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电磁测深在中上扬子地区油气调查中的作用
艾斯卡尔, 张建龙, 谭钦银, 吾守艾力, 梁生贤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作者简介: 艾斯卡尔(1980-),男,本科毕业,工程师,从事地球物理调查研究。Email:askar_tursun@qq.com

摘要

使用大地电磁(MT)测深技术,结合测区的地质和物性特征,对中上扬子地区的断裂、褶皱、地层展布进行了地面、地下对比分析,证实了该区构造划分与地面构造分布基本一致;综合地层分布、电阻率异常显示和地质情况,解释了局部构造发育情况。根据局部构造的发育位置和层序,结合油气地质分析,初步认为,剖面西部和中部局部构造电性特征清楚,构造落实程度较高;寒武系、震旦系埋深在4 km以下,上部志留系—上奥陶统低阻层分布稳定,盖层发育广泛,断层封堵性较好,有利于寒武系、震旦系油气的保存。

关键词: 中上扬子地区; 大地电磁测深;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 低阻层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5)01-0048-06
The effect of magnetotelluric (MT) sounding in oil-gas exploration in middle and upper Yangtze region
Aisikaer, ZHANG Jian-Long, TAN Qin-Yin, Wushouaili, LIANG Sheng-Xian
Chengdu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Chengdu 610081, China
Abstract

Using magnetotelluric (MT) sound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geolog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vey area, the authors made a ground-undergrou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ractures, folds and strata in middle and upper Yangtze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visions of the structure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structures. Integrated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resistivity anomalies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used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local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stratigraphic sequence, combined with the oil and gas geological analysis, the authors preliminarily hold that the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the profile is clear, and that Cambrian and Sinian strata are buried under 4 000 m, the Silurian and Ordovician low resistivity beds are stably distributed, the capping beds are extensively developed, and the faults have relatively plugging properties, which are favorabl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Cambrian and Sinian oil and gas.

Keyword: central and upper Yangtze region; magnetotelluric (MT) sounding technique; structural feature; petroleum exploration; low resistivity bed

中上扬子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与雪峰山之间的盆地过渡带, 是一个多旋回叠合的改造型海相盆地沉积区, 其油气地质的基本特点是后期改造强烈、天然气成藏时间晚、 天然气藏保存和定位条件十分复杂。为了解中上扬子武隆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 促进油气勘探战略选区, 使用大地电磁(MT)测深技术, 结合测区的地质和物性特征, 通过定性、定量分析, 对研究区的断裂、褶皱、地层展布进行地面— 地覆对比分析。大量的勘探实践表明,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是了解深部构造特征点的有效工作。

为深化对中上扬子构造复杂区深部地质的认识, 促进南方海相油气勘探,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实施了一条西起重庆彭水县, 东至重庆酉阳县的大地电磁(MT)测深剖面, 剖面总长度为108 km, MT测点点距500 m, 使用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V5-2000型大地电磁仪, 单点观测时间8 h以上, 有效观测频率320~0.001 Hz, 有效探测深度大于10 km。

1 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工区分属上扬子地块四川— 雪峰山盆山过渡区北段, 该区块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 岩相古地理图显示, 震旦系灯影组台地边缘暴露浅滩相大致从研究

区中部通过, 北东南西向展布; 寒武系娄山关组全区发育砂屑鲕粒滩亚相; 奥陶系桐梓组台地边缘浅滩大致从研究区东部通过, 北东南西展布; 红花园组区内发育鲕粒生屑滩, 位于西北部地区, 台地边缘浅滩从研究区东南部通过。图1为工区大地构造划分。

图1 工区大地构造及MT剖面布置

主要构造变形发生于燕山期— 喜马拉雅期, 加里东期— 印支期以抬升造陆或拗陷运动为特征, 其中第四期和第七期挤压变形对本区次生油气成藏有利, 而第五期压扭、第六期伸展裂陷和第七期抬升掀斜变位则对油气成藏破坏较大。印支期— 燕山早期及其以前的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具建设性作用, 而燕山中晚期以来的构造活动对油气主要表现为破坏作用。

依据本工区MT剖面的高频(浅层地层)视电阻率统计结果(图2)、工区物性测定结果(表1), 总结区内的电性特征如下。

三叠系— 二叠系上统(T— P2) :以灰岩等为主, 呈相对高阻。三叠系及二叠系上统地层电阻率相对较高, 但在本区均较薄, 只在局部剖面上基本有较清楚的显示。

图2 工区MT剖面高频(浅部地层)视电阻率统计

表1 测区实测电性标本电阻率统计

二叠系下统— 奥陶系上统(P1— O3):以砂泥岩等为主, 呈相对低阻。由图3可见, 由于剖面上石炭系、泥盆系地层均(基本)缺失, 故本剖面二叠系至奥陶系上统作为一并层处理。

奥陶系中统— 寒武系中统(O2-∈ 2):以灰岩地层为主, 呈高阻。

寒武系下统— 新元古界上部(∈ 1-P t33):以硅质岩、砂质灰岩、板岩为主, 呈低阻。

2 数据采集及处理

以MT资料为基础, 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处理。首先进行相应的基础处理, 生成各种基础图件和参数图件,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计算。MT数据应用加拿大凤凰公司V5-2000软件进行编辑, 剔除受干扰的、信噪比低的子功率谱文件, 进一步提高资料质量。

作静位移校正时, 由于剖面上地质构造复杂, 浅层电性不均匀而造成静位移现象较严重, 单纯采用数值处理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结果, 故在统计的基础上, 采用手工校正、数值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剖面上视电阻率(高频、低频)变化趋势, 结合曲线类型特征、地表地质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校正值。

作数据圆滑时, 由于剖面上地质构造复杂, 反映地质界限的数据跳跃(阶跃函数形式)较多, 故采用手工圆滑和数值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

本次工作采取了多种反演方法, 如一维ρ xy(视电阻率较高的一支曲线)、一维TE、一维TM、二维TE、二维TEM等连续介质反演方法, 从反演效果看, 一维ρ xy、一维TE、二维TE连续介质反演等方法效果相对较好, 而且一维TE和二维TE连续介质反演结果相差不大, 一维TE连续介质反演结果对浅部电性划分较细致, 而二维TE连续介质, 对深部结果反映相对较圆滑。故此对剖面电性结构的划分主要综合一维TE、二维TE连续介质反演结果。

3 定性分析

根据电测井资料、本区剖面MT首支电阻率统计资料、雪峰山西侧电性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研究区可主要划分为7套电性层。第一电性层:中三叠统(T2), 高阻; 第二电性层:下三叠统(T1), 高阻; 第三电性层:二叠系— 泥盆系(P— D), 次高阻; 第四电性层:志留系— 上奥陶统(S— O3), 低阻; 第五电性层:中奥陶统— 中寒武统(O2— ∈ 2), 高阻; 第六电性层:下寒武统— 元古界(∈ 1— Pt3), 低阻; 第七电性层:元古界基底(AnPt3), 高阻。以上述电性特征为依据, 对地层的分布埋深和构造展布特征进行定性解释。

剖面线有222个测点, 延伸108 km, 其中, 1~120号测点(1~50 km)部分方位角为150° , 120~222号测点(50~108 km)方位角为89° , 因此, 将这条剖面分为西北段和东西段两部分进行分析。图3为剖面大地电磁测深结果。

在剖面西北段, 视电阻率总体上横向上呈“ 西高东低” 的趋势, 纵向上为“ 浅部高深部低” 的结构特征。剖面西端8~20 km处视电阻率很高, 推测为视电阻率高的奥陶系和三叠系大冶组的灰岩。

在剖面东西段, 视电阻率结构总体上横向“ 低— 高— 低— 高” 的构造特征, 纵向视电阻率为“ 浅部高、深部低” 的结构特征。剖面77~81 km处视电阻率出现较高值, 推测为由三叠系巴东祖灰岩引起, 剖面东段104~108 km处, 深部视电阻率很高, 推测是由元古界基底引起。

图3 测区剖面大地电磁测深结果

4 MT 异常特征与相带划分

区内构造复杂, 断裂及褶皱发育, 尤其是断裂破碎带引起电阻率降低, 使得电性层的横向连续性并不很好, 难以完全根据电阻率在剖面上追层解释。在此情况下, 为保证解释结果的准确性, 参照研究区及邻区钻井及野外剖面资料, 进行了地层厚度统计, 再辅以地质资料进行解释。

在剖面与之重合的廊带构造剖面测线地质剖面(图4)揭示, 研究区整体呈现宽缓的背斜向斜相间的格局, 廊带北部断裂不发育, 出露地层以上古生界为主, 保存条件较好; 廊带的东部断裂发育, 为断褶带, 出露地层以下古生界为主, 保存条件较差。

在地质露头统计分析, 以物性分析所确定的电性层模型为基础, 以电法二维反演电阻率所反映的电性层分布特征为主要依据, 对本区大地电磁(MT)测深剖面资料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图5)。

剖面由西向东跨及背斜、向斜、背斜、向斜四个构造单元。电法二维反演电阻率剖面上显示以高角度逆冲断层控制构造发育为特征, 对冲、背冲断层系统较为发育。结合地表断裂及构造走向, 剖面显示出受多套走向NE、近平行的高角度逆冲断层系列的控制, 对冲构造造成地层的挠曲, 形成了背斜、向斜相间的构造发育特征。剖面中部发育冲起构造形成背斜带, 背斜核部位于剖面从西往东25 km处兰家坪一带, 寒武系出露地表, 翼部出露奥陶— 二叠系, 元古界基底埋深较浅, 在海拔-4~-5 km之间。剖面西部向斜带, 地表出露为中下三叠统高阻层, 受断层控制局部背斜构造发育不完整, 仅为轴部和左翼, 元古界基底总体上由西向东逐渐由浅变深, 海拔标高在-5~-7 km之间。在75~85 km处樱桃园一带, 发育一个次级向斜构造, 地表出露为三叠系; 元古界基底总体上由西向东逐渐由浅变深, 局部起伏变化, 在背斜部位变浅, 在向斜部位变深, 埋深变化较大, 海拔标高在-4~-6 km。

图4 测区剖面线构造

图5 测区MT二维连续介质反演剖面(上)及其地质解释(下)

4.1 断裂特征

前已述及, 不论从地质构造及演化发展史, 还是电法二维反演电阻率剖面的电性结构显示和邻区地震资料成果分析, 均反映出测区内多发育对冲、背冲断裂系统。初步推测了18条断层断裂, 本区主要断裂的特征如下。

F2断裂:位于剖面郁山背斜与桑柘坪向斜交界处, 电法二维反演电阻率剖面显示该断裂为逆断层, 倾角约65° ~75° , 切割上元古界— 奥陶系地层; 断层两侧地层变化平缓, 总体埋深由西向东逐渐变浅。

F5断裂:位于剖面高山复向斜中部, 电法二维反演电阻率剖面显示该断裂为逆断层, 倾角约60° ~70° , 切割三叠系— 上元古界地层; 断层上盘为茶山背斜, 造成三叠系— 志留系地层大部分断失, 元古界基底上隆, 断层下盘为龙桥向斜, 三叠系— 下寒武统保存完好。

F8断裂:位于剖面濯河坝— 大集场向斜中部, 总体呈北东向展布, 区内长约20 km, 宽2~20 m不等, 断面略具弯曲线状, 断裂沿线以发育碎裂岩及构造角砾岩为显著特征, 局部见大量方解石脉呈网状充填。电法二维反演电阻率剖面显示该断裂为逆断层, 倾角约40° ~50° , 切割寒武系— 志留系地层。

4.2 地层展布

T— P:主要岩性为灰岩, 电阻率较高, 达到n× 102 Ω · m。剖面上的分布较为局限, 主要分布于道真复向斜、浩口复向斜、普子向斜、桑柘坪向斜、高山复向斜等的核部, 受剥蚀较为严重, 剖面上的最大残余厚度约为1 km。

S:主要岩性为粉砂岩、页岩, 电阻率一般小于100 Ω · m, 在剖面上分布较为连续, 是本区的低阻标志层。

O— ∈ :主要岩性为灰岩, 电阻率较高, 电阻率达到n× 103 Ω · m, 厚度约为2 km。

Pt3:主要为碎屑岩系, 低阻, 电阻率一般小于50 Ω · m, 厚度在横向上变化较大。

4.3 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勘探目标选择

根据上述结果, 认为本区剖面西段镇南复背斜、中部土地坳复背斜、东段桐麻岭复背斜较为有利, 目的层以寒武系、震旦系为主。电性特征清楚, 构造落实程度较高; 寒武系、震旦系埋深在4 000 m以下, 上部志留系— 上奥陶统低阻层分布稳定, 盖层发育, 断层封堵性较好, 有利于寒武系、震旦系油气的保存。

另外, 志留系页岩气是值得重视的勘探领域, 其中剖面线东段志留系— 上奥陶统发育, 基本未见连通地表的大断裂, 有利于油气保存。志留系下部页岩既是很好的生油层, 也可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条件, 因此该段是寻找页岩气的主要区段, 辅以良好的构造和微裂缝, 将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测线东段由于志留系埋藏浅, 断裂发育, 保存条件可能相对较差, 但鉴于气藏埋深浅, 勘探难度低, 成本低, 也可作为页岩勘探的后备目标。

5 结论

对以往物性资料、邻区物性资料、电测井资料以及本次新采集的物性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 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本区的物性特征, 为大地电磁资料的处理解释提供了依据。在该区划分出了6套电性层, 定量解释了二叠系— 泥盆系顶面埋深、志留系— 上奥陶统顶埋深、中奥陶统— 中寒武统顶面埋深、下寒武统— 元古界顶面埋深、元古界基底顶面埋深, 以及厚度变化特征。

综合地层分布、电阻率异常显示和地质情况, 解释了剖面发育的18个局部构造。根据局部构造的发育位置和层段, 结合油气地质分析, 初步认为剖面西段镇南复背斜、中部土地坳复背斜、东段桐麻岭复背斜局部构造最为有利, 电性特征清楚, 构造落实程度较高; 寒武系、震旦系埋深在4 km以下, 上部志留系— 上奥陶统低阻层分布稳定, 盖层发育, 断层封堵性较好, 有利于寒武系、震旦系油气的保存。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徐新学, 李俊健, 刘俊昌, . 内蒙古锡林浩特—东乌旗剖面壳幔电性结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5). [本文引用:1]
[2] 晋光文, 孙杰, 王继军. 地形对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影响[J]. 地震地质, 1997, 19(4). [本文引用:1]
[3] 岳安平, 底青云, 王妙月, . 油气藏MT 激电效应一维正演研究[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3) : 364-370. [本文引用:1]
[4] Carlos A Dias. Developments in a model to describe low frequency electrical polarization of rocks[J]. Geophysics, 2000, 65(2 ) : 437-451. [本文引用:1]
[5] 罗志琼, 王家映, 邓忠凡, , 中扬子地区大地电磁与油气构造研究[J]. 石油物探, 1996, 35(3), 71-81. [本文引用:1]
[6] 张艳飞, 徐义贤. MT探测居里面深度的可行性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6): 2003-2011. [本文引用:1]
[7] 王家映.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本文引用:1]
[8] 祝意青, 梁伟锋, 湛飞并, . 中国大陆重力场动态变化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3): 804-813. [本文引用:1]
[9] 陈华根, 李嘉虓, 吴健生, . MT—重力模拟退火联合反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2): 663-670. [本文引用:1]
[10] 秦林江, 杨长福. 大地电磁全张量响应的一维各向异性反演[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2): 693-701. [本文引用:1]
[11] 夏训银, 王建新, 刘俊昌, . 大地电磁测深在南盘江北部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12, 36(2): 174-179. [本文引用:1]
[12] 蔡军涛, 陈小斌, 赵国泽. 大地电磁资料精细处理和二维反演解释技术研究(一): 阻抗张量分解与构造维性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10): 2516-2526. [本文引用:1]
[13] 刘云, 王绪本. 电性参数分块连续变化二维MT有限元数值模拟[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6): 2079-2086. [本文引用:1]
[14] 饶家荣, 肖海云, 刘耀荣, . 扬子、华夏古板块会聚带在湖南的位置[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2): 484-502. [本文引用:1]
[15] 张艳飞, 徐义贤. MT探测居里面深度的可行性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6): 2003-2011. [本文引用:1]
[16] 袁玉松, 孙冬胜, 周雁, . 中上扬子地区印支期以来抬升剥蚀时限的确定[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2)-: 362-369. [本文引用:1]
[17] 丁燕云, 李占奎. 扬子地台西北界线之我见[J]. 物探与化探, 2007, 36(6): 510-513. [本文引用:1]
[18] 袁玉松, 孙冬胜, 周雁, . 中上扬子地区印支期以来抬升剥蚀时限的确定[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2): 362-369. [本文引用:1]
[19] 汪启年, 李涛. 朱将波雪峰山西侧深部构造的特征——来自大地电磁测深(MT)的新证据[J]. 地质通报, 2012, 31(11): 1826-183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