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不杂地区区域化探扫面试点测量及其外围找矿前景地球化学预测
杨少平, 刘华忠, 刘应汉, 张学君, 张华, 孔牧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作者简介: 杨少平(1953-), 男, 硕士,研究员,长期从事勘查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研究工作。Email:yshp1953@163.com

摘要

选择地处羌塘高原腹地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核心区段的多不杂地区,开展了区域化探扫面试点测量。水系沉积物不同采样粒级成果对比研究表明,-10~+40目是该区的最佳采样粒级;抽稀试验研究表明,1个点/4 km2的采样密度对于找寻大型以上矿床是有效的。根据-10~+40目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结果,预测在多不杂矿区外围具有找到大型以上规模铜矿床的潜力,特别是在荣那沟上游一带。

关键词: 羌塘高原; 多不杂铜矿区; 区域化探扫面; 试点测量; 找矿前景预测
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7)02-0203-07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 and prospecting prognosis of the Duobuza region and its peripheral areas in Tibet
YANG Shao-Ping, LIU Hua-Zhong, LIU Ying-Han, ZHANG Xue-Jun, ZHANG Hua, KONG Mu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CAGS,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

The Buobuza area selected for the study is located in the Qiangtang Plateau hinterlan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 River metallogenic belt.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n overall survey of regional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grades of stream sediment samples shows that -10~+40 mesh is the best sampling fraction here; rarefied test study shows that more than 1/4 km2 sampling density is valid for discovering a large deposit. According to the -10~+40 mesh stream sediment results of the overall survey, the authors predict that the periphery of the Duobuza ore district has the potential to find large or superlarge copper deposits, particularly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Rongna ditch.

Keyword: Qiangtang Plateau; Duobuza copper ore district and its periphery; regional overall geochemical survey; test survey; prospecting prediction
0 引言

羌塘高原是目前区域化探全国扫面工作最大的空白区, 地质找矿工作程度极低。全国重点成矿区带— — 班公湖— 怒江成矿带的主体位于其中, 这里的区域化探扫面和地质找矿工作正在推进中。选择适应羌塘高原地球化学景观条件的区域化探扫面方法技术, 对于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突破意义深远。

试点测量是方法技术研究的重要环节, 是连接方法技术研究与推广两个阶段的重要一环, 对方法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多不杂地区地处羌塘高原腹地, 其地球化学景观在羌塘高原中具有代表性。位于试点区中的多不杂斑岩型铜矿床, 由西藏自治区第五地质大队1997~1999 年期间在该地区进行砂金调查评价中所发现, 目前控制的铜金资源量规模已经达到超大型, 是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之一的班公湖— 怒江成矿带西段的支柱矿床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地质找矿工作, 在多不杂矿床附近还发现了波龙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 以及拿若、拿顿、铁格隆、尕尔勤等多个矿床(点) , 共同组成了多龙(多不杂— 波龙)矿集区[1, 2], 有希望成为国家级铜矿资源战略接替基地。

试点区的西部为地球化学勘查空白区, 东部曾开展过1:5万土壤测量, 采样粒级-40目, 成果对找到多不杂铜矿床起到重要作用[3]。但总体上看, 此次工作圈定出的地球化学异常偏弱、偏散、区域地球化学规律不强, 需要研究制定新的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 适应该区矿产勘查的需求。

根据相关研究, 在羌塘高原上, 影响土壤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找矿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随处可见的风成沙, 其优势粒级为-40目, 质量占比高达 91.08%, 表明羌塘高原风成沙对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干扰主要出现在-40目粒级段, 并以大幅度降低相应粒级段水系沉积物中铜矿化指示元素含量水平和扭曲区域地球化学分布模式为特点[4, 5]。初步确定羌塘高原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最佳采样粒级为-10~+40目、采样密度1个点/4 km2(勘查目标定位到大型以上矿床时)或1个点/km2(勘查目标定位到小型以上矿床时)[6]。本文是上述研究工作的继续和深化, 主要展示多不杂地区区域化探扫面试点和对多不杂矿区外围找矿远景地球化学预测的主要成果。

1 研究区概况

多不杂试点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城北西方向, 直线距离约100 km。从狮泉河至改则有主干公路经物玛区相通, 县城至工区有简易汽车便道直通试点区, 路途约130 km。

1.1 景观特征

试点区地处羌塘高原腹地, 无人区南部边缘(图1)。一级景观分区属高寒湖沼丘陵景观区。

区内海拔多在4 700~5 100 m, 最高海拔5 209 m。年降水量189.6 mm, 年降雪日60天左右; 每年七八月份为雨季, 常以雨夹雪和冰雹的形式出现, 降水量占全年70%以上。年均气温0 ℃以下, 10月~竖年5月为冰冻期。年降水量明显小于蒸发量。年日照时数3 160 h。属高原亚寒带干旱季风气候区[7, 8], 以寒冷、干旱、多大风、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野外工作条件极端艰苦为特征。

图1 西藏多不杂地区区域化探扫面试点测量采样点位

试点区内地势较平缓, 相对高差一般在50~100 m。水系较发育, 多呈树枝状, 均为内流河, 半数以上向北汇入一小咸水湖之中, 其他水系向南消失在平滩中(图1); 大部分水系为干沟, 仅少量水系见常年地表径流, 补给源为泉水或冰雪融水, 流量不大。

试点区内, 风成沙随处可见, 以平沙地为主。在小灌木丛或陡坎的背风处, 可见流动小沙丘。

1.2 地质背景

多不杂试点区位于羌塘地块南缘, 班公湖— 怒江缝合带北侧。区内主要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曲色组(J1q) 浅变质泥质砂岩— 粉砂岩夹薄层泥质岩, 上部发育玄武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J1qβ ), 以及白垩系美日切组(K1m) 紫红色英安岩为主的火山岩地层和新近系中新统的康托组(N1k) 河湖相碎屑岩沉积 (图2) , 第四系(Q)冲洪积、风积松散堆积物主要出现在测区北部和南部。区内出露的岩体主要为中酸性花岗闪长斑岩小岩体, 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北西向、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成区内的主体构造格架; 含矿斑岩侵入体多沿北东向走滑断层发育[2, 3]

试点区中已知矿主要为多不杂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矿化蚀变以富Si、Al、K、Ca为主要特征, 热液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 蚀变强度与距岩体的距离成反比, 越近越强烈; 以含矿斑岩为中心, 向外依次划分出钾硅化带、云英岩化带、褐铁矿化带、角岩带。矿化体产于多不杂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接触带中, 主要为铜矿化, 同时伴生Au。矿体及围岩岩性为含铜碳酸盐化变石英砂岩。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少量辉钼矿, 氧化矿物有孔雀石、蓝铜矿。矿石主要呈细脉浸染状, 少量为脉状、浸染状、角砾状、块状和蜂窝状[1, 7]

经后续地勘工作, 在多不杂西南5 km左右处, 找到波龙大型铜金矿床(图2), 其成矿类型与多不杂相同, 亦为斑岩型[9]

图2 多不杂试点区地质简要(据参考文献[2]编制)
1— 第四系沉积物; 2— 中新统康托组; 3— 下白垩统美日切组; 4— 下侏罗统曲色组; 5— 下侏罗统曲色组玄武岩; 6— 花岗闪长斑岩; 7— 逆断层; 8— 地质界线; 9— 不整合界线

2 样品采集、加工和分析

试点测量工作以多不杂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为勘查目标, 开展了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

水系沉积物采样点主要布置在长> 1 km的一级水系沟口和二级水系内, 三级和四级水系布置控制样; 主要考虑样点对汇水域的控制程度。共完成采样点166个(图1)、采集水系沉积物研究样品(-10~+40目和-40目)332件。控制面积236 km2, 平均采样密度为0.7个点/km2

考虑到测区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的冲洪积物代表性偏差的现状, 采样时选择在现代流水线上、冲洪积物成分复杂、大小颗粒混杂的部位, 样点周围30~50 m范围内、横切河道、多点采集组合成样。当出现多条河道或辫流时, 在多条河道里采集组合样。在羽毛状水系发育区段, 于相邻多条水系采集组合样, 并在中间水系标明点位号。在每个采样点上均下挖20~30 cm, 上下混合采样。

样品加工流程为:用不锈钢套筛筛分成两种粒级(-10~+40目和-40目)送分析。测试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心实验室承担, 用无污染碎样设备碎至-200目, 用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ICP-MS 测试Au、Ag、As、Sb、Hg、Bi、Cu、Pb、Zn、Cd、Cr、Ni、Co、W、Mo、Mn、CaO、K2O、Na2O等19个元素(氧化物)。

3 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结果讨论

本次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的主要内容为:两类(-10~+40目和-40目)采样粒级和两种采样密度(0.7点/km2和1点/4 km2) 的对比研究, 从中进行优选, 为大规模开展羌塘高原区域化探扫面打牢技术基础。

3.1 不同采样粒级对比

采用-10~+40目和-40目两种粒级进行对比。结果发现, -10~+40目粗粒级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测区中圈出了一条十分明显的斜穿整个测区、北东向展布、断续长大于28 km的Cu、Mo、W、Au、Ag、K2O组合异常带, 向北东和南西两个方向均未封闭(见图3中-10~+40目各子图)。异常带元素组合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出斑岩型铜矿化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表明测区存在着北东向展布的斑岩型Cu矿成矿带。

在上述多元素异常带上, 于多不杂铜矿区— 波龙铜矿区(图2)圈定出I-1号浓集中心(见图3中-10~+40目Cu子图), 长6 km、宽3 km左右, 面积约18 km2, 并伴有Mo、W、Au、Ag、K2O异常浓集中心。这里的Cu具有5级浓度分带, 最高含量达到2 246× 10-6; Au具有4级浓度分带, 最高含量达到58.7× 10-9; Mo具有3级浓度分带, 最高含量达到10.8× 10-6; Ag具有3级浓度分带, 最高含量达到655× 10-9; W具有2级浓度分带, 最高含量达到5.14× 10-6。同时, 在多不杂铜矿区还伴有Bi、Zn、Cd、K2O中等强度异常和Hg、Sb、As、Pb、Co弱异常, 构成了一个以Cu为主, 元素组合复杂, 主体受北东向构造控制的区域化探异常浓集中心, 从异常规模和浓集中心异常强度都表明这里是找寻大型以上铜矿床的有利靶区。

从各元素异常空间分布特征看, 在多不杂铜矿区, Cu、Mo、W、Bi异常在中心, Ag、Zn、Cd异常偏外侧, Sb、Hg、Pb、As异常在外围, 构成一个不十分明显的组分分带, 显示出典型斑岩型铜矿化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 表明多不杂矿区的成矿类型应该是斑岩型。

根据斑岩型Cu矿床典型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从上到下元素垂直分带):Mn、Cd、As、Co、Zn、Pb— Ag、Au、Se、W、Bi— Cu— Mo[10], 多不杂综合异常的元素空间分布及其分带性显示出这里的铜矿化处在矿化体前部晕中, 其主矿化体尚未完全出露, 且北东方向矿化较南西方向剥蚀偏深, 矿化体可能向南西方向侧伏。

图3 西藏改则县多不杂地区不同粒级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异常对比

在异常带上, 各元素1级浓度异常与北东向断层、美日切组英安岩分布范围基本上一致, 反映了成矿地质背景; 浓集中心则与北东向断续分布的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 反映了主要的成矿母岩。

总体上来说, -10~+40目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成果清晰地揭示出测区成矿地球化学规律, 显示出区域Cu成矿带的存在。根据异常特征可以确定, 区域成矿带呈北东向展布, 矿种以铜为主, 在多元素异常浓集中心部位产出大型以上规模的斑岩型铜矿床。

反观-40目水系沉积物测量获得的地球化学异常, 除Cu、Mo异常对多不杂铜矿床有所指示外, 其他元素异常对多不杂矿床均难以明确指示, 区域成矿规律的显示也很不明显。究其原因, 主要是在-40目水系沉积物中掺入了很多的风成沙, 大大稀释了各元素的原有含量; 同时, 由于风成沙掺入的无规律性, 扭曲了区域地球化学分布规律, 严重干扰了准确找矿信息的获取。Cu、Mo异常对多不杂矿床有所指示的原因, 初步认为主要是这里的铜矿床规模巨大、Cu矿化体已经出露地表, 形成了很强的异常, 风成沙的稀释作用, 使异常降低两个浓度级次, 而不足以掩盖矿床的存在。但对区域成矿带的反映就很不清楚, 仅仅表现为孤立的3个异常, 且对波龙矿床没有反映。因此, 在羌塘高原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必须滤掉-40 目粒级段, 才能获得反映测区客观地质矿产实际分布的地球化学资料。

3.2 放稀采样密度研究

以原始采样密度(0.7个点/km2)为基础, 对-10~+40目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结果进行了1个点/4 km2的采样密度抽稀研究。抽稀点的选择原则为:样点主要分布在长> 2 km的一级水系沟口和二级水系中下游, 三级和四级水系布置控制样; 主要考虑样点对汇水域的控制程度, 兼顾样点的均匀性。

采样密度放稀到1个点/4 km2以后, 样品数减少到61个, 只有原来的1/3多点(见图4中采样点位图), 使工作量减少了近2/3, 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1个点/4 km2的采样密度下, Cu、Mo、W、Ag、Au组合异常带依然存在, 仍然呈北东向展布, 但异常范围有所扩大; Cu、W异常由断续分布变成连续分布, Cu、Ag异常整个连成了一体, 斜贯整个测区, 并延出区外。主要的三个Cu异常浓集中心依然存在, 反映多不杂铜矿床的Cu I-1浓集中心和测区东北角的荣那沟Cu I-2浓集中心仍然是测区最引人注目者(见图4)。除Cu外, Mo、W、Ag、Au等异常强度略有降低, 一般比0.7个点/km2时降低一个浓度级次(见图3和4)。

图4 西藏改则县多不杂铜矿区及外围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异常剖析(1个点/4 km2, -10~+40目)
采样点位图图例同图1; 地质图图例同图2

在多不杂铜矿床产出地段(图4中驻地), 圈定出具有5级浓度分带的强Cu异常和具有3级浓度分带的强Au异常(见图4中Cu I-1号和Au I-1号浓集中心), 以及Ag、Mo、W、K2O 等2级浓度分带的中等异常。据此完全可以确定出在多不杂矿区和荣那沟上游具有良好的寻找大型铜矿床的前景。

综上, 在羌塘高原地区, 找矿目标确定在大型以上矿床时, 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完全可以将采样密度放稀到1个点/4 km2, 以减轻野外采样的劳动强度, 提高野外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亦可达到预期找大矿的目的。同时, 通过多不杂地区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 新发现荣那沟和地保那木岗两个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远景区。

3.3 多不杂矿区外围找矿前景地球化学初步预测

通过多不杂地区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 除指明多不杂矿床具有找到大型以上铜矿床的前景外, 在矿区外围亦圈定出两个十分有利的找矿远景区:荣那沟(Cu II异常)和地保那木岗(Au II异常)(见图3中-10~+40目子图中的Cu和Au异常)。

3.3.1 荣那沟异常

荣那沟异常位于测区东北角的荣那沟中, 即Cu II异常所处地段。异常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展布, 向东未封闭(见图3中-10~+40目子图中Cu异常), 面积> 20 km2

荣那沟异常以Cu为主, 伴有Mo、W、Au、Zn、Bi、Sb、As中等异常和Ag、Pb、Co、Cd弱异常。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基本吻合, 显示出热液型矿化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其中Cu具有5级浓度分带, 最高含量达到819× 10-6。Mo、Zn、Bi、Sb、As、Au具有两级浓度分带, 最高含量分别为3.6× 10-6、436× 10-6、1.5× 10-6、4.76× 10-6、83.9× 10-6、6.6× 10-9。异常元素组合和各元素异常分布特征表明这里以热液型铜矿化为主, 伴有多种元素。

异常区主要出露新近系中新统康托组地层, 但在异常区的水系沉积物中, 观测到大量紫红色、灰绿色安山玄武岩和灰绿色石英砂岩转石, 同时见少量辉绿岩转石, 转石表面多覆盖着黑色的锰膜; 表明异常与康托组地层(河湖相红色碎屑岩沉积)没有关系, 异常源应该在测区东邻的火山岩中, 且与其中的含铜热液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含有铜矿化的热液活动是真正的异常源。异常处在北东向展布的区域斑岩型铜矿化带上, 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综上, 荣那沟异常是试点测区除多不杂矿区异常外, 最强的区域多元素组合异常。根据异常分布特征和当前异常区水系中转石岩性特点, 推断此异常的源位于测区东邻, 应开展补充测量, 完整圈定异常, 确定异常的整体规模和确切的源地。按照各元素异常强度特点和异常现有规模, 推测异常反映的Cu矿化已经出露地表, 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找Cu靶区, 其找矿潜力大于多不杂矿区。根据热液型铜矿床元素分带模型:B-Ba-Hg-Sb-As-Ag-Au(Pb、Zn)-Cu-Bi-Mo-Ni-Co-W-Sn-Be[10], 结合荣那沟异常元素组合及分带特点和所处空间位置, 推测其成矿类型浅部可能以热液型铜矿化为主, 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铜矿化。在试点测区内这里是除多不杂矿区以外最好的找Cu靶区。

经过后续进一步的矿产勘探工作, 在异常区东缘外, 目前已经找到了荣那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目前控制的矿体总体呈北东向分布, 延长约1 400 m, 宽约约800 m。中部钻孔施工至1 136 m(ZK3205 )尚未穿透矿体。矿体总体向北缓倾斜, 剖面上呈现中间厚向外变薄的趋势, 类似一漏斗状, 走向上、倾向上、垂向上均未控制住矿体。共求获铜资源量1 098万t, 矿体Cu平均含量0.53%, 是我国首例千万吨级浅成低温热液— 斑岩型铜(金银)矿床, 预测矿床铜远景资源量超过1 500万t。矿床伴生Au平均含量在0.1× 10-9左右, 伴生银平均品位在2 g/t 左右, 对区域找矿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11, 12]

3.3.2 地保那木岗异常

地保那木岗异常位于测区西南部, 是以Au为主的异常(见图3中-10~+40目子图中AuII异常), 具有四个浓集中心, 伴有Cu、Ag、Hg、Sb、Bi、As、Cd、K2O二级异常和Mo、Pb、Co、Zn的弱异常。

异常区主要出露下侏罗统曲色组浅变质泥质砂岩— 粉砂岩夹薄层泥质岩, 极少玄武安山岩, 局部为白垩系美日切组(K1m) 紫红色英安岩。发育北东、北西、近东西3组断裂构造(图2)。花岗闪长斑岩体沿北东和近东西向断裂侵入在曲色组地层中, 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

各元素异常与Au异常各浓集中心部分重合。以Au II-1浓集中心和Au II-2浓集中心的浓集程度最高, Au含量分别为53.1× 10-, 9和32.7× 10-9。异常总体上呈北东向和北西向交叉的“ 菱形” 展布, 浓集中心基本上位于“ 菱形” 的角点上。Bi、As、Ag、Sb、Hg异常也有类似的分布特征。

在AuII-1异常浓集中心部位的水系沉积物中, 砾石以灰绿色石英砂岩及闪长玢岩为主, 白色脉石英转石较多, 偶见褐铁矿化, 表明这里存在着比较强烈的后期热液活动。

在AuII-2异常浓集中心部位的水系沉积物中, 砾石以石英砂岩为主, 上游见褐铁矿化转石, 旁侧一级水系中见炭质板岩转石, 表明这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后期热液活动。

综上, 从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异常区地质背景、后期热液活动状态综合分析, AuII-1和AuII-2异常浓集中心部位是找寻原生金矿化的良好靶区。控制Au矿化的主要因素是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构造的交叉部位和沿构造裂隙活动的含矿热液。同时, AuII-1异常浓集中心还位于北东向展布的斑岩型铜矿带上, 也可能AuII-1异常浓集中心是深部隐伏斑岩型铜矿化的指示。总之, Au II-1和Au II-2两个浓集中心控制的区段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有待开展进一步的异常查证工作, 确定其找矿意义。

4 结论

1) 在羌塘高原上, 开展区域化探扫面的最佳方法为水系沉积物测量。采用-10~+40目采样粒级可以消除无处不在的风成沙干扰, 获得客观真实的区域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和重要找矿线索。采用1个点/4 km2的采样密度, 可以发现大型以上规模的矿床。

2) 多不杂地区水系沉积物试点测量成果, 不但明确指出了已知多不杂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存在, 而且圈定出荣那沟和地保那木岗两个新的找矿远景区。经后续矿产勘查工作, 目前已在荣那沟中找到了荣那超大型铜(金银)矿床。相信在今后的矿产勘查中, 地保那木岗找金远景区一定会有所突破。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李玉彬, 多吉, 钟婉婷, . 西藏改则县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勘查模型[J]. 地质与勘探, 2012, 48(2): 274-287. [本文引用:2]
[2] 祝向平, 陈华安, 马东方, .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床地质与蚀变[J]. 地质与勘探, 2012, 48(2): 199-206. [本文引用:2]
[3] 肖润, 李胜荣, 周肃, . 西藏改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8-11, 53-70. [本文引用:2]
[4] 张华, 孙忠军, 杨少平, . 青藏高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及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研究成果报告[R].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2004: 46-108, 130-141. [本文引用:1]
[5] 杨少平, 刘华忠, 张学君. 西藏中西部风成沙的地球化学特征[J]. 中国沙漠, 2006, 26(3): 345-350. [本文引用:1]
[6] 杨少平, 刘华忠, 孔牧, . 羌塘高原典型矿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化探扫面方法[J]. 地球学报, 2015, 36(3): 367-376. [本文引用:1]
[7]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多不杂铜矿[R].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2003. [本文引用:2]
[8] 王越主编. 中国市县手册[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本文引用:1]
[9] 李玉彬, 钟婉婷, 张天平, . 西藏改则县波龙斑岩型铜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J]. 地球学报, 2012b, 33(4): 579-587. [本文引用:1]
[10] 吴承烈, 徐外生, 刘崇民. 中国主要类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模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8: 52-54. [本文引用:2]
[11] 唐菊兴, 孙兴国, 丁帅, .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现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J]. 地球学报, 2014, 35(1): 6-10. [本文引用:1]
[12]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年度报告(2015)[R].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5: 43-44.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