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盆地南部结构及含油气远景——基于大地电磁测深结果
张鹏辉1,2, 钟清1,2, 方慧1,2, 袁永真1,2, 张小博1,2, 陈树旺3, 丁秋红3
1.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2.国土资源部 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 廊坊 065000
3.中国地质调查局 沈阳地调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作者简介: 张鹏辉(1987-),男,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地球物理及石油地质。

摘要

基于大地电磁测深结果,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突泉盆地南部的构造格架和结构、地层的展布特征及深部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突泉盆地是一个叠合盆地,其中生界地层是在晚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晚古生代的构造对中生代的沉积有控制作用。突泉盆地可能是发育于逆冲推覆带前缘的挤压型盆地,其两套低阻层下侏罗统红旗组和下二叠统地层是潜在的生烃层系。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突泉盆地; 油气勘探; 地质构造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5)06-1284-08
A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southern Tuquan Basin and oil-gas prospect based on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ZHANG Peng-Hui1,2, ZHONG Qing1,2, FANG Hui1,2, YUAN Yong-Zhen1,2, ZHANG Xio-Bo1,2, CHEN Shu-Wang3, DING Que-Hong3
1.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ation, CAGS, Langfang 065000,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Geophysical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Technique of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Langfang 065000, China
3. Shenyang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results in combination with regional geology, the authors analyzed structural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outhern Tuquan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quan Basin is a superimposed basin, in which Mesozoic strata wer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late Paleozoic marine sedimentary basin, and late Paleozoic structure probably controlled Mesozoic sedimentation. The Tuquan Basin might be a compression type basin developed in the front of the overthrust nappe belt, and the two suites of low-resistance beds (Hongqi Formation and lower Permian strata) might be the potential hydrocarbon-producing strata.

Keyword: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Tuquan Basin; oil-gas exploration; geological structure

松辽盆地外围是国家新的一轮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和评价工作的重点区域之一, 目前已发现数十个晚中生代和新生代盆地, 初步估计资源量在(15~25)× 108 t, 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1]。而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的西缘及外围地区由于第四纪沉积较厚, 基础地质工作相对薄弱, 油气勘探工作进展缓慢[1, 2, 3]。近年来, 沈阳地调中心在该区开展了地层剖面测量、廊带地质填图、非震物探剖面测量及钻探工程编录采样等一系列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 如研究发现中、上侏罗统火山岩覆盖区之下发育有一系列早、中侏罗世断陷盆地, 如南部的扎鲁特、林西盆地, 中部的突泉、乌兰盖盆地和北部的龙江盆地等[4, 5]。张明华等[6]通过区域重磁异常解释认为突泉和扎鲁特地区的中生代基底深度1.5~4 km, 古生代的基底深度为2~6 km, 这与依据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分析的结果[7]基本一致。丁秋红等[6, 7, 8, 9]对发现的上述盆地中生代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 较系统地建立了松辽盆地外围西部中生代盆地群的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格架。中、下侏罗统和上二叠统被认为是该区重要的生烃层系, 突泉盆地下侏罗统红旗组烃源岩、扎鲁特地区和锡林浩特— 阿鲁科尔沁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及西乌珠穆沁旗地区寿山沟组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备较好的生油气潜力[10, 11, 12, 13], 这些认识和成果极大了推进了松辽盆地外围中生代盆地的油气资源调查进展。但该区大面积发育的火山岩使地震勘探方法难以获得火山岩盖层以下的有效信息[14], 阻碍了对火山岩覆盖下的盆地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的了解, 制约了对盆地油气资源前景的评价。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主要利用天然电磁场分析地下介质的电性特征, 具有勘探深度大、对高导层敏感、不受高阻层屏蔽等优点, 能够为该区的油气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此次主要基于近年来在突泉盆地南部开展的大地电磁测深(MT)工作的结果, 分析突泉盆地南部的盆地结构和地层特征。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突泉盆地地处大兴安岭中段东麓, 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之间, 呈北东向“ 葫芦型” 展布, 面积约为2 160 km2, 为近年来圈定的松辽外围中生代油气远景盆地, 属于典型的陆内盆地[4, 9]。其东、南两侧分别受NEE向嫩江— 八里罕断裂和EW向满克头鄂博— 孟恩陶勒盖— 牤牛海断裂所限, 盆内晚期(中生代)的NE、NW向构造发育, 且横切早期(古生代)的EW向构造。

在突泉盆地及其周边主要出露有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地层, 盆地内自上而下依次发育下白垩统梅勒图组、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玛尼吐组、满克头鄂博组、中侏罗统付家洼子组、巨宝组、万宝组和下侏罗统红旗组。其中梅勒图组至付家洼子组火山岩、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较发育, 主要为喷发— 沉积相和喷发溢流相, 巨宝组至红旗组层段中只有巨宝组赋存有喷发相的空落堆积及间歇性的火山沉积物, 红旗组和万宝组是陆相含煤地层, 依据上述两段不同的岩石组合、岩性及岩相等特点将其划分为两个火山— 沉积旋回[9]。火山— 沉积地层与沉积地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为依据大地电磁数据划分地层提供了有利条件。最新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表明, 突泉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层包括中侏罗世万宝组、早侏罗世红旗组和晚二叠世林西组[4, 5, 8, 9, 10]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2.1 测线部署

突泉盆地北部受构造影响较强, 万宝煤矿和永安屯附近下侏罗统红旗组岩层倾角近 60° , 而南部牤牛海一带盆地保存较为完好。为了探明突泉盆地的结构、地层的展布及深部结构特征, 在突泉盆地南部地区部署了4条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图1), 其中SS'、RR'、FZ6呈SEE向展布, 剖面长度分别为75 km、46 km和85 km, FZ3呈NNE向展布, 在突泉盆地内的剖面长度为55 km。

图1 突泉盆地大地构造与物探工作布置

2.2 数据采集

本次野外施工采用的测量仪器为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V5-2000, SS'和RR'测量点距为500 m, FZ6、FZ3测量点距为1 000 m, 采用五分量张量测量方式, 观测频率为320 ~0.000 1 Hz。为了保证数据质量, 每个常规大地电磁测深点的野外采集记录时间一般不低于8 h。

2.3 数据处理

大地电磁测量接收的信号为天然电磁场, 信号强度非常低, 特别是在一些局部频带(如10 Hz)信噪比更低。为了获取尽可能接近真实的研究区岩石圈导电性的结构模型, 必须利用实测资料, 通过反演寻求理论模型的响应与实测资料达到最佳拟合。多种方法(如大地电磁场时间序列的Robust处理; Rhopuls分析; 复阻抗张量分解等)的综合利用相互验证, 提高结果解释的可靠性。

2.4 物性标定

岩石物性的研究能够很好的约束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地质解释。前人已经对突泉盆地不同地层的岩石进行了采样和物性测试, 且根据煤田钻孔资料部署了1条过井(ZK4)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将其结果与钻孔电测井结果进行对比, 研究认为突泉盆地电性特征总体表现出上高、中低、下高的特征:浅部下白垩统梅勒图组火山岩层呈高阻特征、其侏罗系火山岩层呈中阻、下侏罗统红旗组呈低阻特征、古生界呈高阻特征, 研究区侵入岩体均呈高阻特征。其中下侏罗统红旗组电阻率值只有n* 10, 是本区明显的低阻电性标志层[15]

方慧等[7]在解译SS'、RR'两条大地电磁剖面时发现其在深度1 000 m和8 000 m深度范围内发育有2套低阻层, 认为第一低阻层是早侏罗世煤系地层的反映, 第二低阻层可能是晚二叠世林西组的反映。而近期在扎鲁特盆地采集的林西组样品物性测试显示为中高阻, 且突泉盆地东侧紧邻部位出露的中二叠统哲思组也呈高阻特征。同时古地理研究认为研究区晚石炭纪— 二叠纪沉积环境是一个规模巨大、南与古亚洲洋相连的海相沉积盆地[16, 17, 18], 晚二叠世初期, 沉积环境逐渐由海相过渡为海陆过渡相[19, 20, 21], 一般而言, 海相沉积环境中泥质含量较高, 因此笔者认为第二套低阻层可能是下二叠统的反映。

3 反演结果及地质解释

通过对4条MT测线的电性反演剖面(图2)的资料解释, 对突泉盆地南部的构造格局、地层展布、火山岩分布等特征有以下认识。

图2 突泉盆地南部大地电磁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

3.1 宏观电性特征

突泉盆地南部火山侵入岩分布广泛, 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 将剖面上横向分成三个部分; 同时由于地层的火山— 沉积相具有旋回性, 在纵向上具有两个低阻层将剖面分成5个部分。总体上, 宏观电性特征呈现横向分块, 纵向分层的特征。自南(SS')向北(RR'), 西部的高阻规模逐渐增大, 反映了侵入岩的分布和突泉盆地南部凹陷的形态, 同时纵向上的分层特征逐渐弱化, 第一层(上部)低阻层在FZ6剖面上未有显示, 在最北部的RR'剖面上只有在东部有弱显示, 反映出突泉盆地南部凹陷中生代地层的分布, 第二层(下部)低阻层的埋深在不同的测线上的差异反映了古生代地层的展布特征。两套低阻层作为标志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

3.2 地层展布特征

综合分析认为电性反演剖面中上、下两套低阻层分别是早侏罗世煤系地层和早二叠世高含量泥质的海相地层反映, 结合岩石物性测试结果对突泉盆地南部的大地电磁测深电性反演剖面进行地层划分及地质解释(图3)。结果显示以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为代表的中生界地层与以下二叠统海相地层为代表的古生界地层的分布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

图3 突泉盆地南部测线地质解释推断剖面

上部中生代沉积地层不整合覆盖在晚古生代地层之上, 横向连续性好, 存在南北二个沉积中心, 南部沉积中心位于突泉— 牤牛海一带, 沉积范围较大, 最大厚度达2.5 km; 北部沉积中心位于小泡子附近, 与南部沉积中心相比范围较小, 且沉积中心向东偏移。其中呈低阻电性特征的下侏罗统煤系地层岩性主要为暗色泥岩, 在南部沉积中心呈盆状展布, 横向延展性较好, 厚度较均一, 为600~1 000 m, 未遭受强烈的构造运动, 向北其底界埋深逐渐变浅, 在FZ6剖面上仅在东部的火山岩之上有部分反映, 在北部的沉积中心又有反映, 与南部相比其分布范围变小, 且受断裂破坏作用较大。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之上的白垩统和中上侏罗统的陆相火山— 沉积岩系是东北最大的火山岩带, 其地层展布特征基本上与下伏煤系地层的分布特征一致。

下部晚古生代地层与中生代地层展布特征相比受构造作用影响较大, 挤压作用明显, 断裂分布较多, 地层展布较复杂。FZ3测线地质解释推断剖面显示晚古生代地层厚度和底界埋深自南向北逐渐增大, 在中部(FZ6)可能受后期火山岩侵入作用影响, 其底界埋深稍有变浅; 近EW向剖面显示在盆地范围内有三个沉积中心, 其中最东部的沉积中心埋深最大, 大于8 km, 向东可能延伸进入松辽盆地, 其他两个沉积中心厚度约5.5 km。显示低阻电性特征的下二叠统海相地层的厚度和埋深与晚古生代地层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其厚度分布在1~3.5 km; 下二叠统上部的晚古生代火山岩层厚度在沉积中心厚度大, 向两边逐渐减小, 这可能与中晚三叠纪遭受挤压剥蚀作用有关。

3.3 突泉盆地南部构造格局

中生界和晚古生界地层展布形态的差异, 代表了成盆作用和盖层沉积过程的构造环境不同。上部中生代地层存在南北两个呈盆状展布的次凹, 中间由一隆起区分隔, 整体上构成了“ 两凹夹一隆” 的构造格局。沉积中心分布在次凹的中心地带, 在次凹内下侏罗统煤系地层整体横向连续性较好, 受断裂影响作用较小, 推测该套地层未强烈遭受后期构造运动破坏。而在接近中心部位地层受两条相向倾斜的断裂影响发生明显错段, 上盘地层向下沉降, 指示此时盆地处于拉张环境, 可能与造山后的应力松弛或是增厚地壳的重力垮塌导致NNE-SSW向的拉张作用有关, 在此背景下形成上部中生界断陷地层。

晚古生界地层EW向地层横向形态变化大, 挤压痕迹明显, 在电性剖面上呈“ 三凹夹两隆” 的构造构造格局, 指示盆地在中— 晚三叠纪时期处于挤压环境, 该时期对应着佳蒙地块与华北板块持续的碰撞挤压, 导致该时期重要的区域性地壳加厚和隆升剥蚀事件[16, 18], 而区内缺失中— 晚三叠世的沉积, 应是这一整体隆升事件的沉积响应, NNE向岩体的展布可能是该期形成的。东西侧控盆断裂— 嫩江— 八里罕断裂与大兴安岭东断裂相向而倾, 盆内发育系列断裂, 在剖面上显示为典型的地堑地垒式结构。

依据剖面第二低阻层底界深度勾绘的突泉盆地南部地区二叠系底界深度分布图(图4)显示, 晚古生代断陷盆地存在二个局部隆起区, 一个位于突泉县东南方, 其东侧有一明显的断凹, 将其与牤牛海隆起区隔断; 而牤牛海隆起区与北侧的小泡子隆起连为一体, 隆起最高处位于小泡子附近。同时晚古生代断陷盆地整体呈北东向, 而盆地东北部的隆起区走向呈北北东向, 推测可能受嫩江— 八里罕断裂左行走滑的影响。与中生代地层的隆凹格局相比, 两者呈镜像对称关系, 即中生代断陷的沉积中心大体对应晚古生代断陷的隆起区, 反映了从古生代到中生代沉积中心发生了大规模的转移。

图4 突泉盆地南部二叠系地层底深等值线平面

整体上, 突泉盆地地层分割性很强, 具有多沉降中心、多沉积中心, 纵向上构造由深至浅趋于简单, 在中深层, 受挤压作用明显, 构造极为复杂, 断裂发育, 盆地结构为一典型的地堑地垒结构, 到浅层中生代地层, 构造趋于简单, 处于拉张环境, 形成较为较简单的断陷结构。从古构造背景分析, 突泉盆地二叠系原始展布整体应为NEE, 现今之所以总体呈NNE向, 是由于中生代改造的结果。因此推测突泉盆地是一种叠合盆地, 中生代沉积是在巨大的晚古生代海相沉积残留盆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且经历了先挤压后拉张的构造环境变化。

3.4 火山岩分布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22, 23], 该区火山岩发育, 其在晚古生代石炭— 二叠纪发育岛弧环境火山沉积岩[24, 25, 26], 三叠纪玄武质岩石在对林东火车站东侧一条约2km的火山岩剖面中也有发现[27, 28], 中生代早期该区主要发育大量的侵入岩[29, 30], 中生代晚侏罗— 早白垩世是火山岩发育的高峰期[24, 31, 32, 33], 火山活动强烈, 包括满克头鄂博组, 玛呢吐组, 梅勒图组等火山岩地层[32, 34], 火山岩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长英质火山凝灰岩。在MT电性反演剖面中, 反映火成岩的高电阻特征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西两侧, 电阻率值较高, 达到104~105数量级, 其规模在突泉盆地南部中部(FZ6)隆起区较大, 向南、北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其规模分布, 可能与其古生代时期的EW向挤压作用有关, 其后可能多期发育。剖面中晚古生代火山岩层电阻率(103~104)较中生代晚侏罗— 早白垩世火山岩层电阻率(102~103)大, 这与岩石标本测试结果[15]一致。

3.5 深部结构与盆地性质

沉积盆地作为浅部的一个薄层状地质单元, 其形成演化与深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有密切的关系。突泉盆地在浅部电性剖面上显示范围在30~70 km处(图2), 与深部相对应的位置如图5所示。在盆地范围下方存在两个明显的低阻带, 其中一个产状平缓, 西倾, 另外一个产状较陡, 东倾, 且两者在浅部8 km处连为一体。结合区域地质, 认为产状较陡、东倾的是嫩江— 八里罕断裂, 其在研究区属于隐伏断裂, 在剖面中显示其顶部深部在8 km左右。结合地层分布特征, 古生代地层厚度最大处靠近嫩江— 八里罕断裂, 表明其对突泉盆地的沉积填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图5 FZ6测线MT二维反演深部剖面

另外一条产状较平缓的、西倾的低阻带在 38 km 处被西倾的断裂错开, 其埋深在8~20 km, 这与前人在齐齐哈尔以西发现的一向西倾斜的低阻异常的形态和埋深基本一致[35, 36, 37]。结合突泉盆地晚古生代地层遭受了近EW向的强烈挤压作用, 推测该低阻异常可能是逆冲推覆带的反映。油田钻井工作在离测线较近的洮5井530~550 m钻遇了强烈变形的岩石, 表明在黑河— 嫩江— 白城一线可能存在向西倾斜的俯冲杂岩带[38, 39, 40]; 同时二维地壳速度结构显示莫霍面、中地壳底面和速度等值线的形态显示东部的中、下地壳明显向西插人, 到达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的位置[41, 42]。这些证据均表明松辽地块可能在深部发生向兴安地块俯冲, 而浅部发生相应的构造调整形成大兴安岭向松辽盆地西缘逆冲作用, 因此推测突泉盆地是在逆冲带前缘发育的一个具有挤压性质的前陆盆地。

4 含油气远景

突泉盆地中生界地层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系, 其中下侏罗统红旗组、万宝组为松辽外围新的、重要生烃层系[4, 5]。2013年实施的突参1井在钻至1 686.62 m见油气显示, 层位就是早侏罗系红旗组地层, 其为一套河流相— 河漫滩相及湖相碎屑沉积, 在电性剖面上可以看出下侏罗统红旗组电阻较低, 连续性较好, 厚度较大(600~1 000 m)[7]。有机地球化学实验表明红旗组烃源岩为中等— 好, 万宝组暗色泥岩生烃潜力较差, 具备生烃的良好物质基础; 红旗组和万宝组砾岩、含砾砂岩等可作为较好的储层。盆地煤系地层中发育的泥岩段能够为该区各个层位提供多个封盖层或隔层。此外大面积分布的中— 晚侏罗世多套火山岩组合形成了厚层油气封盖或隔挡, 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能够起到很大程度限制作用。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的构造属性一直被认为是海西期褶皱带或碰撞造山带, 长期以来它被作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结晶基底成为油气勘查的禁区[17]。古岩相地理研究认为晚古生界是复合地块基底之上的第一个具有区域性分布的准盖层海相沉积为主, 保存完好, 岩石没有遭受区域变质作用[21, 43], 其主体处于高级成岩阶段。在电性剖面中显示大规模横向连续的低阻电性层, 根据物性和地质资料推测该套低阻层是下二叠统地层。对于早二叠世时期, 古地理研究认为该区是海相沉积, 发育了一套优越的海相沉积建造, 盆地周边的晚古生代中二叠统哲斯组暗色泥岩样品中二叠统哲思组属高成熟阶段, 其下伏的深度更大的下二叠统地层的成熟度应该为高成熟或者过成熟阶段。因此推测该套下二叠统地层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在周边地区已发现该套地层的油气显示, 如龙江地区济沁河乡老龙头山二叠纪孙家坟组Ⅱ 段粉— 细砂岩裂缝中赋存的干沥青, 经油源追踪研究证明是由石炭— 二叠纪岩石本身生成的[44]; 松辽盆地四深一井钻穿石炭二叠纪地层上部1 258 m, 气测见8个含气层段[45]; 在松辽盆地深层石炭— 二叠纪地层中均发现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46]。这些均说明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可能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 是东北地区油气勘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层系。

5 结论

1)突泉盆地大地电磁测线电性反演剖面上第二套(下部)低阻层可能是下二叠统海相沉积地层的反映。以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为代表的中生界地层与以下二叠统海相地层为代表的古生界地层的分布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具有南北两个沉积中心, 其地层横向延展性较好, 受断裂作用影响较小, 厚度较均一; 后者的厚度和底界埋深自南向北逐渐增大, EW向遭受构造运动强烈, 挤压作用明显, 其厚度最大处位于盆地的东部, 沉积作用受嫩江— 八里罕断裂的控制。

2)晚古生代盆地EW向受到强烈的挤压作用呈“ 三凹夹两隆” 的构造格局, 而中生代地层呈“ 两凹夹一隆” 的构造格局, 且两者的隆凹格局呈镜像对称关系。在构造环境上, 晚古生代时期处于挤压构造环境, 在中生代时期可能处于NNE-SSW向的拉张环境。整体上, 突泉盆地是一个叠合盆地, 中生界断陷地层是在晚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深部电性反演剖面上产状较陡、东倾的低阻异常是嫩江— 八里罕断裂的反映, 产状平缓、西倾的低阻异常推测是松辽地块在深部向兴安地块俯冲而在浅部形成的逆冲推覆带, 并认为突泉盆地是在逆冲推覆带前缘发育的具有挤压性质的前陆盆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乔德武, 任收麦, 邱海峻, . 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与战略选区[J]. 地质通报, 2011, 30(2-3): 187-196. [本文引用:2]
[2] 张抗. 东北地区油气领域接替形势展望(代序)[J]. 地质通报, 2013, 32(8): 1141-1148. [本文引用:1]
[3] 许坤, 杨建国, 陶明华, . 中国北方侏罗系(Ⅳ)东北地层区[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 [本文引用:1]
[4] 陈树旺, 丁秋红, 郑月娟, . 松辽盆地外围新区、新层系——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进展与认识[J]. 地质通报, 2013, 32(8): 1147-1158. [本文引用:4]
[5] 陈树旺, 丁秋红, 郑月娟, . 松辽外围早侏罗世—晚古生代油气远景分析[J]. 矿床地质, 2010(S1): 1037-1038. [本文引用:3]
[6] 张明华, 乔计花, 田黔宁, . 大兴安岭东南部油气资源勘查区重磁异常初步解释[J]. 地质通报, 2013, 32(8): 1177-1184. [本文引用:2]
[7] 方慧, 钟清, 李晓昌, . 内蒙古扎鲁特盆地深部林西组发育特征——来自大地电磁探测的依据[J]. 地质通报, 2013, 32(8): 1289-1296. [本文引用:4]
[8] 丁秋红, 陈树旺, 郑月娟, . 大兴安岭地区突泉盆地侏罗系充填序列及暗色泥岩发育特征[J]. 地质与资源, 2010, 19(3): 203-207. [本文引用:2]
[9] 丁秋红, 陈树旺, 张立君, . 松辽盆地外围油气新区中生代地层研究新进展[J]. 地质通报, 2013, 32(8): 1159-1176. [本文引用:4]
[10] 蒋兴超, 陈树旺, 唐友军, . 内蒙古突泉盆地ZK-WJT钻井下侏罗统红旗组生烃潜力[J]. 地质通报, 2013, 32(8): 1236-1242. [本文引用:2]
[11] 公繁浩, 黄欣, 陈树旺, .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地区寿山沟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通报, 2013, 32(8): 1322-1328. [本文引用:1]
[12] 苏飞, 卞雄飞, 王青海, . 内蒙古扎鲁特地区鲁D2井林西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通报, 2013(8): 1307-1314. [本文引用:1]
[13] 欧莉华, 伊海生, 张超, . 内蒙古锡林浩特——阿鲁科尔沁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通报, 2013(8): 1329-1335. [本文引用:1]
[14] 杨子建.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火山岩覆盖区的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7( S1): 165-175+194. [本文引用:1]
[15] 钟清, 方慧, 李晓昌, . 松辽盆地外围中生代盆地的岩石物性——以突泉盆地和乌兰盖盆地为例[J]. 地质通报, 2013(8): 1185-1194. [本文引用:2]
[16] 付长亮, 孙德有, 张兴洲, . 吉林珲春三叠纪高镁闪长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010(4): 1089-1102. [本文引用:2]
[17] 张兴洲, 马玉霞, 迟效国, .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显生宙构造演化的有关问题[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12(5): 1269-1285. [本文引用:2]
[18] 张兴洲, 乔德武, 迟效国, .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1(S1): 205-213. [本文引用:2]
[19] 王成文, 孙跃武, 李宁, .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分布规律[J]. 地层学杂志, 2009, 33(1): 56-61. [本文引用:1]
[20] 王成文, 孙跃武, 李宁, . 中国东北及邻区晚古生代地层分布规律的大地构造意义[J]. 中国科学: D辑, 2009, 39(10): 1429-1437. [本文引用:1]
[21] 王成文, 马志红, 孙跃武, . 晚古生代海相地层—东北地区油气勘查的一个新层系[J]. 世界地质, 2008(2): 113-118. [本文引用:2]
[22] 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1. [本文引用:1]
[23]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3. [本文引用:1]
[24] 赵国龙, 杨桂林, 傅嘉友, . 大兴安岭中南部中生代火山岩[M].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本文引用:2]
[25] 吕志成, 郝立波, 段国正, . 大兴安岭南段早二叠世两类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化学, 2002(4): 338-346. [本文引用:1]
[26] 吕志成, 段国正, 郝立波, .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中基性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04(2): 186-198. [本文引用:1]
[27] 郭锋, 范蔚茗, 王岳军, . 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作用[J]. 岩石学报, 2001(1): 161-168. [本文引用:1]
[28] 张连昌, 英基丰, 陈志广, . 大兴安岭南段三叠纪基性火山岩时代与构造环境[J]. 岩石学报, 2008(4): 911-920. [本文引用:1]
[29] 薛钢, 骆剑英, 刘金玉, .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及成因[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4): 100-102. [本文引用:1]
[30] 张晓晖, 张宏福, 汤艳杰, . 内蒙古中部锡林浩特-西乌旗早三叠世A型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006(11): 2769-2780. [本文引用:1]
[31] 林强, 葛文春, 孙德有, .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大地构造意义[J]. 地质科学, 1998, 02: 3-13. [本文引用:1]
[32] 周新华, 张国辉, 陈义贤, . 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的多元同位素制约——以华北北缘为例[J]. 科学通报, 1998, 23: 2483-2488. [本文引用:2]
[33] 王忠, 朱洪森.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及演化[J].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18(4): 351-358. [本文引用:1]
[34] 葛文春, 林强, 孙德有, . 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壳幔相互作用的证据[J]. 岩石学报, 1999(3): 396-406. [本文引用:1]
[35] 刘殿秘, 韩立国, 翁爱华, . 松辽盆地西北边界部分地球物理特征[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22(6): 1722-1727. [本文引用:1]
[36] 杨宝俊, 穆时敏, 金旭, . 中国满洲里一绥芬河地学断面地球物理综合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39(6): 772-782. [本文引用:1]
[37] 刘财, 杨宝俊, 王兆国, . 松辽盆地西边界带深部构造: 地电学诬据[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2): 401-406. [本文引用:1]
[38] 王五力, 付俊彧, 杨雅军. 中国东北晚中生代—新生代盆山体系构造演化及成因探讨[J]. 地质与资源, 2012(1): 17-26. [本文引用:1]
[39] 王五力, 郭胜哲. 中国东北古亚洲与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与转换[J]. 地质与资源, 2012(1): 27-34. [本文引用:1]
[40] 王五力, 李永飞, 郭胜哲. 中国东北地块群及其构造演化[J]. 地质与资源, 2014(1): 4-24. [本文引用:1]
[41] 卢造勋, 夏怀宽, 赵国敏, .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至辽宁东沟地学断面综合地球物理特征[J]. 东北地震研究, 1993, 9(2): 1-12. [本文引用:1]
[42] 李英康, 高锐, 姚聿涛, . 大兴安岭造山带及两侧盆地的地壳速度结构[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l): 73-83, doi: DOI:10.6038/pg20140110. [本文引用:1]
[43] 张永生, 王彦斌, 卢振权, . 松辽盆地及外围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的特征[J]. 地质通报, 2011, Z1: 214-220. [本文引用:1]
[44] 刘晓艳, 杜鸿烈, 陈章明, . 松辽盆地边缘石炭—二叠系地表石油显示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化学, 2001, 30(4): 390-394. [本文引用:1]
[45] 任战利.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石炭—二叠系地层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D]. 西安: 西北大学, 2002. [本文引用:1]
[46] 陈章明, 关德师. 东北地区深层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与目标评价[M]. 安达: 大庆石油学院出版社, 2000: 115-12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