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反演中的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
李锋平, 杨海燕, 刘旭华, 赵海娇
东华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 南昌 330013
杨海燕(1980-),男,博士,副教授。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主要从事电磁法勘探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Email:genious_yang@126.com

作者简介: 李锋平(1989-),男,江西井冈山人,汉族,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磁法勘探理论与应用。Email:geophysics_Lee@163.com

摘要

经典非线性规划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较强,遗传算法采用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进行搜索,全局搜索能力较强,而局部搜索能力较弱。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文中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NPGA)。经过函数测试证明,该算法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搜索性能。设计了多个不同的地电模型,将该算法应用于瞬变电磁地电模型数据反演计算中,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计算精度,反演效果较好。

关键词: 非线性规划; 遗传算法; 瞬变电磁; 反演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7)02-0347-07
Nonlinear programming genetic algorithm in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inversion
LI Feng-Ping, YANG Hai-Yan, LIU Xu-Hua, ZHAO Hai-Jiao
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Nuclea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 China
Abstract

The local search capability of the classical nonlinear programming algorithm is strong,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 adopts the selection, crossover and mutation operators to perform the search, hence its global search capability is strong, whereas the local search capability of the genetic algorithm is weak. Therefore, a nonlinear programming genetic algorithm (NPGA)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two algorithms. Proved by function tes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earch performance of genetic algorithm. On such a basis, the geoelectric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Finally, the nonlinear programming genetic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the inversion calculation of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fast convergence speed and high calculation precision, thus exhibiting good inversion effect.

Keyword: nonlinear programming; genetic algorithm;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inversion
0 引言

在瞬变电磁资料反演中,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反演方法主要以一维线性化为主, 包括浮动薄板解释法、人机对话自动反演法、烟圈理论解释法、人工神经网络反演法及拟地震成像法等[1, 2, 3]。此外, 还有广义逆矩阵、Marquardt-Levenberg反演、正则化反演、航空电磁数据的Zohdy反演等[4, 5, 6, 7]。由于瞬变电磁反问题为非线性的, 因此以线性化为主的反演方法存在局限性。非线性反演问题存在多个极值解, 其中隐含的“ 最优” 解求取必须使用特殊的非线性反演方法; 否则, 用线性反演方法求解非线性问题极易陷入局部极值, 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8]。诸如遗传算法、郭涛算法、模拟退火算法、人工蜂群算法以及粒子群优化反演法等[]非线性解法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部分方法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 GA)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说基础上的一种自适应全局优化算法, 该算法已逐步应用至地球物理反演方面。在地震面波反演[13]和MT实测数据反演[14]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该算法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适合于非线性假设检验以及逆向建模。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将其与视纵向电导微分成像法结合, 反演瞬变电磁测深中的导电薄层[15], 以及采用该算法对地面磁共振法(MRS)和瞬变电磁(TEM)开展联合反演[16]。遗传算法在求解复杂优化问题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但其局部搜索能力差, 在多极值优化问题中往往不能得到其全局最优解[17, 18]。非线性规划用于研究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条件下的多元实函数极值问题, 具有很强的局部搜索能力, 在解决连续可微单峰函数优化问题中具有快收敛、高精度等特点。目前, 非线性规划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和SQP算法、信赖域法、稀疏拟牛顿法、惩罚函数法、稀疏优化以及交替方向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9, 20, 21, 22]

在此次研究中, 笔者将遗传算法和非线性规划结合起来, 将惩罚函数法作为与选择、交叉、变异平行的算子加入到一个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中, 构成一种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NPGA)。通过测试函数的数值试验, 以及不同地电模型NPGA反演, 来验证这种反演方法的有效性。

1 基本原理
1.1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模仿了遗传进化的原理, 并引用了随机概率理论, 其基本计算过程为[23]:

1)将遗传算法的对象用一定的编码表示, 如二进制编码、实数编码、符号串编码等。

2)产生由若干个个体组成的初始群体, 准备必要的初始数据。

3)对运算群体每个个体进行遗传算法的基本运算, 如选择运算、 交叉运算、变异运算等产生新的运算群体。

4)计算运算群体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

5)根据适应度函数进行判断, 如果满足要求就寻优结束, 否则再转向步3。

1.2 非线性规划寻优

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 但其局部搜索能力相对较弱, 而非线性规划具有很强的局部搜索能力, 因此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 将非线性规划中的惩罚函数法作为一个与选择、交叉、变异平行的算子加入到一种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中, 该方法将原约束优化问题中的等式和不等式约束函数加权处理后与原目标函数结合, 得到新的目标函数(惩罚函数)。原问题转化为新的无约束优化问题, 求解该新的无约束优化问题, 间接得到原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24, 25, 26]。惩罚函数法分为内点惩罚函数法、外点惩罚函数法以及乘子法。本文采用内点惩罚函数法, 其计算步骤如下[20]:

1)给定初始内点x(0), 允许误差ε > 0, 初始参数r1, 缩小系数β ∈ (0, 1), 置k=1。

2)构造函数B(x)= i=1m1gi(x)及目标函数 Grk(x)=F(x)+rkB(x), 采用共轭方向, 以xk-1为初始点求解minGrk(x), 设求得的极小点为x(k)

3)若rkB(x(k))< ε 则停止计算, 得到点x(k); 否则, 令rk+1=β rk, 置k=k+1, 返回步骤2。

结合遗传算法的原理和非线性规划的寻优方法, 形成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图1), 其计算步骤为:

1)参数赋值、编码;

2)初始化种群;

3)计算适应度值;

4)遗传算子操作。对运算群体每个个体进行选择运算、交叉运算、变异运算;

图1 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NPGA)的流程

5)非线性规划寻优。当遗传算法进化代数为N的整数倍后, 以所得到的结果为初始值搜索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函数的最小值;

6)计算运算群体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

7)根据适应度函数进行判断, 如果满足要求就寻优结束, 否则再转向步骤3。

2 测试函数

为了检验NPGA算法的有效性, 使用两个测试函数将遗传算法(GA)与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NPGA)进行比较。两个测试函数分别为:

Schaffer函数:

f(x1, x2)=(x12+x22)0.25{sin250x12+x22)0.1]+1}; (1)

函数:

由式(1)、式(2)可知, 当n=2, Schaffer和Ackley函数的变量范围分别为x1, x2∈ [-100, 100]和x1, x2∈ [-32, 32]时, 这两个函数只有一个全局最小值点(0, 0)。此时, 2个测试函数的图形如图2所示。

图2 Schaffer和Ackley函数的立体图

遗传算法是随机优化算法, 我们将两种算法都独立运行20次, 然后求平均值, 得到的遗传算法(GA)与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NPGA)的寻优结果见表1图3

表1 不同算法的反演结果比较

图3 GA和NPGA的目标函数适应度值下降曲线

从运算结果可以看出, 在Schaffer函数和Ackley函数的测试中, NPGA的反演结果更接近全局最优解, 进化代数相同时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NPGA)计算的测试函数适应度值远小于传统遗传算法(GA)的计算值, 表明本文的改进方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结果上, 均优于传统遗传算法。

3 模型反演试算

建立层状地电模型, 应用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对不同地电模型分别进行20次独立反演计算, 取20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地电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将反演结果与之前给定的地电模型参数进行比较, 以此作为评价反演程序的性能的依据。

反演中取感应电动势相对误差为目标函数

式中, xr为真实地电模型; ε obs(xr)为实测数据, 使用理论模型正演值代替; ε i(x)表示反演模型计算的第i个采样道磁场的计算值; N为采样时间道个数。

以下分别对不同类型地电模型进行反演计算, 并对其反演效果进行分析。

3.1 二层(D型)地电模型

表2给出了二层地电模型的参数及NPGA算法的反演结果。反演中种群规模取为60, 最大进化代数为30, 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分别取为0.6和 0.01。反演时模型参数设置如下:各层电阻率分别为100、10 Ω · m; 第一层厚度为100 m, 第二层厚度为无穷。反演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为理论模型参数的± 50%, 图4为半空间条件下由理论模型参数正演计算的感应电动势和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反演结果正演计算值的对比以及反演目标函数的收敛曲线。

表2图4可以看出, 非线性规划的遗传算法得到的反演结果与真实值基本一致, 反演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大为7.076%, 且两者的感应电动势拟合程度也非常好, 证明了反演算法的有效性。

表2 二层(D型)地电模型反演结果

图4 D型地电模型NPGA正反演对比

3.2 三层(H型)地电模型

表3给出了三层地电模型的参数及NPGA的反演结果。反演中种群规模取为60, 最大进化代数为30, 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分别取为0.6和0.01。反演时模型参数设置如下:各层电阻率分别为100、10、100 Ω · m; 第一、二层厚度分别为100、200 m, 第三层厚度为无穷。反演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为理论模型参数的± 50%, 图5为半空间条件下由理论模型参数正演计算的感应电动势和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反演结果正演计算值的对比以及反演目标函数的收敛曲线。从表3图5可以看出, 反演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大为7.305%, NPGA算法得到的反演结果拟合情况良好。

表3 三层(H型)地电模型反演结果

图5 H型地电模型NPGA正反演对比

3.3 四层(KH型)地电模型

对四层(KH型)地电模型瞬变电磁测深数据进行了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反演, 表4给出了四层(KH型)地电模型的参数及NPGA算法反演的结果。反演中种群规模取为60, 最大进化代数为30, 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分别取为0.6和0.01。反演时模型参数设置如下:各层电阻率分别为100、200、50、200 Ω · m; 第一、二、三层厚度分别为100、200、500 m, 第四层厚度为无穷。反演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为理论模型参数的± 50%, 图6为半空间条件下由理论模型参数正演计算的感应电动势和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反演结果正演计算值的对比以及反演目标函数的收敛曲线。

表4 四层(KH型)地电模型反演结果

图6 KH型地电模型NPGA正反演对比

表4图6可以看出, 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得到的反演结果与真实值基本一致, 反演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大为9.312%, 两者的感应电动势拟合程度也依然较好, 进一步证实了NPGA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寻优能力。

3.4 五层(KHK型)地电模型

为了进一步测试本文的NPGA算法对TEM数据反演的有效性, 对五层(KHK型)地电模型瞬变电磁测深数据进行了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反演, 表5给出了五层(KHK型)地电模型的参数及NPGA算法反演结果。反演中种群规模取为60, 最大进化代数为30, 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分别取为0.6和 0.01。反演时模型参数设置如下:各层电阻率分别为100、300、50、200、30 Ω · m; 第一、二、三层厚度分别为100、200、300、500 m, 第五层厚度为无穷。反演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为理论模型参数的± 50%, 图7为半空间条件下由理论模型参数正演计算的感应电动势和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反演结果正演计算值的对比以及反演目标函数的收敛曲线。

表5图7可以看出, 随着模型的参数增多, 相应反演难度加大, 但NPGA算法得到的反演结果与真实值基本一致, 反演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大为6.211%, 反演效果的稳定性较好, 且两者的感应电动势拟合程度也依然较好, 反演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反演算法的有效性。

表5 五层(KHK型)地电模型反演结果

图7 KHK型地电模型NPGA正反演对比

4 结论

将非线性规划算法与传统遗传算法结合, 得到了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NPGA)。测试函数的试算结果表明, 在同等条件下, 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结果上均明显优于传统遗传算法, 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搜索性能, 验证了NPGA算法的有效性。理论地电模型的反演结果表明, NPGA反演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计算精度, 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上述结果表明, 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反演程序对于解决非线性、多参数、多极值的瞬变电磁反演问题是有效的, 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致谢: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薛国强研究员对本研究给予了殷切指导和帮助, 在此表示诚挚感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姚姚. 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2. [本文引用:1]
[2] 王家映.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第2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本文引用:1]
[3] 薛国强, 李貅, 底青云. 瞬变电磁法正反演问题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4): 1165-1172. [本文引用:1]
[4] 邓晓红. 定回线源瞬变电磁三维异常特征反演[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引用:1]
[5] 孙怀凤. 隧道含水构造三维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及突水灾害源预报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3. [本文引用:1]
[6] 张继令, 翁爱华.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测深一维Occam反演[J]. 铁道勘察, 2007, 33(2): 40-43. [本文引用:1]
[7] 杨海燕, 李锋平, 岳建华, . 基于“烟圈”理论的圆锥型场源瞬变电磁优化反演[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 45(6): 230-237. [本文引用:1]
[8] 姚姚. 蒙特卡洛非线性反演方法及应用[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7. [本文引用:1]
[9] 曹立斌. 瞬变电磁测深资料反演——逐步缩小搜索范围的演化算法[J].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 27(2): 108-111. [本文引用:1]
[10] 王猛. 瞬变电磁测深非线性反演理论的研究[D]. 石家庄: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2. [本文引用:1]
[11] 张建国, 武欣, 赵海涛, . 时间域电磁勘探数据的模拟退火法反演研究[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 37(1): 220-225. [本文引用:1]
[12] 李明星, 肖林通, 张倚瑞, . 瞬变电磁粒子群优化反演研究[J]. 煤炭技术, 2014, 33(9): 302-304. [本文引用:1]
[13] Stoffa P L. Nonlinear multiparameter optimiza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Inversion of plane-wave seismograms[J]. Geophysics, 1991, 56(11): 1794-1810. [本文引用:1]
[14] Pérez-Flores M A, Schultz A. Application of 2-D inversion with genetic algorithms to magnetotelluric data from geothermal areas[J]. Earth Planets and Space, 2002, 54(5): 607-616. [本文引用:1]
[15] Li X, Xue G Q, Song J P,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adaptive shrinkage genetic algorithm in the feasible region to TEM conductive thin layer inversion[J]. Applied Geophysics, 2005, 2(4): 204-210. [本文引用:1]
[16] 万玲, 林婷婷, 林君, .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MRS-TEM联合反演方法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11): 3728-3740. [本文引用:1]
[17] 韦凌云, 柴跃廷, 赵玫. 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混合遗传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 42(22): 46-49. [本文引用:1]
[18] 成志伟, 孙跃东, 刘宾, . 基于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优化研究[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4, 36(1): 44-48. [本文引用:1]
[19] 戴彧虹, 刘新为. 线性与非线性规划算法与理论[J]. 运筹学学报, 2014, 18(1): 69-92. [本文引用:1]
[20] 陈宝林.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第2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本文引用:2]
[21] 覃柏英. 非线性规划的遗传算法在多峰函数优化中的应用[J].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13, 24(2): 25-31. [本文引用:1]
[22] 王登刚, 刘迎曦, 李守巨. 求解一类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3, 37(12): 1953-1956. [本文引用:1]
[23] 李敏强, 寇纪淞, .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本文引用:1]
[24] 何力, 王琴芳. 惩罚函数法在发动机性能计算中的应用[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1, 33(4): 338-341. [本文引用:1]
[25] 张光澄. 非线性最优化计算方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本文引用:1]
[26] 巴扎拉M S, 希蒂 C M. 非线性规划—理论与算法[M]. 王化存, 张春柏, 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