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激电法的发展与展望
杨振威1, 郑伟1, 李晓斌1, 王华峰2
1.河南理工大学 资环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2.山东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察院,山东 济南 250013

作者简介: 杨振威(1984-),河南尉氏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yangzhenwei2006@126.com

摘要

从频谱激电法的发展概况﹑仪器系统、数学模型、反演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频谱激电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频谱激电法目前常用的仪器系统:SIP-FUCHSII和V8,数据模型主要有:Cole-Cole、常相位角模型CPA、普通化的Cole-Cole模型和理论模型SNP。反演方法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算法,反演算法也由一维、二维发展到三维。列举了频谱激电法近年来在矿产资源、水资源调查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概况,展望了频谱激电法的发展方向:(1)同时考虑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的三维电磁场正演计算技术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2)频谱激电法对有机污染的探查成为未来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词: 频谱激电法; 仪器; 反演; SIP-FUCHSII; V8; 数据模型; 三维电磁场正演计算; 有机污染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5)01-0022-07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the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YANG Zhen-Wei1, ZHENG Wei1, LI Xiao-Bin1, Wang Hua-Feng2
1.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China
2. Shando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Jinan 25001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in the aspects of the system of instruments such as SIP-FUCHSII,V8,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de arrangement and the methods of inversion. The data models include Cole-Cole model, CPA model, common Cole-Cole model and theoretical model SNP. The inversion methods include fromleast square inversion from 1D to 2D and even 3D.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spectral induced method in many fields in recent years are enumerated. In the e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SIP is predicted: (1) 3D electromagnetic forward based on EM effect and IP effect simultaneously is the research focus and frontier in the future; (2) the detection of organic pollution used by SIP will become the new application field in the future.

Keyword: SIP; instrument; inversion; SIP-FUCHSII; V8; data model; 3D electromagnetic field forward calculation; organic pollution

频谱激电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具有电性参数多的特点, 在金属矿勘探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该方法也被应用于石油地震勘探、水文地质调查等领域。尽管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展, 但其也面临一些诸如数据处理过程中如何处理“ 电磁效应” 等问题。笔者介绍了频谱激电法的发展概况, 阐述了其数学模型、数据处理及反演、应用研究等, 旨在对频谱激电法作一些全面的总结, 以期展望此勘探方法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1 频谱激电法的发展概况

频谱激电法(SIP)是在激发极化法(I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历了“ 变频法” 、“ 相位激电法” 等发展阶段, 由于激发极化法提供的信息量较少, 不能满足电磁耦合校正和评价激电异常的需要, 可以获取更多频谱信息的频谱激电法应运而生, 该方法可以提供更加丰富频谱信息, 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 已被逐渐广泛应用到金属矿、石油勘探和水文环境地质领域[1]

频谱激电法亦即复电阻率法, 是通过向地下发射交变电流, 在一个很宽的频率范围内(10-2~n× 102 Hz之间)测量视复电阻率, 根据测量得到的视复电阻率的振幅谱和相位谱特征及空间分布寻找地电异常, 并对目标异常体的物性进行判断, 从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频谱激电法在空间域和频率域的高密度测量, 较其他物探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获取电性参数多, 多参数对比解释可提供更丰富的异常信息的优点, 但也存在仪器设备昂贵、所需人员多、工作效率低及生产成本高的不足, 目前, 该方法仅用于地质勘查的详查阶段[2, 3]

频谱激电法的原理为:电场是由一对接地电极产生的, 电动势可以由另一对接地电极测量。加载信号可以是在时间上连续的, 如直流电; 也可以是在时间上变化的, 如交流电。在直流电测量过程中, 电阻率根据欧姆公式定义, 是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比值:R=V/I。电阻率根据测量的电阻和样品几何参量得到。对交流电测量来说, 须考虑媒介的电容特性, 欧姆公式也须包括频率响应效果, Z=V/IZ是全阻抗而不是电阻, 在对岩土用交流电测量过程中, 电压在与加载电流相关的激发极化引起的相位延时的任何给定频率下被测量[4] , 如图1所示。

图1 频谱激电法电流和电压曲线示意

2 仪器设备的发展
2.1 数据采集仪器的发展

SIP-FUCHSII仪器系统主要有主机 (50 W发射机、信号发生器、数据管理单元和同步系统)、2-8远程记录并联电流和电压单元、2个记录大地噪声的远参考单元、控制整个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和可选600 W的外挂发射机, 被用于在1.4 mHz~12 kHz的频率范围内测量(图2)。测量数据被传送到一个主机系统内, 视电阻率和相位变化被储存。外挂600 W的发射机可以加大探测深度和改进信噪比, 光导纤维被用于数据传输和系统同步, 消除了发射与接收之间的交叉耦合, 增加了测量的准确性[5]

图2 SIP-FuchsⅡ 原理示意

加拿大凤凰(Phoenix)地球物理公司研制生产的V8多功能电法测量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发射系统和同步系统, 主要用于CSAMT、IP(包括TDIP、FDIP、SIP等)、TEM等测量工作。数据采集系统包括V8网络化多功能数据采集单元, 有3个电道和3个磁道; 辅助采集站RXU有3个电道, 一起使用可以形成多测站多道无线局域网络采集系统。大功率多功能发射系统由20 kW大功率多功能发射机TXU30和25 kW柴油发电机T30组成。V8系统频谱激电法野外采集数据采用有限多道的、对称抑或非对称轴向或近似轴向的偶极-偶极剖面测深转置, 该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

此外, 国内也见有采用ZONGE公司的GDP系列仪器— — GDP12、GDP16和GDP32进行频谱激电法野外数据采集试验的报道,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数据处理和解释软件, 实际生产中用的较少。

2.2 测量装置和电极

目前, 频谱激电法的野外测量装置主要为轴向偶极-偶极(D-D)测深装置, 一条测线由多个D-D排列构成, 一个排列由测量同一个供电偶极电场的多个接收偶极道组成, 测量时, 保持接收电极不动, 逐次移动发射电极, 完成一次扫面测量; 之后移动接收电极, 再次完成一次扫面测量, 这样可以获得不同深度的地电信息, 如图3所示[7]

图3 SIP偶极-偶极几何测深装置示意

在野外测量视复电阻率时, 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是如何避免电极效应, 电极效应主要包括:①电极极化, 它发生在样品和测量电极的边界面上; ②电极阻抗, 电极阻抗在全阻抗中占主要地位, 样品的阻抗只占一小部分, 因此不能被准确测量, 这种影响通常发生在实验室对干燥和硬的样品进行低频测量中。Ag-AgCl不极化电极的出现有效地避免了电极效应, 使谱激电法的野外数据采集精度大大提高, 在野外电极中, 金属电极经常作为供电电极, 测量电极也是不极化的, 其谱响应不覆盖测量信号, 通常测量电极使用不极化的硫酸铜电极[4]

2.3 数据处理软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地矿部第一物探大队经过十多年研究, 研制开发了SIP法数据处理软件SFIPX-SW, 在国内科研生产实践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8]

3 数学模型的发展

模型的建立有两种, 一是以观察或实验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模型(经验模型), 二是根据理论知识建立起来的模型(理论模型)。经验模型CPA模型和Cole-Cole模型在一维到三维的SIP建模中使用的比较广泛。

3.1 Cole-Cole模型

Cole-Cole模型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松弛模型, 是Cole-Cole在1941年开发出来用于描述复介电常数行为的, Pelton 第一次将这种模型用于地球物理勘探[9]:

ρ(ω)=ρ01-m1-11+(iωτ)c,

其中:ρ iω 为某频率点视电阻率, ρ 0为零频电阻率, m为极化率, τ 为时间常数, c为频率相关系数。

Pelton等通过实验发现此模型能够被用于区分不同类别的矿物和矿物颗粒含量大小。当使测得的复电阻率数据适合此模型时, 参数ρ 0mcτ 被确定, τ 与松弛时间相关联, 指示着相位峰值的频率位置[12]

3.2 常相位角模型(CPA模型)

CPA模型可表示为

ρ(ω)=ρ011+(iωτ)a,

在高频(ω t≫1)时, 振幅* (ω )|=ρ 0(ω )-a, 相位ψ =π a/2。

Binley对一取自地下蓄水层的砂岩岩样做了谱激电响应实验, 并把测得的参数和样品的水力特性进行了比较, 发现所测得的数据更适应Cole-Cole模型, 认为CPA模型主要应用在对非固结沉积地层的研究里[10]

3.3 普通化的Cole-Cole模型

将Cole-Cole模型、CPA模型概括成一个单一等式, 就是普通化的Cole-Cole模型(GCC):

ρ(ω)=ρ01-m1-11(iωτ)c]a,

其中, ac是指数。由上式可以看出, 当a=1时, 就得到Cole-Cole模型; 当c=1和m=1时, 就得到CPA模型。Klein and Sill发现GCC模型是模拟从人造含黏土砂岩中得到的SIP实验数据最好的模型。

3.4 理论模型:SNP 模型

该模型公式为:

ρ* (ω)=ρ01-m1-1-e-2iωτ2iωτ

与Cole-Cole模型相比, SNP模型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它比Cole-Cole模型参数少, 这样对于二维的和三维的SIP计算更容易; ②SNP模型是一个物理概念模型, 而Cole-Cole模型是一个以观察和实验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模型。但是, SNP模型还需要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岩土进行实验来证明其适用性和正确性[11]

4 数据正反演研究进展
4.1 电磁耦合效应

电磁耦合效应是激电异常的极大干扰, 在低阻覆盖地区, 或是在利用弱激电异常寻找油气田、煤田、地下水等研究中影响特别严重, 消除电磁耦合效应在频率域激电法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国外自20世纪30年代起便开始研究均匀大地、层状介质等典型情况下电磁耦合效应的基本规律, Forster研究了均匀大地条件下有限长导线的互阻抗[12] ; Sunde计算了水平层状大地条件下接地导线电磁耦合的理论解[13] ; Millett计算了均匀半空间表面上偶极-偶极测量的电磁耦合计算对照表[14] ; Dey等论述了多层介质条件下时域和频域三极装置和偶极装置条件下的电磁耦合效应[15] 。Zonge等使用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假设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分别满足不同的随频率变的化规律, 利用多频率测量进行校正[16] 。其他学者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这方面较典型的方法有多项式拟合校正法, 定指数幂函数校正法和变指数幂函数校正法。另一类方法是将野外实测数据减去层状介质的理论值作为改正, 同时将改正的差值作为剩余的感应耦合效应加以利用。Pelton则将感应耦合近似地作为c=1的Cole-Cole模型, 从实际值中减去[9] 。国内罗延钟、王继伦、刘崧等人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7, 18, 19] , 这些工作中都隐含着这样一种假设, 即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在总效应中是简单的代数迭加关系。80年代中期提出一种直接的、在野外测量的同时消除电磁感应耦合效应的“ 斩波去耦” 方法。利用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在双频波测量波形上的特殊表现形态, 进而提出了分别提取和利用激电与电磁效应的方法理论, 从而使双频道激电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目前, 依此方法在观测仪器中直接实现的“ 自相干去耦” 理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Pelton等[9] 认为除电磁效应外, 电磁效应的低频部分也可以用Cole-Cole模型描述, 当视复电阻率的频谱同时存在激电和电磁效应时, 实测的视复电阻率频率特性可以用两个或者多个Cole-Cole模型频散之和:

ρs()=ρ01-m11-11+(τ1)c1±m21-11+(τ2)c2

对实测视复电阻率频谱反演计算, 根据激电效应的频率相关系数一般在0.1~0.6之间; 激电效应具有较大和较稳定的频率相关系数, 其值通常在0.9~1.0之间; 另外, 激电效应的时间常数明显大于电磁效应的时间常数, 根据频率相关系数和时间常数的大小, 可以较好地划分出激电和电磁效应, 即所谓的“ 去耦” , 得到激电视谱参数。

Zonge等基于CK观测系统的阴极发射线示波器上显示的实测复频谱曲线, 用会话式数字计算机, 以人机联作方式修改地电参数, 计算电磁耦合理论频谱, 从实测频谱中分离出电磁耦合效应, 得到反映激电效应的复频谱, 进而推断地电结构[16] 。Loke等提出了一种改善的反演方法:在不考虑电磁效应的基础上, 采用近似反演得到的均匀半空间作为初始模型, 从二维SIP数据中反演Cole-Cole模型参数[20]

尽管国内外去除电磁耦合效应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步, 但这些工作中都存在着三个共同问题:①所有方法都不是直接的, 而是从实测数据中减去理论的感应耦合成分; ②改正方法都是有条件的、近似的、且近似程度都不很高, 特别是感应耦合效应较强甚至掩盖了弱激电效应时, 这些方法是难以应用的; ③为校正感应耦合效应, 这些方法不但增加室内计算, 而且要增加观测的工作量。

4.2 反演研究的发展

国内关于SIP反演方法的研究较早, 但发展较为缓慢。随着SIP的理论研究、仪器设备的日益发展, 反演算法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由较早的一维反演发展到二维反演, 目前, 二维反演已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 三维反演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罗延钟等提出了由视谱参数近似反演真谱参数的方法; 张桂青等提出基于视谱参数直接反演真谱参数的思想[17] ; 刘崧等提出求极化椭球体真Cole-Cole参数的联合谱激电反演方法[19] 。Chen等利用贝叶斯(Bayes)模型对比了的高斯-牛顿(Guass-Newton)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chain Monte Carlo) 两种反演算法的Cole-Cole模型参数的反演结果[21] 。范翠松等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多个排列的视电阻率和视相位数据的2.5维SIP联合反演, 反演算法利用电磁感应和激电效应中的异常信息, 反演出二维地质断面上的4种复电阻率参数[22]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 基于频率域Maxwell方程建立的频谱激电反演方法取得一定进展, Xiang等提出直接反演复电祖率谱的方法[23]。Yoshioka等在同时考虑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的基础上, 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对实测SIP数据反演迭代, 计算表明, 正则化反演对浅部地电信息“ 刻画” 得更加精细[24]。Ghorbani等基于Matlab平台编写了可反演Cole-Cole模型参数的一维频谱激电法反演代码, 采用同伦(homotopy inversion)反演算法, 程序同时考虑了电磁“ 耦合” 效应和激电效应, 研究显示:电磁“ 耦合” 效应随着频率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反演程序克服了一维复电祖率效应中的电磁“ 耦合” 效应[25]。Commer等开发了可靠的可用于大规模的油气和地热资源勘探的三维频谱激电数据反演程序, 该程序反演算法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 正演计算基于Maxwell方程且利用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26]

5 SIP的应用

国内应用频谱激电法相对较少, 领域较窄, 主要有:苏朱刘等应用复电阻率法勘探油气田, 刻画了预定深度范围内的激电异常纵、横向变化特征, 为井位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 崔先文等应用频谱激电法对大港油田断块进行直接探测,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阶段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8]; 曹春国等将频谱激电法应用于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27]; 杨振威等在安徽沙溪斑岩铜矿探测中应用频谱激电法, 得到了多个电性参数断面图, 结合钻孔资料, 在斑岩型铜矿探测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7]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出现了复电阻率测井技术在评价油气储层中应用研究。

国际上, Dimitrios等依据频谱激电法在监测成矿作用和微生物作用方面的应用前景, 研究了成矿作用与频谱激电信号之间的联系, 认为该方法可以为土壤重金属和地下水污染的持续监测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2]。Andreas等基于53个砂岩样品, 对比了核磁共振法和频谱激电法在预测地层渗透率方面的应用研究, 结果表明:频谱激电法相关参数(电阻率、充电率, 时间常数等)与岩石样品渗透率有关[3]。Roberto等应用频谱激电法在Sardinia(意大利)进行了矿产探测试验, 得到了0.25~4 096 Hz的视电阻率的振幅谱和相位谱, 证实了频谱激电法在区分矿床的矿物含量和粒度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28]。Myram等将频谱激电法应用于废弃采石场顶板断层的探测中, 结果显示基于复电祖率谱可以解译两种不同类型类型的顶板构造— — 未被黏土充填构造和被黏土充填构造[29]。Ryan等采用频谱激电法研究了纳米金属粉体在多孔地质体中的复电祖率谱特征, 结果显示, 多孔介质中纳米颗粒的复电祖率谱与其结晶程度有密切关系[30]。Hercules等研究了频谱激电法在海洋矿产资源探测中的应用效果, 认为该方法用来探测海水电阻率变化和海底沉积层的电阻率是可行的[31]。Mohmed等采用频谱激电法研究了二维激电效应解决近地表沉积层的各向异性特征[32]。Yves开展了复电祖率法的实验室观测试验, 研究酒精在砂黏土中的浓度与电性参数变化的规律, 并研究了频谱激电法动态监测铁硫化物的变化的可能性[33]

6 展望

(1)更好地了解激电效应的前提条件是实验仪器的不断发展, 这样频谱激电法测量岩石样品时有可靠的数据基础; 频谱激电特征和目标体物性关系的理论和经验模型的建立, 需要复杂的正反演算法研究。

(2)同时考虑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的三维电磁场正演计算技术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3)频谱激电法的三维反演算法和程序开发是研究的前沿。

(4)针对SIP野外数据的反演运算程序开发和可消除电磁耦合效应的新的SIP仪器研制也是极具前景的研究领域。

(5)由于砂岩和非固结沉积岩内部的几何结构参数, 低频时在引起激发极化效应方面具有代表性, 所以目前对砂岩和非固结沉积岩的SIP研究很多; 但是SIP方法是否对所有不同岩性的岩石都具有适用性仍是不明确的, 这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在探测近地表构造、水文物探和生物物理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SIP方法在探查渗流区和地下蓄水层里的有机物污染方面具有潜在的作用, 当污染物侵入岩脉, 岩石、土壤颗粒表面和污染溶质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岩土颗粒表面的电学特性; 当含有机碳源和营养物质时, 微生物数量会增长、增生并产生生物作用, 在微生物增长过程中, 消耗了碳酶作用物, 使用了营养物质, 产生了代谢副产品, 这些副产品(如碳酸和有机酸)与岩石或沉积物基质发生化学反应, 极大改变了毛孔流体的化学性质, 因此, 这些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化学因素改变了岩土颗粒表面电学特性, 使得谱激电对有机污染的探查成为可能。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罗延钟, 张桂青. 频率域激电法原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本文引用:1]
[2] Ntarlagiannis D, Doherty R, Williams K H.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signatures of abiotic Fes precipitation[J]. Geophysics, 2010, 75(4): F127-F133. [本文引用:2]
[3] Weller A, Nordsiek S, Debsuhutz W. Estimating permeability of sand stone samples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spectral-induced polarization[J]. Geophysics, 2010, 75(6): E215-E226. [本文引用:2]
[4] 李金铭, 罗延钟. 电法勘探新进展[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6. [本文引用:2]
[5] Roberto B, Gian P D, Alberto G, et al. An experiment of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J]. Annali di geofisica, 1994, 7(5): 1312-1321. [本文引用:1]
[6] 万汉平, 程纪星, 周玉龙. V8多功能电法仪与EH-4连续电导率仪的对比[J]. 物探与化探, 2013, 37(2): 246-250. [本文引用:1]
[7] 杨振威, 严加永, 陈向斌. 频谱激电法在安徽沙溪斑岩铜矿中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2014-2023. [本文引用:2]
[8] 崔先文, 何展翔, 刘雪军, . 频谱激电法在大港油田的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39(S): 101-107. [本文引用:2]
[9] Pelton W H, Ward S H, Hallof P G, et al. Mineral discrimination and removal of inductive coupling with multrfrequency IP[J]. Geophysics, 1978, 43(3): 588-609. [本文引用:3]
[10] Binley A, Slater L, Fukes 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and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and stone[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05, 41: W2417. [本文引用:1]
[11] Titov K, Komarov V, Tarasov V, et 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ime domain-induced polarization in water-saturated sand [J].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2002, 50: 417-433. [本文引用:1]
[12] Foster R M. Mutual impedance of grounded wires lying on or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J]. Bell system tech J, 1933, 5(10): 264-271. [本文引用:2]
[13] Sunde E D. Earth conduction effects in transmission systems[W].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8: 55-79. [本文引用:1]
[14] Millett F B.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of collinear dipoles on a uniform half-space[J]. Mining geophysics, 1967, 5(2): 401-419. [本文引用:1]
[15] Dey A, Morrison H F.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in frequency and time-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surveys over a multilayered earth[J]. Geophysics, 1973, 38(2): 380-405. [本文引用:1]
[16] Zonge K L, Wynn J C. Recent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complex resistivity measurements[J]. Geophysics, 1975, 40(5): 851-864. [本文引用:2]
[17] 罗延钟, 方胜. 视复电阻率频谱的一种近似反演方法[J]. 地球科学, 1986, 11(1): 9-102. [本文引用:2]
[18] 张桂青, 崔先文, 罗延钟. 一种反演频谱激电法视频谱求取真参数的方法[J]. 地质与勘探, 1987, 23(4): 48-54. [本文引用:1]
[19] 刘崧, 官善友, 高鹏飞. 求极化椭球体真Cole-Cole参数的联合谱激电反演[J].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37(S1): 542-551. [本文引用:2]
[20] Loke M H, Chambers J E, Ogilvy R D. Inversion of 2D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in imaging data[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06, 54(3): 287-301. [本文引用:1]
[21] Chen J S, Andreas Kemna, Susan S. H. A comparison between Guass-Newton and Markov-chain Monte Carlo-based methods for inverting spectral induced-polarization data for Cole-Cole parameters[J]. Geophysics, 73(6): F247-F259. [本文引用:1]
[22] 范翠松, 李桐林, 严加永. 2. 5维复电阻率反演及其应用试验[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12): 4044-4050. [本文引用:1]
[23] Xiang J, Jones N B, Cheng D, et al. Direct inversion of the apparent complex-resistivity spectrum[J]. Geophysics, 2001, 66(5): 1399-1404. [本文引用:1]
[24] Yoshioka K, Zhdanov M S.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regularied inversion of the induced polarization data based on the Cole-Cole model[J].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2005, 150: 29-43. [本文引用:1]
[25] Ghorbani, Camerlynck, Florsch. A matlab program to invert 1D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data for Cole-Cole model including electromagnetic effects[J]. Geophysical inversion and modeling, 2007: 1061-1065. [本文引用:1]
[26] Commer M, Newman G A, Williams K H, et al. 3D induced-polarization data inversion for complex resistivity[J]. Geophysics, 2011, 76(3): F157-F171. [本文引用:1]
[27] 曹春国, 冯国彦, 刘红. 频谱激电法(SIP)在深部金属矿探测中的原理与应用[J]. 山东国土资源, 2009, 25(9): 40-45. [本文引用:1]
[28] Roberto B, Gian P D, Alberto G, et al. An experiment of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J]. Annali Di geofisica, 1994, Sup(5): 1313-1321. [本文引用:1]
[29] Myram S, Ahmad G, Pierre V, et al.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detects cracks and distinguishes between open and clay-filled fractur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 2011, 16(2): 85-91. [本文引用:1]
[30] Ryan A J, Danney R G, Werkema Jr D D, et al. Atekwana.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response to nanoparticles in a saturated sand matrix[J].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2012, 77: 63-71. [本文引用:1]
[31] Hercules D S, Edson E S.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in the submarine environment[J]. 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encias, 2001, 73(3): 429-444. [本文引用:1]
[32] Mohmed A, Thomas G. Application of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SIP) imaging for characterizing the near-surface geology: an environmental case study at schillerslage, Germany[J]. Australian 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ces, 2012, 6(9): 693-701. [本文引用:1]
[33] Yves R P, Dimitrios N, Lee S, et al.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and electrodic potential monitoring of microbially mediated iron sulfide transformation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8, 113(02020): 1-13. [本文引用:1]
[34] 苏朱刘, 吴信全, 胡文宝, . 复视电阻率(CR)法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4): 467-471. [本文引用:1]
[35] 李亭亭, 王佳, 朱凯光. 井地电磁法勘探深度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1): 0373-0379. [本文引用:1]
[36] 尚晓, 李勇, 林品荣, . 起伏地表复电阻率法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异常特征[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3, 35(1): 1-10. [本文引用:1]
[37] 梁盛军. 复电阻率法的三维正反演问题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1. [本文引用:1]
[38] 何继善, 熊彬, 鲍力和, . 直接消除电磁耦合的斩波去耦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6): 1843-1850. [本文引用:1]
[39] 何继善, 李大庆, 汤井田. 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的理论模型[J].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38(5): 662-669. [本文引用:1]
[40] 张辉. 复电阻率法三维正反演问题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6: 5-9. [本文引用:1]
[41] 李建平. 带地形的三维复电阻率电磁场正反演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8: 12-16. [本文引用:1]
[42] Routh P S, Douglas O W.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in frequency-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data: a method for removal[J]. Geophys J Int, 2001, 145: 59-76. [本文引用:1]
[43] Trofimenkoff F N, Haslett J W, Johnston R H, et al. Complex resistivity response of a buried vertical cylindrical body in a homogeneous earth[J]. Canadian journal fo exploration geophysics, 1995, 31(1): 54-62. [本文引用:1]
[44] Grimm, Olhoeft G R, Mckinley K, et al. Nonlinear complex-resistivity survey for DNAPL at the Savannah River Site A-014 outfal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 2005, 10(4): 351-364. [本文引用:1]
[45] Khairy H, Harith Z Z. Interfacial, pore geometry and saturation effect on complex resistivity of shaly sand stone: dispersion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J]. Geosciences journal, 2011, 15(4): 395-415. [本文引用:1]
[46] Personna Y R, Lee S, Dimitrios N, et al. Complex resistivity signatures of ethanol biodegradation in porous media[J]. 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2013, 153: 37-50. [本文引用:1]
[47] Kemna A, Binley A, Ramirez A, et al. Complex resistivity tomography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0, 77: 11-18. [本文引用:1]
[48] Donno G D. 2D tomographic inversion of complex resistivity data on cylindrical models[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13, 61(S1): 586-601. [本文引用:1]
[49] Thomas Ingeman-Nielsen, Francois Baumgartner. CR1Dmod: A Matlab program to model 1D complex resistivity effect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magnetic surveys[J].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06, 32: 1411-141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