设, 2013, 12(8): 26-27. [本文引用:1]
[2] 肖光荣, 姚琪. 江西省新余式铁矿区中深部铁矿勘查探讨[J]. 地学前缘, 2013, 20(4): 305-311. [本文引用:1]
[3] 肖光荣, 姚琪. 江西省新余市良山铁矿区中深部接替资源勘查启示[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36(3): 50-55. [本文引用:1]
[4] Cianciara B, Marcar H. Znterpretation of gravity anomalies by means of local power spectra. Geophysics Prospecting. 1975, 24: 273-286. [本文引用:1]
[5] 刘天佑. 位场勘探数据处理新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本文引用:1]
[6] 侯遵泽, 杨文采. 中国重力异常的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40(1): 85-95. [本文引用:1]
[7] 侯遵泽, 杨文采, 刘家琦. 中国大陆地壳密度差异多尺度反演[J].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41(5): 651-656. [本文引用:1]
[8] 杨文采, 施志群, 侯遵泽, . 离散小波变换与重力异常多重分解[J].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44(4): 534-541. [本文引用:1]
[9] 刘天佑, 吴招才, 詹应林, . 磁异常小波多尺度分解及危机矿山的深部找矿: 以大冶铁矿为例[J]. 地球科学, 2007, 32(1): 135-140. [本文引用:1]
[10] 刘天佑, 刘大为, 詹应林, . 磁测资料处理新方法及在危机矿山挖潜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06, 30(5): 377-381. [本文引用:1]
[11] 朱朝吉, 周肇武, 张恒磊, . 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在尕林格Ⅱ矿群深部找矿中的应用[J]. 地质科技情报, 2011, 30(1): 71-75. [本文引用:1]
[12] Miller H G, Singh V. Semiquantitative techniques for the removal of directional trends from potential field data[J].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1994, 32: 199-211. [本文引用:1]
[13] Miller H G, Singh V. Potential field tilt-a new concept for location of potential field sources[J].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1994, 32: 213-217. [本文引用:1]
[14] Salem A, Smith R. Generalized magnetic tilt-Euler deconvolution[C]. SEG 77th Annual Meeting Expand ed Abstracts, 2007: 790-794. [本文引用:1]
[15] Salem A, Williams S, et al. Interpretation of magnetic data using tilt-angle derivatives[J]. Geophysics, 2007, 73: L1-L10. [本文引用:1]
[16] Wijns C, Perez C, Kowalczyk P. Theta map: Edge detection in magnetic data[J]. Geophysics, 2005, 70(4): L39-L43. [本文引用:1]
[17] Joao B C, Silva Gerald W Hohmann. Interpretation of three-component borehole magnetic data. Geophysics, 1981, 46(12): 1721-1731. [本文引用:1]
[18] 刘天佑, 高文利, 冯杰, . 井中三分量磁测的梯度张量欧拉反褶积及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13, 37(4): 633-639. [本文引用:1]
[19] 王庆乙, 李学圣, 徐立忠. 高精度井中三分量磁测是矿山深部找矿的有效手段[J]. 物探与化探, 2009, 33(3): 235-239. [本文引用:1]
[20] 颜廷杰, 朱谷昌. 井中磁测在矿区找矿中的应用效果及经验[J]. 矿产勘查, 2011, 2(6): 789-794. [本文引用:1]
[21] 古端龙. 在井中磁测工作中利用水平模差找盲矿[J]. 地质科技情报, 1984, 2: 137-143. [本文引用:1]
[22] 刘冬节. 利用井中三分量磁测异常垂直分量及水平分量模差对旁侧异常进行二维拟合计算推断解释[J]. 物探与化探, 2011, 35(5): 617-619. [本文引用:1]
[23] 刘双, 张大莲, 刘天佑, . 井地磁测资料联合反演及应用[J]. 地质与勘探, 2008, 44(6): 69-7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