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航空物探在湘赣边区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崔志强, 孟庆敏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作者简介: 崔志强(1981-),男,硕士,工程师,从事航空物探技术及研究工作。E-mail:cuizhiqiang@igge.cn

摘要

湘赣边区是一个多期复合造山活动和构造叠加的复杂构造域,地质构造发育,也是华南地区有色金属、多金属及铀矿的主要产地,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限制,地质构造的研究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笔者利用最新实测的高精度航空物探(磁/放)数据资料,结合区重资料,系统的对湘赣相邻边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圈划,对深大断裂带的分布及控岩特征、钦杭结合带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基本展布情况进行了论述。研究成果对本区进一步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及矿产资源远景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精度航空物探; 航磁; 湘赣边区; 构造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6)03-0493-09 doi: 10.11720/wtyht.2016.3.10
The application of high-precision airborne geophysical survey to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in the Hunan-Jiangxi border area
CUI Zhi-Qiang, MENG Qing-Min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CAGS,Langfang 065000,China
Abstract

The Hunan-Jiangxi border area is a complex tectonic domain with multiple orogeny and tectonic superposition.Meanwhile,it is also the main producing area of nonferrous metal deposits,polymetallic deposits and uranium deposits in southern China.Due to the influence and restriction of many factors,the study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very insufficient.Combining the regional gravity data with the latest high-precision airborne geophysical(magnetic/gamma)data,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is area,probed into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faul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magmatic rocks,and described distribution condition and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nzhou-Hangzhou junction area.The results have a strong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basic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mineral resource prediction in this area.

Keyword: high-precision airborn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eromagnetics survey; Hunan-Jiangxi border areai; geological structure

湘东赣西交界地带, 呈近南北走向, 跨罗霄山系中段, 自北向南主要包括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多个北北东、北东走向的山脉, 这一山链是我国钨、锡、铀等重要矿产的主要产地。虽然各中大型矿田及其附近区域的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较高, 但因该山链地处省份边界地区, 受行政管制区域的局限, 加之地形复杂、切割深度大、地表植被茂密、通行困难等因素, 地面地质工作开展难度大, 因此, 该区的基础地质工作尚缺少全局性、宏观性、系统性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而航空物探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克服地面条件限制, 短时间内获取高精度的、全局性的、客观的多参量地球物理数据资料, 为基础地质研究及矿产资源远景预测提供基础资料。

近年来, 对钦杭成矿带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 位于扬子与华夏两个古陆块于新元古代碰撞拼接所形成的板块结合带, 呈“ S” 型斜跨于华南中部, 是华南地区一条重要且独具特色的铜金和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其北东段(浙赣段)构造特征清晰, 但南西段(湘桂段)基本上被南华纪以来的沉积盖层所覆盖, 无典型深部构造直接证据, 加之后期区域构造变形复杂, 基底岩石出露稀少且不完整, 因而地质上对其位置及展布的认识分歧较大 12, 其北东、南西段的过渡区域即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及相邻区域。

利用宏观资料, 整体上对湘赣交界边区的构造形成和演化过程、复合和转换以及对成矿的控制, 显然已成为当前必要和紧迫解决的课题。笔者试图利用近几年最新完成的高精度航磁及航空伽马能谱资料, 同时结合区域重力资料, 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对湘赣边区的构造展布情况、岩浆岩分布特征以及钦杭结合带的走向及特征等进行研究, 可为今后该区进一步开展区域地质研究、地质矿产调查等提供参考。

1 地质背景

笔者研究的湘赣边区总体说来是一个具有多期复合造山活动和构造叠加的构造域, 其特点是前中生代古特提斯构造体系与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体系在这里明显地呈立交桥式横跨叠加和垂直交切 34, 因而其构造发展具有与一般造山带不同的经历和样式。

大地构造上, 本区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碰撞汇聚带, 西北为扬子板块, 东南为华夏板块一级构造单元, 纵跨江南地轴、湘中褶皱带、湘赣粤褶皱带等二级构造单元, 主要涉及幕阜山隆起、长平凹陷、浏阳隆起、茶桂凹陷、汝城凹陷等多个三级构造单元[5]。区内及邻区广泛发育NNE、NE向走滑构造带, 是由于扬子、华夏板块边缘的岛洋块体多期复合拼合而成[6]。北部的幕阜山— 九岭山地区, 走滑构造是叠加在扬子陆块东南缘武陵— 雪峰造山带构成的褶皱基底上。南部的武功山— 万洋山— 湘赣粤交界地区, 被横跨叠加的则是构成华夏陆块北缘增生褶皱基底的华南加里东复合构造带。

自北向南, 沿湘赣两省边界近乎等间距地发育的NE、NNE走向大型走滑断裂(图1), 主要包括湘阴断裂、长平断裂、宜醴断裂、广萍断裂、醴攸断裂、茶郴断裂、资兴断裂、桂东断裂、遂川— 热水断裂等等 78。这些断裂在平面上构成雁行排列, 长度多在上百千米, 最长超400 km, 一般多表现为若干次级断层顺走向叠接的直线型位移带。从这些断裂命名及早期资料不难发现, 多在单一行政(省)区划内的研究, 缺乏跨行政区划的综合研究。断裂以及被其切割而形成的隆、陷地块, 构成了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南延部分的现今构造格架, 形成了由隆、陷地块及褶皱带相间出现的复杂地质景观 910。同时, 这些走滑断裂构造对不同时期的中酸性侵入岩、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印支— 燕山期的花岗岩体基本严格沿该组构造带侵位, 主要北部的临湘— 幕阜山、醴陵— 萍乡— 安福、攸县— 茶陵— 桂东、蓝山— 临武— 乐昌— 仁化等构造岩浆岩带, 中新生代红层盆地多呈NE、NNE向展布, 盆地的形成、发展均严格受该组断裂控制 1113, 如长平盆地、新萍盆地、醴攸盆地、茶永盆地等。

图1 研究区地质构造

本区地层自中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发育, 层序完整, 横向变化明显, 除元古界为浅变质碎屑岩系外, 从古生界至中新生界大部分地层为陆相碎屑岩建造或碳酸盐岩建造。火成岩以深成岩为主, 火山岩很少。深成岩以酸性岩为主, 岩性以二长花岗岩体、花岗闪长岩为主, 形成时期以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最为发育, 由老至新, 岩性逐渐偏酸性。

2 岩矿石物性及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根据本次实测物性资料, 研究区内及邻近地区共实测615个物理测点, 每个测量点分别测量30组数据, 测量参数包括磁化率、剩磁强度、伽马能谱总量、钾含量、铀含量、钍含量、密度7个参数, 分别以地层各层系和侵入岩各期次的均值统计(表1表2)。

表1 研究区地层各层系物性(均值)统计
表2 区内各期侵入岩物性(均值)统计

研究区燕山期晚期黑云母花岗岩磁化率最高可达3 552× 10-6SI。总体看来, 地层存在第四系/新近系、三叠系/二叠系、泥盆系/志留系的等磁性界面。各期次侵入岩中, 雪峰期、燕山中期侵入岩体的磁性相对较高, 其他期次磁性相对较弱, 而燕山期与印支期磁化率及剩磁强度标准偏差较大[14]。高精度航磁Δ T表现为:研究区大部以接近零值的低缓平静正/负磁场为背景, 是各时期地层和部分岩体的反映; 宏观上叠加的几条大型链状升高磁异常带或巨大的团块状宽缓磁异常, 为沿深大断裂侵位的中酸性侵入岩引起, 其中以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体为主, 局部尖峰异常多为铁矿或含磁铁矿化引起, 是寻找铁及多金属矿的重要指示。

伽马能谱特征显示, 各期地层的总量、钾、铀、钍含量均值为(4.7~30.2)Uγ (Tc)、(0.2~3.7)× 10-2 g/g(K)、(2.9~6.6)× 10-6 g/g(U)、(2.7~24.8)× 10-6 g/g(Th), 其中寒武系中下统铀含量普遍偏高, 最高可达112.2× 10-6 g/g。在侵入岩中能谱均值有(21.7~53.1)Uγ (Tc)、(4.4~5.4)× 10-2 g/g(K)、(5.2~15.1)× 10-6 g/g(U)、(16.7~47.4)× 10-6 g/g(Th), 其中燕山晚期花岗岩能谱特征整体偏高。总体上, 侵入岩体的放射性明显高于地层, 碎屑岩建造的放射性总体高于碳酸盐岩建造, 且差异明显。在航空伽马能谱总量(Tc)上, 整体表现为以(10~11.5)Uγ 的中场— 偏低场为背景, 与各期地层的碎屑岩建造对应。新余— 萍乡一带为中低场— 低场的链状特征, Tc多集中在(3.4~7.8)Uγ 之间, 为二叠系的碳酸盐岩建造和三叠系的碎屑岩的综合反映。区内各红层盆地均呈现为低场特征, Tc多集中在(2.7~6.9)Uγ 之间。加里东、印支及燕山期的侵入岩放射性核素含量普遍高, 其中燕山期晚期放射性最高。在航空伽马能谱上, 多引起高场、特高场, 他们多集中在本区中南部茶陵— 桂东— 仁化一带, 宏观上呈近南北向展布, 由一系列NE、NEE向的长轴状高场构成。

岩(矿)石密度值统计显示, 地层整体均值为2.63× 103 kg/m3。新生界、中生界的密度均值分别为 2.562× 103 kg/m3、2.574× 103 kg/m3, 明显低于下伏的上古生界的密度(2.641× 103 kg/m3), 因此在中生界和上古生界之间存在一个宏观的密度界面。各期侵入岩的密度整体均值为2.60× 103 kg/m3。总体而言, 侵入岩体的密度较碎屑岩建造和碳酸盐岩建造的密度偏小, 约0.1× 103 kg/m3。据此不难得知, 在区域布格重力异常上, 宏观呈现出两高夹一低的分布格局, 沿湘赣边境北北东走向较宽布格重力低异常带[10], 东西两侧为布格重力相对高值区。布格重力低值带主要是由加里东— 燕山期巨大的底侵酸性侵入岩引起, 沿钦杭结合带主构造带展布, 是板块拼合处深部构造带的综合反映。广泛分布的椭圆形、圆形局部布格重力低值区多为中酸性侵入岩的反映。除衡阳、汨罗盆地为布格重力相对高外, 其他北东向展布的带状断陷盆地多位于重力梯度带上, 反映其受深部构造带控制。

3 表生构造

笔者综合利用最新的航磁、航空伽马能谱数据, 辅以区域重力及遥感资料, 对区内断裂构造、褶皱、环形构造以及深大断裂带的展布进行了圈划。以航磁、航空伽马能谱资料为主, 辅以遥感和剩余重力, 对地表或近地表的构造特征、地层褶皱变化、环形构造等进行研究非常有效[15]。区内共推断大小表生断裂342条, 圈定环形构造28个, 识别向/背斜褶皱构造47个(图2)。

图2 综合推断构造分布

由于本区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 形成了由隆、陷地块及褶皱带组成的复杂地质景观, 各种构造、各期侵入岩体发育, 特别是深大断裂构造带控制着地层沉积、岩浆活动及表层构造的格局。

3.1 断裂构造

与现有1∶ 20万中等比例尺地质图对比, 本次推断的表生断裂中与地质图重合较好的有56条, 部分重合并有新认识的202条, 新推断的84条。从这些断裂在地球物理特征不同, 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1)同时具有航磁和伽马能谱构造特征。这类断裂构造约占总数的60%, 断裂的走向基本都为北东、北北东或北东东向, 为本区主要构造体系(中生代— 新生代的华夏— 新华夏构造体系)。由于这些断裂构造不仅控制了晚古生代以来的各期的岩浆热液活动, 还控制了地层展布、褶皱构造和中— 新生代的沉积盆地。因此, 他们往往同时具有由岩浆热液活动引起的磁性异常和构造能谱异常特征, 如沿断裂构造展布的磁性岩体、热液蚀变带、磁性脉岩等, 这些在航磁及航空伽马能谱上主要表现为条带状、链状、串珠状及区域场界线、梯度带等特征。

2)只具有航磁构造特征。这类推断构造约占总数的20%, 他们多是发育在岩性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或相近地层中, 由沿构造带发育热液蚀变带或隐伏岩浆岩、脉岩等引起。由于地表出露地层能谱特征基本一致, 且沿断裂的研究热液活动未出露地表, 因此未表现出航空伽马能谱特征。在航磁上主要表现为线性异常带、串珠状异常带等, 其中具弱磁特征的构造在航磁全梯度模量上反映明显。

3)只具有航空伽马能谱构造特征。这类构造约占总数的20%, 他们多是一些北西或近南北走向的断裂, 延伸规模不大。由于没有控制中酸性侵入岩或对岩浆热液活动没有直接影响或控制, 仅对地层展布或褶皱走向等有一定影响, 并且地层多为无磁性。因此这类构造仅具能谱特征, 航磁构造特征不明显。在航空伽马能谱上多表现为不同区域场的分界线、狭窄的线性相对低值或高值带、异常错动带、异常截止带等。另外还有一类红层盆地边界断裂, 这类断裂虽然通常规模较大, 但往往缺乏岩浆热液活动, 且盆内红层和外场古代地层磁性相近, 因此不具航磁构造特征。但这在航空伽马能谱上则表现为非常明显的区域场分界线或替代带。

3.2 环形构造

充分结合航磁、剩余重力以及遥感和航空伽马能谱特征资料, 在本区共圈划环形构造(异常)28个。宏观上这些环形构造受深大断裂带的控制明显, 往往成群成带出现。究其成因, 区内环形构造主要与侵入岩或与构造有关的热液蚀变有关, 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由中酸性岩体引起, 沿已知岩体外缘的升高环形磁异常, 内部多为低缓平静场, 外部串珠状升高的局部异常, 具强度小、范围小, 沿岩体边缘呈环形展布特征。这类环形异常成因主要是由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中含磁铁矿化蚀变带引起, 如丫江桥、石峰仙、武功山环形异常等, 这些局部异常对寻找铁及中低温内生多金属矿较为有利。

2)由构造岩浆岩带和含铁矿化蚀变带引起环带状磁异常, 升高的磁异常或为宽缓弱磁异常或强度较大的中等强度磁异常。这类环形异常成因主要是由构造控制的中酸性侵入岩及其热液蚀变带引起, 他们严格受构造控制。如本区中部的茶陵环形构造, 呈圆形, 直径近70 km, 区域上位于北东和北北东向深部构造交汇复合部位。

3)由侵入岩体岩相差异引起的环形异常, 已知岩体或隐伏岩体内部出现的中间低四周高的磁异常, 环带状升高磁异常多由具有一定强度和宽度的环带状异常带构成。这类环形异常的成因主要是由多期复式岩体内不同期次岩体的岩相差异或多期岩体的接触蚀变带含磁性物质引起。如板杉铺、五峰仙、九峰环形异常等。其中板衫铺环形异常较为典型, 同时具多期岩体和环形构造引起, 环形异常内部为同期较早的花岗岩体( γ51-a), 岩体内发育闪长玢岩、花岗岩脉, 外侧为花岗闪长岩(γ δ51-a), 围绕早期岩体外部发育弧形断裂, 断续构成一环形构造。环形磁异常及沿该环形构造带展布, 同时由多期岩浆热液活动的接触蚀变带和构造带引起。

3.3 褶皱构造

作为线性构造的一种类型, 褶皱构造是本区复杂构造格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构造运动的重要记录。本区褶皱作用时代主要发生在晋宁期和加里东期, 是地槽环境中发生的构造变形产物, 以加里东期褶皱的变形结构和多期叠加最为明显。根据本区实测的物性(能谱)统计(图3), 不同时代地层、相邻地层间存在较明显的能谱差异, 对褶皱构造识别以及岩性构造填图提供了条件。

图3 区内出露地层能谱特征统计

晋宁期褶九岭复背斜位于研究区北部修水— 铜鼓— 浏阳— 宜丰一片, 主要卷入地层为元古界冷家溪群和板溪群, 整体表现为中等场值特征, 冷家溪群较板溪群能谱低, 背斜核部为晋宁期九岭底侵岩体, 由于时代久远, 能谱特征反而呈中偏低场。加里东期褶皱是本区最主要的地层变形标志, 根据卷入地层时代不同, 可分为3个较明显的世代褶皱期。第一世代为震旦— 早志留世, 该时期主要受加里东早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构造应力主要表现为SN向, 呈纬向构造特征。由于寒武系下统具有明显的能谱高值特征, 这部分褶皱特征明显, 主要出现在临湘— 通县— 修水一线以北, 褶皱轴向均为近东西或北东东向, 呈弯曲的宽带状或对称的场值变化。第二世代为泥盆— 早石炭世, 该世代受加里东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受EW向挤压, 发育近南北或北西西轴向的褶皱带。该时期褶皱作用主要表现在本区中南部, 如常宁— 临武南北向褶皱带, 由于泥盆系能谱特征明显高于石炭系, 特别是泥盆系下统, 能谱图上呈波浪状扭曲的紧密流梳状异常带。第三世代为晚石炭— 三叠世, 该时期褶皱作用主要受印支— 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杨子与华夏两大板块进一步挤压拼合, 陆前地槽结束沉积, 受挤压变形呈褶皱, 轴向多呈北东或北东东向。该时期褶皱在区内中东部发育, 如宜春— 萍乡北东东向褶皱带, 由于三叠系能谱特征明显高于二叠系, 二叠系的低场与三叠系的中— 偏低场呈韵律状相间出现, 构成近40 km宽的北东走向复杂链状能谱异常带。

4 深部构造

研究区位于华南与扬子两古陆块碰撞的结合带中段, 地质构造发育, 分布有多条深(大)断裂带。本区深大断裂带的基本特征是断裂规模大, 部分有基性— 超基性或深部中酸性岩浆沿断裂带上侵到近地表。本区大断裂带最主要标志是控制花岗岩带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 本区岩浆活动频繁, 部分出露小岩体并未都是大断裂带的标志, 只有许多岩体特别是岩基呈带状出现时, 才能认为是控岩浆房沟通的大断裂带[16, 17, 18, 19, 20]。利用航磁和区域布格重力异常资料, 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区内深(大)断裂带展布特征及分布格局。

4.1 深(大)断裂带

全区共推断规模较大的断裂带21条(见图2), 其中认为是深断裂的2条, 大断裂10条, 规模较大的断裂9条, 或构成一级构造单位元界线或二— 三级构造单元界线。这些断裂大部分为北东向, 部分北西向和近东西向, 与已有地质资料对应较好, 特别是北东向构造带与地质资料吻合度很高。部分近北西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带在各类地质资料上表现不明显, 由于受后期改造叠加和岩浆岩热液活动的影响, 构造特征多被掩盖, 多表现为隐伏的构造带, 但在航磁及区域重力资料上则反映较明显。

不同方向的深大断裂带纵横交错, 组成复杂的菱形网络状断裂系统, 控制着区内的次级断裂发育和岩浆岩带的展布。区内主要分布着4组不同方向的深部构造带。通过各组构造带的交切关系, 基本可确定其形成和活动期的先后, 而时代主要依据相关地质资料。

1)东西向或近东西向大断裂带, 是本区最早的深部构造带, 其地表构造特征不甚明显, 主要表现为控制花岗岩带的潜伏构造带, 早期断裂属挤压性质, 但在晚期具有明显的张扭运动特征, 具右行走滑特征。区内较典型的有永州— 永兴— 遂川、金鸡岭— 乐昌— 仁化东西向深部构造带, 综合表现为区域性航磁异常带错动、终止, 区域重力低值、梯度、扭曲, 剩余重力异常带错动等重磁特征。属隐伏岩浆岩构造带, 也属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段的一部分。

2)南北向或近南北向大断裂带, 呈带状展布, 每一断裂带都是由许多平行或侧列的密集次级断裂构成, 单个断裂规模较小。断裂具压、扭二重特性, 常常出现与之平行中酸性侵入岩带亦或盖层褶皱带。区内有湘乡— 衡东— 永兴和萍乡南— 茶陵— 炎陵— 桂东断裂带。这两条断裂带在以往的地质资料中特征不明显, 属隐伏构造带, 但在磁、重资料上, 综合表现为区域性升高磁异常带、异常带错动, 区域重力低值带等特征。

3)北西向大断裂带, 是本区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的一组断裂构造系统, 呈疏密相间、大致等距的带状展布, 具多次活动特点。该断裂带与后期的北东向断裂构成本区的基本构造骨架, 也是本区重要的控岩、控盆构造; 早期活动具压性特征, 晚期转化为张扭性, 具走滑性质。区内推断北西向构造带共6条,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通城— 宜丰北、平江— 宜春、醴陵— 莲花、永兴— 汝城深部构造带, 由于这些构造带多控制着中酸性侵入岩、中新生代盆地或不同时期的褶皱构造, 因此在磁/重以及能谱资料中都十分明显, 主要具区域性磁异常终止、错动及区域场分界线, 区域重力扭曲、错动、梯度带等特征。醴陵— 永新断裂带与地质资料对应较好, 永兴— 汝城断裂带的展布情况与以往地质资料有较大偏差, 通城— 宜丰、平江— 宜春断裂带为本次新推断, 值得进一步研究。

4)北东向和北北东深大断裂带, 是区内最醒目、展露最明显、特征最清晰的构造带, 以一系列平行或侧列式的疏密有间的断裂带展布于全区, 控制了中生代以来的整体构造格局。由于对中酸性侵入岩、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特别是严格控制了印支期— 燕山期的岩浆热液活动, 以及

对早期的褶皱构造改造明显, 使得该组断裂带在磁/重以及航空伽马能谱和遥感等资料上都具有明显特征。本组共推断出17条断裂, 各带延伸可达数百千米。从这些断裂带的分布规律来看, 以萍乡— 宜春分界, 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分布5条, 分别为汨罗— 占桥、平江— 通城、沙市— 九宫山、大瑶— 铜鼓— 修水、醴陵— 宜丰深部构造带, 平行排列, 走向约NE40° , 相邻间距约40 km。南部有7条, 分别为耒阳— 醴陵、蓝山— 攸县— 萍乡— 新余、临武— 永兴— 茶陵— 安福、株洲— 莲花、宜章— 炎陵— 永新、九峰— 桂东— 井冈山、乐昌— 营前深部构造带, 大致平行排列, 间距在20 km左右。宜春— 萍乡— 新市— 炎陵— 永兴构成了华夏与杨子一级构造单元界线。

4.2 钦杭结合带

钦杭结合带被挟持于江南山链与武夷— 罗霄山链之间, 是一条规模巨大的古生代盖层拗褶带, 经湘东和赣中, 呈“ S” 型展布[21](图4), 控制着一系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和晚古生代以来的多期侵入岩, 是一条大型的构造— 岩浆活动带。其东南缘则伴随有一条十分醒目的弧形隆起构造— 花岗岩带, 在湘赣相邻区域特征明显。

图4 重磁推断钦杭结合带展布

结合本次航磁资料、重力及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认为钦杭结合带在区内的南北主构造带分别为宜丰— 醴陵— 耒阳— 新田— 道县和新余— 萍乡— 炎陵— 郴州— 蓝山深部构造带, 总体呈北东— 北东东向展布; 同时, 又以萍乡为界, 可分为北东和南西段特征明显不同的两段(图4)。

北东段即萍乡— 新余段, 呈北东东向展布, 西南端止于醴陵— 永新北西向大断裂带, 向东延伸出测区。该段地质特征清晰, 南缘断裂沿萍乡— 宜春— 分宜— 新余展布, 发育于武功山变质核杂岩体北麓, 属于广丰— 萍乡深断裂带西段。在萍乡何家冲、武功山、彭家坊以及良山镇等地出现有基性— 超基性岩, 特别是新余盆地南缘有巨大的隐伏超基性岩带。在航磁上, 该段不仅是南高北低不同区域场的梯度带, 沿梯度带南侧发育强磁异常, 断续相邻构成巨大的强磁异常带, 同时也是巨大的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北缘断裂沿醴陵— 宜丰断裂带展布, 属宜丰— 南昌— 景德镇断裂带西延段, 断裂带控制着北侧江南古陆前震旦系结晶基底出露和九岭岩体的展布和南侧萍乡— 乐昌凹陷褶皱带。在航磁异常图上表现为无磁背景场中升高的宽缓磁异常带, 中部叠加有丰顶山岩体升高宽缓磁异常和宜丰玄武岩尖峰状强磁异常。南北构造带之间为萍乐凹陷带, 受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南北板块进一步碰撞挤压, 形成一系列北东东走向的流梳状紧闭褶皱。航磁上为低缓平静的负磁场背景场, 航空伽马能谱上为高低相间的链状特征, 是中生带褶皱(P-T)的直接反应。区域布格重力以南北两侧断裂为界, 之间为北东走向相对重力高值带, 该带割断了近南北走向的重力低值带, 相对南北两侧布格重力异常偏高10× 10-5 m/s2。剩余重力异常沿南北边缘构造带内侧均反映出一条断续相连的狭窄、细长相对剩余重力高值带。

西南段即萍乡— 永兴段, 整体呈北北东走向, 南宽北窄, 结合带北西缘以醴陵— 攸县— 耒阳断裂带为界, 控制着醴陵— 攸县中— 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及发展, 同时控制着丫江桥、五峰仙等印支期— 燕山期的中酸性侵入岩体。东南缘沿萍乡— 炎陵— 郴州一线展布, 基本以萍乡— 资兴断裂为界, 断裂以东有汉背、石峰仙、万洋山、彭公庙等中酸性侵入岩体, 呈明显的构造前缘岩浆岩带, 同时还控制着茶陵— 永兴红层盆地。航磁及重力资料上特征也非常明显, 在航磁及各级延拓(图a、b)上, 由东向西自新余延伸入测区的高磁异常带, 在萍乡西南分为两支, 并出现向南大角度转向, 转向近40° , 分别向永兴和炎陵方向延伸, 宏观上呈似“ A” 字形格局。东支为萍乡— 炎陵斜列的升高磁异常带, 西支为萍乡— 耒阳升高宽带状磁异常, 分别与两条构造岩浆岩带对应。布格重力异常上(图4c), 该段表现为北西高、南东低的巨型弧形重力梯度带, 北西为衡阳盆地, 基底隆起重力高值区, 南东为万洋山— 诸广山加里东— 燕山期巨大的岩浆岩底侵入带重力低值区, 结合带南北边缘断裂带即是梯度带与北西高场区、南东低场区的界限。

5 结论

笔者利用最新实测的高精度航空物探(磁/放)数据资料, 辅以区域重力资料, 系统地完成了对湘赣相邻边区的地质构造圈划及分析, 并对主要的深大断裂带、钦杭结合带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

1)由于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 本区形成了由隆、陷地块及褶皱带组成的复杂地质景观, 各种构造、各期侵入岩体发育, 各种断裂、环形构造、褶皱等表生构造发育, 北东向断裂构成了本区的主要构造格架。

2)区内存在4组不同方向、不同时期的深(大)断裂带, 他们纵横交错, 组成复杂的网络状断裂系统, 控制着区内表生断裂发育、岩浆岩带的展布以及中新生代红层盆地的形成和发展。

3)结合重、磁资料, 初步推断了钦杭结合带在赣西、湘东地区的展布情况。由于受板块构造运动的作用, 江南古陆向下俯冲至华夏褶皱带底部, 在主构造带前部形成巨大的构造岩浆岩带。钦杭结合带的前缘主构造带基本沿新余— 宜春— 萍乡— 炎陵— 郴州— 蓝山一线, 断裂带东南侧的武功山、石峰仙、万洋山、桂东、骑田岭— 千里山等酸性岩体构成了断前岩浆岩底侵入带。

总体来说, 湘赣边区是不同板块碰撞结合区域, 是多期复合造山活动和构造叠加的构造域, 是前中生代古特提斯构造体系与中— 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复合地带, 地质构造复杂,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徐德明, 蔺志永, 龙文国, . 钦杭成矿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2, 28(4): 277-289. [本文引用:1]
[2] 饶家荣, 肖海云, 刘耀荣, . 扬子、华夏古板块会聚带在湖南的位置[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2): 484-502. [本文引用:1]
[3] 程裕淇. 中国区域地质概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4. [本文引用:1]
[4] 黄汲清. 中国主要构造单元[J].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54. [本文引用:1]
[5] 楼法生, 黄志忠, 宋志瑞, . 华南中部中新元古代造山带构造演化探讨[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3, 26(4): 200-205. [本文引用:1]
[6] 饶家荣, 王纪恒, 曹一中. 湖南深部构造[J]. 湖南地质, 1993, (增刊): 1-100. [本文引用:1]
[7] 傅昭仁, 李紫金, 郑大瑜. 湘赣边区NNE走滑造山带构造发展样式[J]. 地学前缘, 1999, 6(4): 263-272. [本文引用:1]
[8] 李先福, 李建威, 傅昭仁, . 湘赣边区走滑断裂带致矿异常的结构样式及分形特征[J]. 地球科学, 1998, 23(2): 141-147. [本文引用:1]
[9] 宋鸿林. 向斜滑动与转换构造.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15(4): 33-37. [本文引用:1]
[10] 杨洪之. 江西省大地构造演化特征与基本规律[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87, 10(3): 25-40. [本文引用:1]
[11] 任纪舜, 陈廷愚, 牛宝贵.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成矿[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本文引用:1]
[12] 楼法生, 黄志忠, 宋志瑞, . 华南中部中新元古代造山带构造演化探讨[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3, 26(4): 200-205. [本文引用:1]
[13] 郭令智, 施央申, 马瑞士. 华南大地构造格架和地壳演化[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0. [本文引用:1]
[14] 谢湘雄. 湖南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球物理场特征[J]. 湖南地质, 1992, 11(4): 333-342. [本文引用:1]
[15] 谭承泽, 郭绍雍. 磁法勘探教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7. [本文引用:1]
[16] 刘以宣. 华南沿海区域断裂构造分析[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1. [本文引用:1]
[17] 熊绍柏, 刘宏兵, 王有学, . 华南上地壳速度分布与基底、盖层构造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45(6): 784-791. [本文引用:1]
[18] 尹周勋, 赖明惠, 熊绍柏, . 华南连县一博罗一港口地带地壳结构及速度分布的爆炸地震探测结果[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3): 383-392. [本文引用:1]
[19] 徐备. 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元古代构造演化基本特征: 中国古大陆边缘中、新元古代及古生代构造演化[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4, 189-201. [本文引用:1]
[20] 郝义, 李三忠, 金宠, . 湘赣桂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 34(2): 160-180. [本文引用:1]
[21] 周永章, 曾长育, 李红中, . 钦州湾-杭州湾构造结合带(南段)地质演化和找矿方向[J]. 地质通报, 2012, 31(2-3): 487-49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