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部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密度分布
鲍丽然, 严明书, 贾中民, 龚媛媛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 400038

作者简介: 鲍丽然(1983-),女,工程师,硕士,环境地球化学专业;E-mail:305946963@qq.com。

摘要

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估算了重庆西部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结果表明,重庆西部地区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41 038 589 t,平均密度为2 929 t·km-2。从地貌类型看,低山(2 984 t·km-2)和中山(2 986 t·km-2)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丘陵区(2 628 t·km-2)最低,山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最丰富。不同类型土壤中,石灰土有机碳平均密度最高(5 043 t·km-2),其次为黄壤(3 756 t·km-2),紫色土最低(2 329 t·km-2),紫色土有机碳储量最大。就土地利用方式而言,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最高(4 071 t·km-2),耕地土壤处于中等水平(2 752 t·km-2),居民及建筑用地有机碳密度最低(2 416 t·km-2),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发现,该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呈降低趋势,表层土壤作为碳源向大气释放碳,尤其是江津、潼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降低了56.7%、45.1%。

关键词: 表层土壤; 有机碳储量; 有机碳密度; 重庆西部
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5)01-0180-06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urface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nd density in western Chongqing
BAO Li-Ran, YAN Ming-Shu, JIA Zhong-Min, GONG Yuan-Yuan
Southeast Sichuan Geological Party,Chongqi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Chongqing 400038,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oil data obtained by multi-purpose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 the authors estimated the surface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nd organic carbon density in western Chongq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s 41 038 589 t, with organic carbon average density of 2 929 t·km-2. As for geomorphological types, the soils of low maintains (2 984 t·km-2) and middle maintains (2 986 t·km-2) have higher organic carbon density, the density of hills soil is the lowest, and the maintainous soil has most abundant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different soil types, the organic carbon density of limestone soil is the highest (5 043 t·km-2), followed by yellow soil (3 756 t·km-2), the organic carbon density of purple soil is the lowest (2 329 t·km-2) , and the organic carbon storage of purple soil is the highest. Regarding the land use, the organic carbon density of forest land is the highest (4 071 t·km-2), the cultivated land is at the middle level (2 752 t·km-2), the resident and building soil is the lowest (2 416 t·km-2), and the organic carbon storage of the cultivated land is the highest. A comparison with the data of the Second Soil General Survey shows that the surface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nd organic carbon density have been reduced and, as ‘carbon source’, the surface soil has released organic carbon to the air. Especially the soil in Nanchuan and Jiangjin has decreased by 56.7% and 45.1% respectively.

Keyword: surface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organic carbon density; western Chongqing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受瞩目的环境问题之一,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1]。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包括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两大类。土壤和大气间的碳交换, 影响到大气中CO2浓度变化, 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土壤无机碳相对稳定, 且所占的比例较小, 与大气碳交换量少。有机碳则与大气CO2交换频繁[2]。当土壤有机碳输出量大于输入量时, 土壤作为碳源为大气提供CO2; 输入量大于输出量时, 土壤作为碳汇吸收大气中的CO2。据估算, 全球土壤有机碳总贮量达到1 500 Pg, 是陆地植被碳库的2~3倍, 大气碳库的2倍多, 其较小幅度的变动也可能对大气中CO2浓度以及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土壤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和减缓温室气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准确估算土壤碳储量对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3, 4, 5, 6]

不少学者已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 分析了我国土壤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7, 8]。自1999年以来, 全国实施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获得了大量高密度的土壤碳分布数据, 为准确计算土壤碳储量提供了新途径。目前, 我国部分地区根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 比较准确地计算了土壤有机碳储量, 分析了空间分布特征, 并按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探讨了有机碳分布规律[9, 10, 11, 12, 13, 14]。重庆地区土壤碳储量研究较少。2005年, 黄雪夏等[15]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 系统、全面地分析了重庆市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二十余年, 其数据资料很难准确反映当前土壤碳储量特征。

笔者利用2009年1: 25万重庆市西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 分析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更具时效性、实用性。由于土壤碳密度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类型、地貌特征、植被等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人为活动, 故按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分别统计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 同时, 与黄雪夏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 分析了研究区20年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的变化, 以及造成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的可能原因, 以期为提高土壤固碳能力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重庆市西部, 覆盖潼南县、大足区、荣昌县、永川区、江津区、綦江区、南川区7个行政区,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 17'至107° 24', 北纬28° 28'至30° 26', 总面积约14 228 km2。地貌以低山、中山、丘陵为主, 西北部属方山丘陵区, 相对高差较小, 以侵蚀剥蚀丘陵为主; 中部山势降低, 主要为丘陵、低山地貌; 南部地区地形条件较为复杂, 山势较高, 低山— 中山广泛分布。长江干流由此通过, 綦江支流发育, 水网交错。研究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全年温和,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区内沉积岩广泛发育, 岀露地层为侏罗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白垩系, 零星可见第四系。

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为主, 遍布全区, 其次为林地, 主要分布于南川区和綦江区南部。土壤类型有紫色土、水稻土、黄壤、石灰质土等, 紫色土分布最广泛, 其次为水稻土和黄壤。西部和中部土壤肥沃, 农业资源潜力巨大, 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为重庆市的蔬菜基地,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观光农业为特色, 形成“ 重庆生态农业后花园”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东南部地形较高, 气候分带明显, 森林资源丰富, 农业活动较少。

2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本次数据来源于1: 25万重庆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采样介质为0~20 cm表层土壤, 采样密度为1/km2, 按4 km2大格, 将采集样品等质量组合成一个分析样, 共计3 503个分析数据。样品分析按照DD2005-01《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 250 000)[16]和DD2005-03《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17]的要求, 由国土资源部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完成。土壤有机碳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分析, 检出限0.05%, 报出率100%, 合格率100%。

2.2 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

一定区域内土壤碳储量为该地区所有单位土壤碳含量之和, 单位土壤碳含量是土壤碳储量计算的基础, 据此可以通过任意分类方式进行面积求和, 取得不同统计单元的土壤碳储量。笔者采用奚小环等根据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组合样分析数据特点提出的单位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方法, 即单位面积为4 km2范围内, 一定深度土体中的总有机碳储量[18, 19], 用USCA表示。

(1)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单位储量(单位:t/4 km2)计算公式为

USCATOC, 0~0.2 m=TOC× D× 4× 104× ρ ,

式中, TOC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 D=0.2 m, ρ 为土壤容重(t/m3), 4为单位土壤面积(km2), 104为单位土壤面积换算系数。土壤容重来自《四川土壤》[20]

(2)一定区域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为该地区所有表层单位土壤有机碳含量之和, 即

土壤有机碳储量=∑ USCATOC, 0~0.2 m

3 结果与分析
3.1 表层土壤有机碳总体分布特征

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41 038 589 t, 平均密度2 929 t· km-2。研究表明, 我国自然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为5 700 t· km-2, 耕作土壤为3 000 t· k m2[21], 该区密度远低于自然土壤密度, 接近于耕作土壤密度。与其他典型地区比较[22], 本区高于华东、西北和华北地区, 低于西南成都平原、中南洞庭湖地区和东北松辽平原(表1)。

表1 中国典型地区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平均密度

根据各采样点有机碳密度数据和坐标, 利用MapGIS软件生成了重庆西部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图(图1)。图中显示, 土壤有机碳密度总体分布为两端高、中间低, 从中间地带分别向西北部、东南部逐渐增高。中部江津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 东南部南川区、綦江区东南端及中北部大足区、荣昌县大面积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表2显示, 南川区有机碳平均密度较高, 为4 004 t· km-2, 储量最大, 达全区的24.94%; 其次是綦江区, 密度为3 320 t· km-2, 储量比例为22.1%。大足区、荣昌县和永川区平均密度比较接近, 分别为2 895 t· km-2、2 711 t· km-2、2 701 t· km-2; 永川、大足储量比例均为约10%, 荣昌县面积较小, 储量仅占7.03%。江津区和潼南县平均密度较低, 分别为2 177 t· km-2和2 397 t· km-2; 江津区面积较大, 储量比例达16%, 潼南县储量比例为8.99%。南川、綦江区平均密度高于全区水平, 两区储量接近全区总储量的50%, 是研究区有机碳的主要储存地带。

图1 重庆西部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

表2 重庆西部不同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分布
3.2 不同地貌土壤有机碳分布

图2可知, 研究区不同地貌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为, 低山和中山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 分别为2 984 t· km-2、2 986 t· km-2, 高于全区有机碳平均密度; 其次为台地, 有机碳密度为2 780 t· km-2; 丘陵区有机碳密度最低, 为2 628 t· km-2; 台地、丘陵区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山地有机碳密度高于丘陵、台地, 这与全国典型地区不同地貌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规律相符[22]。同时, 考虑到研究区山地分布面积较大, 所以区内山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 达59%。

图2 重庆西部地区不同地貌单元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分布

3.3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

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于紫色土、石灰土、黄壤和水稻土中。图3显示出不同类型土壤储量分布比例, 紫色土分布面积远远大于其他类型土壤, 所以有机碳储量占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水稻土有机碳储量最少, 仅占8%。从表3可以看出, 各类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2 329~5 043 t· km-2, 石灰土有机碳平均密度最高, 为5 043 t· km-2; 其次为黄壤, 3 756 t· km-2; 紫色土中有机碳平均密度最低, 为2 329 t· km-2。最高值石灰土是最低值紫色土的2.17倍, 石灰土、黄壤有机碳平均密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这与重庆主城区和成都平原不同类型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密度分布相同[22, 23], 均为石灰土、黄壤中有机碳密度较高, 紫色土最低。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有关, 如土壤质地、成土母质、pH值等。石灰土中腐殖质成分胡敏酸含量较高, 胡敏酸与钙结合生成不易分解的胡敏酸钙, 极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累积, 所以石灰土有机碳密度较高[24]。紫色土成土母质为砂岩, 具有易风化、呈中性或微碱性及垦殖率高等特点, 不利于有机碳的保存[25]

图3 重庆西部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碳储量比例

表3 重庆西部地区主要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分布
3.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分布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是陆地生物圈碳循环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 不仅通过直接决定地表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输入[26], 而且还会引起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从而对土壤固碳能力产生影响[27, 28]。研究区耕地分布面积最大, 占全区的75%; 其次是林地和居民建筑用地, 分别占11.5%、10.3%; 其余类型土地所占面积较小, 均在2%以下。如表4所示, 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 占总储量的71.46%, 其次为林地, 占16.31%。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最大, 为4 071 t· km-2; 其次是未利用地和草地, 分别为3 830 t· km-2、3 342 t· km-2; 耕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处于中等水平, 为2 752 t· km-2; 居民及建筑用地有机碳密度最低, 为2 416 t· km-2。森林、草地区大量的枯枝落叶及草本植物根系死亡进入土壤碳循环过程, 构成了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未利用土地主要为富含有机质的山地土壤, 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有利于有机碳的贮存。而耕地区, 由于收割时农作物的残茬常被移除, 导致地表有机物的淋溶损失较大, 同时存留的作物残体分解能力较弱, 因此其有机碳密度常常低于森林、草原土壤。居民及建筑区人类活动剧烈频繁, 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 并且植被较少, 有机碳输入不足, 导致有机碳密度最低。

表4 重庆西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分布
3.5 土壤有机碳变化

重庆市第二次土壤普查从1983~1985年, 研究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开始于2009。在这20年间,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加上其他原因, 土壤碳储量有较大改变。表层土壤(0~20 cm)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 它直接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发生动态的耦合, 其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明显[29]。根据黄雪夏[15]对第二次土壤普查取得的重庆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 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平均密度分别为43 620 000 t, 3 066 t· km-2;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分别降低了2 581 411 t, 137 t· km-2, 总储量年均减少107 559 t。由此可见, 历经20余年, 该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表层土壤作为区域碳源, 不断地向大气释放碳。而同期江汉平原、江苏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呈增加趋势, 起着碳汇的作用[30, 31]。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密度降低, 如侵蚀作用、水土流失、气温上升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等[32, 33]。针对该区土壤中碳储量减少的问题, 应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情况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并调整土地利用管理政策, 提高土壤固碳能力。

对比各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情况(图4), 南川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幅度上升, 提高了22.6%; 綦江、永川、大足区有机碳密度增加不明显, 分别为9.23%, 4.36%, 3.49%; 荣昌县几乎没有发生变动; 江津、潼南地区明显降低, 分别下降了56.7%、45.1%。南川区森林覆盖面积较大, 有利于土壤有机碳贮存。潼南县作为重庆市菜篮子基地[34], 常年农业耕作破坏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加速了土壤有机碳分解。江津区长江及其支流水网交错, 土壤侵蚀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己达1 458 km2, 占总面积的45.48%[35], 这可能是土壤有机碳密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另外林地减少, 居民、建筑用地面积增大等人类活动也会对这两个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产生影响。

图4 重庆西部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

4 结论

(1)重庆西部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41 038 589 t, 平均密度为2 929 t· km-2。有机碳平均密度分布不均匀, 研究区中部密度较低, 东南部及中北部密度较高。南川区、綦江区有机碳平均密度较高, 储量较大; 江津区和潼南县平均密度较低; 荣昌县和潼南县有机碳储量较低。

(2)从地貌类型看, 低山和中山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 分别为2 984 t· km-2、2 986 t· km-2, ; 其次为台地, 为2 780 t· km-2; 丘陵区有机碳密度最低, 为2 628 t· km-2。山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

(3)从土壤类型看, 石灰土有机碳平均密度最高, 为5 043 t· km-2; 其次为黄壤, 为3 756 t· km-2; 紫色土中有机碳平均密度最低, 为2 329 t· km-2。紫色土有机碳储量最丰富, 占全区一半以上。

(4)从土地利用方式看, 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最大, 为4 071 t· km-2; 其次是未利用地和草地, 分别为3 830 t· km-2、3 342 t· km-2; 耕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处于中等水平, 为2 752 t· km-2; 居民及建筑用地有机碳密度最低, 为2 416 t· km-2。耕地有机碳储量最大, 达全区的71.46%。

(5)对比20余年间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分布变化, 发现该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呈下降趋势, 表层土壤不断向大气释放有机碳, 尤其在江津、潼南区, 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降低了56.7%、45.1%。应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土壤固碳能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胡芳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植被和土壤碳储量估算研究[D]. 南昌: 江西农业大学, 2011. [本文引用:1]
[2] 李随民, 栾文楼, 宋泽峰, . 河北省南部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J]. 中国地质, 2010, 37(2): 526-529. [本文引用:1]
[3] 耿元波, 董云社, 孟维奇. 陆地碳循环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19(4): 297-303. [本文引用:1]
[4] 朱连奇, 朱小立, 李秀霞. 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 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36(3): 72-75. [本文引用:1]
[5] 汪业勖, 赵士洞, 牛栋. 陆地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动态[J]. 生态学杂志, 1999, 18(5): 29-35. [本文引用:1]
[6] Robert H B, Benjamin J D. Mitigation potential and costs for global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 Agrieuhural Economics, 2008, 38(2): 109-115. [本文引用:1]
[7] 王绍强, 周成虎.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J]. 地理研究, 1999, 18(4): 349-356. [本文引用:1]
[8] 张文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变异性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6. [本文引用:1]
[9] 边维勇, 马力, 洪秀伟, . 辽河流域表层土壤碳密度与碳储量浅析[J]. 岩矿测试, 2011, 30(1): 49-52. [本文引用:1]
[10] 王文俊. 福建龙岩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第四纪研究, 2012, 32(2): 337-344. [本文引用:1]
[11] 陶春军, 贾十军, 邢润华, . 安徽滁州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研究[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3, 34(1): 23-70. [本文引用:1]
[12] 王明霞, 张小卫, 王会锋, . 关中地区表层土壤碳储量问题的研究[J]. 地球与环境, 2013, 41(3): 303-310. [本文引用:1]
[13] 李延生.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环境意义[J]. 物探与化探, 2010, 34(4): 515-516. [本文引用:1]
[14] 刘文辉, 李春亮, 吴永强. 甘肃省兰州—白银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 物探与化探, 2012, 36(3): 367-370. [本文引用:1]
[15] 黄雪夏, 倪九派, 高明, . 重庆市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1): 54-58. [本文引用:2]
[16] 中国地质调查局.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 000)[S]. 2005, 10. [本文引用:1]
[17] 中国地质调查局.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S]. 2005, 10. [本文引用:1]
[18] 奚小环, 张建新, 廖启林.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土壤碳储量问题——以江苏、湖南、四川、吉林、内蒙古为例[J]. 第四纪研究, 2008(1): 58-67. [本文引用:1]
[19] 奚小环, 杨忠芳, 夏学齐. 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凋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 地学前缘, 2009, 16(1): 194-205. [本文引用:1]
[20] 四川省农牧厅, 四川省土壤普查办公室. 四川土壤[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91-213, 316-370, 392-453. [本文引用:1]
[21] 廖艳, 孙淑梅, 杨忠芳, . 吉林中西部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J]. 第四纪研究, 2011, 31(1): 189-196. [本文引用:1]
[22] 奚小环, 杨忠芳, 廖启林, . 中国典型地区土壤碳储量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3): 573-583. [本文引用:3]
[23] 张茂忠, 雷家立, 龚媛媛, . 重庆市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报告[R].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008. [本文引用:1]
[24] 曹建华, 袁道先, 潘根兴.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18(1): 37-44. [本文引用:1]
[25] 倪九派, 袁道先, 谢德体, . 重庆岩溶区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 生态学报, 2009, 29(11): 6292-6300. [本文引用:1]
[26] 杨玉盛, 谢锦升, 盛浩, .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质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7, 62(11): 1123-1131. [本文引用:1]
[27] 周涛, 史培军, 王绍强.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3, 58(5): 727-734. [本文引用:1]
[28] 刘文辉. 甘肃省张掖—永昌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 物探与化探, 2013, 37(3): 552-556. [本文引用:1]
[29]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18(4): 609-616. [本文引用:1]
[30] Liao Q L, Zhang X H, Li Z P, et al. Increas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in China Jiangsu Province[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9, 15: 861-875. [本文引用:1]
[31] 杨军, 张德存, 胡绍祥, . 江汉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分布特征研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第三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广州: 中山大学, 2010: 404-411. [本文引用:1]
[32] 刘子刚, 张坤民.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碳储量变化[J].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45(6): 788-791. [本文引用:1]
[33] 李发鹏, 李景玉, 徐宗学. 东北黑土区土壤退化及水土流失研究现状[J].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13(3): 50-54. [本文引用:1]
[34] 潼南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西部菜都潼南县蔬菜产业健康发展[J]. 南方农业, 2009(3): 56-58. [本文引用:1]
[35] 崔志刚.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