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Rss
 
在线办公
新闻公告
《物探与化探》继续入选《中文核心...
《物探与化探》2020年第1期纸...
《物探与化探》2020年第1期已...
《物探与化探》2019年第4期稿...
《物探与化探》加入OSID开放科...
《物探与化探》入编《中文核心期刊...
《物探与化探》2018年第6期稿...
更多>>
期刊信息
双月刊,1979年创刊
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主编:熊盛青
编辑:《物探与化探》编辑部
出版:地质出版社(北京学院路31号)
ISSN 1000-8918
CN 11-1906/P
国外发行代号:BM5551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航遥中心
电话:010-62060192
Email:whtbjb@sina.com
友情链接
乌鲁木齐金维图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
廊坊市立福地质勘查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佳明航电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更多>>
  •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地质调查·资源勘查
    土壤(土被)中后生异常与深穿透地球化学
    赵阳, 汪明启, 张鹤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257-265.   DOI: 10.11720/wtyht.2021.1573
    摘要   HTML ( 475 )   PDF (637KB)

    本文论述了土壤定义、土壤中同生组分和后生组分,重点论述了后生异常, 特别是上置后生异常。 提出深穿透化探技术设计原理是提取土壤中来自深部与矿化有关的后生组分,而尽可能不破坏或少破坏土壤基体(同生组分)。 用实例说明同生异常和后生异常特征, 为什么常规化探(全量) 难以在运积物覆盖区隐伏矿勘查中发挥作用的原因。从提取土壤后生异常角度,分析了各种深穿透技术历史、 现状和存在问题 。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沃溪金矿区及其外围烃汞叠加晕找矿方法的应用效果
    陈海龙, 肖其鹏, 梁巨宏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266-280.   DOI: 10.11720/wtyht.2021.1166
    摘要   HTML ( 9 )   PDF (2550KB)

    为解决沃溪矿区鱼儿山矿段及其外围的红岩溪—马儿桥矿段深部找矿问题,在区内开展了构造叠加晕和烃汞综合气体测量试验工作。通过对已知矿区鱼儿山矿段的不同地质体、不同标高烃汞组分演化规律和矿体上部土壤形成的地球化学烃汞异常的特征研究,总结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场结构、叠加特点及其空间对应关系来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并对外围的红岩溪—马儿桥预测区开展烃汞叠加晕找矿方法的综合研究。经研究发现:红岩溪—马儿桥矿段土壤地球化学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叠加场,一类是深源叠加场,Au与烃类组分相关性较好,烃类异常组分齐全,同时Au、Hg异常较好,具有深源成矿热液叠加,深部找矿潜力较大;二类是同生叠加场,Au与烃类组分相关性较差,元素组合相对简单,缺少烃类组分异常,找矿意义不大。烃类异常模式以对偶双峰异常模式为主,在烃类异常双峰之间的低值区发育有较好的烃汞类综合叠加异常,说明深部具有平行盲脉存在。经钻探验证,深源叠加场深部见真厚度8.58 m、平均品位3.55×10-6的金矿体,而同生叠加场只见有金矿化,故本次研究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物化探在河北某斑岩型铅锌矿床中的应用及找矿效果
    郑丽超, 李玉堂, 赵博, 降雨薇, 翟大兴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281-291.   DOI: 10.11720/wtyht.2021.1168
    摘要   HTML ( 13 )   PDF (8090KB)

    河北某铅锌矿床作为燕山地区唯一具有中等规模的斑岩型铅锌矿床,被发现后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无大的找矿突破。经综合整理研究历年物化探及地质资料,结合开展大功率的激电中梯扫面等系列工作,认为本区化探异常元素分带明显,激电异常发育,成矿系列完整,找矿潜力大。经钻探验证,于斑岩体外围及接触带发现了厚大的铅锌富矿体,于深部发现了铜钼矿体,形成了斑岩型矿床完整的成矿系列,实现了本区新的找矿突破,使其具有了成为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进一步扩大了本区资源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元素形成原生晕能力定量评价——以青海省扎家同哪金矿为例
    袁兆宪, 侯振广, 任志栋, 刘永乐, 张大明, 张建平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292-300.   DOI: 10.11720/wtyht.2021.1134
    摘要   HTML ( 2 )   PDF (1983KB)

    在进行原生晕元素分带研究时,所选元素多未进行筛选,不利于正确认识分带规律及指导矿产预测。本文基于扎家同哪金矿2 779个钻孔样品数据,拟通过定量评价不同金属元素在围岩、矿化围岩、矿石等中的富集程度,研究不同元素在矿化过程中形成原生晕的能力差异。研究发现,扎家同哪金矿Au、As、Sb、Hg、W、Ag在围岩、矿化围岩和矿石中富集程度递增,易形成原生晕,Zn仅在矿石中富集,成晕规模有限,Mo、Cu、Pb、Sn富集微弱或表现为亏损,较难形成原生晕;扎家同哪金矿不同位置与成矿有关的富集元素为Au、As、Sb(围岩)—Au、As、Sb、W、Hg(Ag)(矿化围岩)—Au、As、Ag、Sb、W、Hg、Zn(矿石),成矿过程中元素在矿化围岩中富集的权重由大至小为As、Hg、Au、Sb、W、Mo、Sn、Pb、Zn、Cu、Ag,进入围岩能力总体表现为低—高—中温元素递减的趋势。对于扎家同哪金矿,在研究原生晕分带特征、指导进一步找矿时,宜优先选用As、Hg、Au、Sb和W等元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齐河—禹城地区重磁场特征及找矿预测
    周明磊, 汝亮, 朱裕振, 于长春, 吴成平, 高志军, 张文艳, 邵玉宝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01-307.   DOI: 10.11720/wtyht.2021.1260
    摘要   HTML ( 6 )   PDF (2355KB)

    齐河—禹城地区已钻探见富铁矿深度748~1 542 m,第四系覆盖厚度超过500 m,富铁矿体地球物理场信息弱,找矿难度大。为了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为钻孔部署提供依据,通过研究矿致异常的航空和地面重磁异常特征,利用化极、垂向导数、总梯度模等方法,提取富铁矿直接找矿信息,建立了本区地球物理找矿标志,确定了7处重点勘查区。本项研究成果为齐河—禹城地区后续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先验信息约束的重磁电联合三维交互反演技术实践——以彭山穹隆构造为例
    周月, 官大维, 延海涛, 张小龙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08-315.   DOI: 10.11720/wtyht.2021.1220
    摘要   HTML ( 6 )   PDF (2714KB)

    三维地质建模是实现深部矿产勘查突破的重要途径,其通过控矿地质体的三维建模,直观刻画控矿要素之间的空间、成因和演化关系,帮助理解成矿系统,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当前三维建模主要采用地质资料构建,在缺少钻孔等已知资料的情况下,难于构建出可靠的三维地质模型。为了克服常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可信度低、精度差的缺点,本文将重磁电交互反演技术引入到三维地质建模中,提出了基于先验信息约束,通过重磁二度半剖面交互反演、电法反演、三维物性反演联合修正的三维地质模型方法。本文采用该方法建立了彭山穹隆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彭山穹隆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钍归一化法在松辽盆地开鲁坳陷大林地区地面伽马能谱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黄笑, 余弘龙, 江丽, 王殿学, 周文博, 马振宇, 张亮亮, 唐国龙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16-322.   DOI: 10.11720/wtyht.2021.1462
    摘要   HTML ( 5 )   PDF (3503KB)

    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因地表覆盖层等的影响,有效信息往往被掩盖。为有效提取铀矿化信息,对在松辽盆地开鲁坳陷大林铀矿产区采集的地面伽马能谱数据开展钍归一化法处理。获得的铀剩差异常范围与区内铀矿体及断裂的空间展布相吻合。经分析表明,钍归一化法能够有效反映断裂的存在。该区断裂对铀成矿控制明显,区内铀剩差异常区为氧化还原过渡带,可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探方法在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区构造与成矿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梁新强, 乔占华, 闫强, 王亮, 李建锋, 刘晓辉, 王淼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23-336.   DOI: 10.11720/wtyht.2021.1290
    摘要   HTML ( 8 )   PDF (4081KB)

    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是近两年在大兴安岭成矿带中生代陆相火山盆地里首次发现的特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矿床普查与勘查期间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测、时间域激发极化法面积性测量、AMT电磁测深等物探方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① 通过地面磁异常数据RGIS软件处理解释判定了普查区构造构局;② 综合利用地磁异常和视电阻率异常特征,结合地表出露岩性判定了破火山口断陷盆地位置;③ 利用激电测深判定了断陷盆地形成过程与构造特征及断裂构造的多期次与硫化物沉淀的多期次性;④ 依据视极化率异常特征,结合地质构造环境判定了场源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⑤ 利用AMT电磁测深资料圈定了筒状次火山岩侵入体。本文在上述研究结果和钻探基础上,还研究了该矿床形成机理,给出了一套寻找该类矿床的物探方法应用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大厂矿田深部成矿预测及成矿机制研究
    刘成功, 景建恩, 金胜, 魏文博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37-345.   DOI: 10.11720/wtyht.2021.1401
    摘要   HTML ( 4 )   PDF (4999KB)

    大厂矿田作为大型锡多金属矿之一,成矿演化过程复杂,隐伏矿产资源繁多。为了研究大厂矿田笼箱盖岩体外围隐伏矿床的分布位置和成矿机制,对覆盖大厂矿田的音频大地电磁数据进行精细的处理,得到了地下3 km以内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根据电性资料结果,推断了隐伏花岗岩和矿体的位置。花岗岩呈高阻特征,埋深约1.5 km,沿断裂构造成脊状隆起;低阻矿体位于花岗岩顶部中泥盆统地层中,推测矿体发育自底部花岗岩体,表明花岗岩具有明显的控矿作用。根据大厂矿田近铜远锡的分带特点和地表元素异常,以找到矽卡岩型锌铜矿体和锑钨矿床的可能性最大。研究表明,晚白垩世时期,中、下地壳(及少量上地幔)岩浆热液沿NW向基底断裂上涌到地壳浅层泥盆系地层,后经结晶分异与围岩产生成矿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物探方法在广西罗城县活动断裂鉴定中的应用
    吴教兵, 黎峻良, 江兰, 陆俊宏, 潘黎黎, 韦王秋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46-354.   DOI: 10.11720/wtyht.2021.2576
    摘要   HTML ( 8 )   PDF (6119KB)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鉴定罗城断裂和上天桥—寺门断裂活动性为目的,在地震地质调查确定其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的基础上,选择第四系覆盖断裂最有可能活动的地段,重点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地震映像方法来探测断裂在隐伏地段的具体位置,通过排钻验证,以及揭露其断裂与第四纪覆盖层之间的错断关系,来确定其断裂最新活动年代。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和地震映像综合物探方法准确探测到了罗城断裂和上天桥—寺门断裂在隐伏地段的位置,且钻孔岩心中断裂面、断裂擦痕、断裂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等发育,但断裂未错断第四系覆盖层,从而确定其断裂活动年代为早更新世。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罗城断裂和上天桥—寺门断裂全新世以来不活动,罗城县的建设规划可不采取避让措施,该鉴定结果为今后罗城县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机航空磁测在滩涂区地质调查的应用试验
    西永在, 吴珊, 廖桂香, 刘俊杰, 路宁, 李永博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55-360.   DOI: 10.11720/wtyht.2021.1309
    摘要   HTML ( 8 )   PDF (1968KB)

    对CH-3型无人机航磁测量系统的测控软硬件、差分GPS定位数据同步、多系统适应性改装以及水平横向梯度测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完善,在江苏如东县沿岸滩涂区开展了1∶2.5万大比例尺航磁测量实验,验证了改进系统的高精度测控、稳定性等关键性能,在隐伏岩体、推断断裂构造、磁性界面分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表明在为滩涂区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帮浦东段—笛给铅锌矿区CSAMT异常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
    陈小龙, 高坡, 程顺达, 王晓青, 罗可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61-368.   DOI: 10.11720/wtyht.2021.1465
    摘要   HTML ( 5 )   PDF (4113KB)

    西藏帮浦东段矿区浅部资源逐渐减少,深、边部开拓势在必行。采用CSAMT在帮浦东段—笛给矿区开展铅锌矿深部勘探与找矿预测工作,利用磁场强度Hy计算全区视电阻率共计42 840个,得到了勘探区CSAMT全区视电阻率异常图,进一步分析获得导电特性异常区4个,即高阻异常区R1、R2、R3和低阻异常区R4。通过结合以往勘探资料成果,对本次CSAMT资料进行地质解释,建立了相应的找矿预测模型;钻孔验证结果证明了CSAMT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力数据在德令哈地区区域性综合解释中的开发应用研究
    孟军海, 马龙, 王金海, 赵丽萍, 王丽君, 付强, 童明慧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69-378.   DOI: 10.11720/wtyht.2021.1454
    摘要   HTML ( 9 )   PDF (2840KB)

    基于德令哈地区最新1∶25万重力数据,结合相关已知资料,进行了重力异常新提取和反演解释,研究表明,德令哈地区现今的重力异常特征能够反映基底构造。本文通过小波断裂分析方法,解释了14条区域性断裂构造,通过帕克法密度界面反演计算,划分了德令哈地区“五凹三隆”基底结构,明确了德令哈现今区域基底的隆凹格局,推断了基底隆起凹陷起伏变化及深度,并和部分前人认识成果做了归属及补充完善。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后续德令哈地区特别是柴东盆地深部构造分析、成矿作用、油气资源预测等研究起到相应的指导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萨克斯坦B油田M02段综合地震储层预测
    刘家材, 张冲, 韩绪军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79-386.   DOI: 10.11720/wtyht.2021.2563
    摘要   HTML ( 8 )   PDF (5321KB)

    哈萨克斯坦B油田下白垩统上达乌尔组M02段为辫状河相沉积,储层以含砾砂岩和细砂岩为主,砂体在纵横向上变化较快,储层展布规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进程。本次研究基于新一轮精细构造解释成果,通过精细合成记录标定、地震正演模拟、地震属性分析、常规地震反演以及地质统计学反演等储层预测技术的综合应用,消除了地震属性分析存在的多解性,弄清了砂体宏观展布规律,并且突破了常规地震分辨率的限制,落实了M02段薄砂体展布特征,建立了适用于本油田的综合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序列。通过该技术序列在本地区的成功应用,为油田的滚动评价和注水开发提供了有力依据,对油田的增储上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类似区块的储层预测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薄覆盖层隐伏断裂的纵横波联合探测
    夏暖, 鹿子林, 付俊东, 张建民, 王冬雷, 郑旭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87-393.   DOI: 10.11720/wtyht.2021.1046
    摘要   HTML ( 5 )   PDF (5826KB)

    在薄覆盖层区域应用浅层纵波方法进行断裂探测往往仅能获取基岩顶面的反射波,难以精确判断隐伏断裂的位置及埋深。本文首先应用浅层纵波反射获取断裂的大致位置及埋深;然后应用超浅层横波反射进行位置确认及浅部断裂信息的补充完善。通过联合探测实现了对断裂平面位置上更可靠的定位,获得了断裂从浅层到超浅层不同深度范围更为丰富的构造特征信息。在联合探测的基础上布设了钻孔联合剖面,验证了断裂的存在。研究表明薄覆盖区域隐伏断裂纵横波联合探测较单一方法效果更理想,可获取更多的断裂信息,可为钻孔联合剖面布设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URE航空计划回顾与新时代航空γ能谱勘查启示
    李敬敏, 米耀辉, 骆遥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394-402.   DOI: 10.11720/wtyht.2021.1322
    摘要   HTML ( 8 )   PDF (1643KB)

    国家铀资源评价(NURE)计划实现了覆盖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的1∶250 000 NTMS图幅航空γ能谱测量和航磁测量,通过简要回顾该计划历程,重点针对NURE中航空地球物理勘查(航空γ能谱和航磁测量),讨论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查中测量技术、数据处理及解释方法等。NURE航空测量在铀矿勘查和辐射环境评价、洲际航空地球物理编图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在总结NURE航空测量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航空γ能谱测量勘查现状,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尽快实施我国陆域范围内的航空γ能谱和航磁框架性测量,实现对我国陆域航空γ能谱测量全覆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γ能谱测量与监测体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研究·信息处理·仪器研制
    沿海滩涂区浅层地震不同类型激发震源适用性分析
    张保卫, 岳航羽, 王凯, 王小江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03-412.   DOI: 10.11720/wtyht.2021.1091
    摘要   HTML ( 4 )   PDF (21358KB)

    受复杂地表地质条件影响,沿海滩涂区地质调查程度较低,限制了相关地质调查方法技术的发展水平。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沿海滩涂地质调查中作用显著,但其勘探设备在沿海滩涂的适用性问题制约了地震探测数据采集工作,尤其体现在激发震源的适用性问题上。文中针对沿海滩涂复杂的地表地质条件,在满足探测要求的前提下,以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和信噪比、提高施工效率为目的,选取了轻便灵活的夯击震源、锤击震源、落锤震源和电火花震源开展高精度地震探测激发震源适用性对比分析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震源激发的地震记录得出结论:电火花震源激发得到的单炮记录反射波频率高、频带宽、同相轴连续性好、探测深度深、信噪比高、受风噪干扰影响小,且可有效提高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施工效率。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电火花震源在沿海滩涂潮间带区浅层地震探测中的适用性较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迭代阈值收缩的高分辨率Radon变换方法效果对比
    马继涛, 廖震, 齐娇, 迟麟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13-422.   DOI: 10.11720/wtyht.2021.2584
    摘要   HTML ( 4 )   PDF (5041KB)

    提高Radon变换分辨率的研究一直是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的热点之一。常用的提高分辨率的算法是在频率域进行的,然而此方法在频域中计算的模型权重是偶然耦合的,会对所有同相轴施加相同的权重,导致高能量同相轴地震道生成假像。此文给出了3种时间域提高Radon变换分辨率的方法,IST(iterative shrinkage thresholding)、FIST(fast iterative shrinkage thresholding)和SRTIS(sparse radon transform iterative shrinkage),并对3种算法的收敛效率和计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和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SRTIS方法在效率和效果的对比上均优于其他两种,并且具有较好的去除多次波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页岩气水平井TOC测井评价新方法
    刘伟男, 张超谟, 朱林奇, 胡松, 孔政, 邓瑞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23-431.   DOI: 10.11720/wtyht.2021.1181
    摘要   HTML ( 6 )   PDF (3133KB)

    由于存在地层缺失、井眼穿层不断变化、重点层段测井曲线较少、井眼环境复杂、测井响应值与储层参数关系较为复杂等特点,页岩气储层水平井测井解释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水平井钻遇地层模型—水平井间及水平井与直井响应差异分析—水平井曲线校正—基于直井的参数评价模型”的评价技术流程,进行页岩气水平井TOC测井评价。在测井评价中,针对响应规律复杂的特点,采用直方图法进行测井响应规律分析,同时考虑到水平井测井曲线较少,为了综合利用测井曲线信息,结合曲线重叠方法提出双重信息融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充分分析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对水平井测井曲线进行校正,且提出的双重信息融合模型具有能充分利用测井信息、评价精度高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立叶变换的分频蚂蚁追踪在断裂识别中的应用
    黄苇, 周捷, 高利君, 王胜利, 严海滔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32-439.   DOI: 10.11720/wtyht.2021.1022
    摘要   HTML ( 123 )   PDF (4303KB)

    在地球物理领域,时频分析方法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位置;运用分频属性检测断层、裂缝等应用广泛;因此,寻求更高精度的时频分析方法一直是地震信号处理领域所追求的目标。改进短时傅立叶变换方法由于窗函数的限制导致时频分析结果准确度不理想,为了更大限度地提升时频分辨率,对改进短时傅立叶变换后的时频谱进行挤压,发展了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立叶变换;根据合成信号结果可知,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立叶变换其时频汇聚程度更加明显,在刻画信号的时频特征上更有优势。理论表明,地震数据高频成分可以对微小的次生裂缝进行精确的雕刻,而蚂蚁追踪技术是检测裂缝、断层信息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基于高分辨的时频分析方法,并结合蚂蚁追踪技术对三维数据体进行裂缝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勾勒出微小裂缝以及伴生褶皱,识别精度与传统蚂蚁追踪算法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证实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行且有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氏距离法在东昆仑东段多元异常圈定中的对比试验
    耿国帅, 杨帆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40-449.   DOI: 10.11720/wtyht.2021.1044
    摘要   HTML ( 5 )   PDF (3220KB)

    马氏距离是一种多元异常识别方法,目前已有多种基于马氏距离的异常识别方法。笔者选择青海省东昆仑东段1∶5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对比常规马氏距离、基于最小方差行列式(FMCD)的稳健马氏距离、基于校正的最小方差行列式的稳健马氏距离(Adaptive)和基于协中值的稳健马氏距离(Comedian)4种方法在识别Cu、Co、Cr、Ni、V、Fe,Cd、Cu、Mo、Pb、Zn、Ag和Au、As、Sb三种组合异常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基于Comedian方法识别的异常效果最好,而常规方法识别的异常效果最差,因此Comedian方法是该区最有效的多元异常识别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曲率属性在河流相储层内部不连续性检测中的应用
    张晶玉, 范廷恩, 王海峰, 张显文, 杜昕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50-457.   DOI: 10.11720/wtyht.2021.1079
    摘要   HTML ( 4 )   PDF (7006KB)

    河流相砂岩储层内部由于岩性、物性和微小构造变化导致的不连续性特征是阻隔流体流动,影响注采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这些特征的研究对于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这类不连续特征在地震资料上通常表现为地震振幅和波形的变化、同相轴的扭曲等,尺度通常小于地震资料分辨率。本文研究了基于曲率算法的储层不连续性特征的识别方法,通过模型正演分析发现曲率属性对于砂体之间不连续性特征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在渤海某油田砂体单元的应用分析表明,曲率属性对于储层不连续性的检测结果与后期生产动态及示踪剂测试结果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技术能够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地电磁交错采样有限差分二维正反演研究
    周武, 罗威, 蓝星, 简兴祥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58-465.   DOI: 10.11720/wtyht.2021.1280
    摘要   HTML ( 4 )   PDF (3443KB)

    交错采样网格能自动保证电磁场分布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本文基于交错采样网格,推导了大地电磁二维有限差分正演过程,实现了二维正演程序;通过与一维解析解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随后利用有限内存拟牛顿最优化算法,实现了交错采样有限差分二维反演;通过理论模型反演,验证了反演算法的稳定性,揭示有限内存拟牛顿反演计算效率明显优于非线性共轭梯度法。最后,通过对宕昌县官鹅沟大地电磁资料反演解释,查明了测区深部构造特征,表明算法具有较强实用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阵列声波测井组分波慢度提取
    周昊仪, 莫修文, 王丽丽, 许宝寅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66-472.   DOI: 10.11720/wtyht.2021.2472
    摘要   HTML ( 6 )   PDF (2682KB)

    为了提高阵列声波测井组分波慢度提取的精度,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以及慢度—时间相关(STC)法的原理,提出了模拟退火算法与慢度—时间相关法结合的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新方法。该算法核心是将慢度—时间相关法的相关系数经过变换作为模拟退火算法的能量函数,利用模拟退火的全局寻优能力求取组分波慢度。对于纵波,在退火前使用长短时窗能量比法进行波至点的求取可以将二维搜索简化为一维;对于其他组分波,分别使用该算法进行慢度—波至点二维搜索以提取慢度。实例表明,与常规的纵波速度测井对比,该算法提取的纵波精度比传统STC方法处理结果高9.94%;横波结果与传统STC方法的差别为0.29%;斯通利波结果与传统STC方法的差别为0.42%。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解释精度,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模型分析卡尔曼滤波在航空全张量磁力梯度测量中的应用效果
    孟庆奎, 周坚鑫, 舒晴, 高维, 徐光晶, 王晨阳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73-479.   DOI: 10.11720/wtyht.2021.1307
    摘要   HTML ( 4 )   PDF (1938KB)

    航空全张量磁力梯度测量数据中包含非常复杂的运动噪声,在频谱图中从低频至高频均有分布,并以白噪声为主,如何有效压制运动噪声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传统的数字滤波只能滤除指定频段的噪声,对于混叠在全张量磁力梯度有用信号中的噪声不能有效分离。鉴于卡尔曼滤波是一种快速、高效和实时的最优估计方法,笔者将其应用到航空全张量磁力梯度数据处理中,搭建合理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通过模型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全区噪声衰减因子优于0.92,即能够去除92%以上噪声成分,全区均方误差优于10 pT/m,可应用于航空全张量磁力梯度数据实时处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隧道勘探AMT数据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的关键参数探讨
    赵广学, 阮帅, 吴肃元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80-489.   DOI: 10.11720/wtyht.2021.2588
    摘要   HTML ( 6 )   PDF (8226KB)

    研究了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对于铁路隧道音频大地电磁(AMT)勘探的适应性。通过模型反演实验,确定控制反演进程的关键参数选取方法,以便于在不损失分辨率的前提下避免假异常。实验结果表明,在类似的地电条件下:①采用TE+TM模式联合反演;②使用浅部细分网格以更好地拟合地形;③不使用1 000 Hz以上易受干扰的数据;④使用较小的正则化因子;⑤选用中、浅层电阻率的均匀空间作为初始模型;以上这些手段能提升反演结果的准确性,更适应铁路隧道勘探解释需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快速建立上覆岩层压力体的方法
    周星, 李英, 郭军, 何玉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90-495.   DOI: 10.11720/wtyht.2021.2580
    摘要   HTML ( 4 )   PDF (3734KB)

    上覆岩层压力是地层沉积压实作用的源动力,也是地层孔隙压力计算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通过Eaton公式推导出密度变化与上覆岩层压力和孔隙压力的计算模型,验证了不同厚度下低密度泥岩对上覆岩层压力以及孔隙压力的影响关系,证实密度差异为0.3 g/cm3、厚度从100~500 m的低密泥岩对孔隙压力的影响最大仅为 0.02 psi,从3~250 Hz的频率扫描密度曲线计算得到的上覆岩层压力几乎无差别,证实上覆岩层压力仅代表沉积地层的低频成分,因此根据正常压实地层有效应力和上覆岩层压力的关系确定了基于井控地震层速度场转换上覆岩层压力体的快速方法。以渤海西部某构造为例,新方法求取的上覆岩层压力体被多口钻井一一验证,满足了快速勘探评价的需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边滤波在探地雷达数据去噪处理中的应用
    张斯薇, 吴荣新, 韩子傲, 吴海波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496-501.   DOI: 10.11720/wtyht.2021.1223
    摘要   HTML ( 5 )   PDF (3312KB)

    在探地雷达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会不可避免地混入噪声,严重干扰有效回波的识别与解译。为此,利用双边滤波算法进行探地雷达数据的去噪处理,通过在探地雷达正演记录加入高斯白噪声来模拟实测的探地雷达记录,利用双边滤波器对含噪声的合成记录进行滤波处理,结果表明双边滤波算法能除去大部分高斯噪声,突出有效回波信息,峰值信噪比(PSNR)由初始的15.845 1增加到22.147 7。进一步将双边滤波器用于实测记录的滤波,从滤波结果来看,噪声除去效果较好,表明双边滤波器能有效应用于探地雷达数据的去噪处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环境调查
    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欢, 黄勇, 张沁瑞, 贾三满, 徐国志, 冶北北, 韩冰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502-516.   DOI: 10.11720/wtyht.2021.1330
    摘要   HTML ( 5 )   PDF (8681KB)

    基于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壤元素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土壤CaO、MgO、Na2O、Hg、Cd、Sr、Ba、Sn等含量偏高,Sb、As、Th、W、Br、U、I、Mo、有机质等含量偏低。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因子为反映土壤原始背景特征的元素组合,F2、F4、F6因子为反映人类活动对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影响的元素组合,F3因子为反映成土母质基本信息的元素组合,F5因子为反映成土母岩基本特征的元素组合。利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对部分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数学建模,回归系数R2值为0.542~0.960,拟合效果总体较好;从区域尺度上初步判断出人类活动对重金属元素Cu、Hg、Pb、Zn影响深度约150~200 cm,对养分指标N、P、S、Se、有机质影响深度约50~100 cm。一般情况下,褐土中Se、Bi、Li、有机质、Mo、W等39项元素与指标的含量高于潮土,不同土壤质地中As、Cd、Cr、Ni、N、B等29项元素含量的大小关系为:砂质壤土<砂质黏壤土<黏壤土<壤质黏土,耕地土壤中Cd、N、P、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林地,中心城区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养分指标的含量普遍高于郊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省者竜—嘎洒地区Cr、Ni地球化学特征及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建议
    吴松, 陈政, 李元彬, 黄钊, 张林, 许胜超, 王开贵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517-527.   DOI: 10.11720/wtyht.2021.1032
    摘要   HTML ( 3 )   PDF (3462KB)

    依据云南省者竜—嘎洒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研究了表层土壤中Cr、Ni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农产品Cr、Ni含量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Cr、Ni含量受控于地质背景,光山—和平丫口岩体(σ)发育的土壤中Cr、Ni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层发育的土壤;不同类型土壤中Cr、Ni含量差异较大,且土地利用方式也会对土壤中Cr、Ni含量产生一定影响;研究区玉米、柑橘、茶叶、甘蔗、香蕉、核桃等农产品Cr、Ni含量均未超标,仅11件水稻Cr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占水稻样品总数的11.3%,区内农产品安全性总体较好;区内农用地(水田、旱地、园地、草地)面积为554.73 km2,其中无风险(含量低于筛选值)面积为408.61 km2,占比为73.66%,风险可控(含量在筛选值与管制值之间)面积为112.96 km2,占比为20.36%,风险较高(含量>管制值)面积为33.16 km2,占比为5.98%,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针对部分土壤存在Cr、Ni污染风险问题,从水土保持、施肥方式、水旱轮作等角度提出了污染防控措施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武清凹陷浅层含氟地下水演化特点及成因分析
    申月芳, 马晗宇, 杨耀栋, 曹阳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528-535.   DOI: 10.11720/wtyht.2021.1084
    摘要   HTML ( 2 )   PDF (2380KB)

    选取武清北水源地所在Ⅳ级构造单元——武清凹陷为研究区,共布设地下水取样点95个。以第一含水组地下水中氟为研究对象,在水文地质调查及取样分析测试基础上,运用水化学图解、统计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分析武清凹陷浅层地下水中F-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演化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F-质量浓度总体较高,分布趋势为以WN—ES为轴线浓度最高,向两侧浓度逐渐降低;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较复杂,总体具有弱碱性、高钠、低钙的特征;高氟水形成主要受控于该地区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萤石溶解作用、方解石—白云石沉淀作用和F-解吸作用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勘察
    基于线形台阵的高精度微动技术在城区岩性地层精细划分中的应用
    陈基炜, 赵东东, 宗全兵, 张宝松, 邸兵叶, 朱红兵, 王佳龙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536-545.   DOI: 10.11720/wtyht.2021.1418
    摘要   HTML ( 16 )   PDF (6017KB)

    微动探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构造、孤石、溶洞等勘查,但是,以常规圆形、嵌套三角形台阵等为代表的测量方式在城区施工会受到现场条件限制,难以实现长剖面数据的高效、高密度采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形台阵多次覆盖的高效数据采集技术,该技术借鉴地震勘探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思想,布设一次线形台阵可以同时得到多个测点数据,可大大提高单台站数据的利用率。为了研究该采集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开展了单点频散曲线对比实验和横波速度剖面对比实验,并将其应用于福州城区岩性地层探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微动数据采集的效率和测量密度,有效改善了探测精度和探测深度,为城市复杂地面环境下开展岩性地层精细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台阵布设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水采空区全空间瞬变电磁响应分析
    陈健强, 李雁川, 田浩, 李汉超
    物探与化探. 2021, 45 (2): 546-550.   DOI: 10.11720/wtyht.2021.1443
    摘要   HTML ( 7 )   PDF (1402KB)

    针对含水采空区全空间瞬变电磁响应信号识别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方法,基于电动势—视电阻率及对应时深转换关系,获取了全扇面视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取了低阻异常区测点感应电动势衰减曲线,得出了测点随探测角度变化的电动势量化变化规律。基于上述研究,开展了井下钻探验证及钻孔窥视,并对现场钻孔出水水样进行了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含水采空区的瞬变电磁响应横向角度对应一致性高于纵向深度;其感应电动势升幅与感应电动势差值变化趋势相反,呈现出在二次场观测初期急剧增大而后趋缓的特征,最大升幅可达10倍以上。钻探工程及化探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物探成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ICP备05055290号-3
版权所有 © 2021《物探与化探》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航遥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060192;62060193 E-mail:whtbjb@sina.com